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李承乾的感歎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帶著李承乾,馮智彧是提前出發的那個。
李靖要等一等,畢竟他們最終都是要往高州去的,而且都還是那種沒法隱瞞的。
太子離京就不說了,這可是大事兒,肯定是瞞不過去的,不然的話馮智彧也就不必想辦法騙過魏徵那些人了。
至於李靖,他雖然和李承乾身份不同,但他如果離京的話也是會引起很大反響的,畢竟是大唐軍神,甚至可以說是現在大唐臣子中功勞最高也最多的那個人了。
如果說要與之相比的話,可能也就隻有長孫無忌這些人才行了吧。
因為目的地都是嶺南,而李靖名義上也是為了去處理峰州和交趾那邊的事情才出山的,所以如果兩人一起的話就很容易被人聯想起來。
所以馮智彧決定先帶著李承乾下去,反正他也得回家去看看,李靖則是等兩天再出發。
等那個時候就算是有人猜到些什麽也無所謂了,畢竟那時候人都跑了,靠著大運河,而且還是順流而下,兩天怕不是都到餘杭了。
“第二次出遠門,感覺怎麽樣?”走上甲板,馮智彧看著正在船舷上吹風的李承乾。
每個人會因為出身不同導致境遇不同,尋常孩子的同年是不可能發生在李承乾身上的,所以馮智彧才會這麽問。
畢竟,以他的身份來說能出門,而且還是出遠門還真是不容易。
“還好吧,畢竟之前就已經走過了。”因為學習的、見識的以及經曆的都比以前多了一些,所以明明才十三歲的他就已經有了成熟的感覺。
可能,這裏麵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那次去災區的經曆。
聽說和親眼所見本就是兩碼事,馮智彧不知道李承乾有沒有聽說過災區的正確描述,但那次以糧換人的場麵應該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次可跟上次不一樣啊。”馮智彧轉了個身,屁股靠在了船舷上。
“這次我們要去的可是被人們稱之為窮山惡水、毒蟲瘴氣遍布的嶺南,想來那邊的環境和風俗會給你留下不太一樣的印象的。”
“而且我都跟父皇說好了,這次藥師公也會過來,隻不過要晚兩天,到時候就帶你去嶺南西部去走走,讓你也看看戰爭的真實模樣。”
“……”看著一臉輕鬆的馮智彧,李承乾張了張嘴但卻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良久之後,他才略帶苦澀地開口“姐夫啊,自從認識了你,我感覺我的人生都不一樣了。”
“之前就沒聽說過哪個王朝的儲君還親自出去視察災情的,這也就罷了,你還要帶我到戰場上去。”
“你這是都已經想好了瞞騙太師和中書令的辦法了?”
“嘁~”馮智彧很是不屑地啐了一聲。
“他們都是些老頑固,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麽以仁治國,但他們哪知道軍事力量才是一個王朝的真正後盾?”
“當然了,我這麽說也不代表著武事就是一切,治國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是單靠著某一個方麵就能夠成功的事情,隻不過孔太師和中書令太偏向於文治了。”
“文治和武功就好像是太極圖一樣,黑白分明但卻又勢均力敵,兩者缺一不可,不均衡也不可。”
一直以來馮智彧都致力於給李承乾灌輸重視武事的思想,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就是個狂熱的好戰分子,而是這個時代因為儒家思想的緣故太過於重視仁這個字。
大國風範、天朝上國、以仁感化等詞匯幾乎是充斥著種花家的整個封建王朝的曆史,這有些失衡了。
提到戰爭,似乎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殺戮和殘忍,但這卻是一個民族進步不得不經曆的血腥。
“這個我知道啊。”李承乾也轉過身,學著馮智彧的樣子靠在了船舷上。
“隻是說姐夫你有些太過出人意料了,可能曆朝曆代的太傅都沒有像你這樣的吧?”
“嗨!這算什麽啊。”馮智彧把吹到臉上的頭發撥開,一臉的無所謂。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
“你管我是不是正經的呢?能把你教好不就完了?”
“這倒是。”說到這裏,李承乾也不由得心服口服地點了點頭。
馮智彧的教育方法和別人不一樣,和孔穎達這個太子更不一樣,但效果卻是斐然的。
以前對於自然災害,李承乾的認知總是停留在書籍、李世民的奏折甚至是傳言裏,而那次的災區之行是真的讓他感到震撼。
他知道赤地千裏和餓殍遍地這兩個詞,但從未想過當這兩個詞變成現實的時候是那麽的震撼,那麽的悲慘。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在那次的災區之行中得到了多少東西,但有一點他很清楚,那就是馮智彧之前經常說的那句話。
這個世界是鮮活的,你不能總是從別人口中說出的隻言片語去描繪這個世界,而是要自己去親身感受,那樣你就會知道真實的世界和人口中的世界相差有多大。
他感覺到了,而且還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對於那次的災情,滿朝上下都覺得算不上是什麽大事兒,因為和貞觀二、三年的災害比起來實在是相形見絀,朝廷很輕鬆地就可以解決。
而李承乾在親眼見過之後才知道,朝廷所謂的能夠輕鬆解決竟然是那麽一副模樣。
雖然,朝廷解決起來真的挺簡單的。
“高明啊。”看著若有所思的李承乾,馮智彧微微笑了笑。
“其實我並不是非要你去親眼看過這個世間最悲慘的一些事情,但偏偏是這種事情是最容易遭受蒙蔽的。”
“這對於尋常人來說無所謂,對於我這種人也無所謂,但你不行,也唯獨隻有你不行。”
“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你都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且還必須是最正確的判斷。”
“坐在那個位子上的父皇並不輕鬆,你也注定了不會輕鬆。”
說到這裏,馮智彧多少有些感歎。
當皇帝是一件很累的活兒,想想明朝的超人朱元璋,從一個破碗到君臨天下這已經是很難了,而朱元璋不僅做到了,還堅持自己處理政務,這一堅持就是幾十年。
他的兒子朱棣也曾經向他的老子學習過,但最後沒能承受得住,不僅把事情放手給內閣,還重啟了他親爹曾經說過永不得重新啟用的錦衣衛。
像朱棣那種人都尚且如此,可想而知當皇帝是個多麽累人的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