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忠義改製
字數:3310 加入書籤
三國之掙紮求活!
望遠鏡的發明,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一大利器,還是在科學上最重要的儀器,甚至在航海上的最主要的導航工具六分儀就是望遠鏡的拓展應用。
製造望遠鏡首先要懂得光學,不過這在物理學上屬於比較簡單的學問。還有就是高等數學的應用,微積分這個所有學科都需要使用到的數學核心知識。這都是製造望遠鏡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
要是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工匠,如果讓他製造望遠鏡,那馬淳必須得全程參與,進行大量的試製才有可能做出來。也許大家會說,後世那些望遠鏡工廠的工人也不懂光學和微積分,他們咋會做呢?
問這個問題的估計腦子缺根弦,無他,流水線工人能跟手工作坊的大師傅比嗎?
馬淳花了幾天時間重點教了三人光學知識,然後詳細的把圖紙上各部分內容解釋給三人。學了新知識又領到新製造任務,三人心滿意足回到了自己的化工坊,開始了新玩具的製作。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過去,轉眼又到了早稻收割的時節。
這半年在忠義縣百姓的努力下,縣城區域得到了極大的開拓,連同海邊疍家居住的漁村,整個縣裏八千多戶百姓都住進了嶄新的住房。
一片片紅磚黑瓦的小院子組成一個個居民坊,城裏的百姓們白天在各個作坊幹活,晚上回到自己的小院子裏居住。
開荒耕種的百姓一般五十戶人家組成一個屯,把家安置在所屬的田野邊,便於每日下地幹活。
這一年半來,整個忠義縣開辟了差不多十幾萬畝的荒地,各個行業也已經基本都步上了正軌,就像後世五十年代擁有農場的大型工礦企業。
馬淳知道,合作社模式的大集體勞作已經到了盡頭,再運用軍事化集中管理模式就會產生許多弊端,吃大鍋飯的現象很快就會出現,所以分田到戶的條件終於可以真正的實現了。
大集體大合作社的模式隻有在極度缺乏勞動工具,隻有抱團合作生產才能生存下去的情況下的臨時應對的管理方式。等到了生產資料以及勞動成果豐富之後,肯定適應不了未來的發展。
《資本論》上麵就明確指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生產方式這個矛盾統一體中的對立雙方。它們之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係。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又反過來作用於生產力。
也就是說當生產力不夠的時候,大集體大合作社的模式是當前最合適的生產關係的體現。而當生產力提高,整個忠義縣開始富裕了,那麽大集體大合作社就不適應了,必須做出更進一步的改變。
人生來就是有占有欲的,大同世界隻是一個想象出來的理想社會,到了眼前的時候,就是整個忠義縣大力發展商業社會,市場經濟的最好時機。
分產到戶,工坊承包,甚至發展個私經濟,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引導百姓努力生產,發家致富才是忠義縣縣寺目前要做的事情。
隻有形成了良性的發展環境,產能更好的引導百姓爆發出強大的生產力,實現整體向上的富裕社會。
五月底六月初,馬淳最後一次號召全體百姓搶收夏糧。不得不說崖洲島確實是一個肥沃的世外桃源,這一年半來幾乎都處在風調雨順的自然環境裏。在雨季開始前的半個月,夏糧安全收割,曬幹入庫,共收獲了十五萬石早稻。
這十五萬石早稻的收獲,不僅意味著整個忠義縣不再受糧荒的威脅,還可以解放出大量的人手進行其它行業的建設。
在六月中旬的全縣豐收宴上,馬淳表彰了這半年來兢兢業業為縣寺建設做出貢獻的官吏百姓,還做出了一係列改變全縣百姓命運的決定。
他首先將全縣農田按照功勞、等級、家庭人口等因素全部分配給全縣八千一百多戶官吏百姓。他結合唐朝以及後世的經驗宣布忠義縣現有開辟的十二萬畝農田,分成官田和私田兩種。其中四萬畝為官田,按照職位分配給縣寺以及服役的縣卒,稱作職田;八萬畝農田以私田的形式每戶一百畝分配給全縣所有官吏士卒和百姓。
私田可以世代擁有,職田不能繼承,所謂在職既有,離職即失。但不同的是,所有職田和私田不能買賣。
新開拓的荒地可由開荒之戶擁有十年耕種權,並且三年內不收農稅,到期由縣寺收回,以分配給新戶。
所有包括職田和農田在內的農田,縣寺收取十一之稅以為永製,取消口賦,取消一切苛捐雜稅,攤丁入畝。
所有作坊,除了縣寺直接控製的船塢,化工坊中用作軍事用途的一部,以及鋼鐵坊,全部承包給縣裏百姓。取消食堂,設立農貿市場鼓勵農貿。以及交易物品市場,由縣寺派專人管理,並且根據交易物品製定稅製收取交易稅。農貿市場隻收取衛生管理費,不征稅。
開放鹽場,鼓勵私人曬鹽,鼓勵鹽商自由買賣食鹽。食鹽作為自漢以來官府收入的最大源頭之一,一直是各國各朝官府嚴防死守的重要部門,為朝廷帶來無數的財富。
可是馬淳認為,這種以低成本高價格的日用品來剝奪百姓財富的行為,並不能鞏固朝廷的統治,反而增加了百姓的生活負擔,極大的延緩了社會發展。讓底層百姓掙紮在貧困線上,隻能為生存而拚搏,根本不能解放他們的創造力。
科學的發展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創造的,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坐在溫暖的環境裏想象出來的。隻有所有人都衣食無憂,才能爆發出更多的創造力。一個人的智力是有限的,所有人共同努力才是無窮無盡的。
他不想把忠義縣建成沙灘上的城堡,一旦自己不在了,就會轟然倒塌。他需要所有人都擁有像自己一樣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忠義縣的體製和發展模式長期存在下去,並且得到最好的發展。
他相信,富裕的環境,還有持之以恒的教育,就算自己這一代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等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一定會出現層出不窮的現代化人才。
以他這樣流水線一樣培養出來的大批量的人才,天下各國又有哪個國家能夠相比?就算你擁有妖孽一樣的諸葛亮,狼視鷹顧的司馬懿,用兵如神的陸遜,又怎麽能奈何得了擁有現代化軍事思想,碾壓一切的軍事武器,還有超出時代的科學知識?而且這不是麵對一個兩個,這是麵對成百上千擁有這樣能力的對手,到時候想想就會感到無助的絕望吧。
而這一切,就是從馬淳今日忠義縣改製開始了。他隻是需要時間,讓他的百姓們逐步適應忠義縣的體製,而時間對他來說並不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