第一百六十七章望遠鏡

字數:3402   加入書籤

A+A-




    三國之掙紮求活!
    “道長,請您幾位過來,可不是光為了讓您擔幹係的,我還有一些學問上的事情和您探討一下。”馬淳打個巴掌給顆甜棗,知道老道有些不甘,便說道。
    “哦?願聞其詳。”老道眼睛一亮,知道這位縣君可不光會坑人,還有許多自己不知道的高深學問,隻要他一說探討,肯定會蹦出好些前所未聞的想法和思路。
    “道長學究天人,不知信奉‘天圓地方說’還是張平子的‘渾天說’?”馬淳正色問道。
    “縣君何出此言?”老道士被問的有些懵逼,這縣君樓歪的有點大,剛剛還在說鯨魚油的事情,一轉眼就跳到天文學範疇去了,感覺有點跟不上馬淳的思路。
    馬淳所說的‘天圓地方說’源自春秋戰國時期,也叫‘蓋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原始宇宙觀,認為大地是個正方形的平麵,天則是個半球形,覆蓋在大地之上,這種宇宙觀很符合人類的直觀感覺。
    這一學說認為,天是圓形的,像一把張開的大傘覆蓋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個棋盤,日月星辰則像爬蟲一樣過往天空。因此,這一學說又被稱為‘天圓地方說’。‘天圓地方說’雖然符合當時人們粗淺的觀察常識,但實際上卻很難自圓其說。比如方形的地和圓形的天怎樣連接起來,就是一個問題。
    於是當時先賢就從道德、人文上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學說,《大戴禮記》、《莊子》、《周髀算經》等著作都從各自的理論當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比如《大戴禮記》講如果天是圓,地是方,那麽地的四角如何與天相合呢?真正的解釋是“天道圓,地道方,聖人法之,所以立上下”。
    不過不管怎麽解釋,這個理論先天上就存在大量疑點,許多學者並不太認同。於是東漢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張衡張平子就提出了更為先進的‘渾天說’。並根據這個理論製作出了著名的天文日曆儀器‘漏水轉渾天儀’。
    張衡在他的著作《張衡渾儀注》中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裏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隱。其兩端謂之南北極。北極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則北極上規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隱。南極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規七十二度常伏不見。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強半。天轉如車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
    這個理論簡單說就是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懸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後來又有發展,認為地球浮在氣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動,這就是“地有四遊“的樸素地動說的先河。
    渾天說認為全天恒星都布於一個“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則附麗於“天球“上運行,這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因而渾天說采用球麵坐標係,如赤道坐標係,來量度天體的位置,計量天體的運動。
    在古代,例如,對於恒星的昏旦中天,日月五星的順逆去留,都采用渾天說體係來描述,所以,渾天說不隻是一種宇宙學說,而且是一種觀測和測量天體視運動的計算體係,類似現代的球麵天文學。
    但是他的理論雖然更接近於現代天文學,而且也能極為準確的推算曆法,但卻沒有具體實例證實大地是個圓球這個匪夷所係的論點。當時人們並不願意接受自己竟然生活在圓球上這個事實,把他駁斥為異端邪說。
    然而張衡製作的渾天儀和渾象卻又能製定曆法和形象地演示天體的運行,讓那些充滿疑慮的學者大家不得不折服於渾天說的卓越思想。
    因為缺少真正的實例,‘天圓地方說’和‘渾天說’在此時依然是很多學派爭論不休的焦點問題。
    而馬淳就是要在這一點上提出自己更接近事實的學說,他有大把的理論依據,證明宇宙如何運行,日月星辰和地球的運行規律。但是首先就必須製作出精確的儀器來證明這一點。
    葛玄是道家巨擘,對天體運行本身就有深刻的研究,但是他師從老莊一脈,更加偏向於‘天圓地方說’。
    聞言便問道“天圓地方乃道家先賢體察自然所留至理之言,所謂天道圓,精氣上下運行,圜周複雜,無所稽留;地道方,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莫非縣君信奉‘渾天說’?”
    馬淳笑了笑,帶著眾人來到自己書房,旋即從書架上取出一本《物理》書,交給葛玄。接著說道“這是我閑暇時所著之書,道長可先觀之。至於是否天圓地方還是渾天為球,待我製作出一物即可證明。”
    是的,隨著玻璃試驗越來越多,胡建已經能燒出非常純淨的無色玻璃,這也就讓馬淳製作望遠鏡提上了日程。
    馬淳就是要利用葛玄師徒和胡建的動手能力,製作出大倍率的望遠鏡,然後就能做出航海利器六分儀。有了這兩樣工具,將來他的船隊就能向更遠的外海探索,畫出精密的海圖。順道的就能讓天圓地方說不攻自破。
    葛玄雙手接過這本薄薄的書,見封麵上龍飛鳳舞寫著“物理”兩個大字,便輕聲念了出來。馬淳解釋道“道長應該知道我信奉的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萬物皆有其理,是以我將這本探索世間萬物的書稱之為《物理》。”
    葛玄一驚,歎道“格物致知,歌盡世間萬物之理?想不到縣君之學已經到如此之深的地步。老道定要仔細拜讀。”
    馬淳輕握葛玄雙手道“道長看完此書若有疑慮,可隨時與我探討。在此之前,我還要拜托幾位幫我做一樣物事,待此物做成,道長當能明白許多不解之事。”
    “哦?是何樣物事?”葛玄問道。
    馬淳又從書架上取出一張圖紙,放在書案上展開,正是望遠鏡的製作草圖。
    馬淳原本隻要叫幾個珠寶匠人打造磨製也能做出望遠鏡,可是那些匠人並不懂透射、倍率等專業知識,要解釋起來也非常難。想了好久,馬淳還是決定將這件事情交給胡建和葛玄師徒來做。
    畢竟他們三個本身就有相關知識,隻要稍微指導一下,教給他們計算方法,那麽後期工作就可以完全不用自己插手。
    這也是因為崖洲島各項事物實在是太多了,他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到具體的研發工作當中去。而島上學術能力最強的就是眼前這三人,交給他們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胡建是自己的學生,他心思單純,學習能力又很強,還是從小就跟隨自己,忠誠度不用擔心。而葛玄師徒的處境決定了他們隻能綁在自己身上,等到鯨魚油在吳地大賣,他們更加不可能離開自己。綜合考慮之後,馬淳決定將自己很多關鍵技術交給他們,讓他們幫著自己一一實現。
    他輕聲介紹道“這物事叫做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