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太好吧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翌日,皇宮。
升平公主在含涼殿接見了從北方返京的張恪。
久別重逢,雙方難免還是會感覺有些生分的。張恪正要依禮參拜時,楊靜姝卻抬手阻止了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他坐下。張恪眼見周圍沒人,連個侍候的太監宮女都沒有,便拱了拱手,坐了下來。跟著張恪進宮的自然還有小狐狸傾城,他自是知道公主殿下對傾城的喜愛之情的,豈會不帶她同來的。本來也想帶阿虎一同進宮的,不過終究還是怕唐突了公主殿下,隻得作罷。而且小狐狸可是皇帝親封的“傾城縣君”,她要進皇宮沒有什麽問題。但阿虎卻是啥名分都沒有的,皇宮的侍衛顯然也太不可能隨便就將其放進來的。
小狐狸傾城對於升平公主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當初在宮中,她可是沒少吃人家的好東西。傾城邁步走到公主麵前,學著人類用後腿站著,前腳合攏做作揖狀,然後用她清脆甜糯的聲音道:“傾城拜見公主殿下姐姐。”
升平公主本來笑意吟吟的,忽然聽見小狐狸竟然開口說話了,驚得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隨即又左右看了一圈,發現確實沒有其他人在的。升平公主驚喜之下,急急跨出幾步到了小狐狸麵前,蹲下來將其抱了起來。小狐狸見狀,心下甚是滿足,尾巴都翹了起來。張恪對此,暗感好笑,自從傾城開始開口說話後,她就特別喜歡像這樣去驚嚇一下熟人,並樂此不疲。像是昨天,也一樣把師娘給震了一下,讓她好不得意。
“公主姐姐,你有沒有想我啊?傾城好想你啊!”
升平公主哪裏受得了小狐狸的這一發糖衣炮彈的,當然是隻能猛點頭了。一邊更用力地抱著傾城,一邊拿臉在小狐狸身上蹭啊蹭的,顯然是愛極了她。張恪見狀,忍不住偷偷的朝小狐狸挑了挑大拇哥,不得不說,這小家夥還真的是很會討人歡心啊!難怪自古以來,那些禍國殃民的女子會被叫狐媚子、狐狸精呢,就這個,還真的不能怪那些人意誌不堅定的。他就算真的是鐵石心腸,也會變成繞指柔的。這還真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這一人一狐那是好一頓親熱啊!雖然都隻是傾城一方在嘰嘰喳喳的說話,不過升平公主臉上的笑容也始終都沒有收起來過。呆愣愣的坐了好一陣子後,張恪終於忍不住“咳咳咳”了三聲,提醒她們:旁邊可還坐著個人呐!
升平公主聞聲抬起頭來,見到張恪正含笑看著她們了,方才醒覺過來,自己有些忘乎所以了。她連忙先將小狐狸放下,又將桌子上的一盤瓜果拉到小狐狸麵前,看著她一點都不客氣的就開始吃了,才含笑站了起來,走到另一張書桌上。在書桌上翻找了幾下後,拿出幾張紙來,朝張恪遞了過去。
張恪接過那幾張紙,仔細看了起來。那上麵是有關於西南地區此次旱情的各種數據,從受災時間、範圍、人口、糧食減產情況等等,應有盡有。另有一張紙上是戶部推算出來的,要穩住並完全控製災情,朝廷需要投入的物資的總規模。依照上麵所說的:如今受災人口九百多萬,不考慮吃飽吃好的情況下,隻提供基本口糧的話,每人每天也要一斤糧食的。當然這隻是大致估算的平均值,每個人胃口不一樣,大人、小孩、老人之間也有許多差異,而平均每人一斤口糧也隻是滿足了他們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已。如此的話,每一天就至少需要將近一千萬斤的救濟糧了。這個數字倒也不算小。
張恪再看向下一張紙,上麵羅列了人朝這幾年的糧食產量。而若是隻看去年的話,一共產糧約八千萬石。這一成績比起三四年前,是有著極大的提升的,而其提升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玉米的廣泛種植。比起水稻來,玉米對種植條件的要求要低得多,雖然農戶種植玉米,在技術上還比較生疏,但產量上卻已經不輸於稻米了,加上此物保存方便,能當災年的救命糧,因此種植它的人一直都在增加的。總之,得益於過去幾年,糧食的豐收,朝廷是有足夠的儲備糧,來應對這次的災情的。
然而,明明有糧,朝廷也一直在不停的支援災區,但受災地區的流民卻越來越多,災區甚至於出現了百姓“人相食”的慘況,這就很有問題了。誠然,旱情持續了兩年,受災地區也在持續的擴大,但並非所有的災區都嚴重到“顆粒無收”的。人都是有求生欲望的,再怎麽樣,也會有人試著去自救的。而且,若非實在是不得已,誰願意離開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園,選擇成為流民呢?這顯然不符合人性和常理的。
隻看這些數據的話,顯然並不能完全展現出災區的狀況的,終究還是要親自去到那裏,才能更準確的把握具體情況的。受災地區有近千萬的人口需要救命糧,目前來看,朝廷的儲備糧還是足夠的,也拿得出來。如果再加上,當地也能努力開展一些自救行動的話,完全可以讓這些人至少不餓死的。所以,最大的問題,其實還在於如何處理“流民”日益增多,四處亂竄的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災區一千萬人口中,目前流民所占的比例究竟有多大呢?這個還真的是不太好估算的,假設這個占比是百分之一的話,那便是有十萬之眾了。十萬流民分散開的話,或許不算什麽大問題,但若是聚集起來,那無疑會是個極大的麻煩的。不過張恪覺得,百分之一這個估值應該是差不多的,畢竟當流民又不是什麽很有前途的職業,應該不會有那麽多人想要去當的吧?若隻是迫於無奈,誤入歧途了,那麽隻要朝廷救災得力,讓他們能有口吃的,相信許多人還是會回頭的。當然,這中間可能是會有一些人圖謀不軌,想要趁亂搞事情的,對於這些人自然是不能太客氣的。那些流民盲目、無序、缺乏自主性,很容易被煽動、被裹挾,也極易失控,並發展成民變,那樣子所造成的傷害將難以估量。因此必須對煽動者進行嚴厲的打擊。
張恪思考完後,向升平公主道:“殿下,對受災地區的百姓進行救濟安撫,對流民重新進行妥善安置,對那些別有居心者進行堅決的打擊。這些就是此次救災的工作重點了。具體的措施還需微臣到了那裏後,才能對症下藥。待微臣稍作準備後,這兩天就啟程吧。殿下尚有其它吩咐嗎?”
升平公主悠悠瞧了他一眼,去了這麽久,這才剛回京,才說了這麽兩句話後,就又要走了,也不說多陪陪人家……再多說說話什麽的。然而,災情如火,西南地區的百姓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早一日去開展有效的賑濟,便能讓災民們少受一天罪,少死一些人,所以也實在是耽擱不得的。升平公主當然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隻不過,心中的那份情愫,一直壓抑著,除了皇帝外,無人知曉,也確實是不方便讓別人知道。這其中的滋味,當真是難以言述。這兩年,張恪一直在北方,皇帝本以為將他們隔得遠遠的,時間一長,女兒便會淡了這份心思。隻不過,如今看來,卻並沒有什麽用的。其實,朝廷裏養著那麽多官員了,難道非得要把張恪千裏迢迢的召回來去災區賑災?這裏麵,多多少少還是有她的一點點私心的吧。
張恪見她不說話,以為她不放心,便又道:“賑災之事,輕重緩急確實是複雜無比。不過,殿下也勿須過於憂心的,這幾年來,咱們還是存下了些家底的。如今,北境暫時也不會有什麽威脅,咱們完全可以騰出手來,好好的幫災區的百姓渡過這個難關,重新恢複當地的秩序和生產的。”
楊靜姝勉強笑了笑,心中的人兒,近在咫尺卻似遠在天邊,她甚至都沒有辦法對其表白,因為她知道,那樣做對於彼此都隻能是負擔。她轉過身來,在桌子上寫下幾個字:臨行前,給我寫首詩詞吧!
張恪接過她遞來的紙,看了一眼,爽快的點了點頭。想了想後,提筆寫下: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雖然如今西南地區正在經曆著災荒,但總還是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希望豐年常駐的。寫完後,張恪轉向升平公主道:“殿下請放心,微臣相信,災情一定會很快過去,災區的百姓很快便能重新過上好日子的。”
升平公主看完這首詩詞,心道:我也沒說我不放心這個啊。不過,唉,算了,畢竟是首好詞,清新純樸卻又野趣盎然,寓意也很不錯。嗯,他寫的詩詞,一如既往的高水準。就是某方麵呆了一點,雖然不能說這是個缺點,但總是覺得美中不足的。而且,楊靜姝是知道這家夥其實是懂得怎麽討女孩子歡心的。她可是看過張恪給周薇寫的詩詞的,那是把周薇撩撥的不要不要的。像什麽: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等。像這樣的詩句,才是適合送給女孩子的嘛!哪像他現在寫給自己的,又是鵲兒、蟬兒又是蛙的,這都什麽跟什麽嘛?這待遇差距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升平公主越想越是不忿,於是又在紙上寫道:你再寫一首,要像你寫的《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那種的。
張恪再次將紙接過來,卻被上麵的要求給嚇了一跳。再寫首詩詞,倒是不難,可是這一首《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它是一首情詩啊。公主殿下,這是指定了要我給她寫一首情詩嗎?這個……不太好吧?
喜歡小族長的奮鬥請大家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