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心比海深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翌日,升平公主當上“監國”之事,在民間傳開了。作為史上第一位“監國公主”,自然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不過,對於這位年輕的公主殿下,大部分人對於她的了解其實是頗為有限的。對於這個結果,大部分人也都是不持立場的,因此也無所謂什麽高興或者失望,更多的隻是感覺新鮮和有趣。
而就政事而言,其實並不會對原有的政治生態產生太大的衝擊的。雖然,說的是代天子理政,但顯然大部分事務,還是會由各部門按照程序去處理的,這位“監國公主”,想來更多的隻是作為一種象征性而存在的。因此,雖然有許多官員對於這個結果,感覺到意外,但反正又不影響到工作及自身利益,所以也自然就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抵觸情緒了。總之,上麵雖然突然多了個領導人,但該幹嘛還幹嘛吧!
當然,寧王和秦王一係的官員,顯然是會受到一定影響的。他們之前一心想要通過這兩位皇子的上位,水漲船高,更進一步,如今希望自然是暫時落空了。隻不過,雖然自家王爺未能如願,但對麵的也同樣功敗垂成,所以倒也隻是原地踏步而已,實質上的損失倒也沒有的。至於那位“監國公主”,在他們眼裏,顯然隻是個意外,畢竟再怎麽樣,總不可能她還能當上皇帝吧?所以,此次“監國之爭”雖然輸了,但並非致命的,既然結果已經這樣了,暫時也就這麽著了。
因為各方麵都對於升平公主的上位,沒有表現出過於激烈的反應,所以朝堂上下倒是出奇的平靜的。這讓許多原本等著吃大瓜的人多多少少是感覺有點意外的。當然,朝局能夠穩定下來,消除了因皇帝暫時無法臨朝而帶來的隱憂,總歸是件好事的,所以更多的人還是對此感到欣慰的。
這一日,寧王入宮探望皇帝。見到升平公主時,倒是有些陰陽怪氣的,一口一個“監國公主”的揶揄著,顯然對此還是心有不甘的。升平公主卻是平靜如水,隻是看著他在那表演,仿佛在說:你看我不爽,但又能奈我何呢?寧王自討了個沒趣,但還真拿她沒辦法,最終冷哼了一聲,拉著個臉,拂袖而去。
寧王從皇帝的寢宮出來後,在皇宮的一角,與內廷大總管汪直“不期而遇”。汪直執禮甚恭地道:“老奴參見殿下。”寧王抬手示意其免禮後,又向他使了個眼色,朝前走了幾步。汪直略一猶豫後,朝著跟在身旁的兩個小黃門吩咐了一句,便獨自跟了上去,來到寧王的身後。
“汪公啊,本王需要一個解釋。”
“殿下,實不相瞞,老奴對於公主殿下竟然參與其中,事前也是毫不知情的。”
“哼,整個皇宮,都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如何說毫不知情的?”
“老奴事後又仔細盤查了一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並沒有任何一個朝廷官員和公主殿下有過私下的接觸的,除了……。”
“除了誰?”
“除了周勃的女兒周薇和礬樓的許合子。”
寧王聞言,眼睛一眯,沉聲道:“可知道她們說了什麽嗎?”
汪直搖了搖頭,道:“這個倒還真是不知。她們要私下裏說什麽之前,都會先行摒退左右的,所以……。”
寧王點了點頭,並沒有再糾纏這個問題。人家有備而來,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會不去防著“隔牆有耳”呢?不過,也無所謂她們說了什麽了,如今他已然可以確定,周家就是“幕後黑手”之一,甚至有可能就是主謀。至於唐家和陳慶之,他們平常就與周家時有來往,關係好的一批,肯定也是知情人的。看來,趙無極猜想的沒有錯,這事兒還就是他們幾個幹的了。
寧王平複了一下心情,雖然依舊是惱火不已,但畢竟已經知道幕後之人了,也算一件好事兒的。於是,他笑了笑,道:“不知道就不知吧,事已至此,汪公也不必過於介懷了。本王,剛剛屬實過於激動了些,還請汪公,千萬勿要介懷才是。”
汪直連忙躬身下去,嘴裏連聲道:“不敢不敢,殿下言重了,折煞老奴了。”
寧王伸手將其扶起來,一臉真誠的道:“誒,汪公,您無須自謙的。這麽多年以來,多虧了您一直都在宮裏麵暗中襄助本王,對此本王一直銘記於心,心存感激,不敢有一刻或忘。就說此前那兩名西域女子之事,若是沒有您的幫助和配合,又如何做得到呢?”
汪直聞言,心下暗自不滿:寧王這分明是在警告自己,他顯然是把這個事當成要挾自己的工具了。唉,難怪周勃他們寧可扶公主殿下上位,也不肯支持寧王。這個王八蛋,真的是隨時會翻臉不認人的,太他媽不是東西了。心裏這般想著的同時,汪直嘴裏卻若無其事的應道:“殿下過譽了,當初畢竟是陛下暗中授意老奴,要多多照應一下您的。陛下的旨意,老奴自然是不敢違背的。殿下應該感謝的是陛下,老奴不過是遵旨而行罷了。”
寧王聞言,心中暗怒:好你個汪直,這是想要把事情都推到父皇身上嗎?本王不過是失了一局,這老小子這麽快就想要跟咱撇清關係了嗎?哼,這個老奸巨猾的東西。然而,心裏麵罵歸罵,臉上卻依然笑著道:“哈哈哈,汪公對父皇真的是赤膽忠心,令人感動啊!本王以後,少不得還有事情要仰仗汪公了,到時候還請不要推辭才好啊!”雖然隻是盟友,互相利用的成分居多,更加談不上什麽感情。但如今,自然還不到跟人家翻臉的時候,畢竟汪直作為內廷總管,所掌握的能量,委實是不容小覷的。故此寧王打了個哈哈,放低了姿態,再扯了兩句閑篇後,便告辭離開了皇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汪直望著寧王的背影,眼睛裏閃爍不定。畢竟是離皇帝最近的人,對於他的喜好,汪直還是有所了解的。皇帝一直以來倒確實是對寧王另眼相看的,雖然他從來都沒有說過要立其為太子的。但確實是因此,汪直才會有意無意地在一些地方,給予寧王更多的方便。隻不過,雙方並沒有白紙黑字的簽下什麽盟約,隻能算是心照不宣吧!不得不說,大家都是謹慎人啊!
關於那兩名西域女子,確實是由秦王送進宮裏的,皇帝對她們也是真的喜愛。隻是,畢竟年紀大了,有些力不從心了。緊接著,寧王就馬上入宮為其獻上了一味“神藥”,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當時,汪直還在心裏麵吐槽過:這倆兄弟,還真的是配合默契啊!不過,汪直當時對此並沒有多想,隻當這是兩位皇子的爭寵之舉。然而,沒想到,過了幾天,皇帝便出事了。
對於那天晚上,皇帝與那兩名西域女子究竟是怎麽“玩的”,汪直並不是很清楚。但出了這麽大的事,汪直自然要對那兩名女子進行盤問,但她們也隻是說:陛下那天晚上,興致很高,但不知為何突然就暈過去了雲雲。而事後,禦醫也表示皇帝是得的“脫症”,至於原因嘛,就不要追根究底了,懂的都懂。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皇帝的身體倒的確並沒有什麽中毒的跡象。
然而,汪直卻結合前情及那兩名女子的說詞,推斷皇帝突然出現這種狀況,或許是與寧王獻上的那個“神藥”脫不了幹係的。畢竟對於皇帝的身體狀況他還是清楚的。雖然“中風”這種事兒,一般都是很突然的,尤其皇帝歲數確實也不小了,但汪直還是感覺此事有些蹊蹺。就在這個時候,寧王秘密讓人給他遞話:想辦法弄死那兩個西域女子,最好弄成“畏罪自殺”的樣子。這個時候,汪直也終於可以確定,這一番連削帶打的確是出於寧王的謀劃了。
一開始的時候,汪直有些猶豫,但最終他還是照著寧王的吩咐做了。因為,皇帝眼看著恢複不了了,而隻要他按照寧王的主意去做了,勢將對秦王造成極大的打擊,寧王也將借此登上大位。到時候,他的從龍之功,唾手可得。左右不過是兩個女子,於是,他便秘密的遵照行事,並將其做成了自盡的假象。卻沒想到,如今,寧王竟然拿這件事情來點他、威脅他,這家夥果然不是東西,難怪周勃等人會這麽反對他,真是不當人啊。
隻不過,暫時汪直也沒有辦法擺脫寧王的。因為,擺脫寧王後,他自己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從此次“監國之爭”,周勃他們竟然繞過了他,自行去推動這件事,便可以看出來:周勃等人對他並不信任,甚至直到韓林出來,一番說詞後,他才知道他們竟然要將公主殿下推出來。更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竟然成功了,而且簡直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的!這之後,汪直便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場了。
理論上,秦王和寧王依舊是皇位唯二的兩個人選。但以陳慶之、周勃等人為代表的一大堆朝中大員,很明顯對於這兩位都不怎麽滿意的。他們甚至寧願另起爐灶,去支持升平公主上位,代行“監國”之職。而更重要的是,周勃他們似乎對他有所防備,因何防備?那肯定是有所懷疑了。要知道,這幫人那可都是琢磨人、琢磨事的高手。很難說,他們對自己僅僅隻是不放心,而是很可能被列入他們的黑名單裏了。一向行事謹慎、圓滑的汪直,已經決定,往後還是與寧王保持點距離為好。無論是宮闈還是朝堂,到處都是聰明人和狠人,想要活得好、活得久,就必須要盡量看清形勢,凡事要懂得三思而後行,懂得避坑,懂得明哲保身,懂得及時抽身止損。當然,適當的時候,也要懂得抓住時機。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陛下眼看著是醒不過來了,自己便更要小心謹慎了。唉,旁人隻知一入宮門深似海,卻不知人心比海深啊!雜家容易嗎?
喜歡小族長的奮鬥請大家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