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名聲二字
字數:3645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封地,這才是馮智彧真正在意的理由。
說封地其實有些不太妥當,因為正兒八經的來說封地這個詞是給王侯使用的,也就是李泰等人的地方那才叫封地,而像今天馮智彧這種情況隻能說是食邑。
而李世民給馮智彧的食邑是有很大問題的,馮智彧很好奇竟然沒有人反對。
你說別人也就算了,畢竟現在朝堂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老牌的保皇派,這些人肯定不會開口反對,而剩下的又大都是新提上來的人,他們沒有開口的資格。
但是魏徵這個連皇帝都敢懟的老噴子竟然沒開口反對,這才是讓馮智彧最驚訝的點。
李世民給馮智彧的食邑是在江陽,他的爵號也是江陽縣公,這江陽可不是什麽普通的地方,而是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地!
任誰都能看出來日後會有很多東西通過這大運河的便利來往於南北兩地,給了馮智彧這麽一個食邑的地方無疑是把最肥的一塊肉直接塞進了馮智彧的嘴裏!
要說這食邑的地點皇帝可以隨便指定,這倒可以說是合理的,但問題遠遠不止於此啊。
按照大唐律例,開國縣公是從二品,食邑應為一千五百戶。
而馮智彧現在是開國縣公了,但是食邑呢?是兩千兩百戶!
超出了禮製所規定的部分達到了六百戶!
首先,這超出大唐律例是肯定的,其次,這超出的不是一點半點,幾乎已經快達到了原規定的一半了,最後,馮家現在是一門三爵。
一個國公,一個伯爵,現在馮智彧也是個公爵了。
要知道,曆史上李世民為了嫡女長樂公主李麗質的出嫁給出了逾越禮製的嫁妝都遭到了魏徵的犯顏直諫,像今天這種情況魏徵怎麽可能忍得了?
長樂公主作為嫡女的嫁妝肯定是不少的,而曆史上李世民給出的嫁妝是超過禮製的一倍的,就算一個嫡女的公主出嫁需要的嫁妝再怎麽多,又能多到哪裏去呢?
肯定是比不過馮智彧這超過禮製六百戶的食邑的。
要知道,長樂公主的嫁妝那是一次性的,是給完了就完事兒了的,但馮智彧這六百戶的食邑是切切實實的封賞,雖然不能像食實邑傳下去,但這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六百戶,馮智彧今年才二十一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馮智彧怎麽還不得活個五六十歲?那樣的話就代表著他吃這六百戶的食邑還要吃三四十年。
這可比那所謂的嫁妝多得多。
但就是這樣,魏徵這個凡事不合乎律法禮製都要杠一杠的人這次竟然沒有開口。
“行了,別擔心了。”長孫無忌拍了拍馮智彧的肩膀。
馮智彧在擔心什麽他很清楚,說實話他對於今天魏徵和孔穎達的沉默也挺意外的,但並沒有馮智彧那麽的意外。
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他的見識要遠遠比馮智彧這個新兵蛋子多得多,對於今天魏徵和孔穎達的心思他也多少能夠了解一些。
眼看著走進了霸上馮府的大門,長孫無忌四下望了望後才開口解釋。
“魏相和孔祭酒都是要麵子的人,今天你是當之無愧的唯一主角,而且做下的又是這等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他們不會冒著犯眾怒的風險開口的。”
“即便是陛下給你的封賞的確是超出禮製了,但你的功績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別的不說,縱觀曆史尚未能有一人像你這般從根源上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哪怕現在隻是一個期待,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達成的。”
“所以,按照你的功勞來說封個郡公都不成問題,再結合你們馮氏以及你馮智彧在長安這兩年所做的事情,從理論層麵上來說,你這些功勞封個國公也是可以的。”
“但是你的年紀太輕了,而且你的父親也已經是國公了,再加上你嶄露頭角的時間還是太短,所以陛下這還是收斂了。”
“魏相和孔祭酒都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閉口不言的。”
不得不說活的時間長經曆的多了見識就是真的多,長孫無忌幾句話的功夫就把事情分析了個通透。
在這個時代,人們最重視的一樣東西叫做名聲,別的不說,李世民就為了這兩個字就被束縛了一生。
百姓們的心裏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繞,土豆和紅薯的產量他們是親眼見過的,哪怕見過的百姓不是很多,但意義上已經是不同了。
現在棉衣的事情一定也會傳入尋常百姓家,甚至速度要比土豆和紅薯快上好幾倍,這就讓馮智彧在這件事上立於不敗之地了。
如果魏徵和孔穎達開口反對,就算是李世民給馮智彧的封賞真的是逾越了禮製,他們在百姓那裏也是走不通的。
百姓們可不管這些,在他們看來馮智彧這樣的人就應該得到這樣的封賞,甚至是更多。
這樣一來,他們的名聲在百姓心中就有了汙點。
在這個時代,如果你名聲上有了汙點,那就和在後世有了前科一樣,說是寸步難行也不為過。
或許朝廷可以破格任用甚至是提拔你,但一定會遭到百姓的非議。
在這個時代,不管是貪官還是清官他們都是愛惜羽毛的,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自己的名聲有了汙點,而且是那種天下皆知的汙點,那想再做官就難了。
即便是做,那也隻能做那些不太見人的官職。
想通了個中關節,馮智彧也算是鬆了一口氣,讓府中的侍女下人在後院裏擺起了桌子,沏上了今年的新茶。
人太多了,西廂放不下。
不過馮智彧卻沒有打算閑著,今天這個場景算是千載難逢的,他正好有件事情想說一說。
“長孫舅舅,今日在場的都是相交已久的長輩,今日智彧有件事情想要說一下,或許應該說是想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
長孫無忌等人沒有說話,而是各自與眾人相視,他們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那一抹不解。
在場的這些人認識馮智彧的時間不短了,密切的合作或許有多有少,但肯定是每家都有的,他們還從未見過馮智彧有過這樣的表情和鄭重。
“你說說看。”長孫無忌有些謹慎地開口。
他莫名的有種預感,預感到今天馮智彧要說的事情一定不是小事。
甚至是堪稱石破天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