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醉翁之意
字數:3896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有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像表麵上顯示地那樣單純。
李世民的確是因為外界和自身的原因陷入了一個習慣性的誤區裏麵,但這未嚐也不是一件好事兒。
最起碼,在被馮智彧點醒之後他開始嚴肅地思考所有的事情了。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在這個世界上,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最實在。
“朕還以為你今年能補貼一下內帑呢,結果卻是白高興一場。”
在想清楚之後李世民也平靜了下來,語氣和態度更是寬鬆了不少。
“內帑?您又要做什麽?”馮智彧發現自己的思維總是跟不上李世民這個老丈人。
之前他就想修繕仁壽宮,結果被自己給攔下來了,畢竟現在大唐還真算不上是進入好年頭了,而且因為五姓七望的事情也有很多的地方都需要用錢。
現在貞觀五年都快過去半年了,馮智彧不知道自己這個老丈人又升起了什麽想法了。
肯定是私事兒,而且是那種容易被魏徵這種一根筋彈劾的事情,不然的話老丈人肯定是不會讓自己卻貼補的,更別說動用的還是內帑了。
“朕準備修繕一下紫薇城。”眼見是不說不行了,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他知道這事兒隻要一開口肯定是會遭到馮智彧的反對的,畢竟之前修繕仁壽宮的事情就是在馮智彧的阻攔下最後放棄了。
其實李世民隻要裝傻或者閉口不提這事兒也就這樣了,因為馮智彧肯定不會把話說的太死,也不會像魏徵那樣去勸諫,隻是李世民沒準備那麽做而已。
“紫薇城?您瘋啦!?”
果然,正如李世民預料的那般,馮智彧開口就帶刺兒。
“父皇,我感覺您應該是有一點兒誤會了。”看著自己老丈人的反應,馮智彧歎了口氣。
“其實我不是打定主意攔著您不讓您把日子過得舒服一些,但畢竟眼下的情況不允許啊。”
“大唐今年才剛剛有了點氣色,眼下還要忙於五姓七望的事情,您在這個時候去做這種事情少不得會有百姓甚至是官員說您鋪張浪費。”
“說透了,這都是為了您的名聲著想。”
馮智彧的最後一句話狠狠地紮在了李世民的心窩子裏。
名聲,這是李世民一生都在為之努力的東西,一個虛幻到不可觸及的東西。
“父皇,我不是魏相,沒有那麽多的忌諱,其實我有一個很不好的觀點,但我一直都認為這個觀點其實沒什麽錯。”
“哦?說來聽聽?”李世民被馮智彧這種雙重否定的說法給吸引住了。
“其實您也知道,這天下的官員數不勝數,不管是五姓七望的還是皇室的人他們都免不了會貪墨一些東西,隻是在數量上有多有少而已。”
“真正能像魏相這樣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李世民端起茶杯來喝了一口已經涼透了的茶,掩飾著他的尷尬。
馮智彧說的他又怎麽會不知道?要知道就連他自己都升起過修繕仁壽宮為了避暑的想法來,別的官員怎麽可能不為自己的生活去考慮。
“所以,兒臣一直認為官貪無所謂,隻要他做好一個官員,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前提下去獲取一些利益來保證家人的生活我是不介意的。”
“換句話說就是隻要保證轄內的百姓吃飽穿暖安居樂業,那麽他就算是貪墨了相當於大唐一年稅收的數字又如何?最起碼能證明他是個有實力的官員。”
“別的不說,這種人最起碼比那種既貪墨又鬧得轄內百姓怨聲載道衣不蔽體的好吧?”
馮智彧的話多少帶著點兒不講理,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卻也是沒錯的。
李世民正是因為被馮智彧帶到了那個角度上,所以開始沉思了起來。
作為皇帝,他是很不喜歡貪墨這種事情的,但是他卻又知道自己沒有什麽辦法。
自古以來,清官如鳳毛麟角,貪官如黃河之沙,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了,但偏偏法不責眾,他沒有什麽辦法。
如果他真的想要整頓甚至是徹底肅清大唐內有貪墨情況發生的官員,那怕是結果比五姓七望直接抽身而退要更嚴重。
到時候,整個大唐就真的沒多少官員了。
“所以,父皇,重開科舉吧。”
一石激起千層浪!
馮智彧短短的一句話如平地驚雷一般,打得李世民和馮智戴兩人的身體都硬了。
科舉,這個真正的起源能夠追溯到西漢察舉製的製度,真正的成型雖然是在唐朝,但在唐初真的是一個談不得的話題。
單純的去說這個話題的嚴重性的話,怕是隻有玄武門之變能夠與之比擬了。
原因無他,誰都知道前隋就是因為隋煬帝楊廣想的太好但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最後因為這科舉製度徹底惹惱了五姓七望這些世家,最後被直接掀了攤子。
現在隋末才過去多久?大唐建國今年也不過第十四個年頭罷了。
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時期你要敢說恢複科舉製度,那麽人們就會直接聯想到你想讓大唐步入前隋的後塵。
馮智彧不是沒有提起過科舉製度,但上次提起的時候他可沒有這麽明目張膽,而是一筆帶過了,但是這次不一樣了。
“父皇,我知道您在擔憂什麽,但您要知道,前隋的覆滅並不隻是科舉製度和五姓七望的原因,最重要還是因為百姓們不滿前隋的統治。”
潑掉杯中的冷茶,馮智彧重新給三個杯子裏都續上了一杯熱茶。
“五姓七望尾大不掉最終形成今天這個格局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百姓們讀不起書,但現在我們能做到讓他們讀得起書,這時候就該有些動作了。”
“隻有讓百姓們讀得起書,做得了官,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五姓七望這種勢力的誕生。”
“呼~”李世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看向馮智彧的目光很是複雜。
“有時候朕是真的搞不清楚你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你時而表現的像是一個市儈的商人,對一分一毫的利益都斤斤計較恨不得不讓人家吃到一丁點兒的好處。”
“但是你時而又表現地像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甚至在某些事情上怕是就連玄成等人都拍馬不及。”
“你不會不知道這樣一來的後果是什麽,你就沒有後悔嗎?”
“或者說,你就一點兒顧慮都沒有嗎?”
李世民直直的看著馮智彧,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