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糊塗一時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對了,話說回來,老頭子抓到人了沒有?”
馮智彧突然想起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從滎陽鄭氏他們讓預留的火種開始撤退到現在已經有半個多月了,畢竟馮智戴都從嶺南跑到長安來了,這世間肯定短不了。
他竟然都沒聽到過這方麵的消息!
“這事兒智戴應該帶消息過來了吧?正好朕也跟著一起聽聽。”
李世民聞言也開口了。
馮智戴今天是到了渭水碼頭之後直接奔向霸上這邊來的,並沒有按照程序進皇宮先進李世民這個皇帝。
不是馮智戴不尊敬或者不把李世民這個皇帝放在眼裏,而是早在馮智戴到洛陽的時候李世民就收到了消息,讓馮智戴直接來霸上正是李世民讓渭水碼頭的人通知的。
馮智戴前腳剛到李世民後腳就跟來了,這世間哪有這麽巧合的事情?
所以打從一開始李世民就是想在馮智彧的家裏談事兒,並且也能加固一下李氏皇族和嶺南馮氏之間的關係。
畢竟,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馮智彧算是嶺南馮氏在長安的代言人,而馮智戴則是因為足夠出色的原因成了嶺南馮氏的臉麵。
在世人的看法已經形成了一個框架了,那就是老大馮智戣繼承家業,老二馮智戴足夠出色,足夠成為穩定的輔助者。
而老三馮智彧就成了那個能讓嶺南馮氏發展起來的異軍了。
沒有人是傻子,也更不是瞎子,李世民這兩年對馮智彧的放縱和偏信誰都能看得出來。
在李世民的允許和目光鼓勵下,馮智戴也開口匯報著他這次帶來的消息。
“從表麵上來說,我們抓了一半,逃了一半,不過應該是逃走的比較多,因為我們攔截下來的一艘船中有很多的行禮,人應該是在逃走的那艘船上。”
馮智戴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這可以說是他們馮氏辦事不力。
“這樣的嗎?到也正常……”
然而,出乎馮智戴的預料,李世民倒是挺滿意的。
“談殿那邊您讓人通知了嗎?”馮智彧磕了磕茶杯,語氣多少是有些凝重的。
這種事兒最好直接做絕,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逃走的那批人仇恨應該算是最重的,如果不清理幹淨的話以後會引發的麻煩也將會是最大的。
“通知了。”李世民點了點頭。
“二哥,老頭子讓人通知驃國那邊的人了嗎?”得到了李世民的回答之後馮智彧又轉頭看向了馮智戴。
“通知了,在收到陛下密信的第一時間父親就讓人去通知了在驃國開采翡翠的那些人,同時愛州那邊應該也會做好應對,如果他們選擇從愛州登陸的話應該能逮個正著。”
雖然三個人都對答如流,但場麵多少是透露著一點兒詭異。
李世民這個皇帝完全不像是個皇帝,馮智戴這個二哥也不像個二哥,反而馮智彧這個輩分最小的人卻成了主導的人。
“那就行,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會帶不少的侍衛,不過這對鎮守愛州的那些人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如果他們選擇繞開愛州從驃國的南麵登陸就更好了。”
馮智彧的話裏多少有點兒幸災樂禍的意思。
馮氏在驃國那邊的動作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愛州那邊有馮氏的人駐紮也不是什麽秘而不宣的事情,最少五姓七望是肯定會知道的。
在這種情況下從愛州登陸並不是什麽好的選擇,但再向南就更不好了,那裏開發的程度更低,甚至可以說是都沒有人跡。
因此,在遭到了攔截這種事情後他們大概路會選擇繞開愛州,進入印度洋後從驃國的南麵登陸。
這樣一來,他們怕是要直接撞上驃國的人,倒是省事兒了。
“那些人應該不成問題,畢竟驃國雖然比不得我們中原,但也不是那麽幾個人就能搞定的,倒是你這邊是怎麽回事兒?”
李世民敲了敲桌子,但似乎感覺不解恨,直接給了馮智彧一個腦瓜瓢。
“我?我怎麽了?”馮智彧一臉的莫名其妙。
“你那賣書、紙、筆和蠟燭的店鋪都已經開張了,但怎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啊?從朕這兩天收到的消息來看怕是顧客還沒到百人吧?”
李世民很是不滿,顯然是馮智彧的店鋪營業額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這不是很正常嗎?”馮智彧聞言沒好氣兒地翻了個白眼,隨後莫名其妙地問道。
“您不會以為這些東西放出去就會直接遭人哄搶吧?那怎麽可能!沒有個兩三年是不可能達到的!”
“兩三年?為什麽?”李世民很奇怪,表示完全不能理解馮智彧的說法。
蠟燭就不說了,這算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但書、紙和筆,尤其是書在普通百姓看來那就是知識,是幾百年來他們這個階層都接觸不到的東西。
現在,明明有機會去得到他們渴望已久但卻從未得到過的東西,李世民不理解百姓們為什麽還沒有動作。
從馮智彧的店鋪開業至今已經十多天了,進出的客人寥寥無幾,營業額不說幾乎為零但也差不多了,那些營業額大多還是商人和官員們貢獻的。
商人是為了賺錢,想要看看這裏麵有沒有商機,畢竟一直以來知識都從來不與錢財掛鉤,但卻正是因為那高昂的價格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
而官員就是單純的好奇了。
“您是不是有點兒太過想當然了?所有的事情都要結合現實去看的。”
馮智彧有些無奈,他沒想到自己這個曆史上有名的老丈人現在怎麽犯了這種低級錯誤。
“大前年的蝗災、前年和去年的旱災所造成的的影響都還沒有徹底消失呢,去年雖然沒有大災但關內諸州還是有旱情存在的。”
“本來大災的影響就很大,去年的收成又算不上是特別好,百姓們現在都還在最基本的生存階段,誰會來買書這種非必要性的東西?”
“我現在把這些東西放出去一是因為被那些人派人意圖偷襲我的舉動給惹惱了,二來是因為這事兒隻要放出風聲,讓他們知道我們有這個法子治他們就好了。”
“這書的價格的確是很廉價了,但也不是這兩年的百姓們能買得起的啊!”
聽了馮智彧的分析後李世民有些呆愣,他發現自己走近了一個誤區,一個人造的,但卻又是無意而為之的誤區。
一直以來,或是辦法或是舉措,隻要是馮智彧提出的總是能很快見效。
而李世民就是走入了這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