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見李世民

字數:3599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穿過了太極門,走過了太極殿前那廣闊到壕無人性的廣場,馮智彧終於是見到了這位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真的說起來馮智彧不僅沒有害怕反而還很激動,要知道這可是真真正正的大唐,而上麵坐的是真真正正的唐太宗李世民啊,下麵站著的也是真真正正的大唐官員。
    隻是馮智彧才剛到這長安,也是第一次進入這皇宮,他不知道這站成兩個方塊的大臣們都誰是誰。
    也就是他的係統是個農機商店,如果是個什麽直播係統之類的他高低要開個直播。
    嘿,老鐵們,我這可是在皇宮,正兒八經的大唐皇宮,上麵的那個看見了沒,那是唐太宗李世民。眾籌了啊眾籌了啊,一個超火彈一個腦瓜崩兒!
    當然了,這也就是想想罷了,先不說他的係統是個農機商店而不是直播係統,就算是那他也不敢彈這位的腦瓜崩兒啊。
    “高州刺史三子馮智彧,拜見聖人。”
    唐朝不興跪禮,所以馮智彧也隻需要躬身拱手就好了,這相比起清朝來說算是很好的了。
    作為一個後世人,還是一個才走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馮智彧是真的接受不了跪禮。除去今生不算,前世他活到二十大幾也沒給人下過跪,就隻有在祭祖的時候才跪過。
    “好!很好!”李世民多少有些激動,聲音都有些發顫。
    馮智彧是個很有先見之明的人,他知道此時此刻李世民的激動並不是因為見到了他,而是因為他從嶺南那邊帶來的糧食。
    “啟稟陛下,耿國公馮盎令其三子馮智彧帶來的四十餘萬石的糧食臣以驗收並清點完畢,無一缺漏!”
    和馮智彧並肩而立的杜如晦開口,而這一開口無疑是讓李世民更加激動了。
    先是去年馮智戴帶著嶺南那邊湊起來的將士們馳援長安討伐羅藝,再有今年馮智彧帶著四十餘萬石的糧食進京。如果說去年馮智戴做的事情相當於是錦上添花,那麽今年就是雪中送炭了。
    要知道碰上這種規模的蝗災是很罕見的事情,而在這個時代那些世家大族和達官貴人們想的無一不是自保,更有甚者還想要以此聚攏民心搜刮錢財。
    甚至是掀起民變也不是不可能。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幫助就越顯得溫暖,這種幫助無關乎出力的程度,能在這種時候出手相助本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更別說出手相助的還是馮盎了。
    馮盎嶺南土皇帝的名頭不是說說而已,在外人看來,如果馮盎真的有想法的話他完全可以趁此機會利用這四十餘萬石的糧食點起謀逆的火苗。
    在這種時候,糧食對於人們來說是誘惑最大的東西,沒有之一。
    但是馮盎沒有。
    四十餘萬石的糧食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是李世民早早地就知道嶺南在從交趾往高州運送糧食也是一樣的。
    這才一年有餘啊,連一年半都不到,能收集到這麽多的糧食已經算是很多了,交趾的確是能做到稻米一年三熟,但那裏也就是個屁大點兒的地方,能有多少糧食?
    拋開種植麵積談產量那就是純純的耍流氓。
    四十餘萬,李世民敢肯定馮盎還有糧食,但這已經是很好的了,馮盎即便是還有那也就是普通達官貴人家裏所擁有的程度。
    在這種時候,馮盎這樣的人出手相幫,李世民已經很滿足了。
    “好哇,好哇!明達不愧是我大唐的柱國之臣,先有兒子馮智戴率領兩萬將士馳援長安,助朕平複那徑州羅藝,後有三子馮智彧帶糧進京,為我大唐平蝗災之禍!”
    “得此良臣,是我李世民之幸,是我大唐之幸,是天下之幸啊!”
    也許是真的激動,但也有可能是為了安撫,李世民激動的拍手高喊,甚至直接走下了那代表著皇權的高台來到了馮智彧的麵前。
    “果真是虎父無犬子,來!抬起頭來,讓朕看看!”
    之前想的那些直播啊、彈腦瓜崩兒之類的想法都是馮智彧yy的而已,真實情況是打他從進了太極殿開始就一直低著頭,仰著頭甚至是四處亂看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
    但現在李世民這位皇帝親自開口讓他抬頭,馮智彧也就自然而然的把頭抬了起來。
    威嚴,厚重,還有一絲絲的……陰冷?
    這是李世民這位皇帝給馮智彧留下來的第一印象。
    李世民如今也才二十九歲而已,才堪堪到了三十而立的門口,但是常年的領兵作戰讓他久經風霜,看起來要比馮智彧在心裏想象的老一點,也黑一點。
    至於那絲陰冷,馮智彧不知道是自己的感覺有錯誤還是真的存在,不過想來玄武門之變才過去了一年而已,弑兄殺弟囚父這種違背人倫的事情對一個人是很大的負擔。
    這樣一想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好,好,好哇!俊秀中帶著一絲靈氣,雖然不是很強壯但卻也讓人感覺很舒服,朕才初見你,了解不是很多,但就朕看來,你能在這個時候帶著四十萬石糧食進京就足以證明你的優秀!”
    “你比起你二哥來不遑多讓!”
    看著馮智彧的眼睛,李世民麵帶讚許地點著頭,也不知道這些話是他的肺腑之言還是表麵意思一下。
    馮智彧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自家人知自己事,自己是個什麽樣子他自己心裏清楚。
    俊秀也就算了,畢竟十七歲的少年用這個形容詞也並不為過,甚至除了那些長得特別有特點的人之外大多數的少年都能用俊秀這個詞來誇獎。
    可馮智彧也知道,如果排除身世之外,自己也就是個一般人。
    “陛下謬讚了,智彧不過是個黃口小兒,這十多年裏就隻知道玩鬧和搗蛋而已,擔不起陛下的誇讚,也比不上我二哥。”
    “其實若不是大哥是長子,二哥也在這長安的話是輪不到智彧的。”
    被李世民誇獎了一番後馮智彧很是自覺地低著頭說著那些自謙的話。
    其實也算不上是自謙,他說的不過是事實而已,不過漂亮話並不是在什麽時候都適用,就像現在馮智彧這般實話實說往往能激起對方更多的好感。
    “哈哈哈,這樣的嗎?智戴,你來說說你這弟弟是不是如他所說的那樣?”
    李世民哈哈大笑,甚至把站在百官群中的馮智戴都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