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升爵的契機
字數:4073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眼見著氣氛再次急轉直下,長孫皇後卻沒有再出來打圓場,而是帶著李麗婉出了西廂。
現在這翁婿二人說的事情已經是關乎到整個大唐的大事了,她是女眷,不好參與進來。
哪怕隻是打個圓場。
沒有了人打圓場,氣氛就一直這麽低沉且帶著一點兒詭異。
李世民太重視聲望了,曆史上的他為這兩個字努力了一輩子,所以在他聽到馮智彧的方法後就有些著急了,著急到了完全忘記了大唐前兩年的窘境。
但,這也是人的通病。
人總是會向往美好的事情美好的生活,而對於那些不開心的,不快樂的,甚至是悲傷的事情都會選擇性的忽視。
那兩年的關中百姓太慘了,他也太艱難了,所以李世民在一般情況下是不願意去回想的。
這也是他失態的原因之一。
然而,就算是這樣,事情也不會就這麽過去的。
馮智彧說的已經是很輕了,因為大唐的關中地區直到去年依舊有旱災,就算是現在也騰不出來多少地方去種植棉花。
這也是為什麽馮智彧要提到高昌的原因。
他打算前期讓來往於西域的商隊順便帶回來棉花,而且是盡可能多的帶回來。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管在什麽時代,糧食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
後世的人們生活幸福那隻不過是因為有巨人托舉著,如果不是有袁老爺子和李老爺子的話後世又怎麽會不愁飯吃?
後世尚且如此,那大唐呢?
糧食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也是最基礎的東西,而對於大唐這個王朝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關係。
沒有糧食,大唐就會內亂。
貞觀二年的旱災和蝗災,貞觀三年旱災,貞觀四年旱災,受災的又是關中這個產量重地,這對於南方沒有開發的大唐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哪裏有空閑的土地去種植棉花?搞笑呢!怕是到了棉花收獲的時候也就是大唐民怨四起的時候了。
“你有什麽辦法嗎?”良久之後,李世民終於是緩緩地開了口。
嘶啞的嗓音證明了他剛才經曆了什麽樣的心理鬥爭。
“有,而且還是兩個辦法。”馮智彧沒有吊老丈人的胃口,這個氣氛不合適。
“哦?說說看?”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整個人瞬間就精神起來了。
馮智彧從來都不會無的放矢,說出來的方法和建議也總是可行且高效的,甚至是出人意料的。
這已經成了李世民心裏的潛意識了。
“第一個辦法就是如同兒臣之前說的那樣,開發南方。”
“南方的氣候溫潤,適合種植水稻,而大米又是現在主流酒水的釀製材料,所以到時候肯定會有人心動的。”
“不過有一點,以大唐的現狀來說開發江南能夠保證糧食得產量從而能給種植白疊花騰出地來,但是您也知道,隨著生活的富庶人口也會增加的。”
“所以,到時候糧食和棉花的衝突還會出現。”
“因此,兒臣比較推薦第二種方法。”
馮智彧的眼中閃過一道寒光,緩緩地開口道“拿下西域!”
馮智彧的話讓李世民怔住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戰爭,這個詞對於古代的君主來說格外的有吸引力,尤其是李世民這種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君主。
但問題在於,戰爭不是隨意就能夠發動的。
大唐的現狀很不好,這從他們翁婿二人今天談論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來,但凡是好一些還至於為了糧食和棉花的衝突而苦惱?
情況好的最基礎也是糧食問題有保證吧?
因此,在初聽到馮智彧說拿下西域的時候李世民是激動的,但隨即又冷靜了下來,或者說是不得不冷靜下來。
“我們才剛解決東突厥的問題不久,再加上你也說了大唐這兩年的光景不好,或許發兵西域是可能的,但是卻不能這麽做。”
“萬一戰爭的進展停滯不前,我們大唐的軍隊就會被拖住或者不得不退兵,不管怎麽樣都是一種巨大的消耗。”
“若是順利拿下了倒還好,若是拿不下,那還會讓我們大唐傷上加傷。”
李世民冷靜的分析了一下現在的情況。
他很想像馮智彧說的那樣拿下西域,但戰爭不是兒戲,要考慮的問題很多。
“父皇,您太著急了,兒臣說的並不是現在。”馮智彧搖了搖頭,對於老丈人的說法他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
“正如您所說,我們才剛剛解決東突厥的問題不久,頻發的發兵會讓百姓們心生怨念,不管任何事情永遠都是主動大於被動,更何況是戰爭這麽嚴肅的事情。”
“那你說該怎麽辦?”李世民皺起了眉頭,他猜不到馮智彧是怎麽想的。
“您是不是忘了,我們在談起這個事情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安置那些五姓七望的女眷的。”
馮智彧一句話點醒了李世民。
是啊,他現在應該發愁的是那些女眷,至於戰爭?
大唐現在的發展趨勢很好,在民生上有玉米這種糧食已經開始散開種植,在政治上剛剛肅清了最大的阻礙五姓七望,在軍事上有了扭力投石車和炮彈的加入。
現在的大唐的確是支撐不起對西域的戰爭,但再過個一兩年呢?
“您可以讓那些來往於西域的商隊有償的幫您往回帶白疊花,而且如果單純的為了這些女眷的話其實用不了太多的地去種植白疊花的。”
“至於推廣給百姓的問題,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現在的確不是時候,畢竟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聞言歎了口氣,雖然沒有開口說出來,但在心裏他已經知道了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太心急了。
馮智彧之前都說了他已經有計劃了,而自己偏偏想要計劃立刻執行。
“地的問題朕會讓人去找的,你記得把那些方法都讓人送進宮去,朕讓織造局的人和你接洽的。”
“朕之前說過,你為大唐做的很多,但奈何時機和局勢不對無法給你封賞,這才有了你二哥進京並且受封的事情。”
“現在你好好的把這件事情處理好,等這白疊花的衣物製作出來並且造成影響之後,朕會找個機會提一提你的爵位和官職。”
“這,是朕欠你的。”
李世民歎了口氣,站起了身,走出了西廂。
他們翁婿二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但這似乎已經是李世民第二次低頭了。
他承認,是他欠馮智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