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勇奪神衣猰貐逞凶 探訪東海觀音降獸
字數:13527 加入書籤
播經記!
且說木娃離開南海龍宮,回到瓊島漁村,此時天已大亮,憨娃三人一早起身不見了木娃,正自著急,見木娃回轉,便圍上前來詢問他去了哪裏?木娃便將一夜打探來的事情一一講述一番,三人才心中明了,甚感興奮,四人正要商議除妖大計,那老漁翁來到屋內,送來早餐,幾人胡亂吃些食物,便開始商議,那老漁翁在一旁抽著旱煙。眯著眼睛旁聽。
木娃道“如今既已知那鯊妖的棲居之所,尋到他已不是難事,隻是這妖怪本領高強?能否降服,咱們卻無把握,需好好商量個萬全之策方可行事,不知三位師弟有何良策?”
憨娃不屑道“不就是個鯊魚精嗎?能有多大能為,三位兄弟不用你們動手,俺憨娃一頓鐵勺就讓他屁滾尿流,上閻羅那裏報到。”
摩羅娃笑道“二師兄果然英雄氣概!可這鯊妖卻是水中精怪,你憨娃有水中的本領嗎?恐怕到了水裏,你還沒動手就成了壇子灌水沉底啦!哈哈哈!”
憨娃聞聽,愣了一愣,卻未吭一聲,但麵上仍現出不服之意!
修善娃一旁正色道“三師兄所言極是,休小看了這鯊妖,他可是水中魁首,浪裏蛟龍,憑水性咱們都不是他對手,須有龍王的兵將相助,才有降服他的機會。”
說到此處,眾人都沒了聲音,沉默不語,半晌無人再提出好辦法。
此時那老漁翁抽出口中煙袋,嗬嗬一笑,說道“怎麽?幾位仙童無計可施了麽?老朽有個考量可否一試?”
木娃忙道“老人家有何妙計快快講來,隻要能除得鯊妖,就是刀山火海吾等也要拚上一拚!”
老漁翁歎口氣道“幾位仙童,俺說的方法也不一定靠譜,因俺也隻是道聽途說而已,這瓊州島百年來就有人相傳,在五指山上有一仙洞,洞中藏有天神遺留的幾件神衣,稱為‘避水神靠’,但這仙洞卻被一怪獸占據,此獸十分厲害,多少本領高強的勇士想奪取神衣,卻都丟了性命,故此人們都對這仙洞敬而遠之,不敢越雷池一步,我想如果幾位仙童能戰勝那怪獸,取得避水神靠,便能在海中與那鯊妖一戰,而不受製於海水,定能戰勝他,不知幾位仙童以為如何?”
四個娃娃聞聽大喜,木娃道“老人家可知那仙洞在何處?可否引領吾等前往奪取那幾件神衣?”
老漁翁嗬嗬笑道“那是自然,帶路本就是老朽之本分,那五指山離此並不很遠,兩個時辰就能到達,如果幾位仙童沒有別的事情?咱這就出發!”
四個娃娃頓時忙碌起來,個個收拾停當,帶上兵器,牽上河馬、神鹿,藏獒犬在前探路,老漁翁一路指引,五人踏上路程,一路之上,隻見風景如畫,海風徐徐,椰樹成行,鷗燕盤旋,不多時見前方出現一片山巒,待走到近前,隻見那
峰巒起伏鋸齒狀,形似仙掌五指張。白雲繚繞霧蒙蒙,綠林盤旋峰巔上。一指峰挺崢嶸壁,二指峰插雲卷浪。兩指縫間山形險,架成天橋遊仙郎。四指峰尖如刀劈,三指五指列兩旁。
四個娃娃見如此景色,不禁大感驚奇,眾人一鼓作氣登上峰頂,置身峰巒,雲霧貼身,徐徐飄蕩,似置仙境;俯瞰南海,萬頃碧波,海天一色,景象萬千;五指山周,森林蔥鬱,層層疊疊,逶迤不盡;峰下江河,縱橫交錯,山光水色,彼此輝映;當真奇特瑰麗。
老漁翁指著山半腰的密林說道“那林中就藏著一處仙洞,咱們可到那裏一探,可那怪獸著實厲害,萬萬當心才是。”
四個娃娃點首稱是,便由藏獒犬在前探路,眾人拉開一段路程跟隨在後,不多時已然進入了那神秘的大森林,但見那林中
蘊藏無數千載木,落葉厚積沒膝路。 樹脂散香薄霧紗,環繞深穀輕飄浮。水流湍急歸大海,千姿百態瀉瀑布。飛鳥蟬鳴狼撲兔,山鷹翱翔猴戲樹。虎豹熊豺隱身形,山羚跳澗躥野鹿。
且說眾人小心翼翼入得林中,往前探尋,走不多遠,忽聞前方傳來藏獒犬的叫聲,眾人精神一振,摩羅娃牽掛那藏獒犬安危,當先衝向前去,眾人隨後跟來,來到近前眾人都不禁大驚失色,隻見前方出現一塊巨石,巨石上方是一石洞,洞口前立一怪獸,身軀碩大,麵目猙獰,但見它
青麵獠牙人麵具,似虎似狸碩身軀。四隻利爪賽刀鋒,頭頂獨角潑風起。周身骨節掛鱗片,長尾如鞭掃千騎。食人如麻百姓懼,鬼蜮魍魎也難敵。久居洞穴守神衣,五指山中藏玄機。
此時那怪獸正飛身撲下,直衝藏獒犬,摩羅娃大吼一聲掄錘向那怪獸砸去,那怪獸身軀一轉,一條巨尾橫掃摩羅娃下盤,摩羅娃縱身躍起,躲過巨尾一掃,可身形還未落地那怪獸兩隻前爪,便對摩羅娃頭顱抓來,摩羅娃唬得落地滾翻,堪堪躲過利爪,隻把眾人也唬得更顏變色,皆未想到這怪獸如此厲害!
再說那藏獒犬見摩羅娃被那怪獸所傷,便衝那怪獸奮勇撲上,卻被那怪獸一角頂在脖項之上,摔出一丈多遠,血流如柱,倒地不起,摩羅娃一見趕忙撲到藏獒犬身前,給它止血療傷,修善娃急忙給它喂進一粒仙丹。
眾人見這怪獸如此厲害都不禁暗生懼意。
木娃卻是不以為然,上前一步點指怪獸怒道“好怪獸!果然本領不凡,報上名來受死!”
那怪獸突然一陣咆哮,四隻利爪刨地,獨角搖動,長尾亂掃,衝木娃逼來,木娃探臂膀取下櫻桃寶錘,幌一幌扛來粗細,丈二長短;又念動咒語,將身軀長得與那怪獸一般大小,準備迎戰,可那怪獸並不主動攻擊,隻是在原地示威。
木娃心道“憑吾萬鈞神力還懼它何來?”想至此,揮動寶錘直砸怪獸頂梁,誰知那怪獸並不躲閃,直將獨角迎擊,隻聽震天一聲巨響,木娃隻覺得櫻桃錘如砸鐵柱,雙臂發麻,連退數步一腚坐在地上,再看那怪獸也被震得腚坐石上。木娃不禁大驚失色,暗道“好厲害的怪獸,竟有金剛之體。”想俺木娃神力還從未遇到如此力大無窮的怪獸,今日算是遇到了對手,可也激起木娃憤怒之情,翻身而起,便欲再戰,那怪獸也已跳起身來,衝木娃連連吼叫,聲震群山,好不恐怖!
老漁翁見狀,忙上前止道“仙童且慢!想這怪獸確是難鬥,如此鬥法恐難取勝,依老朽之見還是先想個萬全之策再鬥它不遲。”
憨娃也一旁叫道“大師兄且息雷霆之怒,休意氣用事,先退了再尋他策?”
木娃聞聽,也感憑自家本領一時半刻也確是難以降服它,便點首應道“就依老人家之言,先速速退去再做道理,你們先走,待吾斷後。”
眾人這才將受傷的藏獒犬駝在小河馬背上,匆匆向山下退去,木娃手擎櫻桃寶錘斷後。那怪獸見他們退去,也未追趕,隻在那裏連聲咆哮,以示威脅。
且說眾人退到山下,個個沒精打采,老漁翁也是麵色嚴峻,四個娃娃心中明白,老人家對他們能否戰勝獸怪已是心中生疑?
修善娃來到老漁翁近前,微笑說道“老人家休要沮喪,這次沒能降服於它,並非吾等沒這能為,隻是對這怪獸不知底細,待吾們探來它的根底定能降服此獸!”
老漁翁勉強點點頭,苦笑道“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呀!?”
且說眾人退到山下,找個山泉之處,停下歇息,眾人取些山泉止渴,摩羅娃又給那藏獒服下兩粒葛仙翁贈送的補血仙丹,過不多時,藏獒犬已是恢複如初,翻身跳起,衝山頂一陣吼叫,顯然對那怪獸並不服氣,隨後又貼在摩羅娃身前一陣狂舔,以示親密和感謝。四個娃娃聚在一起商議如何降服這怪獸。
憨娃道“這怪獸如此厲害,看來咱得請些救兵方能降它,可請哪位神仙能有如此本領呢?”
摩羅娃瞪他一眼氣道“俺說二師兄,休長那怪獸誌氣,滅了自家威風,降服這區區一個怪獸,何須請什勞子救兵,你要懼怕就在家中歇息,待吾等三兄弟降它便是!”
憨娃聞聽漲紅了臉,叫道“誰懼怕那怪獸?三弟你有無膽量?咱倆這就去再大戰那怪獸,誰不敢去誰就是鼠輩!”
眾人見他二人爭執,即好笑又無奈!
此時,修善娃來到木娃近前低聲道“大師兄,這裏曾是觀音菩薩降鼇之地,這幾件神衣恐怕也是菩薩遺留之物?依吾之見,不如去那東海普陀山,觀音道場向菩薩詢問究竟,也許能尋來降那怪獸之法,不知大師兄以為如何?”
木娃聞聽,沉思片刻,點首說道“四弟此法可行,你們在此等候,待吾前去東海。”
說著縱起筋鬥雲,翻上雲端,那老漁翁見木娃如此神通,也不禁心中讚歎,臉上又泛起笑容。
且說木娃駕筋鬥雲,行不多時便來到東海,手搭涼棚往下觀瞧,但見腳下是一片汪洋,在那大洋之中有一片星羅的綠洲,木娃降落雲頭,離近再觀,見有一處綠洲象一尊仰臥的觀音,安靜地躺在碧波之上,木娃不禁心中升起敬意,緩緩落到地麵,四處一望,不禁心中讚歎這海中綠洲竟如此美景,隻見那
四麵海波風光旖,幽幻獨特金沙奇。洞壑瀑景渾一體,潮漲潮落潮音彌。山海兼勝水天色,古樹名木仙露滴。美鹿麒麟神鷗飛,香花異草鋪滿地。
木娃正自觀景,忽聽身後有人說話“這位仙童,不知何事來到俺這珞珈山?”
木娃聞聽轉首觀瞧,隻見身後站立一老翁,一身漁夫打扮,卻是鶴發童顏,長髯飄灑。
木娃急忙躬身施禮,答道“不知老人家何方神聖?娃兒這廂有禮了!”
那老翁手撚長髯,對木娃一陣打量,隨後笑道“如果老朽猜得不錯,那如來佛祖傳經之使桃木娃可是爾否?”
木娃聞聽甚是詫異,不知這老翁怎識得自己?
那老翁看木娃表情,不禁哈哈笑道“看來老朽所猜不錯,吾就是本地土地,對你等傳經之事早已聞之,又有眾多天庭仙神到這觀音道場,不時議論你等的傳經之事,再看你這身打扮,老朽一猜便知!”
木娃聞聽這才釋然,躬身敬道“原來是土地公公,木娃失禮之處還望公公見諒。聽公公所言,這裏名為珞珈山,不知觀音菩薩的道場可在此處?先前木娃也曾來過,可不知因何與前番不同?”
那土地答道“不錯,這裏原本是觀音菩薩初來時的道場,但後來觀音嫌此山較小,看中了對麵的普陀山,那個地方很大,且風景秀麗,菩薩便在那邊開辟了新的道場。但普陀山和洛迦山有一片海水相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蓮花洋,每當海風吹拂,海水翻滾,蓮花洋就像千朵蓮花盛開,給海天佛國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木娃聞聽,點首稱讚,隨後對土地道“還請土地公公引領晚輩前往觀音菩薩道場,木娃有急事求菩薩相助。”
土地欣然應允,笑望木娃道“麵前這片蓮花洋,咱們一同越過才是。”
木娃聞聽微微點首,隨即飄身而起,腳踏祥雲飛過蓮花洋,土地公公也不怠慢,口中念動咒語,一個身軀飄在空中,如似大鵬展翅,輕鬆越過蓮花洋,他二人前後飄落在對岸,停住身形,木娃手搭涼棚往前觀瞧,猛然發現在前方不遠處有一巨石,巨石之上深深鑲嵌一雙大腳印,巨石下方刻有三個大字“觀音跳”。
看著木娃疑惑的樣子,土地微笑道“娃兒有所不知,這塊巨石乃是普陀山的一景,想當年觀音開辟普陀道場,從這洛迦山一跳便跳了過去,跳到普陀這邊的這塊巨石上,她落下來時,留下一雙很大很大的腳印,從此留下這麽一個古跡“觀音跳”,香客們對菩薩的腳印很是尊敬,他們把頭磕到菩薩的腳印裏去,便認為腦子會聰明起來。”土地邊說邊便帶著木娃繞過‘觀音跳’巨石,繼續向前行去,但見眼前出現一片港灣,原來竟是一個停靠漁船的碼頭。
土地指著碼頭說道“這碼頭名為短姑道頭,是一個古老的碼頭,凡前來普陀洛迦朝山進香、攬勝觀光者,都得由短姑道頭泊船登岸,此地舊時原為海灘,灘上自然生就闊三餘丈,長數十丈,小石自相零附,兩側錯列著巨細不一,形狀各異的岩石,石上鐫有“短姑古跡”等題刻,出沒於潮汐波浪之中,成為舊時普陀山的天然船埠。
這短姑道頭確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女子,發願要到普陀洛迦朝山禮佛,幾年後,湊資雇船,相約小姑,遠道航海渡蓮花洋來到普陀山。這一日,風和日麗,船泊道頭,係好纜繩,準備上岸進香,誰知此時小姑正巧天葵來潮,如隨嫂子前去朝佛,身子不潔,有汙佛堂,不勝愧疚,隻得留在船中,托嫂子在菩薩麵前代為進香了願,其嫂逗而笑之,小姑更覺不好意思,怨自己無福親禮菩薩。小姑在船上久等嫂子不來,時己正午,肚子也餓得咕咕直叫,就埋起怨來。這時,隻見一位身著灰白衫裙,如村婦般的女子,手挽竹籃,向泊船處走來,對船上小姑招呼道“姑娘餓了吧,你嫂子叫我將飯送來,快將纜繩拉攏些。”小姑見有人送來飯菜,頓時感到十分高興,但此時正逢漲潮,波浪洶湧,難將船靠攏埠頭。那村婦見她著急,就安慰道“你不要著急,讓我來設法。”於是彎腰隨物揀起幾塊小石塊,一塊一塊向浪水中拋去,然後一步一步踏著這些剛拋下的石塊,走近小船,將竹籃提給小姑,小姑吃著,覺得從來也沒嚐到過這樣香噴噴的飯菜,美滋滋地吃了個飽,並連聲表示道謝。那村婦笑道“勿用謝,你小小年紀,能隨你嫂來朝山進香,卻也難得。”說罷收起籃子,踏著那些石塊一步一步向岸邊走去,剛巧來了一個浪頭,把她的衫裙下擺打濕了一片。小姑覺得十分過意不去,卻又見那女子回頭向她含笑致意,逐漸隱沒在綠樹黃牆之中。不多一會,嫂子回轉,叫小姑快隨她到岸上去吃飯。小姑道“你不是已請人給我送來飯嗎?味道可好呢!”其嫂愕然,聽了小姑進述那位村婦送飯經過,甚為驚奇,於是立即上岸,直奔佛寺而去。進到圓通寶殿供奉那慈祥莊麗的觀世音菩薩,入殿後嫂子跪在佛像前三拜九叩,一心祝願,細瞧這菩薩的麵與小姑所講的村婦一般,又忽然見到菩薩衣擺下端有一片濕漉漉的水漬,猛然領悟,這不是剛才送飯的那個村婦嗎,原來是觀音顯靈。”
木娃與土地邊走邊聊,木娃聽得津津有味。過了短姑道頭,前麵是一片平坦的沙灘,一眼望去,兩脈青山懷抱一灣金沙,灘平沙細,浪緩波平,沙灘中間有一岬穀伸向水際,將沙灘分成兩片,四周礁岩千姿百態,岬穀上有巨岩瀕海矗立。
土地指著那岬穀道“這岬穀稱為‘獅子尾’;”又指著巨岩道“它叫作‘獅石’;這片沙灘就是名揚四海的‘百步沙’。”
二人足踏細沙,穿過金色沙灘,前方出現一塊巨石,體積龐大,上石略尖,下石麵廣,相接處僅一拳間隙,上石淩空孤峙,觀之若懸,望之欲墜。
土地又指石笑道“這石名為‘磐陀石,被譽為“天下第一石”,是觀音大士說法講經之處。
再往前行,是一條石鋪山路,二人沿路前行,待走到路的盡頭,前方又現一巨石,石大如屋,斜置若撲,上鐫“海天佛國”大字,岩頂累一石,長方形,如同一麵風帆,鐫“雲扶石”
木娃心中著急,腳下加快,急往前趕,突然麵前出現一座石洞,洞口上方鐫“潮音古洞”四個大字,待登洞頂觀看,隻見洞體延入海中,進入洞內但見裂石嶙峋,海潮撞擊,聲若驚雷,來瀉飛瀑,回濺明珠,當真驚心動魄。
二人穿洞而過,忽覺眼前一亮,前方竟又一番天地,隻見紫竹掩映,小徑通幽,靜修洞列,池水漣漣,桃花盛開,綠草芬芳,好個瓊島仙境,當真是
紅霞瑞靄罩竹林,紫氣祥光射琉璃。
白雲銀煙頂旋飄,綠茵粉蕊足下移。
此地生長著片片紫竹林,這紫竹竹稈紫黑色,光滑鮮亮,姿態秀雅端莊,枝葉如丹,條條曲徑穿過片片竹林,不知通向何處?但每條曲徑入口處都佇立兩塊竹匾,每塊竹匾上都刻有詩句
一條向東的曲徑處,竹匾上刻著 “紫竹林中觀自在,蓮花座上現如來。”
向南的曲徑處刻有“紫竹已同群木秀,白鷗猶帶晚潮飛。”
向西的曲徑處刻有“青蓮一片依龍藏,紫竹千竿散蜃樓。”
向北的曲徑處刻有“紅蓮冉冉生香海,紫竹離離繞梵莚。”
在這些曲徑入口的正中處,佇立一塊巨石,上書“紫竹禪林”四個大字,落款處還有一行小題
“林中紫竹秀,世外白華春。”
木娃與土地站在巨石前,木娃不知再沿哪條曲徑前行?
土地指一指西邊那條小徑笑道“從這裏前行,便可到達觀音道場,觀音院。”
二人一路行來,土地講得津津樂道,木娃聽得津津有味,木娃不禁頻頻點首,口中讚道“這東海聖地果然不凡,當真是步步見景,處處留名,觀音聖地,香客如雲。”二人穿徑而過,一路觀景,邊行邊談。
不知不覺間木娃忽感心中急燥,便對土地道“咱還是趕緊趕去見觀音菩薩!莫要再耽擱時辰!”
土地見他如此著急,便在前引路,穿過長長一條曲徑,走出了這片竹林,忽見前方豁然開朗,出現一座牌坊,上刻“東海觀音道場”,兩旁一副對聯“登彼斷岸望長空,紫竹深林萬壑風。”
牌坊兩旁,立著童男童女二人,土地上前一揖道“紅孩、玉女二位仙童,現有如來佛祖傳經之使慧空,有要事求見觀音菩薩,還請二位給通稟一聲,本土地這廂謝過了!那童男童女齊把目光放在木娃身上,一番打量後。
隻聽那玉女鶯聲笑道“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桃木娃駕臨,小女這廂有禮了!”說著輕輕一福。
木娃急忙還禮道“木娃不敢當,冒昧打擾還請恕罪!
那玉女又是一聲輕笑“上使不必客氣,不知你求見觀音有何事情?”
木娃苦笑道“不瞞玉女,吾等傳經路上,途經南海瓊州島,有那鯊妖殘害百姓,使得當地生靈塗炭,吾等欲要除此鯊怪,但他神通廣大,吾等在海中難以勝他,無奈之時得知五指山上有神衣水靠,但卻為一怪獸看守,吾等勝它不得,特來求助觀音菩薩,先前吾也來過,都是木吒予以引見,今日就有勞二位仙童能與通稟,木娃感激不盡!”
那玉女俏皮一笑道“觀音菩薩早算到你要來咱這東海,特差遣吾二人在此迎候,恭請二位入觀覲見。” 言罷二童在前引路,入得牌坊之內,木娃、土地也便隨在身後。隻見一條晶石所鋪的甬道,蜿蜒而上,直插山頂,路兩旁是鮮花異草,奇石蒼鬆;腳下祥雲飄散;頭頂瑞光照耀;前方香煙繚繞;身後鍾鼓聲縈。
木娃不僅頓感心曠神怡,一路行來,更見無數廟宇,坐落山前崖後,峰端林間,當真是碧瓦紅牆,飛簷轉角,好不雄偉,更有那無數僧尼,仙女神童,身著赤橙黃綠青藍紫飄飄彩衣,點綴在花宇叢中,更顯得仙島瓊景,如入畫中。
不多時已來到山頂,木娃四望,但見腳下金沙環繞,鳥語花香、流泉淨水,宛如世外桃源;身處此地,木娃不禁生出“逍遙白雲間,身如清風蕩,一覽青山水,吾自飄若仙。”之感。再看普陀峰頂之上,一座宏偉廟宇,廟周林木蒼翠,風景如畫;寺院座北向南,山脈環繞,左山如青龍,右山如伏虎,確乃靈山聖地;寺門上柳浪聞鶯、鴿鳥飛翔、一派祥和瑞氣;寺門前放生池畔,一灣清潭、蓮花盛開、荷香塔影;進入寺門,隻見廟宇分三層,一層更比一層高,建築宏偉,金碧輝煌,畫棟雕梁,簷廊彩繪。
眾人已來到大雄寶殿門前,二仙童讓木娃、土地先在殿外等候,她二人入殿通稟,不多時便回轉。
那玉女笑道“觀音菩薩讓二位入殿相見,請隨吾來。”
說著在前引路,木娃、土地雙手合掌,躬身步入大殿,木娃抬眼觀瞧,隻見大殿之內,金碧輝煌,大殿正中一座蓮花寶座之上,端坐著那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隻見她
容貌端莊,神態雍容。眉如小月彎,雙眸似亮星。玉麵天生喜,朱唇一點紅。頭戴寶冠服華麗,身如琉璃內外明。手持淨瓶插柳枝,甘露豐盛柳青青。
木娃一見觀音菩薩,急忙倒身下拜,連叩三首,口中說道“徒孫孫見過菩薩老佛爺,這廂給您老叩首了!”
觀音雙眼微闔,柔聲問道“下麵是如來佛祖傳經之使慧空麽?你起身回話,不必跪在那裏。”
木娃忙道“徒孫孫謝菩薩!”說著便立起身來,抬眼正視著觀音,霎時見菩薩身後祥光繚繞,瑞靄千條,心中不禁對觀音生出敬慕和親切之感。
隻聽觀音菩薩又道“爾這娃兒不在傳經路上,卻到吾這東海普陀?是何緣故?”
木娃聞聽,便又是一禮道“徒孫孫因有要事求菩薩您老相助,這才大膽來此,還求菩薩大慈大悲,能助徒孫孫一臂之力。” 說著便將原委說與觀音。
觀音聞後,雙眼一睜,頓時精光四射,衝木娃微微一笑道“原來如此!你這小娃娃果然聰明,判斷不錯,此事確是與本尊有一定的關聯,想當初吾降服了那南海狂鼇,是曾將四件神衣留在五指山上,為保護神衣,將一隻神獸派在此處看守神衣,此獸名為猰狳(yà yu),人麵虎身,頭頂有角,周身有鱗片護身,此獸力大無窮,十分凶猛,如不得降它之法,就是大羅金仙也難以抵敵。本菩薩見你四人傳因果真經一心一意,一路之上斬妖除魔,曆盡百般磨難,確是精誠所至,吾就隨你去一趟南海五指山,收了那猰貐神獸便是。”
木娃聞聽大喜過望,又給觀音施禮,千恩萬謝,菩薩便命童男童女準備行裝,不多時隻見那童男牽來一隻怪獸,觀音縱身躍上怪獸頭頂,柳枝一擺,那怪獸便騰身而起,駕著一片祥光,駝著觀音菩薩飄馳在白雲之上,木娃便與土地告辭,急駕筋鬥雲緊隨其後,不多時便已到五指山,菩薩立在怪獸頭頂,木娃仔細端詳菩薩所駕怪獸,隻見它長相奇異,龍頭、龜背、麒麟尾,木娃猛然醒悟,這怪獸不就是那觀音所收服的鼇龍嗎!
此時觀音對木娃道“我遣這鼇龍與你去收服那猰狳。”
木娃聞聽甚是驚訝!心道這鼇龍竟有如此本領?不禁心中疑惑,但既然觀音菩薩如此說,也不得不信。此時觀音菩薩飄下鼇龍,那鼇龍便隨在木娃身後降下雲頭,來到那藏衣洞前。
此時隻見藏衣洞前,那猰狳正趴伏在巨石上曬太陽,周身鱗甲被陽光一照,閃閃放光,他微閉雙目,顯得懶洋洋的尊容,似乎並未察覺木娃與鼇龍的到來,木娃與它有過一番交戰,至今還心存些許怯懼,但身後有觀音鼇龍撐腰。
便對猰狳大聲喝道“呔!爾那猰貐聽真!現有東海鼇龍前來收服於你,快快束手就縛,免受皮肉之苦。”
猰狳聞聽,睜開雙目,定睛瞧看,猛見那鼇龍立在木娃身前,頓時大驚,翻身跳起,衝木娃鼇龍一陣狂吼,頭角晃擺,巨尾亂掃,那凶猛之態讓人驚粟,木娃不禁連連後退,此時那鼇龍卻向前一躍,衝猰狳一聲吼叫,確是聲震群山,威勢赫赫!猰狳被它一聲吼叫鎮得霎時停止了咆哮,可隻不過一眨眼的光景,那猰狳卻突然挺角直刺鼇龍,當真是來勢凶猛,鼇龍卻不慌亂,探雙龍爪接架相還,雙方便戰在一處,一場好殺,當真角來爪迎,須掃鞭砸,但見那
猰貐凶猛,鼇龍剽悍;猰貐凶猛,要將神騎碎萬段;鼇龍剽悍,欲把怪獸縛回天。角來須架,須抽角還。這一個力大無窮盡,那一個神通蓋九乾。五指山間沙石滾,藏衣洞外卷雲煙。犀利角,左頂右刺;殺威爪,前遮後攔。鐵龍須,纏繞橫掃;鋼甲尾,護體盤旋。一招若敗命難保,一個疏忽魂飄散。全仗著本領高超,更憑著道法深湛。一番殊死爭高下,真不知誰倒誰站?
且說這猰貐與鼇龍一番苦戰,竟是難分高下,木娃在一旁隻看得驚心動魄,心中讚歎!又戰數合,那鼇龍衝木娃連吼數聲,木娃正不知它是何意?
忽聞背後有人口念阿彌陀佛“龍兒退下,待吾降它!”
木娃轉首觀瞧,原來是觀音菩薩來到身後,木娃急忙退在一旁,那鼇龍也跳出戰圈,對菩薩低首不語,好似在說“龍兒無能,降它不住!”
觀音菩薩微笑道“休是你無能,而是這猰貐已破了吾的控術,現在以你的能為已是降它不得,待本菩薩降它就是!”
那猰貐見是觀音來到麵前,卻無半點懼意,衝觀音又是一陣狂吼。
觀音麵帶微笑,漫不經心的對猰貐道“爾這孽畜,是誰破解了本菩薩對你的控術?在此逞狂?還不退過一旁,再若如此可就有你的苦頭吃矣!”
那猰貐並不買賬,卻衝觀音直衝過來,長角直抵觀音。
觀音冷笑一聲“不知好歹的孽畜,敬酒不吃吃罰酒!”說著隻見觀音柳枝一抬,一股乳白液霧直撲猰貐,隻見猰貐頓時凝立當場,原來被觀音噴出的液霧將它黏在地上,動憚不得,雙腿難移,巨尾也被黏住,觀音走到它近前,伸手從它脖頸後摘出一件事物,端在手中,定睛觀瞧,木娃也湊到近前一看,隻見觀音手中托著一塊黑色方形小石片,觀音細細端詳片刻,點首自語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說著將那黑色石片拋在空中,手中柳枝一揮,口中念動咒語,霎時一道精光從淨瓶中直射石片,片刻光景觀音收回石片,再看那石片,黑色盡去,變成了晶瑩剔透的透明晶片。觀音將晶片遞到木娃麵前,木娃聚睛觀瞧,不禁大是驚奇,原來這晶片竟無半點雜質,明如鏡水,透過晶片可以清晰的看到對麵的人和景物,更奇異的是在這晶片當中竟隱刻著一個篆書“控”字。
木娃不解道“不知這晶片是何寶物,為何在這猰貐身上?”
觀音微笑道“這枚晶片就是本菩薩懾控這猰貐的寶物,名為‘射控萬裏歸心牌’
此牌有神奇的功力,隻要將這寶物植入體內,可將本菩薩的法力傳送萬裏之遙,而懾控人或獸的言行,可這猰貐不知何時去了這五指山中的泥瘴穀,此穀中有種泥土是這世上最粘稠的,沾上就很難被去除,所以吾植在它鱗片中的‘射控萬裏歸心牌’被這種泥土所汙,致使吾在那東海再無法懾控於它,才使它肆無忌憚在此胡為。”
木娃恍然大悟,此時隻見觀音又將晶片放回猰貐頸後鱗片之內,柳枝一揮,解了猰貐的禁錮,那猰貐頓時在觀音旁顯得俯首帖耳,再無凶氣。
觀音見猰貐已被收服,遂對木娃道“娃兒速去那洞中將四件神衣取來!”
木娃急縱身進到洞中,見洞內並無甚特別之處,隻是在洞頂之上懸著一隻玉匣,木娃飛身躍上取下玉匣,來到洞外,雙手捧交觀音手上,觀音接過玉匣,啟開匣蓋,頓時銀光四射,觀音伸手取出四件寶衣,遞到木娃近前,木娃聚睛觀瞧,見這寶衣
千片鱗光耀眼明,萬根銀絲穿洞孔。內附避水犀皮襯,外罩玲瓏剔透蒙。全衣上下渾一體,百件神物聚天成。九天仙女親手製,凡夫俗子無緣擁。
木娃恭恭敬敬雙手接過寶衣。
觀音微笑道“這四件‘避水神靠’乃吾東海佛家聖地鎮海之寶,有此寶衣,你等可入海似蛟龍,出水如豚躍,這茫茫深海盡在駕馭之中,可盡使本領去鬥那鯊妖,待除此孽障,定要將此寶衣物歸還東海聖地,不得有誤!”
言畢,觀音柳枝一揮,那神鼇便來到她近前,觀音飄身而上,立在鼇頭之上,架起祥雲直上蒼穹,那猰貐也騰身而起,緊隨其後,木娃望著觀音的背影,俯身而拜,口中讚道“菩薩神通廣大,果獨占鼇頭矣!木娃謝觀音賜寶之恩。”這才是
世上寶物無窮盡,各取所用線穿針。
觀音施法收猰貐,避水神靠助童真。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