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揭出真相刀斬葉龍 王母賜賞佛使四童
字數:18181 加入書籤
播經記!
第十回 揭出真相刀斬葉龍 王母賜賞佛使四童
且說王母見玉帝如此下不了台,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本想說點兒給玉帝下台階的話,忽聞殿下有人高聲奏本,卻原來是那太上老君又出班奏本,隻見老君向玉帝王母躬身下拜,緊跟在他身邊還跪著一個小童子。
老君奏道“陛下,聖母休再爭執,這小童子知悉內情,可使真相大白。”
那玉帝一見這小童子,心中已然明了十之八九。
王母卻不知其因,故而問道“老君何出此言?不知這小童子是何人?怎能揭開真相?”
老君答道“聖母可曾記得?這童兒便是陛下身邊的執筆童子,禦賜吉吒之名,專為陛下準備文房四寶用品,洗筆研墨。這童兒原本是唐三藏的義子,後被觀音菩薩看中,帶到如來身邊學經禮佛。一次偶然之機陛下和聖母與佛陀會麵,聖母見這童兒生得十分惹人喜愛,又聰明伶俐,便看中了他,遂向佛陀討要,想將其留在玉帝身邊做個執筆童子,如來雖心中不舍,但還是給了聖母麵子,故而這吉吒便從此做了陛下身邊的執筆童子,聖母還曾誇他善解聖意,難道聖母忘卻了此事不成?”
王母這才恍然,想起了此事,再細細打量這童兒,果然不凡,但見他
身著燦燦錦繡衣,頭戴閃閃無瑕玉。腰間飄飄七彩旋,足踏悠悠無音履。麵如三春桃花綻,目似十五月光奇。稚氣難掩驚懼色,一副憐態讓君惜。
王母一見,頓生憐念,向老君道“你讓這孩兒慢慢將實情講來,休要害怕,自有我給他做主。”
老君忙道“謝聖母,老臣尊旨。”
說著看了一眼那小童子,柔聲說道“吉吒,還不快將實情稟明,好求玉帝聖母開恩,恕你無罪,否則你大禍臨頭矣!”
這吉吒聞言,嚇得撲通一聲跪在階前,向玉帝王母不住叩頭,口中隻道“求陛下、娘娘開恩,饒吉吒一命!饒吉吒一命!”
王母道“吉吒莫怕,想你一個小孩家也不會做出甚麽越禮之事,隻要將實情說出,不管你做了甚,哀家都會給你做主。”
吉吒聞言,受寵若驚,顫聲道“吉吒這裏謝過娘娘聖恩,其實吉吒該死,是童兒假寫了聖旨,又偷蓋了玉璽大印,交給了李察辦,才惹出這許多事情,可吉吒也是出於無奈,李察辦權傾朝野,心狠手毒,他知我久在陛下身邊,會臨模聖上筆跡,其實吉吒也是閑來無事,好奇心而已,並未想學臨聖上的筆記有甚用處,誰知李察辦知道此事後,便逼我為他臨寫一道這樣的聖旨,又逼我趁陛下不注意時,偷蓋玉璽,如吉吒不從,他便在聖上麵前進言,治我的罪,俺想聖上肯定信李察辦的話,那時哪還有俺的命在,我隻有聽命於他,任他擺布,為他做事,剛才那道聖旨,便是我所寫,吉吒不敢胡說,句句是實,請陛下、娘娘明察,饒吉吒一命。”言罷又連連叩頭。
王母聞聽,心中大怒,向那李綏道“李察辦,童無戲言,爾還有何話說?”
那李綏見事已敗露,知已無法抵賴,突然一陣狂笑“陛下、王母,確也不錯,這件件事皆李某所為,隻可笑一個玉皇上帝,一個聖母娘娘,卻由俺李某玩於股掌之中,即便做鬼我李綏也值得了,但要治吾於死地,卻可沒那麽容易。”
說著,李綏從懷中摸出一樣東西,托在掌中,刹時滿殿金光耀目,但見此物
圓圓似鵝卵,遍體金燦燦。
神光射九宵,寶殿更色顏。
眾仙神見狀,各執兵器,護住玉帝、王母,那孫大聖執鐵棒上前喝道“呔!大膽李賊,此是何物?敢在靈霄殿上賣弄。”
李綏狂笑道“爾這潑猢猻,挨千刀的弼馬溫,要不是你來搗亂,怎會壞了吾的大事,今日李某就讓你也開開眼界,爾且聽真,此物名為“摧天毀地丸”,休要小視了它,隻要它爆炸開來,不但玉帝王母,滿殿群仙難逃劫難,就是整個天庭也會立時蕩然無存,從此就再也沒有這天堂仙境,一切生命、物事都必毀於一旦。此物是集宇宙之萬種能量於地心,經數十億年的光陰而聚成的一塊萬能晶體,俺李某經千辛萬苦,才將它從地心中取出,再經加工製成炸丸,就是為了應付萬一有今天這樣的場麵,不想還真排上了用場。爾休小看了這小小一顆炸丸,它的威力和釋放出的能量是一般硝磺的幾十萬倍,如果各位不相信,看李某給爾等做個試驗。”
說著。隻見他將手中“摧天毀地丸”高高托起,口中振振有詞,向著靈宵殿外行去,悟空及眾仙怕他乘機逃脫,便全神戒備的擁著他到殿外,那李綏將“摧天毀地丸”拋向東南下界,但見一道金光射去,不多時便傳來震天巨響,東南下界一片金光耀目,緊接著一個巨大的火球升上天空,火球過後一團蘑菇形煙雲升起空中,久久不散,眾仙直看得驚詫不已。
李綏轉身回到殿內,向玉帝得意的笑道“昏君,爾可差人去凡間的南極冰州察看一番,便知這神物的厲害。”
眾仙皆知,這南極冰州是下界凡間的一處奇地,它麵積廣大,四周都是海洋,連綿數千裏全是冰山,罕有人跡,隻有一些奇異的動物生活在那裏。玉帝見了剛才那爆炸的情景,也是心驚,但還不知它的真實威力有多大,便差遊奕靈官下界察看,過不多時,那遊奕靈官惶惶返回,上殿回奏,但已是驚得顏色更變,語音顫抖“回陛下,大事不好,這南極冰州已然被“摧天毀地丸”夷為平地,所有冰山全部熔化,數千裏皆變焦土,冰雪溶化又被烤幹,所有生命全被滅絕,那裏已然成了一片荒漠。”
玉帝聞言,大驚失色,群仙也是麵麵相覷,驚駭異常,連那孫大聖都傻了眼。
李綏一見,一陣狂笑,又掏出一顆摧天毀地丸,向玉帝一晃,道“陛下休慌,俺李某還不想毀了這天庭仙境,隻要你退位,讓我做了這玉皇上帝,其他的事都好商量,否則,休怪俺李某心狠手毒,就與爾等同歸於盡,誰也落不了好下場。”這才是
一顆要命丹,唬嚇震龍顏。能將上蒼毀,可把下界殘。此寶一出世,便掌生殺權。要問此何物,摧天毀地丸。李賊縱狂笑,欲霸龍書案。王母雲鬢散,玉帝跌金鑾。群仙難施法,神將弗近前。捉雞反蝕米,隻怨少謀算。
且說這李綏正在得意忘形之際,群仙束手無策之時,忽然靈霄殿上朔風驟起,一條人影快如閃電般從群仙麵前掠過,眨眼間已到李綏麵前,那李綏稍稍一愣,突覺手中一空,那枚“摧天毀地丸”已落入來人手中。
李綏大驚,伸臂亂抓,想捉住那條人影,可為時已晚,隻見那條仙影帶著“摧天毀地丸”一道金光已然射落龍書案前,眾仙定睛觀瞧,隻見龍書案前赫然站立一玉麵朱唇的娃娃,正手托“摧天毀地丸”衝著李綏麵含嘲笑。
李綏一見不禁大怒“哪裏來的賊娃娃,吃了熊心豹膽,敢搶去吾的法寶,快快雙手奉還,否則,你也難逃此劫。”
再說那玉帝、王母、悟空及眾仙見了這娃娃,盡皆大喜,原來這娃娃正是前番大鬧天宮的桃木娃。
悟空喜道“好孩兒,你立了大功,快將此物收好,勿讓這奸賊奪了回去。”
木娃笑道“父王放心,此物既到孩兒手中,諒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討回。”
誰知那李綏又是一陣狂笑,點指木娃道“爾這小娃娃,太也嫩了些,爾以為偷去吾手中的寶物,就可穩操勝卷了?哈哈哈!真乃癡心妄想,告訴你,俺這身上還有多枚 “摧天毀地丸”,你能都搶去嗎?哈哈哈!”
殿上諸仙及玉帝王母聞聽,無不大驚失色,皆感大事不妙!
此時,李綏又是一陣得意的狂笑,笑畢便伸手入懷去掏,誰知他手剛入懷中,突然麵色大變,竟呆立在那裏不動了。
眾仙正不知發生了甚麽事情,木娃那裏卻已笑作一團,隻見木娃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飛流。突然,笑聲停止,木娃手指李綏喝道“呔!爾這逆賊,喪盡天良,惡貫滿盈,早該遭報應,今日之事全是天意,爾那懷中之物,已然是俺囊中之寶,爾看這是甚麽?”
眾仙閃目觀瞧,見木娃自懷中摸出金燦燦八顆“摧天毀地丸”,一顆顆向眾仙展示,眾仙不禁一陣歡呼,那李綏卻早已唬得顏色更變,氣急敗壞的舞動禿拂塵向木娃撲來。想奪回炸丸,一旁早已惹惱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執鐵棒上前阻住李綏,二人塵棒交加戰在一處,那眾仙也已按耐不住,各執兵刃上前助戰,將這李綏圍在垓心。
這李綏也是死至臨頭,拚了性命,禿頭拂塵上下飛舞,使得風雨不透,一時半刻還真奈何他不得,但時晨一長,他確也招架不住,眼見眾仙便可活捉李賊,不曉這李綏確也厲害,隻見他突然身形亂轉,隨即從口中噴出滾滾黑霧,霎時眾仙便被裹在黑霧之中,眼難見物,眾仙隻好各收兵器不敢再戰,恐傷自家人。待到黑霧散盡,再尋李綏,不禁將眾仙唬得大驚失色,卻原來那李綏早已在黑霧的掩護下,脫出包圍,搶到玉帝身前,一對禿拂塵壓在玉帝頸項,正向眾仙冷笑不止,這一招將眾仙唬得魂飛九重外,都為玉帝捏著一把汗,誰也不知後果如何。
李綏得意道“眾位仙家,怎麽樣?到頭來輸的還是你們,現在玉帝老兒在俺的掌握之中,殺刮存留全在呼吸之間,爾等且叫那個賊娃娃速將寶物奉還本官,讓這玉帝老兒脫袍讓位,爾等都來擁戴本官做了這玉皇之位,否則,休怪李某心狠手毒,便要了這皇老兒的性命。”
且說那李綏的胞弟,托塔天王李靖早已來到殿上,卻一直未開口,事關自己的兄弟,他當然不願李綏做下這等壞事,也不相信他能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他知自己的兄長是個甚麽樣的人,否則也不會向玉帝推薦他做這巡天察辦之職,既使已經親耳聽到他自己承認了罪責,他還是將信將疑。可此時一見李綏塵壓玉帝頸項,才真急了眼!
忙上前向李綏急道“兄長且慢,想咱李家世受皇恩,當以死相報,你怎可做此大逆不道之事,不但毀了你的前程,也毀了咱李家世代忠義之名,快快將陛下放開,跪在階前叩頭謝罪,求陛下寬恕,才是正理,且聽兄弟一勸。”
李綏聞聽,不禁哈哈一陣狂笑,向天王道“爾這白癡,難道真以為俺是你的兄長,真是可笑之極,實話告訴你,爾那兄弟,真的巡天察辦李綏早已做了吾的塵下之鬼,咱隻不過是借用了他的一副皮囊,扮做他的容貌而已,今日之事要想善了,隻能是隨了吾的心願,咱們各得其所,不然便是個玉石俱焚的結局,爾這天王李靖也休想逃得劫難,到時就一起找你的兄弟去吧。哈哈哈!”
李靖聞聽,如五雷轟頂,大叫一聲,翻身載倒。眾仙慌忙擁上前去一番救治,這托塔天王才緩過氣來,指戟假李綏罵道“爾這喪天良的惡賊,卻原來早已害了我那兄長的性命,還要嫁禍於他,現如今又欺君枉上,當真十惡不赦之徒,俺李靖與爾仇深似海,不斬爾項上狗頭,怎解吾心頭之恨。”
說著,早已按奈不住怒火,舞方天畫戟照定假李綏分心便刺。
那假李綏突然一聲大吼“呔!李靖,你敢胡來,俺便先將這玉帝老兒斬了。”
李靖聞聽,唬得刹住身形,怒目假李綏,氣得周身亂抖,卻不敢再向前衝,假李綏見狀,不禁得意忘形的又發出一陣狂笑。
突兀,笑聲戛然而止,但見他撒手扔塵,身軀前撲,載倒塵埃。那天王李靖眼急戟快,早一戟逼住假李綏的咽喉,悟空翻鐵棒壓住雙足,哪吒抖出敷妖索,將這假李綏牢牢捆住。此時眾仙閃目觀瞧,隻見木娃手擎櫻桃寶錘護在玉帝駕前,卻原來桃木娃趁天王與假李綏糾纏之際,使出隱身法,悄悄來到李綏身後,打了他一錘,這才救了玉帝。
且說玉帝、王母驚魂未定,過了許久才緩過神來,見眾神已然擒了李綏,便坐上龍椅,傳旨將李賊帶到龍書案前。
玉帝一指假李綏,拍案恨道“大膽奸賊,竟敢殺生害命,嫁禍忠良,欺君枉上,攪亂天綱,篡奪皇位,圖謀不軌,實屬罪大惡極,而今天網恢恢,醜行敗露,快快從實招供,爾是何方妖孽,因何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如若不然,難免酷刑難熬。
那假李綏一陣冷笑“昏君,想俺今日未能報了血海深仇,乃是天意不絕於爾,並非吾之無能,爾想知道真相嗎?今日就當著眾仙之麵,給你個交待,也可讓這些糊塗仙們明白,保你這昏君何用?”
說著他轉向群仙道“眾位仙家,今日若非你們各顯神通,這昏君早已是俺板上待殺之物,俺之所以做出這些驚天之事,也是被這昏君所迫,是俺滿腹冤屈,一條枉命,要討還公道,才不得不如此。現在俺就將實情相告,請眾仙評個天理公道,俺也死而無憾矣。”
眾仙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這其中原故,便都沉默無語。
可那天王李靖早已壓不住怒火,向假李綏指戟罵道“爾這奸賊,殺生害命,喪盡天良,還口口聲聲甚麽冤屈,枉命,要討還甚麽公道,簡直是恬不知恥,今日吾先要為吾那冤死的胞兄討還個公道,先砍下爾的狗頭再作道理。”說著,那李天王手擎斬妖劍,直奔假李綏撲去。
玉帝見狀,忙道“李卿且慢,朕知汝兄確實含冤飲恨,被這奸賊所害,且等他將口供招出,事實講明,再殺他不遲,那時才能知道汝兄是如何被害,否則豈不死得不明不白,且這奸賊口口聲聲說是朕逼他到此地步,朕也想問他個明白,看他如何狡辯。”
天王見玉帝發話,不敢再堅持,隻得退過一旁。
假李綏向李靖一笑道“天王要斬吾項上人頭,俺甘願受死,既然我殺了你的兄弟,自當還你一條性命,但天王莫急,待俺說個痛快,也死而無憾,到時你便知我比你兄的命運也沒好到哪裏去。”
天王聞言,怒火再燃,戟指假李綏罵道“爾休逞口舌,誰信你一派胡言,且休再拖延時辰,有話快說,無話閉嘴,然後自有吾的斬妖劍給你個痛快。”
假李綏見天王如此,便不再睬他,將頭轉向眾仙道“各位仙家,要說起我的來曆,眾位必有記憶,俺本是涇河水府的龍王,隻因當年大唐長安城內有一神算先生袁守成,六乂熟諳,八卦精通,知天文,曉地理,卜陰陽,測鬼情,排子午,布星辰;那過去事、未來事視如明鏡;幾家興、幾家敗鑒若神明;知凶定吉、斷死言生;張口風雨迅,落筆鬼神驚,確稱得上是神算子。要說他在長安如此名聲,卻也不關我的事,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事要找上你,想躲也躲不開。隻因吾這涇河就在長安城外,這賣卦先生竟常給那些漁家卜卦,且每卜必中,竟要將吾這涇河中魚蝦捕殺殆盡。眾位仙家,你們評評理,我這龍王如何不急?便化作白衣秀士,徑到長安城內訪問一番,果見了這賣卦先生,為救吾那魚蝦生靈,便與他打個賭賽,問他明日何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看他算得準是不準?
這先生道“明日辰時布雲,已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眾位仙家,想吾龍王乃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惟我知之。他敢如此大言,想必是不知我的身份,定是輸定了。俺當時便想亮出身份,逐了這賣卦的,便可救咱涇河水族,以壯水府,可又一想,得讓他輸得心服口服,俺便未露身份,隨與他笑曰“此言不可兒戲,如是明日有雨,且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你課金五十兩;若是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俺便要拆了你的門麵,扯了你的招牌,趕出長安城。”
誰知這賣卦先生竟欣然同意,俺看他不知厲害,便也不在與他多說,即刻返回水府。不曉,咱剛剛回到水府,正與龍子龍孫、魚臣蝦將門談笑此事。
忽聞半天空中有人高聲叫道“涇河龍王接玉旨。”俺慌忙整衣率眾臣迎出龍宮,卻原來是那巡天靈官到來,待俺接了聖旨,才驚出一身冷汗。玉帝下旨竟是讓俺龍王“明朝布雨澤,普濟長安城。”那規定的時辰,數目竟與那卦卜先生所雲絲毫不差,這且不是要了俺的命,如若輸與他,送他金銀事小,俺這八河水府豈不要大禍臨頭,滅種滅族,這可如何是好?
正當無計可施之時,即有那鮒軍師出謀“待明日隻要行雨差了時辰,少些點數,便可贏了他,到那時便搗了他的招牌,趕他出走,又有何難?”
想一想,卻也別無他法,隻好依了他奏。至次日,挨到已時方布雲,午時發雷,未時落雨,申時雨止,落了三尺零四十點,改了他一個時辰,克了他三寸八點。
隨後,俺仍化作白衣秀士,撞入他卦鋪,不容分說,砸了他招牌,毀了卦具,咒他妖言惑眾,妄說福禍,擅蠱人心,卦亦不靈,言又狂謬,讓他趁早滾出長安城。
誰知,這算卦先生竟公然不懼,冷笑指我倒有個死罪。卻說俺做了違旨之事,確也心虛,見他說得不錯,便硬著頭皮裝作不在乎,指問他何故咒我?
這袁守城一陣冷笑道“別人可瞞,隻瞞我不得,我認得你,不是秀士,而是龍王,爾違了玉帝蔌旨,改了時辰,少了點數,犯了天條,在那剮龍台上難免一刀,卻怎說吾在咒你?真是可笑之極。”
俺見他說得頭頭是道,一絲不差,不禁大驚,慌忙整衣伏地,向他求免死之道。
他道“吾救你不得,隻是指條生路與你投生便了,斬爾之人乃當今唐皇駕下丞相魏征也,可向唐皇討個人情方保無事。”
事到如今,俺也無計可施,隻好聽他擺布,便也不回水府,隻在空中等到子時前後,收了雲頭,斂了霧角,徑直來到唐皇宮門首,變做人象。此時那唐皇正好夢出宮門外,步月花陰,俺慌忙上前跪拜,叫稱“陛下救我!陛下救我!”
那唐皇見我驚道“爾是何人?朕當救你。”
俺道“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因犯天條,該陛下賢臣魏征處斬,故來拜求,望陛下救吾一命。”
那唐皇曰“即是魏愛卿監斬,朕當救你,汝放心去罷。”
俺自歡喜,叩謝而去。卻說那唐皇,即已允諾,便念念在心,次日早朝,特將魏征留下對弈,有意拖住他,不讓他出宮,救吾之情確是一番苦心,不想這玉帝昏君,卻不饒我,非欲治我死命,竟差神做法,讓那魏征在唐皇麵前,伏案假眠,魂離真身,舉雙鋒,仍斬吾龍頭落虛空。眾位仙家,你們評個公理,俺隻不過布雨差了少許時辰,克了幾個點數,即便違了聖旨,也不夠死罪,更何況俺隻是為了救那水府生靈,又有何錯?想吾龍王確是死不瞑目,來到幽冥界,十大閻君還算關照,將吾送入輪藏,轉生去了。自那時起,咱便立下重誓,來到凡間定要好好修煉,盼能有一日再度化仙升天,到得這靈宵殿再報此仇。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咱終於修煉成功,上達天界,做了眾仙的一員,為了報仇,俺殺了真的巡天察辦李綏,借得他一副皮囊,便開始了攪天庭,亂朝綱,壓群臣,扶邪道的複仇行動。今番若非這弼馬溫多管閑事,用不了多久,爾這昏君定遭報應。”
這龍王一番話語,聽的眾仙麵麵相覷,驚得玉帝一身冷汗。
在一旁更惱怒了天王李靖!大喝一聲“呔!狗龍王,爾喪心病狂,想吾那胞兄李綏,為人耿直,善良,爾竟不分青紅皂白,不但害了他性命,還汙了他的人格,死得不明不白,受盡冤屈,今日俺要和爾算清這筆帳,斬了爾的項上龍頭,正了王法,也替吾胞兄討還公道,以祭他在天之靈。”
說著,李天王向玉帝倒身下拜,聲音哽咽道“請玉帝下旨,準吾李靖斬此逆賊,為天庭除害,為亡兄報仇雪恨。”
那玉帝何曾受過今日之辱,早已龍顏震怒,剮了這老龍的心都有,見天王請旨,立即準奏,口傳禦旨道“涇河龍王,違抗天旨,不思悔改,竟殺良臣,攪天庭,亂朝綱,貪贓枉法,圖財害命,犯天顏,謀皇位,實屬罪惡滔天,即命天王李靖執行斬刑,速將此賊押上斬妖台,斬首示眾。”
眾金甲武士聞旨,蜂擁而上,將這龍王架起,拖出靈宵殿外,那龍王邊走邊回首罵道“爾這昏君,俺來生定要再上天界,重報此仇。”
此時,靈宵殿外號角齊鳴,喝威陣陣,那天庭上下早已將假李綏恨入骨髓,見他伏法,個個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斬妖台前早已聚集了數萬仙眾,都要一睹殺賊的場麵。可那些在殿上聽了龍王敘述的仙道們,心裏都沉甸甸的不是滋味,都覺得這龍王確死得冤枉,玉帝確也做得不公,可即便心中所想,又有誰敢直言?
且說眾金甲武士將老龍王押上斬妖台,綁在降妖柱上,那天王李靖整肅行裝,手提斬妖劍,抖神威來到龍王麵前。
點指喝道“逆賊,爾有今日下場,乃是天意,多行不義必自斃,爾還有何話說?”
龍王一陣冷笑“想吾龍王算今番已死過兩回,隻可歎前一次是枉死一命,而今日確更是死得不甘,未能報了血仇,讓這昏君依舊逍遙。但俗話說得好,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此乃天理,咱即傷你兄弟的性命,吾這條命理應由你拿去,俺龍王並不在意,隻是這昏君欠吾一命,不知何時當還?咱死難冥目,待得來生定要重報此仇,李靖爾動手吧。”
言罷,那龍王將頭一昂,兩行悲淚湧出眼眶,再無話語,顯出悲戚之態,有詩為證
久居涇水為王龍,難料今朝吉與凶。
上蒼未有公平跡,一旨天條斷往生。
自古含冤難昭雪,業主卻討枉死命。
隻因多行弗義事,落得妖台受剮刑。
且說天王李靖,蹬上斬妖台,高擎斬妖劍,金光閃過,那業龍一顆頭顱離腔滾落塵埃,可歎這龍王一念之差,亦至遭誅,隻聽斬妖台下一片歡呼聲,眾仙皆了心願,可心中也多了一番惆悵,看看這老龍真不知自己的命運如何?再說天王李靖,斬了老龍,報了殺兄之仇,來到玉帝麵前交旨。
玉帝又命發下榜文,昭示天下。榜曰
乾坤浩大,日月分明,寰宇遼闊,光陰無窮。上蒼不容奸黨,下界才享太平。若然使謀用術,報應必在今生。多布善緣福萬世,本分為人傳萬宗。天劍飛光斬孽龍,驗證如來因果經。
榜文發下,玉帝又安撫了天王一番,傳旨與那真李綏封妻蔭子,又命將被老龍囚禁的仙道神將放出牢獄,平反昭雪,那南海八仙、巨靈諸神齊齊上殿拜謝玉帝之恩,玉帝心中高興,命令大擺筵宴,拿出上天各種奇珍異果,仙食仙酒,大宴群臣。
酒過三巡,菜上五味,玉帝向下道“眾家愛卿,今日能除了妖孽,全憑悟空揭穿真相,才保得上蒼平安無事,朕要重重賞他。
那悟空聞言,離坐向玉帝唱個大諾!嬉嬉笑道“陛下休要如此,這個功可不在老孫,俺也不想居功,本來咱就沒想管這事,隻是那三個娃娃攪進這是非中來,俺就不能袖手不管了,隻好上天來攪上一攪,沒想還真給陛下解決了大問題,俺也不要甚麽賞,甚麽封,我還回我的花果山,做我的山中王。”
眾仙被悟空這一番沒頭沒腦的話說得愕然不已,都不知玉帝怎樣下台,恐這悟空憑空又惹出事端來,大家都捏了一把汗。
誰知玉帝聽了悟空一番話,不但未生氣,反而笑道“朕就知道爾這猢猻不在乎甚麽財,甚麽官兒,你有甚子要求盡管講來,朕當足你心願。還有那三個娃娃也立了大功,特別是桃木娃救駕有功朕當重獎,不知你們有甚麽需求都講了出來,朕一並應允。”
此時,隻見木娃起身離坐,來到玉帝麵前,跪倒行禮,口中言道“啟奏陛下,木娃有一事請陛下恩準。”
玉帝道“娃娃平身,何事隻管講來。”
木娃道“謝陛下恩典,適才您的執筆童子吉吒因犯偷臨聖旨,欺君瞞上之罪,如今人被押在天牢,聽候發落。木娃鬥膽,敢請陛下開恩,放他一條生路,因佛祖已傳下佛旨,讓吉吒與我們一起去傳因果真經,以受磨難,戴罪立功,並賜他法號“慧緣”,不知陛下準否?”
玉帝聞言,不禁眉頭緊皺,雖有不悅之意,但先前已經答應滿足木娃的要求,又不好反悔,正在左右為難之時,如今有了佛祖法旨,便順水推舟,正要應允。
忽聞一旁久未發言的王母說了話“陛下,木娃所言極是,想那吉吒年幼無知,又遭老龍脅迫,當時不用說是個娃兒,就是滿殿朝臣,仙道神將,那個不懼他三分,又何必難為一個孩兒,不如就依了木娃。”
且說玉帝,一直對王母察言觀色,知王母為那九個佳麗之事耿耿於懷,可當著眾仙之麵,又無法解釋,如今見王母開了口,正是盼之不得。
忙討好道“娘娘所言極是,朕就依娘娘之意,赦了這娃娃的罪,交由木娃帶他傳經去吧。說完便傳旨放出吉吒,那吉吒來到殿上,跪倒叩頭,謝玉帝王母不殺之恩,再轉身拜謝了木娃等的救命之恩,這時桃木娃、懶憨娃、摩羅娃三個孩兒擁上前去與吉吒抱作一團甚是親密,真是相見恨晚。
木娃等謝過玉帝之恩,退過一旁,玉帝見諸事已妥,便想趕緊退朝,以躲王母發難,誰知話還未出口,王母已在一旁看著他言道“陛下,不知那些佳人美女如何處置?”
玉帝一聽,麵現尷尬,賠笑答道“娘娘不提,朕還差點忘了,這些女子朕從未謀麵,更不知其中緣由,都是那老業龍從中作惡,如今真相大白,這些女子就交由娘娘處置如何?”
王母冷笑道“陛下交我處置,可是心甘情願?不如就留在陛下身邊伺候陛下如何?”
玉帝慌忙擺手道“娘娘休再戲弄朕,朕本就不知內中情由,這豈不讓朕跳進東海也洗不清嗎?”
王母道“陛下乃上天玉皇,有那三宮六院並不稀奇,又有何說不清呢?”
玉帝讓王母這一逼頓時啞了口,不知再說甚麽,麵上時紅時白,當著眾仙之麵真是顏麵大傷,下不了台,可對王母又不敢說半個不字,那滿殿群仙也隻是掩口竊笑,誰也幫不了玉帝的忙。
正在此時,忽聞殿外傳來奏報“陰瘴山九女要上殿拜見玉帝聖母。”
玉帝聞言,不禁暗暗叫苦,這真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朕本就哄她不成,如今這些女子再上殿,更不知說些甚麽?豈不叫朕更難做人。
玉帝這裏正不知所措,王母卻向下傳懿旨道“讓那九個女子即刻上殿麵君。”
旨意一下,但見宮門大開,從殿外飄飄然然,走上九個美豔佳麗,有詩為證
體如春風拂柳,笑若百花爭豔,
貌勝出水芙蓉,聲似溪流清泉。
南朝紅粉再扮,北地胭脂重現。
月宮嫦娥下界,瑤台仙子臨凡。
九女一現,滿殿嘩然,眾仙神無不被她們的美豔所傾倒,玉帝心中也是暗中讚歎,卻是自知已無此豔福。
再說這九女上殿,齊齊在階下跪倒,向玉帝王母行禮,玉帝沒敢出聲,還是王母道聲平身,眾佳麗拜過玉帝王母,又齊齊轉身向大聖和木娃等施禮,謝過救難之恩。
這時王母轉向玉帝道“不知聖上如何發落她們?是不是留在身邊伺候陛下?”
玉帝忙道“娘娘休再提此事,不如就將她們留在娘娘身邊如何?”
王母道“陛下可是心甘情願?”
玉帝道“一切聽娘娘安排。”
王母道“那吾便收她們做我的義女,不知陛下可同意?”
玉帝道“朕準奏。”
王母向那九女道“不知你們願意否?”
那九女聽說能做王母義女,當真是求之不得,這樣即可逃脫陪君伴駕之辱,又可做天上仙女,何樂不為?便齊齊向王母拜倒,口中言道“女兒們叩見母後娘娘。”
此時王母方麵綻春花,隨口道“你們得大聖,木娃三兄弟救難之恩未報,且隨他們回那高老莊和陰瘴山中做些善後之事,再回天庭團圓。”
九女齊聲稱道“妾等尊母後懿旨。”
此時,悟空上前奏道“陛下,如今諸事已畢,吾等就要返回高老莊,那四個娃娃還要遵佛旨傳聖經,請陛下準奏。”
玉帝道“悟空所言極是,朕也不留你們了,往後多來天庭做客。”
悟空暗道“這老皇頭,真是虛情假意,他見了俺孫悟空就心中不快,要不是今日我為他辦了件大事,哪有這套好話說給吾聽?”
但這玉帝說得冠冕堂皇,十分親熱,悟空雖心中有氣,也不好表現出來,便向木娃笑道“孩兒們咱們這就走吧。”
眾人起身離坐,向玉帝王母告辭,正要走出靈宵殿時,忽聞王母喚聲且慢走,眾人停住身形,不知王母有何話說?
隻聽王母道“悟空,你與三個娃娃為天庭立了大功,卻不要任何獎賞,讓哀家十分過意不去,我這裏有幾件東西送給幾個娃娃,也不算甚麽禮物,可對他們傳經路上會有用處,你就同意他們接受如何?”
悟空聞言,慌忙向王母唱個諾“謝娘娘恩典,您老人家賞給幾個娃娃禮物,悟空心中十分高興,吾這裏代娃娃們謝過娘娘。”
王母笑道“既然悟空已經同意,來呀,快把東西拿上來。”
隨著王母懿旨傳下,隻見四個仙女各托著一個錦盒飄飄來到殿上,王母見東西已經送上,
便道“四個娃兒為天庭立了頭功,可直到現在吾還不知你們的名姓,可否報了上來?”
憨娃一聽便搶著說道“稟王母,俺的名字叫懶憨娃。”
一指木娃道“他是俺們的大師兄,叫桃木娃。”
又拉過摩羅娃介紹道“這是俺三師弟叫摩羅娃。”再看看吉吒不知如何稱呼,便啞了口。王母一見他那憨態,也不禁想笑,言道“憨娃,你這個新認識的兄弟是不是還沒有稱
呼呀?”
憨娃可是說憨也並不憨,一聽王母的話頭,便趕快接道“王母英明,說得一點都不錯,俺這個小兄弟雖然也有個玉帝賜的名字,可與我們兄弟的名子合不上韻,就請您老人家給他起個名號,最好也叫甚麽娃。”
王母欣然道“這當然可以,我看這孩兒生得眉清目秀,慈顏善表,大有佛緣之相,將來定能功成正果,也正是傳因果真經的最好人選,恐怕佛祖見了他也一定很滿意,我看不如就叫修善娃吧?”
那吉吒見王母賜名,慌忙跪倒拜謝道“謝娘娘陛下賜名給孩兒,沒想到您老人家起的名號正與吾的義父兼師父唐三藏所起的法號一般無二,都是“修善”二字,孩兒定要謹記娘娘陛下教悔,多施善緣,爭得早日功成正果,以報聖母知遇之恩。”
王母笑道“孩兒免禮,有此抱負,哀家十分高興。”遂又向四個娃娃道“我這裏有禮物送給你們,第一件是“天蠶寶衣”,它是由天庭飼養的金蠍天蠶吐的絲織成的,可說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修善娃,此衣就賜給你,另外還特賜你龍鱗寶杖一柄,此杖可讓你守身護命。”隻見一名仙女打開一隻錦盒,從裏麵拿出一件金黃色的緊身衣褲,遞到修善娃麵前,另有宮娥抬來一柄金燦燦寶杖,修善娃忙跪倒謝王母賜衣,賜杖,並雙手接過寶物。
王母又道“摩羅娃聽賜,這第二件禮物是一件“碧玉寶鱗裝”,它是由月宮玉兔所睡的玉床,經萬萬年聚晶生出的一塊晶玉,製成萬片玉鱗片再製成衣裝,也可抵擋刀槍,抗拒水火。”一名仙女打開第二個錦盒,從裏麵抖出一套鮮綠色的寶裝,是一件緊身上衣和一條短裙,摩羅娃也趕緊跪倒謝恩,接過寶裝。
王母接道“憨娃聽賜,這第三件禮物是“犀皮皂鎧甲”,它是由天庭僅有的珍惜寶畜皂犀牛的皮製成的鎧甲,這種皂犀牛天庭隻有十隻,這是其中的一隻牛皮,現在天庭還有九隻,恐怕以後也很難再有補充了,所以這件寶鎧十分珍貴,穿上它可抵擋神兵利器。”又一名仙女打開第三隻錦盒,從裏麵拿出一件黑色厚實的皮甲,憨娃一見樂得一蹦老高。
口中連道“謝王母恩典,謝王母恩典!”,竟忘了給王母行禮,還是摩羅娃提醒,才慌忙跪倒行禮。王母見他如此憨厚也是心中喜愛。
最後王母向木娃道“桃木娃聽賜,這第四件禮物是一件“七彩閃光披”,它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寶石磨成的晶珠串成的一件披風,平時它呈紅色,一旦需要,念動咒語,便可閃現不同的顏色,也可七種顏色混合一起閃動,這種閃光可使其他人眩目難睜,失去抵抗能力。”最後一名仙女打開了第四隻錦盒,從裏麵提出一件紅色晶珠披風,木娃上前向王母禮畢,接過披風。
王母賜物已畢,又道“你們四個娃娃先下去換上賜衣,讓玉帝和吾觀賞一番。”
四個娃娃遵旨下殿,更換新衣,更是欣喜雀躍。
此時,王母又轉向娥皇等九女道“你們九姐妹,也應感謝他們的救難之恩,我這裏做主,要你們每人為他們抄寫因果真經九部,共是九九八十一部,以供他們路上傳經所用。”
九女齊聲應道“僅遵母後懿旨。”
這時,四個娃娃換上賜裝重新上殿,玉帝王母及眾仙神一見不禁齊聲喝彩,隻見他們四人,紅的真紅,綠的確綠,黑的全黑,黃的如金,一個個精神抖擻,光華照人,有道是人是衣服馬是鞍,寶物在身,果是不凡,有詩為證,詩曰
佛祖發下傳經令,甄選四童皆首靈。
天宮往返鋤奸孽,才有凡塵見真經。
王賜寶衣定行藏,書中即出四色童。
傳經道上驚鬼神,善緣因果感民情。
且看那
天蠶寶衣天蠍織,金光燦燦護神池。
多施善緣食善果,修善童子第一枝。
黃衫裹身成經士,踏遍千壑萬古石,
駕馭龍杖仙凡往,前僧自有衣缽使。
碧玉鱗裝飾英孩,綠色天使下凡來。
生在天庭卷簾府,惹禍王母後花台。
今得佛祖點迷經,欲遊九州是經差。
一對金錘掃魔障,靈山歸返樂開懷。
犀皮皂鎧賜憨娃,一朵黑雲催河馬。
天蓬懶仔貌雖醜,憨中有智自成家。
佛緣定有佛之理,傳經道上趣味遐。
一柄鐵勺開路勇,後有因果敘佳話。
寶披燦燦閃奇光,七彩霞韻罩桃郎。
花果水簾育仙體,萬種神通震天堂。
靈宵一搗鋤奸孽,再下凡間濟善良。
櫻桃舞處妖邪掃,經傳塵世功無量。
玉帝、王母見這四個娃娃果然不凡,也是心中喜愛,便誇獎一番。
此時木娃出班跪倒奏道“稟玉帝,聖母,木娃還有一事奏報。”
玉帝道“娃兒有何本奏?”
木娃道“那老龍所製的摧天毀地丸,威力巨大,不是善物,上可毀天,下可摧地,留在世上十分不妥,如再落入奸賊之手,後果不堪設想,現仍在吾的手中,不知陛下如何處置?”
玉帝聞言,想起那炸丸的威力,仍心有餘悸,一時也想不出好辦法,正在躊躇之際。
忽有太上老君出班奏道“陛下,臣有個辦法不知可行否?”
玉帝忙道“愛卿有何辦法快快講來。”
老君道“此物如沒有本領高強,神通廣大的仙神護佑,確實難保安全,我看不如差人去那雷音請來佛祖取回靈山收藏,方保平安無事。”
玉帝及眾仙一聽全都讚同,玉帝馬上下旨讓四雷神速去靈山請如來佛祖。
此事已畢,四個娃娃謝了玉帝王母,便與悟空一同起身告辭,返回高老莊,那九女也回了陰瘴山,並與悟空約好三日後高老莊會合。這才是
天庭顯威除惡奸,玉帝王母展笑顏。
禦賜仙衣感聖恩,四娃九女返陰山。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