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蓉城的新風潮

字數:5982   加入書籤

A+A-


    對於遠在大洋彼岸的事情,方想並不清楚。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也影響不到他。
    與劉爸爸通過電話後,J-還能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以至於原本計劃在第二個月下旬,進行第二次試飛的計劃。
    也被提前到了六月的中旬。
    雖然時間緊湊了些,但好在方想和屠工每天都緊盯進度和現場。
    並沒有出現什麽意外的情況。
    緊接著就是廠裏分房子,以及地產公司開售的時間了。
    對於這些,方想連自己的事情都顧不過來了,哪裏還有心思去管那些?
    不過好在,廠裏的事務,  馬廠長管理的還是非常到位的。
    十多年的合作下來,馬廠長不但兢兢業業,業務水平能力也是在優秀線以上的。
    不然,也不會被方想拉著一路走到了現在。
    至於地產公司,價格確定後,那群職業經理人,也展現出了應有的水平。
    當然,畢竟還隻是年,不會像後世一樣,搞什麽驗資、認籌、開盤、交房等等一係列花裏胡哨的花活。
    基本上就是你拿著錢過來,選一套房子、交錢、給鑰匙、走人。
    說起來,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流程。
    可每天都被圍的水泄不通的售樓部,也成為了地產公司的常態。
    很多人原本以為,價格會高到無法接受,如今一看,也不過是墊墊腳尖,就能夠到。
    而本就買不起的,依然是買不起。
    不過這也在方想的計劃之內。
    這批房子,本質就是改善居住。
    目標客戶,也是在後世被稱為中產階級及以上的人群。
    至於說兩千多的八十多平兩房買不買得起?
    八十年代,能居住在城市裏的,基本上都是有穩定工作的。
    每個月工資,多的百十塊,少的也有三四十塊的。
    要是家裏是雙職工,那收入就更可觀了。
    更別提還有不少一家兩代人,都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居所得也不在少數。
    十年攢個兩千塊,也不是什麽難事。
    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有單位分的房子。
    可那時候的房子,是什麽樣的呢?
    絕大部分就跟方想最開始設計的洛汽的家屬樓,是一樣一樣的。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上學的那種敞開式教學樓嗎?
    一棟長條樓,一字排開好幾間教室,出了教室門,就是操場。
    那時候的樓房,也是這樣的。
    一棟長條樓,一字排開少的有六七**間房,多的二十多間房。
    衛生間廁所是沒有的,都要去公共的衛生間才行。
    至於廚房,那也是沒有的。
    都是在樓道或者門口,搭個煤火爐子而已。
    這樣的房子,小的呢,不到十平方,大的呢,也是十幾平。
    後來稍稍進化了一些,裏麵還帶個套間。
    可麵積,基本上也就是三十平到頭了。
    當然,也不完全都是這樣的,也有新式樓房。
    就是帶門洞的那種。
    一梯兩戶,房間也大了些,有四五十平的兩房。
    三房也不是沒有,但那都是大領導們才有資格住得了。
    這些呢,是帶廚房的,甚至已經開始帶獨立的衛生間了。
    雖然小,但有不是?
    可這樣的房子,不但少之又少,還基本上都是住的各家單位的領導。
    或者隻有績效特別好的單位,才能蓋得起這樣的房子。
    也就是現在開始大規模的搞經濟,才有條件真正大麵積開始流行起來。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房子,在國內,除了高級領導住的小別墅,已經算天花板了。
    可老話說的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地產公司的房子,是什麽戶型?什麽麵積?
    格局有的比嗎?社區環境有的比嗎?
    更別提,地產公司還引進了港島目前也才剛剛開始流行的物業公司。
    有專門的安保人員和保潔。
    隻要你有錢,就能享受到除了極少數大領導之外,最頂級的房子了。
    就問你,你要有錢,你買還是不買?
    而蓉城本地的居民們,用腳投出了選票。
    結果就是,開售僅僅一周,沒任何套路,沒任何花哨的活動。
    就賣出去了五千多套。
    相當一部分人,上午拿到房子鑰匙,中午飯都不想吃,直接就開始搬家。
    一度讓整個蓉城,甚至周邊地區的板車,成了稀缺物資。
    是的,如今搬家,都是用板車或者牛車拉的。
    汽車?想多了,如今才有幾輛車啊?
    除了個別有點權利,膽子還大的敢用單位的車幫忙拉東西。
    其他人,都是四處借牛車、驢車、馬車、板車,實在借不到,幹脆就自行車騎著,螞蟻搬家。
    因為還是工作日,導致馬路上你走到哪裏,都能看到騎著自行車,托著東西搬家的婦女們。
    導致如今蓉城最流行的打招呼,從吃了嗎?
    變成了,搬了嗎?
    而這樣的盛況,即便是消息再閉塞的人,也知道發生了什麽。
    原本有錢,卻不打算買的,看到別人都買了,自己居然沒有?
    這能忍?
    國人爭強好勝的基因被激活,馬上上了頭,拿著錢也去買了一套。
    怎麽,你老王家能買的起新房,我老李家就買不起了?
    你不是買的二樓嗎?我買三樓!
    就是要壓你一頭!
    而家裏條件好的,  更是豪氣的直接買下一百一十平的三房。
    在他們看來,要什麽兩廳?直接改成四室一廳,不比三室兩廳強?
    至於采光?通風?
    這年頭誰還在乎這個啊?
    到處都是進了屋子就必須開燈的房子。
    不開燈就看不到屋子裏什麽樣的房子,多了去了。
    這房子比領導們住的都好,還挑什麽理?
    緊接著,便是帶動了墊墊腳也買不起的那批人。
    不少人就起了心思,我買不起,我難道不能借錢買嗎?
    轉眼之間,到了晚上飯後時間,到處亂竄找親戚、朋友、同事、鄰居,開始拉關係。
    什麽?你家買新房了?
    誒呀,你是不知道啊,我家現在四五六七口人,住的房子那叫一個憋屈啊。
    一大家子人,窩在那麽小的豬窩裏,咱們這麽好的關係,你能看著我受苦?
    不能啊!
    那你不得借我點錢?
    似乎眨眼之間,全城的人都在借錢。
    而除了這部分人,如今居然還提前冒出了一個新的職業。
    中介!
    對,幾千戶人家買了房子,可原來的房子呢?
    家裏口數多的,可以分開住。
    這樣不但舒服了不少,還多了私人空間。
    畢竟那房子就在城邊上,騎個自行車,也沒多遠不是?
    家裏口數少的,那可不就起了心思了。
    多出來的這套房子,自家也不住了,那,能不能賣掉?
    就當回血了唄?
    當然,這年頭沒有回血這個詞兒,可不耽誤是一個道理不是?
    慢慢地,從某個人高價賣掉了自己手裏的房子後,其他人也知道了這個信息。
    也開始動起了腦子。
    新房子最少也得兩千多,咱們買不起。
    可那些家屬樓的房子,有三四十平,一平方按照二十塊來算。
    一套房子也就幾百塊。
    老子住不起新房,難不成還住不起樓房嗎?
    以前是單位沒有、資格不夠、資曆不足、條件不行,住不上。
    可現在隻需要花新房子幾分之一的價格,就能住上以前自己羨慕的樓房。
    也不是不行啊?
    沒多久,整個城市就突然之間,活躍起了二手房子倒賣的事情。
    見麵打招呼,也從搬了嗎?
    變成了,你家房子賣了嗎?
    :..cc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