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瓊州島巧遇救翁女 訪龍宮鯊怪現原形

字數:17104   加入書籤

A+A-


    播經記!
    如來佛法,普照塵寰。因果經辨出良善,傳經使連接佛緣。踏遍世水蒼山,曆經千難萬險。解救遇難真生命,搗毀罪惡鬼門關。童和娃四結桃園,魔與怪處處可見。脫胎換骨時,再聞佛召喚。
    話說四娃三騎離了埕頭大瀑布,一路行程。這一日,四個娃娃登上一座高山,往下俯瞰,都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隻見山下是一望無際的藍色波瀾,真是天連水,水連天,一眼難望邊際。
    憨娃驚奇道“這是甚麽大湖,竟如此之寬闊?”
    修善娃卻笑道“二師兄,這可不是甚麽湖水,這是汪洋大海之水,想當初,俺曾隨玉帝到過東海的普陀山,觀音菩薩的道場,在那兒也見過如此水景。”
    憨娃聞聽頻頻點頭,口中歎道“妙哉!妙哉!好個遼闊之海!”
    四個娃娃正在觀海,忽聞腳下傳來一陣哭聲,四處尋找,發現在腳下的一片密林之中似有人影晃動,那哭聲就是從那裏傳來。四人難耐好奇之心,便決定前往一探,那藏獒犬在前引路,河馬、神鹿跟隨,四個娃娃也緊隨其後,不多時來到山下那密林之處,隻聞林中傳出一女子的哭聲,那哭聲十分淒慘,旁邊似還有人在歎氣呻吟。
    憨娃站在林外,衝林內高聲喊道“那啼哭之人聽真,吾乃如來佛祖傳經之使,專管不平之事,你等有何冤苦可出林對吾等傾訴,吾等必助你伸冤昭雪,快請出來吧!”
    憨娃聲音未落,那林中哭聲戛然而止,隨即傳出一蒼老的聲音“外邊可真是佛祖的使者嗎?要還是那瓊州妖怪,我祖孫二人就把命交與你,也免了在這世上遭罪,但願你吃了俺的肉,就不要再羞辱俺的孫女,否則俺老漢就是做鬼也定找爾索仇。”
    四個娃娃聽得一頭霧水,修善娃溫聲回道“老人家切莫誤會,吾等絕不是甚麽牛鬼蛇神,確是佛祖的傳經之使,您老莫怕!還請出林一見如何?”
    一陣沉默之後,隻聽到一聲歎息“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咱爺倆就撞撞大運吧!”
    隨即從林中走出一老一少。老的是個老翁,一身漁夫打扮,滿頭白發,整臉皺紋,弓腰駝背,顯得十分蒼老;另一人是個妙齡少女,也是一身漁家女打扮,粗布衣衫,補丁重迭,人卻生得麵容俏麗,身材婀娜,隻是滿臉淚痕,顯得十分憔悴,看來這確是祖孫二人不假。
    且說那祖孫二人出得密林,見眼前是紅綠黑金四個光彩照人的娃娃,頓時愣在當場,許久方醒過神來,那老漁翁急拉孫女跪倒在地,口中言道“原來是四位仙童駕到,恕小老兒眼拙,出口不遜,小老兒這廂賠禮了!” 說著便要叩頭。
    木娃急忙上前止道“老人家休要如此,吾等不敢當,快快請起!”
    那老漁翁卻並不起身,隻是求四位仙童救救他們祖孫二人性命。
    木娃雙手攙起那老者,微笑道“老人家休要慌亂,有何冤屈盡管講來,吾四兄弟定會為您老討還個公道。”
    老漁翁見四個娃娃果然神仙風範,便不再恐懼,竟滔滔不絕的講起他的厄運來。卻原來,這老漁翁祖居瓊州島,要說這瓊州島被譽為奇妙的南國風光畫,它與陸地隔海相望,這裏水中有島,島中有水,秀麗景色和名勝古跡集於一地,這裏有極佳的天然漁港,港域遼闊,地勢險要,它是萬泉、龍滾、九曲三條河流匯攏入海之處。這裏波光錯落,景色秀麗,沙灘廣闊,柔軟潔白;海麵水色湛藍,岩群屹立;海岸綠林成帶,椰樹挺空,炊煙嫋嫋。島中山、河、湖、泉應有盡有,島東、南、西三麵漫山疊翠,樹木蔥蔥,既有挺拔的喬木,也有葳蕤(ēi rui)的灌木, 其間不但擁奇異花木,還有最古老的龍血樹,臨海處山石嶙峋陡峭,直插海底,驚濤拍岸,蔚為壯觀;島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綠影婆娑;北部灘平浪靜,沙質潔白細膩,恍若玉帶天成。這裏盛產夜光螺、海參、龍蝦、馬鮫魚、海膽、鯧魚及五顏六色的熱帶魚,南部水域海底蘊藏著廣袤的珊瑚礁,極目遠眺,煙波浩渺,海天一色。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遼闊的海域自古以來哺育了瓊島漁民,他們操船出海,趕海拾貝,深海摸螺;小舟手釣,大帆捕撈。落日時,伴著粗獷的號子,漁家兒女奮力拖網收魚是最美的畫卷。遼闊的大海包圍著美麗的瓊州島,遼闊的海域也給了瓊州漁民廣闊的生存之地,以海為田,以船為家,世世代代過著做海的生活,每當退潮時,海邊可拾到各式各樣的魚,螺,貝,當真是五顏六色,無奇不有。
    這老漁翁姓吳名翰,字藍帆,久居瓊州島,世代漁民,家中有兒女一雙,都已成家,又育一孫一女,一家人過著平淡卻衣食無憂的生活,誰知禍從天降,這瓊州島不知何時突來了一個妖怪,這妖怪到處殘害生靈,幾乎每晚都會有不幸的漁家遭殃,不是哪家的孩童被他吞食,就是哪家的女兒被掠走糟蹋,島中人人自危,家家恐慌,想躲難的攜家帶口欲逃他鄉,可不是半路被那妖怪截殺,便是被那妖怪興風作浪葬身魚腹,瓊島百姓當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卻說這瓊州島上有一寺廟,名為天南寺,寺中有位住持名為鎮海大法師,此和尚佛法高深,功夫高強,手中一柄紫藤禪杖,可斬妖除怪,法師聞聽瓊島來了一妖怪,殘害百姓,便大開寺門,收容四方百姓躲難,一時寺中住滿逃難的漁民,誰知那妖怪聞之竟打上寺院,鎮海大法師與他大戰三天三夜,難分勝負,那妖怪見手中畫戟難勝紫藤禪杖,便使出一絕門兵器,稱為嗜血飛瓜,此兵器可拋向空中,飛旋回轉,專摘對手頭顱,那大法師一個不慎,被嗜血飛瓜削去項上人頭,死於非命,寺中頓時大亂,百姓們紛紛逃出寺院,那妖怪仰天狂笑,拋出嗜血飛瓜,又摘去不少百姓人頭,霎時天南寺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好不悲慘。
    這吳翰老翁全家此時正在這寺中避難,也隨著人群逃出寺院,來到海邊,此時已是上天無路,入海無舟,那妖怪又已追上,眾人無路可逃隻得等死。
    這妖怪來到海邊,衝眾人一陣狂笑道“你們這些蠢人,逃能逃到何處?不如聽俺擺布還可有一線生機。”說著兩眼瞄上了老翁的大孫女,一伸魔掌便要掠去,那小女隻唬得渾身栗抖,體似篩糠。
    老漁翁見狀急忙上前攔住妖怪道“小老兒求大仙放過小女,她還是個孩子,小老兒願以俺的性命換取,望能高抬貴手。”
    那妖怪聞聽冷哼道“用你的命換,你的賤命能值幾個錢,乖乖將這小妞交予本大王,便饒你全家不死,否則你一家全難活命!”
    吳翰見這妖怪確難通融,便奮不顧身將小孫女夾在肋下,轉身軀直向海邊狂奔而去,妖怪見狀不禁大怒,正欲追趕,卻被老漁翁的兒子攔住去路,手中掄起一把魚叉,直刺妖怪前心,妖怪一聲暴叫,飛起一腳將老漁翁兒子踢出一丈多遠,倒地不起,這才又追到海邊,可此時吳翰與孫女二人,也已躍入滔滔大海,被海浪卷走,不知去向?妖怪無奈回轉,見海邊已是人去灘空,那老漁翁的兒女也已不知去向,隻得悻悻而去。
    再說吳翰爺孫二人,投入大海之中,頓時被大浪卷走,幸得遇上一隻大海神龜,將他二人救起,並馱著爺孫二人渡過瓊州海峽,來到大陸之上,在此遇到四個娃娃。
    木娃等聽老漁翁講述完畢,不禁都暗暗心驚,對那妖怪恨之入骨,也對這爺孫二人深表同情。
    修善娃從都囊中取出些幹糧,送到他二人麵前,說道“你們一定好久沒用飯了吧?這裏有些幹糧先填飽肚子再作打算!”
    老漁翁甚是感激,接過幹糧分給孫女一些,自己也吃了一些,摩羅娃又從附近取來些山泉水,給他二人飲用,吃了食物,又飲了甘泉,祖孫二人頓時有了精神。
    木娃便向老漁翁詢道“請問老人家,這妖怪是何來曆您老可知曉?”
    老漁翁歎氣道“俺們這些窮百姓怎知他來曆,隻是道聽途說而已,據傳這妖怪是甚麽南海惡鯊所變,魔法甚是厲害!”
    木娃又問道“不知他棲居何地?可有何幫凶麽?”
    老漁翁搖首道“這妖怪來去無蹤,不知居於何處?他總是深夜作惡,恐就是怕被探知居地?至於有何幫凶卻未見到。”
    木娃聽罷老漁翁所答,轉首對三個師弟道“這妖怪甚是棘手,咱們還是先去了那瓊州島再作道理?” 遂又轉首對老漁翁說道“吾等四兄弟要去那瓊州島鏟除妖怪,不知您老人家還敢回去否?如有難處也不必勉強,當然如有您老的指引,對吾等斬妖除魔定是大有幫助,還望您老成全。”
    老漁翁看看四個娃娃,麵上現出難色,隨即疑道“幾位仙童,不是小老兒膽怯,而是那妖怪煞是厲害,你們若沒有降他的把握豈不是飛蛾撲火,有去無回,白白送了性命,害了你們小老兒怎能心安?”
    憨娃一旁拍著胸膛叫道“您老人家太也的小覷俺們兄弟了,想俺們四兄弟自為佛祖傳經至今,也不知降服多少妖魔鬼怪,那區區一個鯊妖,又奈吾何?”
    木娃也笑對老漁翁道“老人家盡管放心,吾等尊如來佛祖差遣傳因果真經於凡間,鏟妖除魔,解百姓之苦,乃份內之事,就是刀山火海,也必衝之。”
    老漁翁聞之,心中感動,顫聲道“幾位仙童弘揚佛法真心誠意,如真能除得此妖,可是為地方百姓除去一孽,小老兒就是赴湯蹈火當在所不辭,咱們這就返回瓊州島。”
    眾人在老漁翁引領下,往山下行去,待到山下轉過一道矮坡,麵前便出現一道海岸,岸邊沙灘平整,海麵風平浪靜,海水湛藍。
    望著大海,憨娃歎道“這水麵一望無際,沒有船渡,如何過去?”
    老漁翁聞聽點點頭道“仙童所言極是,如今瓊州百姓遭此大難,已是罕有人出海打漁,也就難尋舟帆,吾祖孫二人也還是巧遇神龜才被駝來此處,可這神龜不知何時再能遇到,這可如何是好?”
    誰知這老漁翁話聲未斷,猛然間那平靜的海麵巨浪翻湧,從海中衝出一隻碩大的動物,但見它
    形似刀魚嘴細長,牙齒尖細列頜旁。身影瘦消流線形,遍體無毛皮溜光。背頂灰黑翅刀狀,腹部潔白胸鰭張。尾部排列水平舵,躍出海麵顯神芒。
    且說眾人見突從海中衝出一隻巨獸,都不禁驚愕,憨娃指著那躍出海麵半空中的巨獸對老者詢道“老人家,這勞神子怪物?是否那鯊妖的幫凶?”
    那老漁翁也是驚詫不已,半響才答道“仙童誤會了,這隻海獸絕非那妖怪的幫凶,此獸名為海豚,它既象魚,卻非是魚,它卻是一種極為善良的動物,也是俺們漁民的好友,此獸聰明絕頂,技藝超群,每每當俺們難尋魚群時,都是靠它引領找到魚群,才有收獲,所以俺們漁民都把它當成神獸看待,但小老兒卻還未見到過如此體型巨大的海豚?真是天降神獸!現在它來到此地,定是為助咱們一臂之力的。”
    此時隻見那巨獸已然落在海麵,露出寬寬的脊背,並不住用長嘴向老漁翁示意。
    老漁翁對木娃笑道“它讓咱們趕緊爬到它的脊背上去,它好馱著咱們過這海峽。”
    眾人聞聽甚是欣喜,便先後都爬上了這巨獸的脊背,藏獒、河馬、神鹿也都被牽上豚背,隻見這巨獸一聲嘶鳴,尾鰭齊擺,霎時便破風斬浪,遊向大海深處,眾人坐在它脊上,如乘帆舟,未感到任何顛簸,眺望著無垠的大海,水天一色,不禁個個心曠神怡,甚是陶醉。憨娃不禁又詩興大發起來,口中吟道
    “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鱗介無小大,遂性各沉浮。突兀海底鼇,首冠三神丘。釣網不能製,其來非一秋。或者不量力,謂茲鼇可求。贔屭牽不動,綸絕沉其鉤。一鼇既頓頷,諸鼇齊掉頭。白濤與黑浪,呼吸繞咽喉。噴風激飛廉,鼓波怒陽侯。鯨鯢得其便,張口欲吞舟。萬裏無活鱗,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漢水,朝宗意亦休。蒼然屏風上,此畫良有由。”
    眾人看憨娃如此,都不禁一頭霧水,也不知他所吟何意?
    倒是修善娃一旁不住點首歎道“好詩!好詩呀!這描屏之作可堪經典,但不知咱眼前這真實畫卷,如何入詩矣?”
    憨娃紅臉道“四弟又拿哥哥調侃,哥哥背個名作還能擔當,可要讓哥哥自作辭賦,那可萬萬不行,還請四弟嘴下留情才是。”
    眾人聽他二人鬥口,也覺好笑,可在這茫茫大海之中,無甚消遣,這也算是調調氛圍,提提精神。
    此時忽聽摩羅娃跳身起來叫道“大家快看,前方有了陸地!”
    眾人起身觀望,隻見前方已現出黑黝黝的海岸線。
    木娃向老漁翁詢道“老人家,不知這離島還有多少路程?”
    老漁翁眯起雙眼,看看那海岸,隨即說道“已經不甚遠了,再有個把時辰就能到岸。”
    大家聞聽都精神起來,皆想馬上能登上瓊州島,憨娃更是心中猴急,也是難怪,這麽久憨娃滴水未進,別人還能堅持,憨娃早已是饑腸轆轆,餓渴難耐。
    終於,海豚馱著眾人來到岸邊,大家離開豚背,足踏沙灘,不禁心中釋然,木娃等對那海豚鞠躬致謝,那海豚晃晃長嘴,搖搖尾鰭,隨即又是一聲長嘶,身形躍起,一個魚跳龍門,又躍入茫茫大海不知去向。不說那海豚已遠去,再說眾人來到岸上。
    老漁翁對木娃道“現在不知各位仙童往哪裏?小老兒可給你們領路。”
    木娃道“不知老人家居住何處?吾等暫無所居,就先到您老府上叨擾幾日可否?”
    老漁翁欣然道“仙童要是看得起老朽,俺自是求之不得,那就跟俺回家便是。”說著便在前引路,眾人跟隨,順著海灘行有數裏,卻未見到一個行人,木娃不禁心中納罕?
    老漁翁似是看出木娃的疑惑,便湊近木娃近前說道“自打那妖怪出現,這裏便家家閉戶,很少有人敢上街,都怕遇到他,但就是躲在家中,也是難以幸免那妖怪的侵擾,百姓苦矣!”
    憨娃忍著饑餓,出聲詢道“敢問老人家,這地方出此孽障,那地方官員為何不申報朝廷,派來降妖除魔之人?”
    老漁翁歎道“仙童有所不知,這地方大員都是些貪官汙吏,搜刮民脂民膏還行,遇到妖怪出現,都早已攜家帶口,馱著金銀細軟,逃之夭夭了!那軍隊首領,聞聽妖怪厲害,也帶著兵丁落荒而走,誰肯為百姓出力,而送了自家性命,當真可惡可憐已!”
    眾人邊走邊談,不知不覺中已來到一座漁村,進到村中,便可見到一些漁夫走在街上,但都個個神色驚慌,見到四個身披仙衣的童子,都不禁驚愕萬分,有膽大的便與老漁翁搭訕。
    此時迎麵走來一位老婆婆,見到老漁翁喜道“老吳頭,你沒死?是誰救了你爺孫二人?快回家吧!你家人都以為你們命喪魚腹,早已是哭成一團。”
    老漁翁聞聽,不禁麵色淒苦,衝那老婆婆一揖道“多謝海婆婆關照!”
    說著給四個娃娃引薦道“這位海婆婆是俺這漁村裏最受尊敬的老人家,她醫道精湛,乃杏林高手,俺們漁民有了病疾都找她醫治,她老人家懸壺鄉裏,積善積德,就是哪家沒錢賦予,她也會分文不取,藥到病除。”
    四個娃娃聞聽,不禁都對這海婆婆肅然起敬,四人同時躬身施禮,那海婆婆見這四個娃娃身披仙衣,手持仙物,身旁還有一鹿、一馬、一犬都非尋常獸類,不禁心中也生出敬畏之意,便也躬身還禮道“老身乃一村婦,怎敢受如此禮遇?不知幾位是何方神聖來到吾這偏僻小村?讓俺們受寵若驚矣!”
    老漁翁急忙道“海婆婆,咱們有救了!這四位仙童乃是如來佛祖派來的傳經特使,是來降服那妖怪惡魔的。”
    海婆婆聞聽,麵現驚喜,又仔細打量四個娃娃一番,不禁拍手笑道“咱瓊州百姓有救矣!四位乃神仙下凡,那惡魔定在劫難逃。”
    眾人又寒暄幾句,便辭別海婆婆向前行去,穿過幾條街道,眾人來到一座小院近前,隻見這院落四周是土坯的圍牆,兩扇木門緊閉。
    老漁翁衝四個娃娃道“這裏便是小老兒的寒所,窮家貧戶,還望四位不要見笑。”
    說著便上前推開院門,當先步入院中,眾人也跟著來到小院之內。隻見院內靠北麵是三間上房,東西各有兩間耳房,隻是房屋都已破舊,門窗不整,漆皮脫落,院中掛著幾張漁網,靠東牆立著幾把魚叉,便再無其它物件,顯然這一家人確實較為清苦,日子過得很是艱難。此時,屋內的人已被驚動,從屋中衝出幾人,前麵的是位老婦,後麵跟著中年的兩男兩女和一個少年,幾人見到爺孫二人不禁驚喜萬分,把爺孫二人圍住,一家人抱成一團痛哭失聲。
    那老婦把孫女摟在懷中,邊哭邊念叨著“俺的心肝寶貝,真是老天有眼,讓你們平安無事,看來俺在菩薩像前焚香禱告,求菩薩保佑,果真靈驗,真是謝天謝地矣!”
    他一家人隻顧團圓之喜,把四個娃娃晾在一邊,甚是尷尬。
    老漁翁猛然驚醒,急忙擦擦淚水,對四個娃娃歉道“四位仙童見諒,怠慢之處深表歉意!”
    木娃笑道“老人家不必客氣,你一家人脫得災難,能夠團聚是喜事一樁,吾四兄弟也為你們高興,何來怠慢之言?”
    老漁翁便給家人引見四個娃娃,大家見禮已畢,老漁翁便盛情邀四個娃娃進屋一敘,木娃等隨老者進得屋內,見這屋內甚是簡陋,靠牆是一張土炕,屋中擺著一張圓桌,幾把木椅,屋角邊堆放著一些漁具,老者甚是熱情,招呼四個娃娃在桌邊就座,讓女兒給四個娃娃上茶。
    憨娃早已是饑渴難耐,見用大土碗上的茶水,端起一飲而盡,又把碗端起,急道“大嫂,再給來一碗,渴殺吾也!”
    那老者女兒見憨娃如此!不禁抿嘴竊笑,趕緊又滿滿給憨娃斟滿一碗,憨娃又是一飲而盡,這才抹抹嘴,坐在椅上,顯得甚是暢快。老漁翁又讓家人趕緊燒火做飯,招待四位仙童。
    木娃客氣道“老人家,你家也不富裕,有些糠餅鹹菜,能夠充饑,吾等足矣,不必破費!”
    老漁翁笑道“仙童乃天神下凡,吾等豈可怠慢,隻是俺家窮四壁,也確無甚好吃食款待四位,也就是些剛剛捕來的海貨,甚是寒酸,小老兒也隻能如此,還望見諒!”
    時辰不大,飯菜已然端上桌,四個娃娃一看,都不禁大驚失色,木娃、摩羅娃、修善娃三人都不禁閉目合掌,口稱阿彌陀佛,罪過罪過!隻那憨娃麵呈喜色,卻原來那桌上大盆小碗盛滿各色海鮮,但見那
    紅蝦紅蟹棕螺貝,章魚魷魚八爪賊。
    寬帶金槍黃花冠,海蛇海馬海龜肥。
    老漁翁見三個娃娃如此,不明其意,便笑道“這些吃食都是俺家人平時捕撈和退潮時在海灘上拾來,供平時食用的,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一理,並不是專為你們準備的,這些在俺這漁家都是些普通食物,並非甚麽珍貴佳肴,幾位仙童不必客氣,要說讓俺拿出金銀采購美食款待眾位,不怕你們笑話,俺還真是囊中羞澀,但這些魚蝦螺貝,蛇馬海龜,卻是可隨手拈來,不足為稀。”
    一旁憨娃卻笑道“老人家你會錯了意,他們可非是讓你破費,心中不忍,俺這三個兄弟呀!可是佛祖的忠實弟子,那才是
    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照燈。
    口中不食葷腥物,素齋素飯持平生。
    老漁翁聞聽,恍然大悟,一拍前額歉道“老朽糊塗,怎忘了幾位是佛門弟子,不食葷腥,罪過罪過!俺這就讓他們給做幾樣素菜上來。”說著便吩咐兒媳去辦。
    木娃急忙起身道“老人家不必再麻煩,有些餑餑鹹菜足矣!”
    老漁翁急道“仙童不必客氣,俺雖不能盛情款待,但做幾樣像樣的本地小菜還是很容易的。”
    說著轉身出去,不多時又提來一罐水酒。此時家人已端上一盆熱粥,一盆白饃,幾盤海菜,有發菜紫菜石花菜,海帶海花鹿角菜,那真是青的真青,綠的確綠,紫的真紫,黃的如金。老漁翁將這吃食端到炕上的小桌,把三個娃娃請到炕上圍坐,自己親自陪著用餐,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陪著憨娃在桌上用餐,幾個女人便到其它屋中自是不提。
    再說這憨娃,見這滿桌海鮮,心中大喜,可左看右看卻不知如何下手,直急的滿麵通紅。老漁翁的孫子見他如此不禁笑道“這位小哥莫急,看我來教你如何食用,說著便手把手教憨娃如何剝蝦?如何拆蟹?如何撬貝?不一會憨娃便吃得滿麵紅光,精神煥發,與那老者的兒孫,推杯換盞,甚是投機。
    老漁翁一旁見憨娃如此,不僅頻頻點頭,對木娃道“這小兄弟,是個性情中人,可交可交也!”
    木娃忙道“老人家慚愧,俺這兄弟心直口快,不拘小節,無禮之處還望老人家見諒!”
    老漁翁手撚胡須笑道“我瓊島漁家都是豪爽之人,更喜交豪爽英雄,這位仙童性情憨直,與吾漁家性情很像,小老兒甚是喜愛,何來原諒之詞?”
    此時大家都已酒足飯飽,老者讓家人撤去杯盤,沏上茶水,四個娃娃舉杯飲茶,卻都皺起了眉頭,原來這老漁翁家中之茶,太也的低檔,不但沒甚香味,反而含在口中甚是難咽,四個娃娃勉強沾沾嘴唇,便都放下茶碗,各找話題與老者家人攀談起來。
    木娃向老漁翁詢問那妖怪的事情,但老漁翁也說不出太多妖怪的背景,木娃問了多時,也未有多少收獲。
    此時天色已晚,老漁翁將他四人帶到東廂房居住,四人來到屋內,個個疲憊,憨娃又喝了不少水酒,倒在炕上便鼾聲如雷。摩羅娃來到屋外給那藏獒喂些海食,修善娃也去給小河馬和神鹿送些吃食飲水,二人返回屋中也各自上炕休息不提。
    且說木娃,心中惦記那妖怪的事情,難以入睡,暗道“這妖怪被人稱作鯊妖,定是這海中怪物,吾何不到龍王那裏尋尋根底?”想至此,木娃翻身而起,輕輕躍窗而出,架起筋鬥雲直上雲天,往下觀瞧,隻見月光下大海茫茫,巨浪滔天,木娃更不怠慢,按落雲頭,口中念動避水訣,一頭紮進大海,木娃入了水中,直插海底,睜眼觀瞧,隻見這海中景色果然不凡,但見那
    海水清清藍湛湛,綠藻悠悠舞翩翩。赤橙黃綠青藍紫,萬點魚色七彩炫。巨鯨洋底稱王霸,珊瑚密布紅白間。溝澗直插難尋底,銀梭群聚渺無邊。
    木娃念著避水訣,一路尋找,卻不知那龍宮在何處?正行間忽見前方出現一隊蝦兵蟹將攔住去路,為首的是個龍蝦婆娘,隻見她
    通體透明眼似鈴,腰躬鱗光一片生。雙箝鼓須頂生矛,短鉤劃水如犁耕。身披紅色玲瓏鎧,手執彎鉤紫杖藤。容顏雖陋卻威武,好個巾幗海中英。
    在她身後立著四個巨龜副將,個個手執長把銅錘,後麵是一群魚蟹僂兵,木娃見狀也不禁生出些許敬畏。
    隻聽那龍蝦婆娘對木娃問道“爾乃何方神聖?到吾這海底龍宮有何貴幹?”
    木娃念著避水訣,說話不便,上前一禮,使用傳音入密的神通應道“俺乃如來佛祖傳經之使是也!現有要事求見龍王,還請將軍引領道路。”
    隻有這蝦婆娘能在耳中聽到木娃話語,便上下打量木娃一番,隨即笑道“原來是如來佛祖的特使,俺早有耳聞,但不知你卻是個小娃娃,看你能避水入龍宮,果然神通廣大,但要想見吾們龍王,可得先過俺這一關,如能勝了俺手中彎鉤紫藤杖,便可進宮,否則,你也就是個冒牌貨,休想見俺龍王!”
    木娃聞聽冷笑道“爾還想與吾較個高下嗎?不知爾在龍王駕前是何官職,有何本領?報名再戰!”
    那龍蝦婆娘聞聽狂笑道“難怪你不知俺的大名?爾且聽真,俺是龍王駕前尋海大員‘蝦媚娘’是也,聞吾名者,躲避三舍,望風而遁,見吾麵者,威風盡掃,落荒而逃,那才是
    久居洋底為龍蝦,早將四海視吾家。
    如今端坐巡海位,翻江倒海護王駕。
    木娃聞聽大笑道“好個翻江倒海護王駕,那吾也報報俺的名號給你聽,在下乃是如來佛祖傳經使,法號慧空,大號桃木娃是也!想當初俺是那
    萬年桃根生吾身,水簾洞中修仙神。
    齊天大聖為吾父,櫻桃寶錘震乾坤。
    那龍蝦婆娘聞聽,霎時更顏變色,手中彎鉤紫藤杖落地,撲通跪倒,口中道“原來是大鬧天宮的神童桃木娃駕到,本尋海有眼不識大駕,還望贖罪,請特使隨本巡海入宮便是。”
    木娃見她這般光景,不禁心中好笑!但還是擺出一副高傲的神態,對她言道“既然已知吾的身份,那就趕緊前麵帶路,耽擱了吾的要事!當在龍王麵前奏爾一本,決不輕饒!”
    這龍蝦婆娘心中不安,便對手下兵將吼道“還不趕緊前麵引路。”又對木娃點頭哈腰的討好道“特使還有何吩咐盡管講來,本巡海定盡心照辦!”
    木娃點點頭,也不答話,便跟在兵將後麵行去,那龍蝦婆娘也緊隨在木娃身後,一路恭維。行不多遠,前方出現一座宮殿,木娃定睛觀瞧,不禁心中讚歎,好雄偉壯觀的龍宮,隻見宮門處,排列不少魚兵蟹將,個個威武,宮門上方懸一巨匾,上書“南海龍宮”四個大字,龍蝦婆娘引著木娃直進宮門,兵將見是巡海大員,也不阻攔。進得宮門,木娃更是驚奇,原來這宮中更是富麗輝煌,真稱得上“水晶宮”三字,但見那
    奇光異彩玲瓏替透,珊瑚點綴草飄葉靚,燈籠魚鱗閃爍紅顏,鮟鱇魚頂射出銀芒,瓣膜魚眼放著綠光,蛤蟆魚竿挺刺燈槍,盞盞明籠懸掛壁上,金梭搖鰭繞燈遊蕩,海底王國絢麗多彩,龍王寶殿通明透亮!
    且說木娃進得龍宮,來到大殿之上,隻見大殿上端坐著老龍王,見木娃來到,急忙起身迎候,那兩旁的龍子龍孫,龍婆龍娘,也都給木娃行禮。
    老龍王笑道“上使駕臨俺龍宮,真乃蓬蓽生輝,老朽這廂有禮了!”
    木娃躬身還禮道“老龍王在上,小孫孫桃木娃給您施禮了!冒昧造訪您的龍宮,小的因為佛祖傳經,身無長物,也未給您老拿些禮品獻上,還望您老見諒!”
    龍王笑道“上使忒也得客氣了,能想到俺這小小宮殿,大駕光臨,本王已是求之不得,但不知上使來到寒宮有何指教?”
    木娃歎口氣道“不瞞老王爺,俺們四兄弟傳因果真經,一路行來,到得那瓊州海島,卻逢那裏有鯊妖作孽,殘害百姓,但吾等對此地人生地不熟,更不知那鯊妖是何來路,特來求您老相助查個明白。”
    龍王聞聽,低首沉吟,隨後對木娃道“俺這裏是南海龍宮,這南海水域廣闊,管轄地界太大,包括數百個由珊瑚礁構成的島、礁、灘、沙和暗沙,依位置不同分為四群,既東沙群嶼、西沙群嶼、南沙群嶼,都乃華夏天朝所管轄,天宮玉帝特差俺協助天朝皇帝管理此片海域,故此地發生如此妖孽殘害百姓之事,本王也有除妖之責,但本王平日裏事物繁忙,也未接到過下屬參報,所以不知此事,既然上使接管此事,本王當傾力相助,俺這就派屬下去探聽消息,上使可先在宮中等待,正好本王備些水酒,咱邊飲邊侯如何?”
    木娃見此也別無他法,隻得等候消息,便點首同意,老龍王甚是高興,馬上傳那龍蝦海巡,率眾前往查探,如有訊息速速稟報。那龍蝦婆娘領命而去暫且不提。卻說木娃被老龍王留在宮中飲宴,那龍王甚是殷勤,命手下擺上美酒佳肴,款待木娃,這木娃隻是吃素,看著那滿桌奇珍異肴,卻不動口。
    老龍王不明所以,便對木娃道“難道本王這些美味不合上使的口味?”
    木娃一笑道“老王爺多慮了,木娃乃是佛祖特使,特遵佛法,受佛戒,不食葷腥之物,隻食素食,所以王爺這些美味佳肴木娃無福受用。”
    龍王恍然大悟,欠道;“本王欠慮,還望上使見諒,那就嚐嚐吾這海中特產,上使盡管放心,都是些素食之品。”
    過不多時,便有蝦兵送來幾盤素食,木娃一看甚感驚奇,隻見這些盤中竟裝著瓜果梨桃,荔枝香蕉,大棗甜柿,草莓櫻桃,玉米紫薯,且個個水靈光鮮,一看就知是剛剛采摘而來。
    木娃詢道“請教老王爺,想這大海之中如何種出如此鮮品?真真奇事也!”
    老龍王得意道“這些鮮果蔬,可是俺這龍宮的寶貝,是輕易不肯拿來請客的,上使乃是貴客,本王特采來一些供你品嚐,這可是特殊待遇了。要說這些果蔬,來之不易,它們可非是那陸上農家所種的一般果蔬,而是天宮上太上老君用仙丹仙水培育出的特殊種子在海中栽培而成,這些種子可以在無陽光,無土地,無肥料的大海中生長,而且長得還十分鮮豔奪目,口味甚佳,但它有一點卻是難達願望,就是果實甚少,一棵苗結不出幾個果,所以每個果實都十分珍貴,並不比那王母娘娘的蟠桃遜色,上使你就好好品嚐品嚐吧!”
    木娃伸手拿起一隻櫻桃,塞進嘴裏,頓覺清涼之氣充滿口中,用牙一咬,桃肉甘甜味美,確是好吃,不禁心中大讚,想吾桃木娃久居花果山,甚麽樣的果實未嚐過,又在天庭吃過王母娘娘賞賜的仙果,可說是賞果的魁首,可卻從未吃過如此異味的果實,不禁口中連連稱讚,便把盤中各種果實都嚐吃了一遍,那真是個個甘甜適口,堪稱美味佳品。
    老龍王見木娃對他的海中精品果實讚不絕口,也是心中大喜,又與木娃一番長談,此時突有蝦兵來報,巡海大員探聽鯊妖消息已回,在殿外等候召見,龍王急傳她進見。
    不多時隻見那龍蝦婆娘來到殿上,對龍王叩拜,秉道“秉龍王,小的尊王旨,查找那鯊妖魔怪,已有消息,那鯊妖本是咱南海的一隻鯊魚所變,他棲居於南海的曾母暗沙礁島之中,此妖神通廣大,本領高強,善使一杆神戟,據傳是當年神戟大將呂布所使的方天畫戟,後流落民間,一個巧遇,被鐵拐李發現,帶回天庭,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竟成仙器。隻那太上老君一日喝醉了酒,拿這仙器一陣亂舞,不慎失手掉下雲端,巧落在咱南海的東嶼島上,被這鯊妖發現,據為己有,待鐵拐李到太上老君處尋戟,老君隻好實情相告,鐵拐李甚是氣惱,可對老君也是無可奈何,隻好自己下凡尋找,卻是踏破鐵鞋無覓處,費了功夫還是無處覓,鐵拐李隻好無功而返,也就不再提此事,那老君卻是成了心病,總想能給鐵拐李找回來,托了不少上天的巡查官,也是渺無音訊,如石沉大海。
    再說這鯊妖,原是一隻鯊魚,因在東嶼島附近海水中棲息,碰巧在那島旁海水中發現一隻水晶盒,盒內有一幅畫冊,竟是修仙之法,這鯊魚大喜,便按畫中圖形開始修煉仙術,但這鯊魚究竟天生智慧低下,無法領會畫中精髓,故修煉得走火入魔,不但沒成了仙神,卻成了一隻鯊魚精,它大是惱火,便到處發泄,殘害生靈,因它並不與咱龍宮發生不睦,所以也就未引起龍宮關注,竟讓他長此以往的逍遙法外,本巡海稟報已畢,請龍王下旨定奪。”
    龍王聞聽不禁大怒,便要馬上發兵討之!
    那龍蝦婆娘卻忙進言道“大王且慢,據臣所查,這鯊妖確是非同小可,咱龍宮兵將恐難是他的對手,既然佛祖上使在此,不如還是讓他們接管此事,咱們從中相助也就是了,不知王駕以為如何?”
    老龍王轉首看著木娃尋道“既然那鯊妖本領高強,看吾這南海領地卻也是沒有能勝他之將,不知上使可有降他之法?”
    木娃笑道“除妖之事,吾等義不容辭,龍王隻需將這位巡海大員及她手下眾兵將借吾一用就是了,隻是木娃還有一事不明,要向這位巡海探問?”
    那龍蝦婆婆忙道“上使有何疑問盡管道來,隻要是俺所知之事,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矣。”
    木娃道“但不知那東嶼島是何去處?那裏為何能有修仙圖出現?定有蹊蹺!不知巡海可知否?”
    龍蝦婆娘聞此言不禁麵現難色,用眼向龍王看去,像是在征得龍王的許可,此時隻見老龍王麵現不悅之色,龍蝦婆娘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便愣在當場。
    木娃急忙說道“如有不便,隻當木娃未言!”
    那龍王歎口氣,麵色一轉,苦笑道“不瞞上使,這是俺龍王一段恥辱之事,本不願提起,但如今既事關除妖大計,也就不妨講給你聽聽,也算對你除妖助上一力。”
    說著轉首對那龍蝦婆娘道”你就把前因後果講給上使聽聽吧!”
    那龍蝦婆娘躬身答道“謹遵龍王旨意,如有冒犯之處,還望龍王恕罪!” 說完轉向木娃正道“上使聽真,往昔千年,南海龍宮、發生一件奇事,老龍王敖欽的女兒小龍女,艱難中誕下一子,名鼇,此子誕生時龍翔鳳舞、百鳥齊鳴,金光普天,而鼇長相奇異,龜背、麒麟尾,老龍王見女兒竟生此怪物,勃然大怒,一氣之下,抽出腰間玉帶拋向河海間,形成玉帶灘,阻隔了鼇母子欲歸南海之路,小龍女苦苦哀求,望老龍王認鼇為孫,但卻未果,情急之下,心力交瘁,終麵向南海化作龍潭嶺,鼇見此景,凶性大發,興風作浪,霎時水患遍地,禍及百姓。觀音聞訊,足踏蓮花寶座趕至南海邊,聚百川千水為萬泉河,降驚濤駭浪為龍滾河,合縱溢橫流為九曲江,攏三江匯聚鼇頭直瀉南海,擲金牛一頭,形成金牛嶺阻止水患,並在三江之地施五百法器,天降財寶,地湧甘泉,民間流傳的“財源茂盛達三江”一說由此而來。觀音與鼇鬥法七十二回,終將鼇收服點化成鼇龍,觀音乘鼇龍往西而去,卸下蓮花寶座,化作現在的蓮花墩,鼇留下原身化作了東嶼島,而身後這片美麗神奇的寶地後人稱為博鼇之地。再說那東嶼島本是鼇元身化作,未被觀音收服時,小龍女曾找到天庭仙神,求來一部修仙法圖,但鼇未曾修煉,便被觀音帶走西天,但他那修仙法圖卻隨元身化作東嶼島而落到島周海水中被那鯊魚得到,正所謂無巧不成書!此事原委如此,不知上使明否?”
    木娃邊聽邊頻頻點首,口中言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看來那鯊妖果然神通廣大,確難對付!敢問巡海,這鯊妖現居何處?”
    龍蝦婆娘道“經本巡海探查,這鯊妖現居在咱南海的曾母暗沙一處礁島中,在這塊礁島四周之水中有一天然洞穴,它平時就潛在洞中,那洞裏還有數百魚蝦婁兵把守,個個也是妖邪精怪,本領不凡。”
    木娃聞聽心中已有打算,便對龍王道“多謝龍王爺和巡海大員相助,探聽明了那鯊妖的詳情細底,俺這就回去與俺三個兄弟一議,然後到他那洞中一探究竟,如有機會便除了這鯊妖便是!”
    老龍王聞聽甚是欣喜,便要那巡海大員協助木娃除妖,木娃別了龍王,那龍蝦婆娘相送出得海水,木娃告辭。
    那龍蝦婆娘道“如需相助,特使隻需在這海麵上念三聲‘龍甲相助’,本巡海定率大軍支援,木娃連連稱謝而去,那巡海龍婆回宮複命不提,這才是
    嫩草怕霜霜怕日,妖精懼仙仙來遲。
    黎庶畏魔魔畏神,鬼魅恐閻閻羅知。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