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隱患

字數:3897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一場親家之間的談話很快就結束了。
    其實事情都定下了也沒有什麽好談的了,不過這樁婚姻有些特殊,別說在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作為當事人的馮智彧和李麗婉做不了主,就連兩家的父母都是在沒見麵的情況下把事情定下來的。
    馮盎的確是三天前到了長安,但因為馮智彧是第一次結婚沒什麽經驗,就連家具等事情都是找李世民這個未來老丈人的,所以要操辦的事情還有很多。
    而且女子不登堂入室,當時進宮朝見的就隻有馮盎一人而已,因此李世民也就是說了些君臣之間的場麵話後也沒有再往深裏說。
    所以這次來也就是走個過場,若是等到成親之日雙方的父母還沒深入交談過就有些太扯淡了。
    不過和來的時候不一樣,李世民走的時候還帶走了馮智彧。
    馮智彧是從朔州城回來的,是直麵戰場的人,雖然戰爭還未完全開打,但馮智彧這個人本身就是帶著不一樣的目的北上的。
    昨夜披星戴月地返回了長安,若不是親自上門的話馮智彧到現在還沒去見過李世民這個皇帝呢。
    朔州那邊的情況其實會有傳令兵定期送信回來,但信畢竟是信,而馮智彧是真正看著那些情況發生的人,即便是口述也比紙上的字來得更清楚一些。
    隻是在到了東宮麗正殿之後李世民最先問起的卻並不是戰場相關的事宜。
    “說說吧,雖然對你朕算不上是多了解,但朕卻知道你今日所說皆是托詞,而非你的本意。”
    讓人看了茶之後李世民就屏退了所有的宮女和太監,偌大的一個立政殿裏就剩下了即將成為翁婿關係的二人。
    “陛下想說的是什麽?”馮智彧沒有任何被看破之後的慌亂,反倒是若無其事的坐了下來。
    “我們兩家的關係都到了這種地步了,而且朕說的那些話都是真心實意並不帶任何虛偽的,但是你卻拒絕地如此堅定,甚至不留一絲後路。”
    “總該有個理由吧?不然的話那就不是你了。”
    李世民坐在書案後,目光灼灼的看著馮智彧。
    “嗬嗬,陛下真的要我說嗎?”與李世民預料的不一樣,馮智彧隻是輕笑了兩聲,語氣很是敷衍。
    甚至能說得上是冷笑了。
    “這是自然,不然的話朕又為何要提起?”
    “那陛下就恕臣直言,臣之所以阻止是因為不看好。”
    ……
    氣氛陷入了短暫的寂靜中,這份寂靜帶著一絲絲的詭異。
    “為何?”良久之後李世民才開口,語氣中充斥著不滿。
    “你是認為我們兩家的聯合不會長久嗎?”
    “並不是。”馮智彧開口否定。
    “五姓七望的勢力盤根錯節,就算是不考慮其他因素我們兩家的聯合也不是十幾二十年就能結束的,臣說的不看好指的並不是我們兩家的關係。”
    “既然不是這個那麽……”李世民脫口而出,但說到一半兒卻停了下來。
    不看好李承乾這個太子。
    這話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李世民卻領會到了,然而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最不能提起也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他自己本身就是個得位不正的皇帝,玄武門的事情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是人們茶餘飯後在沒有人的時候所用的談資。
    現在他聽到這種話怎麽還能高興的起來?不震怒就不錯了。
    “你說這話之前考慮好了後果了嗎?不要以為你現在做出了點兒成績朕就會由著你的性子來!”
    李世民沉默了很久,等到再次開口的時候語氣已經帶上了低沉,甚至還有隱隱的憤怒。
    “這事兒陛下不能問我,這要問您的。”麵對李世民那幾乎隱忍不住的憤怒,馮智彧倒是雲淡風輕的。
    “問朕作甚?!”
    “問陛下您是怎麽對待太子殿下的啊。”
    “朕待他又怎麽了?”
    “陛下,您是一葉障目,而且因為是至親骨肉,所以才看不清楚的。”
    從那胡椅上站了起來,馮智彧走到了李世民的麵前,毫不畏懼地直視著李世民的雙眼。
    “承乾,承繼皇業,總領乾坤,單單是這個名字就說明了陛下對太子的期望之意。”
    “武德三年,尚在繈褓之中的太子被封為恒山王。武德七年,徙封中山王,同時陛下更是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雙雙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太子儒學經典。”
    “乍一看陛下對太子的恩寵甚重,頗有用心培育太子,希望其能夠繼承大統的意思。”
    “但是您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毫不畏懼地看著李世民,馮智彧最後的那句話幾乎是一字一句地說出來的。
    “你都說朕對太子恩寵甚重,那朕還能有什麽意思?”
    “看來陛下還沒能明白,那臣就再多說一些。”馮智彧突然笑了起來,似乎是在嘲笑李世民。
    “武德三年,陛下與皇後的嫡次子出生,陛下為其取名為泰,小字青雀。”
    “這位皇子甫一出生就被太上皇冊封為宜都王,而按照禮製,作為當時還是秦王的陛下您的兒子,這位泰皇子日後能達到的最高程度也不過是從一品的郡王。”
    “然而事情並未停止,次年,泰皇子被進封為衛王,還被授予了上柱國,而就在去年,您甚至將年僅九歲的泰皇子改封為越王,並且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封地多達二十二個州!”
    “而同時受封的恪皇子封地卻隻有八個州。”
    “您讓別人怎麽想?讓恪皇子怎麽想?讓太子怎麽想?甚至……”
    “您讓泰皇子怎麽想?”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馮智彧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重重的擊打在了李世民的心上。
    可是,馮智彧的話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陛下,現如今我們兩家已經是站在了同一艘船上,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您這麽做會給以後留下極大的隱患。”
    “臣之所以不同意這件事不僅是因為寵溺舍妹,更是因為這件事充滿了不確定性,若是有朝一日臣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了,作為太子妃的舍妹會如何?又會對我們兩家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李世民慢慢的低下了頭,讓馮智彧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更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些什麽。
    許久,李世民猛地抬起了頭,注視著馮智彧的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