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破敗的竹屋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謝龍羽等人的拜訪讓馮智彧有些心力交瘁的意思。
他以前很少和這種人接觸,也很少會直接接觸到由外人參與或者是主導的議論中去,僅有的幾次還基本上都是和自家老丈人以及長孫無忌等人一起的。
除了這些,剩下的就隻有那次趙郡李氏的拜訪了。
對於這種說什麽都要藏三分甚至是七分的說話方式馮智彧不太習慣,不過他知道自己必須去習慣,因為他以後這樣的經曆可定是不會少了。
一直在高州呆到了小年,在小年的當天祭了祖,這是馮智彧在長安的時候就定下來的計劃。
隻是這個祭祖和普通的厚些不同。
後山,小竹屋。
在這之前,馮智彧最後一次到這裏還是貞觀二年他上京之前的事情,而現在已經是貞觀三年的年末了,一年多馬上就要滿兩年了。
看著已經有些破敗的小竹屋,馮智彧的心情五味雜陳。
銅鎖因為高州潮濕的天氣已經是銅綠斑斑,不過好在鑰匙還能打開。
推開小門,可能是因為潮濕的原因並沒有多少的灰塵,相比之下反而是傳出了一股重重的黴味。
最開始馮智彧在看到竹屋那略顯破敗的樣子以為這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裏都沒有人過來,但是進到裏麵之後才發現並不是這麽一回事。
相比外麵,裏麵的黴化腐化的程度要更高一些,看來外麵是有人過來打理過的,隻是沒有進到這裏麵來。
不管是馮盎還是馮智戣誰吩咐的,但是他們都給到了馮智彧尊重。
李麗婉靜靜的跟在馮智彧的身後。
在祭祖之後馮智彧沒有跟著馮盎回家,而是帶著李麗婉來到了這後山的竹屋。
她不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這個小竹屋有什麽意義,但是她看自己夫君那感傷和緬懷的表情就知道這個小竹屋可能並不是像看上去的那麽簡單。
一個空空的,隻有幾件簡單家具的竹屋,但李麗婉卻多少感覺到這個竹屋的意義有些不同。
竹屋裏沒啥東西,或許對馮智彧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竹屋,也不是竹屋裏那簡單的床和凳子,而是這個竹屋內部的空間。
上了鎖的竹屋一直都沒有人進來過,李麗婉算是第一個。
馮智彧並沒有說什麽,他也沒準備把自己的經曆說給這個以後要陪伴自己半生的人聽,因為那太匪夷所思了。
與其說是讓李麗婉過來看看著竹屋,倒不如說是讓這竹屋看看李麗婉。
在馮智彧的心裏,竹屋已經不是竹屋了,最起碼不僅僅是竹屋,它有獨屬於馮智彧自己一個人的特殊意義。
“走吧。”略帶留戀地環視了一番,馮智彧開口說道。
李麗婉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跟在馮智彧的身旁,她知道,現在的馮智彧需要的並不是她的回應。
略顯破敗的竹屋再次被那把掛滿銅綠鎖給鎖住,若不是鎖上留下的印記無聲地記下了馮智彧來過的痕跡,這一切的一切似乎從未有過什麽變化。
祭完祖沒過幾天就過年了,這個年過的還算是比較安穩,最起碼是比去年在霸上過的安穩。
因為受災的原因影響,去年的長安沒有什麽歡慶的氣氛,不僅是大除,就連在這個時代最為隆重的上元節都沒有什麽熱鬧的氣氛。
而高州就不一樣了。
高州人少是事實,去年也受了災,不過遭受的是風災,也就是後世的台風。
不過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南方開發程度低對台風多少也有一點兒阻擋的作用。
當然了,最主要還是因為台風的強度不高,強度高扯什麽都沒用。
台風的成因是熱帶氣旋,從這點上來說植樹造林對阻擋台風沒有什麽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今年高州遭災不重,再加上高州城算是這一片地方最繁華的區域了,所以今年馮智彧感受到的氣氛反而是比人口更為密集的長安更濃鬱一些。
李麗婉對南方的新年感覺挺新奇的,這個時代也有南北差異,而且遠比後世要大很多。
而馮家相比於其他的人家來說還有一些差異,隻不過這些差異是馮智彧帶來的。
本來在這個時代南方不過大除也就是除夕,他們更注重小除和初一,而在馮智彧的影響下馮家也過大除,而且還和後世的北方習俗差不多。
唯一的區別就是不守歲,因為這個時代實在是沒有啥娛樂項目,想要撐到半夜子時實在是太難了。
讓李麗婉感到新奇的不隻是習俗,還有飯食。
以前除夕的時候馮家一般都是讓馮智彧的廚子做飯,而因為馮智彧的關係廚子會做的大部分都是後世的那種菜品,這樣一來除夕晚上的這頓飯就多少帶點兒後世北方的色彩。
大魚大肉多,青菜也有不過比較少,頂多隻能占到三成左右。
今年又有些不太一樣,因為李麗婉這個新媳婦的關係馮智彧讓廚子多準備了很多的海鮮。
對於馮家人來說海鮮並不是什麽稀罕東西,雖然不能說是天天吃,但是靠著地理位置的優勢和權利還是能實現想吃就吃的。
其實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海鮮通常要比河鮮好吃一點兒,因為河鮮一般土腥味兒比較重,海鮮則會輕一些,不過這對於馮智彧來說不是啥問題。
調料他都有,想要處理的話還是很簡單的,做海鮮隻不過是為了滿足李麗婉罷了。
過了年,馮智彧這次回高州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個差不多了。
去餘杭茶園轉一圈,去餘杭和蘇州那邊的灘塗給老丈人選了塊製鹽的地方,回高州之後去了陽江那邊弄了弄甘蔗和這裏的鹽田。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這些都是小事兒,或者應該說是既定的要去提前準備的事情,而馮智彧以及整個馮氏注重的都不是這些,而是李氏皇族的態度。
在一切事情的起始點,馮智彧是去替換作為質子進京的馮智戴的。
質子質子,有個質字,還是人質的質。
這次李世民能放馮智彧回高州,而且還是僅僅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願意這麽做,這無疑是說明了李氏皇族的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馮氏能放心不少,也能拿出更多的東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