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飛鳥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A+A-


    低飛英雄傳!
    抬頭是湛藍的天空,微風和煦,晴空萬裏,而我隻感覺到無助,悲憤交織,悵然若失,不知歸處。
    我就這樣不知不覺又回到圖書館,來到剛才閱覽室門口。潛意識告訴我再去找找那些信件,作為重要的證據,就這麽弄丟了實在太可惜了,可能剛才的一切隻是障眼法……但其實隻是自我安慰罷了。
    閱覽室門口還是剛才的管理員。
    “用刷借書卡嗎?”我明知故問。
    管理員充滿疑惑,“怎麽又回來了……你在找人?還是丟東西了?”他一定覺得我不太正常。
    我想說,兩樣都有,但兩樣都搞砸了。
    ……
    在回寢室的路上我給爸爸打了電話
    說了飛鳥突然離校回家現在一直失聯;問鄭大伯是否知道這情況;還有懷疑飛鳥攤上了麻煩的人……至於具體到我長出翅膀的變化,飛鳥被奇怪組織糾纏,我遭遇兩個怪人搜身,則都沒有說。
    父親靜靜聽了一會,突然問我,“你自己怎麽樣?”
    “都挺好的,沒什麽特別……”我回答。
    父親說,“飛鳥那邊,你不用擔心,我們正在處理。”言簡意賅。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我追問。
    “你就正常上課,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別添亂就行了。有什麽事隨時打電話告訴我和你媽。”
    “我添什麽亂了……”突然想起剛才兩個怪人說我是廢材,真是受不了。
    “不是說你添亂了,你別操心這些,等完事了再告訴你。”總之老爸就是不想說詳情。
    轉念一想,我還不是一樣,也有自己的問題不想說,也堅持自己去默默處理危機,也不想給別人添麻煩。誰能說這有什麽不對呢!
    與父親結束通話,我也回到了寢室,此時已經過了午休時間,寢室裏又剩我一個人,早就心力憔悴,隻想倒頭大睡。
    但是不行啊,還要先給翅膀通風,沒辦法啊!已經四個小時了,如果這樣睡下一會肯定會被癢醒,倒不如趁現在沒人,抓緊時間晾幹翅膀。
    在晾幹翅膀的空檔,我百度了一下“祝融會”的相關谘詢,順便也補上了相關“祝融”的知識拚圖。
    ……
    祝融!
    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最著名氏族領袖之一。
    祝融其實不是人名,更準確說是火神的官名統稱。
    傳說初代的祝融名叫重黎,是黃帝後裔高陽氏的玄孫。帝嚳高辛氏時,任火正官名。他以火施教,為民造福。帝嚳命名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
    ……
    關於“祝融“這詞匯的具體意義,百度上說
    “祝”核心意思是祈福,也指男巫,也有偉大、長久、持續的意思;“融”是升騰、流動、持續、長久的意思,也指明亮,或者發出光亮的狀態。
    有學者認為“祝融”一詞就是說“長久放射出吉祥閃耀的光輝”,所以作為火神(太陽神)之名都非常貼切。
    資料記載祝融有九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牟。《晉書》還記載,晉王朝司馬氏也是祝融氏的後裔。
    ……
    《山海經》說裏春官句芒是東方神。夏官祝融是南方神。秋官蓐收是西方神。冬官玄冥是北方神。
    《山海經·海外南經》中還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麵,乘兩龍。“
    可見祝融是我國上古神話重要的人物之一,關於他的傳說曆來眾說紛紜,其形象滲透到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中,也承載著不同的意蘊。
    大概摘錄幾則重要的
    傳說一祝融是古華夏的帝王。他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相傳,祝融還是一個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傳說二上古帝嚳在位時,有一個叫重黎的人,是顓頊的重孫《史記·楚世家》:“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重黎忠於職守,努力為帝嚳和廣大黎民服務,當火官有功,帝嚳於是賜以“祝融“的封號。“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繼續用火來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
    傳說三黃帝時期,黃帝南巡,分不清方向,於是請“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應該說,衡陽的南嶽,最先是由祝融辨出來的,他因此擔任了司徒的職務。後來,祝融被封楚地,成為楚國人的始祖。今hy市南嶽區祝融峰頂還有一座祝融殿,殿後岩石上建有石欄杆,可以憑欄了望北山的風光。這個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樣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認為,南方屬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離”屬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傳說四堯時,洪水滔天,浸山滅陵,黎民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堯令鯀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毫無成效。後來,鯀知道天上有一種稱為“息壤“的寶物,隻要用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起來,積成山,堆成堤,於是鯀想辦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間。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終於漸漸看不見洪水蹤跡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竊,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鯀殺死,並奪回餘下的息壤。天帝還命祝融監視人間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權。由於祝融屬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
    而且祝融的形象和寓意很早就出現在各種詩歌當中,其中以屈原的《九歌》中的描述最為形象。表達了偉大詩人在現實中遭遇打擊和排擠,政治理想受阻後的憤懣。
    說到屈子的詩歌,還想囉嗦幾句,每次讀屈子巨著,我都是渾身發顫,感慨其思想精深,想象奇崛,語言犀利,曠古一人。完全讓我等自感所有文字功夫都蒼白無力。
    有一種說法,華夏文藝幸得“莊騷二靈”則後世萬代無憂矣!
    此言不虛啊!
    正好借這個機會再回味一下屈原《九歌》中《雲中君》一篇,這篇寫的就是雷神(火神)祝融的風采。
    ……
    《雲中君》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覽冀洲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
    至於所謂的“祝融會”就查不到什麽了,相關資料大多是些廣告。
    我沒有查到這個組織的官方主頁,隻有一些詩歌論壇提到過這個協會的活動,轉載了一些楚辭風格的詩歌而已,沒有發現特殊之處和疑點,至於協會的具體地址,人事組織情況更是沒有。
    總之,可以斷定這種協會就是借用文化之名,行欺詐之實,真真可惡至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