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啟程返鄉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渭水碼頭上,李世民依依不舍的送別了馮智彧和李麗婉,還有那個小拖油瓶馮代玉。
不是李世民對他們三個人不舍,而是不舍的他今天在霸上看到的那個東西。
簡單的組合但卻爆發出了李世民難以想象的威力,他正想要派人大量生產呢,但卻被馮智彧給阻止了。
原因無他,現在生產火藥這事兒都在馮智彧的手裏,而配比和球化火藥的人是王強那些人。
馮智彧今天就要離開長安返回高州,因此他直接就讓王強等人把手頭上的工作給停了,讓他們跟著自己一起返回高州,反正這一趟因為李麗婉和帶了不少東西的原因有四五條船呢,不差這點兒地方。
至於李世民這個老丈人,馮智彧用一句話就給填塞了。
北部草原戰場都已經過去那麽長時間了,新武器即便是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也不可能應用的。
一是因為時間,先是大批量製造,還要用到火藥和大量的木頭,在路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怕是等這新武器送過去那邊的戰爭都已經要結束了。
即便是不結束也快要開春了,那時候就不得不結束了。
至於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這是一種新式武器了。
新的,那就代表著是以前所沒有的,這和刀劍不同,火器類的武器都是需要時間去熟悉的,不然的話很容易出事兒。
而這個武器和投石車和炮彈都不一樣,唐軍的士兵不可能很快的上手。
如果是有玩兒遊戲的人一定知道,因為這個武器有個比較形象但卻缺少點兒霸氣的名字。
一窩蜂火箭。
之所以說這一窩蜂火箭的名字很形象是因為它發射的時候就猶如蜂巢群出一樣,而還有一點就是火箭。
這個火箭可不是後世的那種火箭,而是相當形象的那種箭矢加上火藥。
之前對李世民的解釋馮智彧也沒有瞎說,這一窩蜂火箭的確算是他失敗之後轉而製造的替代品,因為他本來是想造火槍的。
燧發槍的製造其實不是很難,除了製造子彈的鉛或者銅不好搞之外別的都是技術性的問題,但是馮智彧最後卻擱置了下來,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了。
燧發槍需要用到齒輪和彈簧,彈簧還好說,用最原始的手繞法還是能夠解決的,難點在於用來卡住擊錘的小齒輪。
其實在有了石墨製作的坩堝之後這東西也不是不能做,隻要做好模具澆鑄就好了,但是這玩意兒的體積太小了,在這種時候越小的東西就越是難做。
本來馮智彧就因為要返回高州的事兒而有些急躁,在這種情況下他連著做了十幾個齒輪都失敗了,索性就把這事兒暫時給放下了。
不過好在這一窩蜂火箭其實和燧發槍不是很衝突,這玩意兒算是個中段式武器。
在馮智彧的設想中,若是敵人了解了這投石機和火藥炮彈的弱點之後一般會采用遠程火力掩護騎兵突進的方式來對抗,因為投石機在近戰中的用處並不大。
而對此馮智彧也想好了應對的措施。
先用投石機和火藥炮彈轟炸一輪,等到敵軍開始衝鋒的時候用一窩蜂火箭,這種一次性發射二十支、三十二支甚至能達到上百支火箭的武器在這種情況下能收獲到很好的效果。
不過一窩蜂火箭也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那就是裝填。
一般來說一個一窩蜂火箭在一個戰場上隻能用一次,因為裝填是再是太麻煩了,所以這之後就需要燧發槍的補足了。
一窩蜂火箭的射程最遠能達到五百米,而一般來說燧發槍的有效射程不過八十到一百米。
就現在來說,馮智彧感覺把這種按照射程或者說是不同距離的最高戰鬥力來安排還算是比較合理的,不過一窩蜂火箭因為是火藥推動的原因導致射程很遠,活泛應用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正想著呢,馮智彧感覺自己的衣服外襯被拉動了一下。
扭頭一看,馮代玉正右手扯著他的衣服外襯,左手卻指著李麗婉的方向。
順著馮代玉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李麗婉正靠在船舷上望著渭水碼頭的方向,臉上的神情似乎是有些感傷。
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之前她甚至都沒怎麽出過長安。
或許在李世民打天下的時候她也會隨著家眷的隊伍四處亂跑,但畢竟那時候她還小,基本上不怎麽記事。
這不是她第一次和李世民這個父親分開,不過之前都是李世民因為政事或戰事而出去,但這次是因為她自己。
嫁為人婦的她要隨著丈夫去夫家祖地祭祖,在這個時代來說這其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人是有感情的,在麵對這種離別的場景時總是會感傷的。
況且女人的情感本就要比男人細膩不少。
“好了,明年開春我們就會回來了,若是天氣晴好水麵不封凍的話能在三月份之前就回來。”
攬過了李麗婉的肩膀,馮智彧開口安慰著。
其實就他自己而言都已經習慣了,他從小就四處亂跑,近的去過清遠、保安等地,遠的地方也去過餘杭了,而在到了長安之後這個具體更是提升了不少。
朔州,這算是現在在大唐地界裏能達到的最北端了。
不是說馮智彧對親情的感覺很淡薄,隻是這種事情發生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的習慣了,更何況他又不是一出去就不回來了。
李麗婉這也就是第一次而已,她嫁給了馮智彧那就代表著以後這種經曆並不會少,最起碼在她這一輩子裏不可能就隻去一次高州。
感受到了自己夫君的安慰,李麗婉的心情也平複了不少,將頭偏在了馮智彧肩膀上的同時還緊了緊衣服。
已經是十一月了,天氣已經是很冷了,就長安這一線來說白天的氣溫還在零上十幾度的樣子,但是晚上就能降到隻有幾度,若是趕上個寒流什麽的甚至能降到冰點。
也正因為如此馮智彧才選擇在這個時候返回高州,因為再晚的話就要開始上凍了,像渭水和黃河這樣的大河流雖然不會直接封凍,但是難免會出現冰淩之類的情況。
後世的輪船都不一定能扛得住,更別說現在這個時代的木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