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蜀滅
字數:4064 加入書籤
三國之掙紮求活!
潼關,是關東通往關中平原最後一道防線。
蜀軍守潼關的是新任征東大將軍,降將王經,所部一萬原魏國降卒奉令駐守在此。
胡濟率領部下兩萬蜀軍撤回到潼關,與王經部合兵一處。若此關失守,非但越軍將長驅直入兵臨長安,鎮守在武關的蜀國車騎將軍張翼一萬蜀國精銳也將麵臨腹背受敵的險境。
故此大將軍薑維率軍再度來到長安,隨時準備增援潼關,並下令胡濟和王經,必須死守潼關,決不能讓越軍攻下這關中最後一道防線。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地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穀,穀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通過攻取函穀關,毛大和他的參謀司打開了思路,認為不必一定要按照常規模式攻打城池。在蜀軍還以為他的部隊化身挖土工,埋頭在關洛道開挖山路時,他悄然率領三萬精銳,乘坐戰艦,突然出現在潼關北麵風陵渡口。
駐守風陵渡的蜀軍隻有偏將王秘率領的三千魏國降兵,因為胡濟不太信任魏國降兵,怕他們守要害會導致戰敗,便將這些士氣低落的降兵安置在風陵渡。
想不到一向以用兵穩重出名的越軍大將毛大突然轉變風格,親率奇兵出現在風陵渡。王秘倉促應戰,卻敵不過越軍水師火炮犀利,不到一個時辰便消滅守軍,陣斬王秘,攻下渡口,轉而出現在潼關背後。
胡濟聞訊大驚失色,急令王經守關,自己率兩萬蜀軍精銳出關迎戰毛大。
兩軍在風陵渡南麵展開激戰,不過蜀軍盡管精銳,但在遼東軍重甲步兵陌刀營麵前卻是不堪一擊。隨著遼東鐵騎加入戰場,蜀軍更加不敵。兩個時辰後,蜀軍戰敗,胡濟無奈丟下兩千多傷亡士卒,率部退入潼關。
毛大命令部下打掃戰場,立下營寨內外圍困潼關。
胡濟和王經的三萬潼關守軍被困在小小的關城內,在後勤補給被切斷的情況下,即便毛大不下令強攻關城,也隻需一兩個月時間就能耗盡城內糧草,輕鬆拿下這個天下雄關。
潼關若破,就憑薑維和陳泰的三萬兵馬,已不足以防守廣闊的關中大地,長安即將成為越軍囊中之物。
當然了,薑維和陳泰不可能在長安坐視潼關被圍,一定會破釜沉舟前來援救胡濟。
對此,毛大表示毫無壓力,他部下一萬鐵騎和兩萬鐵甲步兵可不是吃素的。何況還有盤旋在風陵渡口附近那數百艘北海水師戰艦,不僅能給毛大部輸送物資後勤保障,還可以用艦炮打擊蜀軍援軍。
北路大軍在毛大兩麵圍困潼關之後,事實上已經進入戰爭掃尾階段,全取關中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南路的陸抗部進攻更加順利,廖化兵力不足,隻能講主力部隊駐守永安,下令夷陵周邊城池依據地形節節抵抗。
而在羅技水師強大的炮火掩護下,夷陵道附近城池抵抗力度極為有限。
不得不說,夷陵道在這幾十年裏,由於吳蜀貿易的原因,武陵夷人被越國商人滲透非常嚴重。這些夷人因為吃到了貿易的紅利,對越國具有非常大的好感。
而蜀國連年北伐,對南中一帶經常進行大規模增稅、征兵,早已將諸葛亮時期安撫南中的政策拋之腦後。南中夷人對蜀國朝廷怨恨日盛,近十年來常常有叛亂發生。
若不是吳國沒有西征的打算,南中早就落入吳國手中。
如今吳越大軍終於西征,南中、武陵一帶的漢夷百姓非但沒有聽從廖化命令進行抵抗,反而大規模聚集起來,殺掉當地郡縣官吏,舉旗投降。
這也是陸抗能夠輕鬆穿越夷陵道,一路行軍至永安,直接在郡治白帝城下與廖化隔城相望。
在這座蜀漢先主劉備臨終托孤的城池裏,老將廖化退無可退,隻能據城而守。
越軍最不害怕的就是攻城戰。如今戰爭模式已經不同於幾十年前那麽簡單粗暴,使用傳統攻城器械蟻附攻城。
在數以百計的重炮轟擊下,這座建在山上的小城堅持了不到三天,便被轟塌城牆,宣告破城。
老將廖化率領親兵奮力廝殺到最後一刻,直至力竭而亡,以其戰死沙場表達了他對蜀國朝廷的忠誠,也沒有辜負當初故主關羽提拔他於微末時做出的諾言。
蜀國南路抵抗力量的消滅,預示著益州蜀郡以南的國土盡數歸於吳越大軍之手。
陸抗攻取永安郡後,便整頓部隊,直逼巴郡。
在中路,周吉率領大軍沿著當年劉備入蜀路線,連取秭歸、朐肕。進入巴郡後,在雒城收到蜀國名將鎮北將軍王平的阻擊。
雒城背山而建,城池所處地形險峻,是蜀中有名的堅城,當年劉璋部將張任曾在此地射殺劉備軍師龐統。王平又是當時有名的擅守之名將,最擅長的就是守城。
周吉擅攻,王平擅守,兩軍在雒城展開激戰。因為地勢的原因,周吉攻打雒城難以使用火炮,隻能用雲梯等傳統攻城器具攻打城池。
一日一夜,周吉組織了十幾次攻城戰,全部被王平打退。
王平部僅僅隻有五千人,就將周吉十幾萬大軍阻擋在雒城城下,並且造成了越軍數以千計的傷亡。
最後在毛大使用大型熱氣球取得奇效的戰術參考下,周吉依樣畫葫蘆,花了十幾日時間製作熱氣球,才大量殺傷守城部隊,攻下了雒城。王平被越軍先登副將周處斬殺,其子王訓率殘部投降。
至此,蜀國在陳都附近隻剩下鎮軍大將軍宗預率領的五千殘餘部隊退守涪城。周吉、趙鐵大軍與陸抗會師雒城,兩軍合計二十餘萬大軍匯合起來,準備北上。
這時,在蜀國陳都,在麵臨被滅國的險峻形式下,行都護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張飛之孫、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城衛軍一萬軍隊前往抵抗,到達涪縣後與宗預匯合,卻盤桓不前。
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占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周吉率軍長驅直入,蜀軍前鋒被打敗,諸葛瞻退守綿竹。
兩軍在綿竹布下陣勢,諸葛瞻動員全軍,他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製衡薑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麽麵目回去呢?!”於是堅守陣地準備決戰。
這時,黃崇也激勵將士決一死戰,李球臨陣授命,老將宗預固守後陣。於是漢魏最後一戰綿竹之戰爆發。
蜀軍一萬五千對陣越軍二十餘萬,結果可想而知。不過好在馬淳事先要求周吉不要傷害諸葛瞻父子,所以蜀國兵敗之後,凡衣甲華麗的蜀軍將領無一陣亡。
老將宗預力竭被擒,黃崇、張遵、李球、諸葛瞻父子等人都隻受了點輕傷,被擒於馬下。
周吉遵照馬淳軍令,雖然活擒蜀軍將領,但也沒有花費時間勸降這些人,隻是將他們控製起來送回建業。然後再度整頓軍馬,直逼陳都。
十日後,大軍前鋒周處率領一萬無當飛軍趕到陳都城下。劉禪此時在城中已無可用之兵,隻好重新啟用老臣譙周,令其出城請降。
又過五日,周吉大軍兵臨城下,劉禪肉袒出城,率領百官出城投降吳越大軍。至此蜀國滅亡,馬淳終於實現了統一天下的誌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