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地藏普光除魔降妖 洞房花燭締結良緣

字數:14201   加入書籤

A+A-


    播經記!
    話說這女郎一現身,眾人都已識得正是那大魔頭的女兒,魔國公主,也就是那個逼迫皓倫成婚的女子。
    摩羅娃上前怒道“好個小妖精,爾休使這誑人之計,吾等不上你的當,要想活命快快伏法,如若不然休怪俺金錘無情。”說著便要上前廝殺!
    木娃忙一把拉住,對那公主一揖,遂道“敢問這位女施主,你可是魔國公主?有位皓倫公子你可識得?”
    這公主聞聽“皓倫”二字,不禁周身一震,隨即兩行清淚從眼中淌下,麵現淒苦,眾人知她對皓倫情深意重,見她如此也不禁動容,也都生出憐憫之心。
    木娃未等她回答便又詢道“你說要助吾等鏟除二魔,但他們可是你的父王和叔父,你因何如此?能否給吾們一個滿意的緣由,俺就信你所說為真。”
    那公主聞聽後,點點首道“實不相瞞,我雖名義上是這魔頭的女兒,但他卻不是我的生身之父,本來我也被蒙在鼓裏,隻是有一日他二人吃酒大醉,吾那父王酒後吐了真言,卻原來俺娘在被他掠到魔窟之時,已然身懷有孕,這老魔頭對俺娘卻是疼愛,竟答應了她的要求可把孩子生下來,但必須認他做父親,俺娘為了保住俺的性命隻得應允,但俺娘一生下俺就一病不起,沒多久便辭世離去,這魔頭便把俺當成了掌上明珠,對俺確有養育之恩,但他們殘害生靈,無惡不作,俺早已對天發誓,一定要想法鏟除這對惡魔,替天下蒼生除害,也為我的爹娘報仇,但一直以來,沒有這機會,今日各位仙神到來,正是除魔的好機會,俺怎會錯過,還望各位仙神相信奴家我是真心。再者說來,不是我長這二魔的士氣,滅各位仙神的威風,這大象國窟,可說是山連山,嶺連嶺,洞連洞,溝連溝,機關無數,陷阱比比皆是,四通八達,好像迷宮一般。如無人指引,不要說降服這兩個魔頭,恐怕眾位想找到他們都很難辦到,我也知你們有一頭神獸,稱作甚麽諦聽,它也隻能幫助尋找,但遇到機關埋伏它恐也無能為力。但我不同,這裏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可助你們降魔。”
    閔公長老雙手合掌,口中念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因果真經雲
    有人深信因果經,同生西方極樂人。
    三世因果說不盡,上天不虧善心人。
    公主所為乃大善之舉,定有好報矣。”
    悟空卻急道“咱還是休多他言,請公主快快指引那二魔的去向才是。”
    那公主道“各位仙神莫急,這二魔以我之猜測,定是去了迷魂穀,他們定是想把各位引進迷魂穀,再與加害,因這迷魂穀中魔道重重,機關厲害,進入穀中再想出來勢比登天,各位雖都有仙道神法,但若中了他們的魔法,恐也難逃一劫。這二魔多年來吞食象膽,已然修煉得金身不壞之體,一般法力降它們不得,除非有佛祖的大法,如若不然確難降服。”
    悟空聞聽,不禁嘻嘻一笑,對公主唱個大若道“公主恐是危言聳聽了,想吾老孫西天取經之時,會過妖魔鬼怪無數,那魔法厲害的也有不少,但還不都被俺老孫降服,這兩個魔頭還能有多大本領,俺老孫不是說句大話,憑俺掌中金箍鐵棒,定可降它。”
    那公主聞聽卻是一陣冷笑,並不再言,悟空一見不禁心中怒意已生,就欲發作。
    卻被木娃搶先發話,對那公主道“公主所言甚是,但不知公主有何妙計助吾等降魔?”
    公主笑道“這位仙童說得甚是,俺確有把握降服這兩個魔頭,但為了讓你們真正對我放心,相信不是在欺騙你等,同時也可讓這二魔心生麻痹,我想既然孫大聖有本領降服這二魔也可先去適上一適,如若功敗垂成,再按我的妙計行事,你們也就不會懷疑我的誠意,不知可行否?”
    悟空聞聽哈哈笑道“公主休用那激將之法,俺老孫可非中你計策,但俺老孫就用俺這鐵棒去會會這迷魂穀中的二魔,俺也不勞公主大駕指引路徑,就與那諦聽一同前往便是。”說著拍拍諦聽的頭,往前一指,那諦聽搖頭擺尾衝閔公長老哼叫幾聲,長老衝它點點頭,這神獸便不怠慢,轉身往一處山縫鑽去,悟空也不怠慢,緊隨其後掩去,木娃等在此待候不提。
    單表悟空隨諦聽一路行來,心中暗道“俺老孫大話出口,卻不知這二魔有何魔法,那迷魂穀又是何凶險之地,俺要小心提防才是。”正在思量之時,忽覺那諦聽已然停住身形,爬伏在地細細傾聽,悟空抬眼前望,隻見一個巨大的山洞就在眼前,那諦聽細聽多時,站起身形小心翼翼的進入洞中,悟空手執金箍鐵棒跟在其後,來到洞中,舉目觀瞧,見這山洞十分巨大,但並不很深,行走幾十丈,便見一出口,悟空隨諦聽走出洞口,麵前豁然開朗,出現一處山穀,但這山穀十分奇特,山穀中到處是一種十分奇怪的樹木,這些樹木每兩棵樹頂向中心生長,形成一個拱形,這樣的拱形延長下去,就形成一條樹拱的小道,一直伸向不知何處的遠方,這樣的小道錯綜複雜的不知有多少條,去向四麵八方,悟空一見頓時傻了眼,不知走那條道?隻得對諦聽道“爾好好甄別,應往哪條小道去尋那二魔?”
    諦聽又伏地細聽一番,站起身形往一處樹拱小道鑽去,悟空緊隨其後,這一走竟似沒有了盡頭,走來走去竟全是一般的樹拱小道,不管走多少路徑,景致一般無二,悟空這才知曉這迷魂穀的厲害,知道恐已入了迷魂陣,再想出去勢必登天,這諦聽雖能辨出二魔的所在,但這二魔不斷變換地方,弄得諦聽也是無所適從,隻得在迷魂陣中亂尋。
    悟空不禁暗暗叫苦,深悔不該強出頭,這般連個二魔的蹤跡都尋不到,哪還有除魔的機會。這才是
    魔法深難測,猴王怒衝冠。這一個急欲鏟妖孽,那一方打出迷魂幡。悔極硬出頭,出醜卻難免。這個恨得那咬牙切齒痛,那一方得意的把酒盡言歡。無奈空有力,棒猛難施展。即入迷魂穀中困,奇獸諦聽苦堪言。神勇無邊孫大聖,落得仰天長聲歎。
    且說悟空與諦聽被困迷魂穀,直轉的悟空頭昏眼花,實在無奈,便不再尋,抱頭蹲地歎息不已,那諦聽也累得伏地大喘。正在此時,忽聽一陣狂笑傳來,悟空大驚,站起身形抬首觀瞧,隻見麵前樹拱小道已消失不見,出現一片空地,在空地正中現出兩塊巨石,悟空閃目觀瞧,不禁吃驚非小,原來這兩塊巨石竟是兩隻巨大的石象,呲著長牙,長鼻高揚,各抬起一隻象腳,當真是栩栩如生。
    悟空正自驚奇,忽聞又一陣狂笑傳來,隨即從石象身後轉出那兩個魔頭。
    隻聞那大魔頭狂笑道“好個潑猢猻,果然膽量甚壯,竟敢擅闖吾這迷魂穀,這也是爾這潑猴的氣數已盡,該當葬身吾這迷魂穀,怎樣?有否膽量與俺這兩隻石象鬥上一鬥麽?”
    悟空嘻嘻笑道“爾這兩個夯貨,鬥你家老孫不過,就使這般詭計,俺老孫豈會上當,不過看這兩個石頭玩意好玩得很,俺老孫就鬥它一鬥又有何妨?爾等盡管撒馬過來,看老孫俺懼也不懼?”
    那大魔頭聞聽怒道“好個潑猴,既然想找這苦頭吃,俺豈會饒過於爾,就讓爾嚐嚐這石象的的厲害。”
    說著那大魔頭衝二魔王一使眼色,隻見那二魔王從身上取出兩個物件,隨即走到兩隻石象身旁,將那兩個物件分別放入石象的耳中,隨即念動咒語,但見那兩隻石象頓時動了起來,就如同真象一般,兩隻大耳呼呼扇動,身形前搖後擺,兩隻前腳抬起,長鼻上下揮動,不但如此,口中還發出陣陣嘶吼,兩隻象眼發出片片綠光,好甚嚇人,那才是
    扇耳巨首,石身電目。八隻蹄,碎石翻土;兩長鼻,勝蟒蛇毒。白牙呲處,碰可碎骨。猙獰狀似霹靂鬼,凶相更如夜梟骷。陣陣吼聲欲耳聾,嘶嘶陰風穿腦顱。凡夫一見魂膽破,仙神遇時暗道苦。
    悟空見狀也不禁一驚,便倒退數步,將手中金箍棒握緊,嚴陣以待。此時,但見那二魔王又催動咒語,那兩隻石象竟齊聲吼叫,直向悟空撲來,一前一後將悟空困住,兩隻長鼻,四隻前蹄對悟空便下了絕情,悟空更不畏懼,舞動金箍鐵棒,前遮後攔,左迎右擋,大戰石象,這一場好殺
    二長鼻,金箍棒,絞殺一團不相讓。這邊四目泛出凶煞氣,那邊猴王更顯神通廣。石象雙雙大顯能,欲將大聖入籠筐。金箍鐵棒何所懼,一心要降兩魔王。三身形裹霧挾風蕩魂穀,塵沙滾滾蔽日光。戰得那飛禽落地陸獸驚,河水倒流綠草黃。百十回合難勝負,往來相持漸夕陽。
    且說悟空大戰兩石象,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漸漸天色見晚,悟空已是有些疲累,可那兩石象卻是越戰越勇,悟空漸漸不敵,不禁心中著慌,一個疏忽,被象鼻卷住身形,悟空大驚,正欲使個縮身法,脫出象鼻,哪曾想這石象端得厲害,不等悟空逃脫,兩隻象腳已然踩悟空於地,石象便定住不再動彈,那二魔頭走上前來,又將一紙符貼貼在石象頭頂,又念了一陣咒語,這孫大聖便有萬般神通,卻是動彈不得,不禁暗暗叫苦不疊。
    此時那大魔頭一陣狂笑,走到悟空近前,低頭對悟空道“怎樣?俺說爾這潑猢猻,爾不是神通廣大麽?到如今還有何說?俺要不叫爾吃些苦頭怎解吾心中怒氣?說著揮寶劍對悟空當頭便砍。
    這孫大聖雖被獲遭擒,卻是一臉的不屑,一邊嘻嘻笑著,一邊把那猴頭一伸,對大魔王道“爾這夯貨,盡管對老孫這頭砍來,給老孫撓撓癢癢,老孫怎會不享受一番,嘻嘻嘻!”
    這大魔頭怒不可遏,便左一劍,右一劍,將這猴頭一陣亂砍,可砍了多時,卻是砍這猴頭不動,不禁也是心中大驚,暗道這潑猴果然厲害。
    那二魔頭見悟空被擒住,便四處尋那諦聽,但將四周尋個遍,也未見那諦聽的蹤影?便悻悻對大魔道“那怪獸果然厲害,眨眼之間便逃得無了蹤影,卻不知何時又來給咱們添堵,添亂,確是拿它無計可施矣!”說著不禁搖首歎息。
    按下這兩魔王飲酒慶賀暫且不提,再表那木娃一行人等,久候悟空不回,不禁心中大急,便詢那公主可有何良策?
    那公主微微一笑道“孫大聖恐已著了那兩個魔頭的道,現不知困在那個機關陷阱之中,待吾領眾位前往營救便是,隨吾來!”
    說著便在前引路,往山中行去。魔國公主領著木娃等人一路行來,木娃偷眼觀瞧,隻見這深山之中,迷霧重重,魔影晃動,心中暗道若無這公主引領,吾等恐早已迷失在這山穀之中,這二魔果然厲害。
    此時眾人已來到一處巨石近前,隻見這巨石左右分出四條岔道,那公主左右端詳一陣,又掐指一算,便往最右邊一條道路行去。
    正在此時,忽聞一聲喝喊“呔!爾等何人?竟敢擅闖禁地,還不退後,話聲未落,從巨石後麵竄出一群小妖,為首一妖,生的藍麵紅睛,張口咧腮,渾身棕色卷毛,手中執著一根鐵棒,煞是威風。
    公主見它,不禁一愣,隨即板起麵孔罵道“藍麵狻猊,爾這夯貨,連你家公主都不識得麽?”
    那藍麵小妖一見是公主,忙跪倒於地,顫聲道“原來是公主駕到,小的眼瞎,未得清識,請公主恕罪。但不知公主此欲何往,怎與這些冤家對頭一處?”
    公主見問,並不惶急,一笑答道“爾這夯貨,管得倒也甚寬,這幾位神仙懼怕咱大王神通廣大,又知那孫大聖被獲遭擒,為保那猢猻性命,求本公主引見大王,給那潑猢猻求情,你可知二位大王現在何處?那潑猢猻又在哪裏受綁?”
    這藍麵狻猊聞聽,半信半疑,可又不敢惹怒公主,便答道“回公主,小的不敢隱瞞,二位大王現在石象穀,那猢猻也被壓在石象腳下,動不得半分,請公主前往便是。”
    這公主對這藍麵狻猊點點頭,便不答言,引木娃眾人繞過巨石,往前行去,行未多遠,忽聞怒罵之聲,眾人尋聲來到一處所在,抬首觀瞧,隻見兩隻巨大的石象矗立當場,皆是皓首揚鼻,一個前蹄是左蹄高抬,右蹄下踩著一人,蹄踩頭頸,另一個前蹄是右蹄高抬,左蹄下蹄踩著那人腿足。再看那被踩之人,竟是那齊天大聖孫悟空。
    這猴王被踩象蹄之下,動彈不得,正在高聲叫罵“俺說爾那兩個醜魔頭,使這般損法困住俺老孫,算得哪家本事,有種的放俺出來,看不把爾等拍成肉醬。”
    木娃一見急忙上前,對悟空道“父王這是怎番遭遇?您怎會被踩在這石像之下?”
    悟空聞言,不禁口打嗨聲,羞愧不已“孩兒,都怨父王輕敵矣,未把這兩個魔頭看在眼裏,這才著了他們的道。俺使盡渾身本領也脫不出這象蹄,不知這魔咒如何破法?”
    一旁的閔公長老不禁暗暗好笑,譏諷道“俺說齊天大聖,你何等神通,怎會陰溝裏翻船,被踩在這象蹄之下,好不滑稽!哈哈哈!”
    悟空聞聽怒道“好個禿驢,竟敢譏諷俺老孫,待俺脫得此難,定讓爾嚐嚐俺金箍棒的厲害!”
    閔公長老聞聽更是大笑不止,一邊作揖一邊笑道“爾這潑猴,鬥不過那魔頭,隻會拿自家人出氣,好英雄也!”
    悟空又怒道“爾這禿驢,休打誑語,快快救老孫出來才是正理。”
    那長老又是一陣大笑,木娃見狀忙向閔公和尚一禮道“大師休再玩笑,還請大師援手,救俺父王才是?”
    閔公長老這才止住笑聲,正色道“要想救你父王不難,這兩石象原乃是九華山地藏菩薩百獸園中的一對石象,因被地藏菩薩點化,便有了靈氣,隻要知曉地藏菩薩所點化的咒語,便可控製這兩隻石象,但不知何時被這二魔盜來這魔窟之中,更不知何時地藏菩薩的咒語也被他們盜取,這兩隻石象端得厲害,如沒有咒語控製,任誰也奈何不得,所以,吾也無能為力,俺雖不行,卻有人可解大聖之困。”
    木娃聞聽喜道“大師快快指點迷經,誰人可破這石象?”
    閔公長老笑嗬嗬抬手指向一人,眾人轉首觀瞧,卻原來竟是那魔國公主,不禁釋然。
    此時那公主一笑道“眾位不必煩惱,這石象的破解咒語,本公主了然於胸,隻因俺那魔王父親,曾傳授給我這石象的破解之法,待吾破來!”
    說著隻見那公主來到石象近前,從它們耳中取出咒符,雙手合十,默念咒語,不多時隻見那兩尊石象猛然一震,隨即抬起象啼,悟空趁勢一溜翻滾,滾出丈遠,這才翻身跳起,撣撣身上塵埃,從耳中掏出一根金針,晃一晃,碗口粗細,便已生成一根金箍鐵棒,照定那兩尊石象便砸,閔公長老見狀急忙舉劍架住。
    悟空怒道“怎樣?爾這禿驢因何攔擋於吾,快快閃開,如若不然,俺的金箍棒可不認人!”
    閔公長老笑道“大聖休怒,這兩石象並無意害你,隻是被那二魔所用,休與它們一般見識,待咱們除了這兩個魔頭,俺還要將它們帶回九華山百獸園,物歸原地,給地藏菩薩一個交代,你要毀了它豈不讓地藏菩薩傷心,又有你甚好處?”
    大聖聞言這才作罷,正在此時,忽聞一聲厲喝“呔!吾把爾這忘恩負義的賤貨,竟敢胳膊肘往外拐,調炮轟自家,出賣你的父王,不把爾碎屍萬段,難解吾心頭之恨!”
    眾人甩臉觀瞧,卻原來竟是那兩個魔頭現身,隻見那大魔頭滿麵煞氣,眼突框外,血灌瞳仁,似是瘋癲,直奔公主撲來,那公主卻未見半分懼色,昂首挺胸,坦然麵對。
    那悟空早已難耐,舞鐵棒迎住那魔頭,口中罵道“呔!爾這夯貨,有何麵目訓斥公主,是爾害死她的爹娘,雖將她養大,卻怎能抹去了殺親之恨,今日已到了還公主一個公道的時候,就讓俺老孫替公主撂了心願便是!休走看棒!”說著舉棒便打。
    那大魔頭也是怒不可遏,早已把悟空恨入骨髓,挺劍迎擊,二人殺在一處。
    那閔公長老也不怠慢,點指那二魔頭道“爾這夯貨也別觀戰,咱們鬥上一鬥才是。”
    那二魔頭不禁大怒,舞雙絨戰住閔公長老,也是一場好殺。眾小妖一見,也不等兩魔召喚,便蜂擁而上,將三個娃娃與那魔國公主圍在垓心,又是一場混戰,這番戰場當真是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這才是
    猴王舉棒,魔王劍迎;猴王舉棒,金燦燦如電閃雷鳴;魔王劍迎,明晃晃似密雹降空。這壁廂長老施法,魔揮雙鉞疾風;那壁廂小妖蜂擁,困住眾仙弗放鬆。這一邊眾仙器,光華繚繞;那一方群魔妖,煞氣洶洶。正是仙道相遇邪惡道,果然祥雲飄處烏雲窮。兩魔頭悍戰挾瘴氣,眾仙神瀟瀟灑灑驅鬼瘋。隻為凡塵脫苦難,苦苦爭殺挽蒼生。
    且說,這一場混戰,直殺得飛沙走石,遮雲蔽日,好不驚心。正殺得難解難分之時,忽聞半空中傳來一聲喝喊“閔公、悟空,休再鬥狠,快快退下,待吾降服他們!”
    眾人聞聽一驚,各自拖兵器跳出圈外,仰首觀瞧,隻見半空雲裏站立一人,但見他:
    麵容端莊確慈祥,頭戴寶冠天衣黃。
    左手幡幢摩珠掛,右手持握禪錫杖。
    蓮花寶台托仙軀,俗衣侍者護座旁。
    身前身後威風凜,祥雲飄處閃霞光。
    眾仙一見此人,盡皆歡呼,皆都翻身拜倒,恭迎仙駕, 閔公長老口誦佛號:”阿彌陀佛, 師父在上, 徒兒這廂拜見師父!”
    悟空也道:“花果猴國孫悟空拜見地藏菩薩金身,請菩薩施佛法助吾等一臂之力,除了這對魔頭。”
    這來者正是那地藏菩薩,端坐雲頭,向下微笑道“閔公、悟空起身吧!不必多禮,待本座降了這兩個魔頭,再做道理。”
    且說那兩個象魔,一見是地藏菩薩,早已唬得魂飛天外,正欲逆身逃遁,卻被地藏菩薩一聲喝止。
    隻聞地藏菩薩冷笑道“爾這兩魔頭,占據此秀麗山川,殘害蒼生,惡行滿滿,如今善惡當有報,乃因果之必然,本應處爾等灰飛煙滅之懲,但吾佛慈悲,如爾等還有改惡從善之意,本座可將爾等招至吾坐下,依師法教,調伏其心,令發道心,消除罪惡;將一切惡念消弭於須臾間,讓一方眾生除卻地獄之苦,各乘蓮花,諸苦停息,爾等可願降服爾?”
    此時那魔國公主上前對二魔道“願兩位能聽菩薩真言,跪地求綁,隨菩薩回轉九華山,真心悔過,恕往日之罪惡,苦其心誌,受其獄火,以便能有重生。”這公主一番真情實意,在場諸人無不動容。
    可那二魔,卻是冷笑不止,那大魔頭怒道“吾把汝這忘恩負義之輩,還敢大話教訓與我,看我先把汝碎屍萬段,再鬥這地藏老兒。”說著舉劍便砍,對公主下了死手,眾仙神不禁大怒,各執兵器便要上前。
    忽聞地藏菩薩一聲喝喊“呔!爾等不知死活的孽畜,竟然不聽規勸,這才是好良言難救該死的鬼,阿彌陀佛,本座要開殺戒矣!”隻見地藏菩薩左手一抬,掌中飛出兩顆魔珠,正擊中二魔,霎時兩團火光,兩股濃煙,兩聲巨響,兩個魔頭頓時炸成灰燼。”
    眾仙神不禁一陣歡呼,齊齊跪拜於地,謝地藏菩薩施法降魔。
    悟空戲道“菩薩好道行,可不知那兩隻石像,怎被這魔頭盜走,您那咒語也被他等盜用,害得老孫在象啼下受煎熬,這如何解釋?”
    地藏菩薩笑罵道“爾這潑猢猻,到會鑽本座的空子,抓本座的把柄,不錯,那二魔是盜了本座獸園的兩隻石象,還盜走了本座咒語,隻可惜呀!本座那時不在九華山道場,而是去了靈山聽佛祖講經,才讓這兩個魔頭鑽了空子。”
    悟空聞言不以為然,又嬉戲道“您老不在也就是了,可那道明和尚的鎮妖劍怎也被這二魔盜來,這怎解釋?”
    侍立在地藏菩薩身後的道明和尚聞聽,笑道“好了!俺說孫大聖,你不是沒能耐降服這兩個魔頭,給自己尋麵來吧?”
    悟空聞聽哈哈笑道“爾這禿驢怎如此厲害,真是鑽到俺老孫肚裏去也,哈哈哈!”眾人也隨著笑了起來。
    此時木娃對地藏菩薩道“啟問菩薩,這魔國如何處置?這些小妖如何處理?”
    地藏菩薩一笑,隨即搖動幡幢,霎時那幾百小妖齊聚幡幢之下,地藏菩薩念念有詞,突兀一聲“變”,霎時間眾小妖都恢複了原形,卻都是此地的各種象種,被二魔施魔法,變成小妖,皆被地藏菩薩所救,呼啦啦奔入深山老林之中,沒了蹤跡,眾仙無不佩服地臧菩薩的法力。
    此時那魔國公主上前,對地藏菩薩萬福道“小女子謝菩薩解救之恩,如今往後,俺當日日禮佛,給您老上香,也願做一名佛家弟子,求菩薩收留可否?”著又對眾位仙神一福道“眾位的解救之恩,吾終生不忘,這裏也謝過了,青山不老綠水長流,但願還有見麵之時。”
    此時地藏菩薩笑眯眯對公主道“你且站好待本座施法於你!”
    那公主不知菩薩何意?但還是站穩身形,閉住雙睛等待菩薩發落,隻見地藏菩薩伸出右手,用那禪錫杖在公主頭頂連揮三圈,口中道聲“去”,便見公主周身一陣,隨即倒地不起,眾人大驚,不知地藏菩薩這般操作是何意?過不多時公主悠悠醒來,隻覺心中清明,那總有的渾渾噩噩已去之不見,不禁心中大喜,忙飄飄萬福,給菩薩施禮。
    地藏菩薩微笑道“好個冰清玉潔的公主,從此那二魔授予你的魔法已全部去除,你可以堂堂正正的做個好姑娘,但你凡塵未了,不宜做本座的弟子,俺也不會收你為徒,你的終身自有歸宿。”
    說著轉首對眾仙道“如今二魔已除,本座使命已成,這就告辭,你等好自為之就是,徒兒,隨為師回九華山!”
    道明應聲,卻在口中打一聲呼哨,便聞一聲獸吼,從那山彎之處轉出那靈獸諦聽與閔公長老一同駕祥雲來在地藏菩薩身旁。
    那地藏菩薩將錫杖一揮,卷起一片祥雲,將那兩隻石像托上雲端,正欲離去。
    忽聞那公主叫道“道明長老請留步,待俺取來那降魔寶劍,物歸原主才是。”
    道明和尚一笑“公主不必,這把降魔寶劍就送與你,也可保你平平安安。”
    公主十分動情,又是一福,含淚道“謝聖僧贈劍之恩,吾當永記心中。”
    地藏菩薩點首微笑,口中吟著經文,化一道金光率眾而去。
    眾人眼見著地藏菩薩金光消逝,都不禁輕輕舒了口氣。
    悟空對木娃道“魔障已除,父王這就續吾那逍遙遊去矣,餘下之事你們好生處置,傳經路上艱險甚多,你等好自為之,為父要你們見一個人。”遂即高聲叫道“憨兒出來吧!”
    隨著悟空一聲召喚,隻見從一塊巨石後麵閃出一人一獸,三個娃娃一看,一聲歡呼,原來正是那負氣而走的懶憨娃與小河馬,隻見憨娃蔫頭耷拉腦,一臉塵土,衣衫不整。木娃三人見到憨娃高興地撲了上去,將憨娃圍住,又摟又抱,十分親密,可憨娃卻是目光呆滯,沒有了往日的精神頭。三個娃娃不禁納悶,不知憨娃出了甚麽事?此時憨娃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竟嗚嗚的哭將起來,哭得十分傷心!這下把三個娃娃都弄愣了,不知如何是好?
    還是悟空解釋道“你們四個娃娃,一路傳經應該互相扶持,互相幫助,怎能鬧出這般糗事?木娃,你是大師兄,就該好好照看三個師弟,怎能讓憨娃獨自走單?如若出了事情怎樣向你二叔父交代?這樣也傷了憨娃的心和你們的兄弟情,你們有所不知,憨娃在自己走單後,遇到了狼群,百隻餓狼圍住了他,幸得我路過救了他,否則豈不成了餓狼的腹中食?這次經曆也把他嚇得不輕,我也訓斥了他,不應該意氣用事?可你們三個做兄弟的對他出走不聞不問?乃是大錯特錯,不可原諒!都必須向憨娃賠禮道歉!”
    木娃三人聽了悟空一番講述,不禁心中懊悔,木娃上前抱住憨娃垂淚道“二弟,都怪大師兄不好,傷了咱們兄弟感情,險些讓你丟了性命,木娃該死,給你賠罪!”
    摩羅娃與修善娃也都止不住淚灑衣襟,來到憨娃近前向他道歉!這下憨娃更是忍不住委屈,大哭不止,哭罷多時,也向三個兄弟表示是自己意氣用事,錯在憨娃,該當受此一難。他們四兄弟情誼深厚,盡釋前嫌,在場眾人無不動容,也深受感動!
    悟空囑咐已畢,便駕跟鬥雲離去,木娃四人齊齊跪倒恭送。
    此時,那魔國公主對四個娃娃一福道“小女子這廂謝過四位仙童搭救之恩,也就此告辭。”
    木娃聞聽上前微笑說道“公主這是要往何方?可有存身之地?”
    公主見問,麵現淒色,哀聲道“小女子已是無家可歸,也隻好走到何處再做道理,如能有那庵廟能收留於吾,也就安心做個佛門弟子矣!”
    木娃笑道”公主此言差矣,難道你對那皓倫公子已無情感,甘願拋下他出家為尼麽?”
    木娃此言正刺痛公主之心,不禁潸然淚下,口打唉聲“仙童休再提此事,俺與那皓倫公子隻是有緣無份,再說那皓倫公子所傾心之人乃是那薄柳國女王,小女子已無那份福氣,仙童為我操心,我感激不盡,但此事就此做罷!休再提起,小女子這就告辭。”說著轉身含淚往山外行去,三個娃娃都不禁為她歎息,心中也都佩服這公主的善良和大度。
    正在此時,忽聞一個銀鈴般的聲音響起“公主且留步!請聽吾一番肺腑之言!”
    公主停住身形,轉首觀望,隻見遠處來了一群人,當首的是位身材矮小的女子,原來正是那蒲柳國女王,帶領群臣來到這魔國境地,兩個女人相見,互為打量,不禁都被對方的美貌所驚,心中暗暗稱讚對方。
    那公主忙上前一福道“原來是女王陛下駕到,小女子這廂有禮了!”
    女王趕緊上前雙手攙扶,微笑道“豈敢豈敢!不必多禮,公主可聽在下一番肺腑之言?”
    公主道“女王陛下有話盡管直言,小女子洗耳恭聽就是”
    女王笑道“那就再好不過 ,本王知你對皓倫公子一往情深,但本王與皓倫公子也是互相傾慕,而且訂了終身,公主心地善良,願苦之自吞,卻要成全我們好事成雙,本王十分感動,吾有一事想求公主應允,不知公主可賞臉否?”
    公主苦笑道“女王陛下,小女子已是無家可歸之人,還有甚麽放不下之事,有何吩咐盡管講來,隻要小女子能辦到,定當從命就是!”
    女王聞聽,心中釋然,依舊微笑道“那本王可就不客氣了,本王之意是公主能否屈身,與本王一同嫁給皓倫公子,咱們二女同嫁一夫,你可願意?”
    公主聞聽驚在當場,半響未語,好一陣才醒過神來“ 眼淚撲簌簌滾落,泣道“女王陛下,小女子感謝你一片苦心,但小女子如今乃是孤苦之人,今後也隻有了卻殘生,能有一處容身之所已就心滿意足矣,哪還敢有那非分之想,再說那皓倫公子對陛下一往情深,而對小女子本是無情,吾怎能做如此不屑之事,請女王陛下收回成命,小女子萬萬不敢承受!”
    眾人見這公主如此深明大義,無不翹指稱讚。
    女王聞聽也是頗為感動,雙手攙起公主,笑道“公主多慮了,這非是本王的一己之意,還有那地藏菩薩的撮合,而皓倫公子也對你很有感情,被你的言行所感動,同時還可圓了皓倫父母的心願,娶個常人的媳婦,這可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公主難道還要拒絕嗎?”
    眾人見說,也紛紛勸解公主,公主萬沒想到還能與皓倫公子成婚,當然是求之不得,也就答應下來,眾人不禁齊來道賀,把個女王和公主羞得滿麵緋紅。這才是
    洞房花燭磨難多,苦盡甘來姻緣合。
    芸芸眾生尊因果,應報全在雷音佛。
    且說除魔之事已畢,眾人隨女王回轉蒲柳國,女王為報三個娃娃除魔之恩,便舉國慶賀,大排延宴,席間木娃與女王商討傳徑之事,女王招來幾位工筆俱佳的文官,抄寫因果正經,不幾日經文抄好,此時木娃四人準備辭行,卻被女王苦苦挽留,讓他們定要參加她的婚禮後再走不遲,木娃急著趕路,可女王盛情之下,又不好掃她興致,隻得應允。
    且說這一日,蒲柳國舉國歡慶,女王、公主與浩倫的盛大婚禮隆重舉行,這蒲柳國當真是處處披紅,家家掛彩,鞭炮齊鳴,鑼鼓震天,王宮中大排延宴,那浩倫公子身穿紅袍,頭戴金冠,女王與公主更是披紅掛錦,頭蒙蓋頭,三人拜了天地,又拜父母,夫妻對拜,終成眷屬,那猛獁莊主夫婦,更是樂得合不攏嘴,沒想到兒子娶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媳婦,隨了二老心願。
    婚禮過後,木娃四人在文官協助之下,在蒲柳國分發因果正經,蒲柳國與猛獁莊的民眾爭先恐後的領取真經,都知因果之深重,遵因果之行可保平安。
    翌日清晨,四個娃娃向女王辭行,女王與蒲柳國民及猛獁莊眾,送出三十裏,依依不舍,灑淚而別。這才是
    四娃奇遇薄柳國,佛經臨處避邪魔。
    一段良緣成佳話,芸芸眾生敬因果。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