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梟龍還是威龍?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說起來,j11現在的生產線都已經鋪了兩條了。
雖然如今已經交付的也不過十幾架,可到了明年,就能每年以一個中隊24架的速度開始生產。
如果有需求,繼續增加生產線,那麽很快就能輕鬆以年產百架的速度生產。
隻是j11的成本太高了,遠超j7和j8不說,比j10還要多。
沒錯,比j10體型要小,還是單發的j11,比j10的成本都高。
原因也很簡單,體型更小的j11,需要更加精密的部件、強度更高的材料。
更何況還有全新的航電、火力、雷達係統,這幾乎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雖然定位不同,可脫胎於f16的j11,優秀的氣動設計、有史以來最好的格鬥戰機、穩盤、瞬盤、全都碾壓j10。
但推重比、航程、最大速度、表速、升限、爬升率又比不過天生雙發的j10。
可以說各有所優吧。
因此,軍方曾經秘密做了多次對抗實驗,反而是看似並沒有那麽擅長格鬥的多用途j11,多次在近距離狗鬥中,擊落以截擊為目的而設計出來的j10,屬實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當方想知道這個結果的時候,卻並沒有什麽想法。
現在大多數人的思維還停留在發現目標、接近目標、狗鬥,這樣二戰的思維模式。
可裝備了相控陣雷達後,戰鬥機的打擊方式就變成了,遠程提前發現目標、鎖定目標、發射導彈、確認戰果、離場。
也就是說,以後比的是戰場環境、身後誰的預警機多、加油機多、地麵雷達多,而不是大家都關注嗷嗷叫的空空導彈。
隻是這件事,方想隻能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一點點來。
畢竟,傳統派還占了大頭呢,一切都要等幾年後的海灣戰爭。
眾所周知,超7項目就是因為巴鐵曾經麵對阿三的軍事力量,提出的一項戰鬥機合作計劃。
從88年提出,立項開始,一直到fc1\\jf17,也就是北約代號藍須鯨的梟龍項目。
而且現在沒多少人知道,巴鐵他們很快要有米國賣給他們的f16a\\b了。
而巴鐵也因為有了f16a\\b後,就對超7沒了興趣,一度讓這個項目差點流產。
當再過一年,巴鐵準備購入更多的f16c\\d時,卻被米國禁運。
這才讓巴鐵再度想起了超7,可眼瞅著梟龍研發成功,就要交付,老米為了搗亂,又放開了禁運,繼續賣f16c\\d的時候,巴鐵才算明白過來,還是采購了梟龍和j10c。
這讓巴鐵成為了全世界唯一擁有j10和f16的國家。
因此,這也是為什麽方想認為與其費盡心思的去搞一個不三不四的梟龍,還不如認認真真搞一搞j20呢。
而j10,這個出生就落後的戰機,還是賣給巴鐵好了。
“價格隻是一方麵因素,主要是國內認為j10比j8要先進太多。
j8都沒賣,就賣j10。。。
所以特意給j10定了個高價。”
屠工抽著煙,回答了方想的問題。
“之前聽說你們在搞j8ii型?”
方想彈了彈煙灰,暫且放下j10不談,其實j8也不是不可以賣的。
有了j10,j8這個更落後的機型,基本上還沒來得及升級,就已經成為了比落後機型更落後的了。
“被喊停了。。。
j10雖然比不上j11,但還是比j8強上太多了。
雖然成本也上去了,但很明顯,軍方已經發現數量抵不上質量這個關鍵因素。
包括j8的訂單,去年開始也大幅度的砍了不少,聽說今年隻有不到四十架的訂單了。”
宋工此時也插了一句嘴。
“j10雖然成本高,但其實還是能和j11能形成高低搭配的。
j7現在服役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兩千架,以目前國家的安全形勢來看,數量已經溢出了。
j8本來期望值還是挺高,也能滿足目前的國土防衛需求,但有了j10的出現,現在基本上已經沒多人關注。
聽說最早的j8a那一批四十架,已經開始陸續改為偵察機和訓練機。
上次去部裏開會,聽說目前反而是j10的訂單,比j11還要多一些。”
宋工剛說完,屠工也接著說道。
“那肯定的,j10的成本畢竟要比j11要低不少。
我覺得啊,以後說不定會是j10大規模的服役,逐漸替代掉j7。
然後少量的j11陸續改良升級,成為空軍手裏的一把尖刀,在必要的時候才會用。”
宋工說完,屠工便做了一個用匕首捅人的動作。
引得方想和宋工笑 了起來。
“第三代全天候、單發、先進多用途輕型戰鬥機。
擁有中低空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較大的航程、作戰半徑和較長的留空時間,優良的短距離起降特性,和較強的武器裝載能力。
能夠配裝先進的導彈以及多種先進的製導空地武器。
巴鐵的要求還挺高的,又要空優、又要多用途,最重要的,還要成本低。
屬於是這也想要,那也想要。
你們怎麽看?”
方想笑完了之後,翻看了一下手裏的資料,做了個總結。
“難度挺大的。
要是真能開發出這麽一款機型,還能輪得到他們?
大概率軍方的訂單就直接把咱們給淹沒了。
哈哈哈哈哈。”
屠工和宋工相互看了對方一眼後,再度仰天大笑。
“還好他們不知道隱形,要是知道了,估計還要再加一條。”
方想等他倆笑完了之後,又補了一刀。
頓時再度引起了笑聲。
“對了,j11的隱身效果,你們有沒有進行測評過?”
等到辦公室裏安靜下來後,方想捏著下巴,又想起來一件事情。
沒記錯的話,後世的f16好像就屬於不完全隱形的三代半。
主要原因並不是米國不願意下放隱身塗料,而是因為其機身的結構缺陷,即便是刷了隱身塗料,也沒辦法做到徹底隱身。
“做過,我們認為j11主要強調中低空的機動格鬥性能以及多用途。
完全隱身雖然好,但其實必要性不大。
能夠在對方的雷達上隻有鳥那麽大的麵積,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屠工馬上抽出一份資料。
上麵寫的就是關於j11隱身的定位問題。
“那,有沒有考慮過,造一架完全隱身的戰機呢?
作為踹門的匕首,你們也知道,j11其實也隻是能做,但並不能做的非常好。”
方想看完了資料後,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設計的缺陷、機型的定位、複雜的材料、成本的顧慮,都是阻礙j11成為隱身戰機的原因。
與其浪費時間去搞一個不上不下,不三不四的梟龍。
算了算時間,其實現在開始搞j20威龍,反倒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畢竟,趁著現在要錢有錢,有材料有材料、要技術可以買技術的時間段。
距離華米翻臉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為什麽不考慮j20呢?
“完全隱身的戰機?
哪裏沒想過喲,我們論證過,現在技術能力達不到,搞不了。
方教授,你打算牽頭?”
屠工和宋工頓時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