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暫且觀望
字數:3433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氣氛再次沉寂了下來,李世民和馮盎沒有開口的意思,而陳麗煙因為擔心馮智彧的關係想要開口緩和一下氣氛,但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口。
“或許你說的是對的,但也不必卡的這麽死,可以先讓他們兩人把關係定下來。”
最後,還是李世民先開了口,而且這一開口竟然有些服軟的意思。
但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馮智彧仍然沒打算就此順著李世民給出的台階走下來。
“陛下,還是以後再議吧,家父不可能久居長安,臣孤身一人,雖然是代玉的兄長但畢竟也是男女有別,所以代玉也不可能在長安住下來。”
“若是有緣的話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被促成,若是無緣還勉強,那換來的結果怕是不會太好。”
作為穿越者,馮智彧自然知道李承乾的結局。
說實話,如果換做是個一生都碌碌無為但卻也無災無難的皇子馮智彧怕是也就同意了,最起碼會順著李世民給出的台階走下來,但李承乾不行。
他暫時還沒有接觸到李承乾,雖然史書上對幼年時期的李承乾有頗多讚譽,但不管怎麽說那個孩子最後還是失敗了,並且結果相當的不好。
馮智彧不會去賭這種概率不大的事情,除非在他能夠插手的情況下。
但是李承乾是太子,教導太子的人都是要經過精心挑選的,甚至就連太子所接觸的人都會受到排查。
現在李氏皇族和嶺南馮氏還沒到長孫家那麽密不可分的地步,李世民肯定不會讓馮智彧過多的去摻入到李承乾的成長中的,最起碼不會讓他對李承乾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李世民自己的眼光本身也不怎麽樣。
也不知道是時運不濟還是自己自帶buff,李綱教過的學生沒有簡單的,單單是太子就有三個,但是很遺憾,這三個太子都沒能順利坐上皇位,甚至下場都不怎麽好。
按理說古代人最信這些有的沒的,但是李綱太子殺手的體質咋就沒有人在意?李世民還頭鐵的讓他擔任李承乾的老師。
對於李綱這個人馮智彧不知道該怎麽去評價,反正在他看來就算是自己去當老師也肯定比李綱強。
最起碼他不能算是個太子殺手吧?
“行吧。”李世民砸了咂嘴,語氣多少有些遺憾。
“看來你對你這個妹妹是寶貝得緊,朕也就不觸你的黴頭了,不過你可要答應朕,若是他們二人日後相見並且雙方都有那方麵想法的話你可不能橫加阻攔。”
再一次,李世民讓步了。
先不說方才退而求其次地想讓李承乾和馮代玉先確立關係,就說這會兒說的就夠讓人心驚的了。
自由戀愛,這個詞並不屬於這個時代,那些電視劇和小說裏有的沒的愛情故事也基本上不存在,因為沒有那個空間。
而李世民現在能退到這一步,不得不說他已經給了嶺南馮氏足夠的尊重了。
“多謝陛下諒解,若是舍妹也這麽想的話臣自然不會橫加阻攔,不過再怎麽說她現在還小,還是讓她先好好兒的長大吧。”
馮智彧也是鬆了一口氣,趕緊說起了好話。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你妹妹的事情不能定下來,但你的事情可不能耽擱了。”
李世民也不想把關係搞得太僵,最起碼現在和五姓七望比起來嶺南馮氏還是更值得信任的,那些有的沒的最起碼還要等到五姓七望倒台或者馮氏沒有了價值之後再說。
畢竟是喜事兒,在提到馮智彧的時候氣氛瞬間就緩和了下來,畢竟他和李麗婉的婚禮可以說是已經近在眼前了,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大老遠的從朔州跑回來了。
而一說到這事兒,心情最複雜的其實還是陳麗煙。
一直以來陳麗煙對馮智彧都是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的,馮智戣和馮智戴成親的都早,再加上他們各自都有自己職務的原因所以都在各自任職的地方建府了。
馮智彧是三兄弟中最晚的一個,也是陳麗煙帶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再加上馮智彧對陳麗煙真正的親生孩子馮代玉頗為寵溺,所以陳麗煙對馮智彧的感情也是和馮智戣馮智戴完全不同的。
以前她總是因為馮智彧的婚事而著急,畢竟在到了馮智彧這個年紀之後還不成親的整個大唐都沒有多少。
但是,當這一天真正要來臨的時候陳麗煙的心情又有些複雜。
馮智彧是嶺南馮氏在長安的質子,所以他成親之後注定是要定居長安的,雖然之前李世民讓人送給馮盎的信中含蓄地表示了不會像普通尚公主那樣對待馮智彧,但陳麗煙依舊不放心。
對於李世民來說,若是馮智彧不能發揮質子以外的作用那麽他是不會輕易讓馮智彧離開長安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若是當馮智彧發揮了足夠讓李世民同意他離開長安的作用時,那就代表著馮智彧奮鬥下來的一切都會在長安。
所以說不管結局是好還是壞,馮智彧久居長安是肯定的了。
這和嫁女兒比較相似,但卻又不太一樣。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這個說法,但現實情況卻和這句話一般無異,而馮智彧是個兒子,但卻好像那嫁出去的女兒一般。
陳麗煙本就沒有兒子,因此對馮代玉極好的馮智彧就被她視如己出,現在眼看著馮智彧走到了這個地步她怎麽能不擔心?
然而擔心歸擔心,她卻不能表現出來。
事情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一樁婚姻的事情了,更是兩個利益團體的結合,而且這兩個利益團體的結合是為了對抗在這個時代堪稱是穩如泰山的五姓七望。
事到如今別說是她了,就算是李世民和馮盎都已經做不了主了。
當消息傳出去的那一刻起嶺南馮氏就已經自動站在了五姓七望的對立麵,再加上那四十萬石糧食和十萬斤鹽的梁子已經結下了,現在就算是李氏皇族和嶺南馮氏不歡而散也解決不了問題。
事實恰恰相反,五姓七望是不會放棄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