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再到茶園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水運是這個時代最快捷的運輸方式,沒有之一。
    其實在後世黃河是不能通航的,這不僅僅是因為黃河大部分河段的落差都很大,更是因為黃河那獨一無二的特點。
    泥沙含量太大了。
    其實這和能不能通航沒有什麽直接關係,不過這些泥沙被水流裹挾著來到地勢相對比較平緩的中下遊地區之後就會沉澱下來,這就會導致水位的升高。
    最終,黃河在泥沙的堆積和一代又一代漢人的治理之下形成了一條地上河。
    黃河上是可以行船的,但能航行的卻隻有小型的船隻,太大了就不行了。
    船隻的排水量會導致水位的上升,這對於別的河流來說沒啥大不了的,但是對於黃河來說這就是致命的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船隻基本上都是木船,本身就比後世的鋼鐵船更輕排水量更小,而且這個時代的船本身也沒有多大的載重量。
    這是馮智彧第二次走渭水到黃河再轉大運河的路線,不過第一次是反著來的。
    在體驗了這條路線的返程速度之後馮智彧就隻有兩個結論。
    第一,冷。
    第二,快。
    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速度根本就沒法兒比,而順流而下的時候速度變快也讓人感覺風大了不少,夏天的時候是挺舒服的,但是這個時候就不行了。
    不僅冷,而且潮濕。
    馮智彧和馮代玉倒還好,潮濕這事兒他們在高州的時候早就體驗過了,而且基本上冬天就是這個熊樣子,但是李麗婉就有些受不了了。
    對這種驟然的轉變李麗婉有些不太適應,再加上趕路的原因讓李麗婉這個本來不暈船的人也多少出現了暈船的症狀。
    不過還好,隻是到達餘杭的話走水路路途並不算是很遠,在馮智彧下令緊趕慢趕的情況下三天多一點兒的時間就到了。
    “感覺好些了嗎?”甫一下船,馮智彧就關心起了李麗婉。
    “好多了。”李麗婉點了點頭,然後長舒了一口氣。
    她不暈船,但是有些時候環境和很多因素的變化會導致很多不暈船的人也會出現暈船的症狀,除此之外暈車、暈機也是同理。
    對這個馮智彧多少了解一下,因為前世有一次由於出差的緣故在趕路時沒有吃早飯和午飯,等到下午坐車的時候就有點兒惡心的感覺了。
    不過這種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基本上下車走兩步就好了。
    “這就是餘杭啊?似乎和妾身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樣。”沒過多會兒李麗婉就緩了過來,帶著幾分好奇四下張望著。
    “嗯,這就是餘杭,不過娘子你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餘杭這地方大得很,而這裏因為江南韻惡化的緣故可以說是最繁華的地方了,待到走過了別的地方你就不會這麽覺得了。”
    馮智彧知道李麗婉說的那種想象的不太一樣是指的什麽,靠近江南運河的碼頭算是一個農產品的貨物集散中心,來到餘杭的商人除了那些下去鄉鎮之間收貨的之外大部分都在這裏了。
    乍一看,感覺上還是挺繁華的。
    “南方的冬天普遍比較短,所以物產上也比北方豐富不少,這裏是江南運河的碼頭,商人都聚在這裏,自然會顯得繁華不少。”
    一邊走著馮智彧一邊給李麗婉介紹著,而馮代玉則是扯著馮智彧的衣稱跟在一旁。
    這三人兩個是國公的子嗣,一個是當朝公主,因此在他們下船之後就有千牛衛下來開路了,很多人都好奇的看著,不過絕大部分人都是看幾眼就離開了。
    沒人是傻子,這些來往於各地的商人也算是見多識廣了,這個時代的世家雖然都有私兵,但是鎧甲這玩意兒可不是誰都有的,即便是有也不會如此隨便如此張揚。
    所以,基本上稍加思索就能得到一個結論這些人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實力強大的那些家族的子嗣,沒有人想惹上麻煩。
    “三公子,餘杭的縣丞來了。”沒走多遠,馮大遠遠的就看到了保護圈外麵的人。
    “讓他過來吧。”馮智彧對著左右千牛衛的人說道。
    這次他回高州並不完全是為了私事兒,最起碼他還要給自己老丈人在南方這邊兒找個適合建鹽場的地方,到時候肯定是要去找這個餘杭的縣丞的。
    更何況早在他出發之前李世民就讓人通知了下麵馮智彧會沿途經過的鄉鎮,想來這餘杭縣丞也是很早就收到朝廷的消息了。
    不過馮智彧就簡單的和那個縣丞寒暄了兩句後就離開了,他現在還沒想著要去給李世民這個老丈人找鹽場的地方,而是想著先去茶園。
    舟車勞頓的,怎麽著也得先休息休息吧?若是啥都不讓的話資本家看了都得流淚。
    不過雖然是沒和這縣丞多嘮兩句,但實際上馮智彧對這個縣丞的好感度還是挺高的。
    不管是因為馮盎這個耿國公在南方的威懾力還是因為這兩年馮氏在北方的聲望也日漸高漲,這個餘杭縣丞最起碼是把餘杭經營的挺好的,尤其是在西湖地界。
    那邊現在基本上是屬於馮智彧的地盤了,當初李世民在喝茶有點兒喝上癮了的時候把西湖周邊的地方都劃給了馮智彧了,當初的萬畝茶園現在估計要有一萬三千餘畝了。
    這不是拉攏也不是賞賜,反而應該說是補償。
    在進京之後馮智彧給李世民的幫助不可謂不大,即便是除去最初的糧食那事兒不說也還有勒石記功甚至是投石車和火藥的事情,但因為事情暫時還不能直接都露出來的原因讓馮智彧一直都沒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後來又因為這龍井茶的緣故,李世民索性給馮智彧的茶園範圍又擴大了不少,雖然這裏麵有不少耕地,但最起碼在名義上歸屬馮智彧之後就好操作了不少。
    最起碼,西湖周邊的耕地麵積是不會擴大了,若是想要開發的話就隻能繞過茶園了。
    這是老丈人的好意也是補償,馮智彧自然也就毫不客氣的收下了。
    “娘子,前麵就是我們的茶園了。”順著西湖沿岸走到了山腳下,馮智彧指著山上的方向說道。
    因為地處餘杭的緣故,即便是冬日這群山也不見蕭瑟,但卻多少也有些冷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