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楊曉萌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A+A-


    低飛英雄傳!
    雖然張天霞老師鼓勵了大家,但依然沒人想打頭炮。
    老練的主席馬上打圓場。說既然沒有主動的,那就挨個來,總之大家都得說。我看了一下,這麽算下來在二十人中我排第九名,不前不後,位置不佳。
    突然從對麵的牆壁上方傳來了說笑聲,“嘻,位置不佳啊!”
    然後,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操著“閑著沒事專門看別人出糗”的態度,慢慢在我麵前現形了。
    ……
    橫幅裏的八個大字竟然變成了活物展、示、自、己、光、而、不、耀。
    八個大字從二維紙片慢慢變成三維結構,質感也如大青石一般厚重起來。他們互相嬉笑著,在我周圍滾動,似乎見慣了這種壓抑氣氛和不動聲色的屠殺場麵。
    “展”先開了口,看樣像是領隊,“在等死嗎小同學?讓我們看看你還有什麽神通!”
    “光”接著說,“他應該是放棄了,想隨便說幾句混過去,咱也別操心了。”
    “自”也說,“到了這種地步,放棄也正常……”
    “耀”卻表示反對,“你們再仔細看看,這家夥一直在收集能量,並沒有泄氣,這情況可不多見!”
    我聽出他們話裏有話,而且還有想來摻和一把的意思,就急忙向他們拱手作揖,連連口打哀聲,“事已至此,上仙救我!”
    他們幾個依然滿臉訕笑。
    “而”撥開眾人走上前來說,“你且莫慌,所謂世無永夜,江海不絕,我等便是來解你今日之難的……莫慌,莫慌。”
    “還請眾上仙授我法術!”
    “己”此時接過話頭,“爾等須牢記或曰鬥轉星移,攻其不備,此消彼長,渾水摸魚,人皆見魚我取熊掌,人皆歌之我且嚎啕,異者一也。”
    “妙法!妙法!……”我拍手稱快讚不絕口,然後問出了最重要的話,“妙法所言何意,還請上仙明示!”
    “示”從剛才就一直把玩著落款的紅方印,現在終於沉不住氣了,“我就說,我就說,明告訴這小子就完了,別讓他自己悟了,浪費時間。我明告訴你意思就是你得換個角度,大家無非都想取悅張老師,你現在處於劣勢,就得避重就輕,把重點放在如何壓製對手,打亂格局,破壞節奏,限製其發揮這些方麵……木桶理論知道嗎?這回反著用懂嗎!……展示自己的獨特性,獨特才是取勝之道,這回聽明白沒有?!”
    “不”又總結補充說,“對,就是不走尋常路,把別人擠得無路可走!”
    經此點撥,我豁然開朗。
    ……
    讚頌與陰謀永難區分
    最危險的是軟弱
    誰製造了更多色彩和迷霧
    獨辟蹊徑又藏身其中
    路過更多的人心向背
    你會深深知我
    為何將潤澤的沉默視為美德
    ……
    一號男生拿著四五頁發言稿,眼鏡片反著光,信心滿滿,鬥誌昂揚。我強烈懷疑他其實是李主席安排好的托。
    男生站起來向大家鞠躬,但張老師示意他坐下,“座談會,座談會,就是大家坐著談一會嘛。”我們又被張老師逗笑了。
    然後該男生開始聲情並茂地“座談”起來,其狀態堪比“配樂詩朗誦”。他從建校的曆史入題,談到我校人文根基的厚重,校園生活的多彩,專業課程的精深,講師們的儒雅,師生間的友愛……
    對此不知張天霞老師作何感想,我是覺得味不對,像吃餃子時上了一碟千島醬當蘸料。
    此君最後以“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結尾,還加了個手勢。
    我偷偷看向楊曉萌,她似乎在偷笑,正用發言稿捂著嘴。
    ……
    看著楊曉萌陽光中的倩影,我當時就在想“選擇究竟是什麽……”?
    我始終相信,很多時候選擇無從控製,其自身的意義也甚是模糊。人們左右權衡,趨利避害,問題還是在兩可之間,無所謂對錯,博弈論的精髓就在於此。信息在二者間流動尚且複雜,上升到三體問題幾乎就是無解(何況群體互動),雖然納什均衡理論很有用,但不得不承認,平時我們還是靠直覺去解決問題。
    所以,我學會了和選擇拉開一段距離——互相隔著一條大河,我在此岸,選擇在彼岸,他是影子,或者我才是影子,怎麽都差不多——如此減少內心對條件、邏輯和得失的關注。
    好了!理論就不說了,追求楊曉萌的心思也先放放,我必須抓緊時間,果斷出手處理眼前的危機。
    ……
    一號男生已經發言完畢,張天霞老師的表情變化不大。我心裏不由慶幸——危險啊,其實我開始大概也是這個思路。
    然後我竟然看見張天霞老師的頭上冒出了一塊分數板,數字開始翻動,先停在了65分,然而又輕微抖動了一下最終定格在62分。
    我看看分數板,又看看八位大仙,意思是“這又是什麽神奇係統?!”
    “大驚小怪,管它呢,衝啊!”八塊石頭大字極力慫恿我。
    於是我自告奮勇要求第二個發言,雖然李主席剛定了規矩,但為了肯定我勇氣可嘉,還是允許了我的請求。
    ……
    簡單的自我介紹後進入正題,“當我踏入大學早已經沒有了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喜悅,反而隱約感覺自己失去了什麽。什麽呢?總會失去些什麽的……”
    “後來我發現了根源好日子結束了!我的全日製免費生活結束了!這就是根源。我會懷念那些日子的,隻因它們一去不返……如果我想唱讚歌,不是給這裏,不是給未來,而是回過頭,向來時的路,給陪在身邊的人送上祝福——如果不讚頌往昔,我不知道,還有什麽可以叫做真實!”
    “……我也無法違心地在此向老師承諾,表白自己,說大學肯定會把我培養鍛造得如何如何……這似乎有違曆來先賢對大學的最初定義……在這裏我從來都不是驕傲的,甚至一直心懷忐忑……”
    “我隻想明明白白地過好這四年的日子,如同往昔,如同在任何地方一樣,讓我不忍失去。如果說我們各位老師同學聚在一起才感覺幸福和有收獲,那麽除此之外,難道我們的世界就都黯淡無光?!別給我這種虛偽的邏輯……”
    “別給我這種虛偽的邏輯;別給我虛假亢奮包裝的麻痹;別給我樂觀掩蓋下的疲憊。小醜不快樂,觀眾不快樂,雙方的努力都缺乏真誠,這不是良性的循環,不知大家怎麽想……”
    在如此心懷叵測的構架之下,我簡單談了自己的文學理想,指出各種社團對於新生苛刻的態度和複雜的程序,此外陰麵寢室牆壁潮濕,室內溫度低,衛生間容易堵塞,學校發的褥子太薄卻為了美觀和統一,不讓我們把自家的褥子墊在下麵,澡堂給大一學生發的澡票日期都是周末等等……
    到了結尾處,我的狀態已經很嗨,吐出了一直被壓抑的悶氣……具體不記得說了什麽,但肯定用上了“展示自己,光而不耀”八個字,說得和開頭一樣的漂亮。
    “孺子可教,甚好,甚好!”至此八位大仙心滿意足,隱去身形,消失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