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字數:3754 加入書籤
片刻後,二當家說道:
“這樣,先派幾個兄弟去白桃裏附近打聽打聽,等打聽清楚了再說。”
“嗯,這樣也好!”大當家沉聲答應。
白桃裏,裏正家中。
“不知道護國公到此,家中沒有做準備,真是失禮,失禮啊!”楊文恭敬地說道。
楊文就是白桃裏的裏正,出自寒門,前些年考過鄉貢,但朝廷被架空後,就斷了科考之路。
家中曾是蜀地門閥世家的旁支,因逢亂世而家道中落,淪為寒門,隻不過也比普通百姓要好一些,至少寒門還有讀書的條件,而普通百姓連書是什麽樣都沒見過。
因為讀過書,所以在白桃裏被推舉當了個裏正。
“不用拘禮!我來是為了了解此地的情況,這白桃裏現有多少人口?”劉策在楊文的家中坐下後問道。
“白桃裏一共有一百七十五戶,人口有六百二十七口,但壯年男子隻有一百六十一人。”楊文如實說道。
這個時代,壯年男子才是主要勞動力,對於官府來說,這才是最主要的人口資源,所以楊文特別說出了壯年男子的數量。
但劉策跟那些官府的思維可不同,不過還是點點頭,繼續問道:
“那所耕種的田地又有多少?”
“哎,白桃裏附近能耕種的田地有近六千畝,但全都是瀘州張家的地,鄉民們都是佃戶,收成除了交糧稅外,還要交四成的租子,現在整個白桃裏連一頭耕牛都沒有,且壯勞力不足,故而實際耕種的還不到一半,剩下的田地隻能是直接播種,收的糧有時還不夠交租子的,純粹是在替張家種,一年下來,除去留種的一部分,每人能有一百斤糧食就不錯了,根本不夠吃,隻能配著野菜勉強度日……”
大唐原本並不缺土地,缺的是人口,貞觀年間,除了世家大戶私有的土地外,朝廷所擁有的耕地也能達到人均百畝,且當時推行的是均田製,這些耕地都是切實分配到老百姓手中的。
那時百姓不需要佃租土地,所以那些原本就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隻能圈養非邊戶或是購買奴仆來耕種。
但自從安史之亂過後,朝廷所能掌控的土地驟減,均田製崩壞,土地兼並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就出現了大量沒有土地的百姓,隻能成為地主大戶的佃農,租用土地進行耕種,淪為被剝削的對象。
“既然實際耕種的隻有一半,為何不隻佃三千畝?這不就能少交一半的地租,多留下一些糧食了嗎?”劉策問道。
“張家不允啊,要麽就六千畝全都佃給鄉民,要麽就一畝都不佃,鄉民們也沒辦法,隻能全都佃了。”楊文無奈地說道。
劉策皺了皺眉,問道:“這張家是什麽來頭?”
楊文稍愣了一下,感到有些意外,這位護國公的封地在此,卻連張家都不知道?於是如實說道:
“是瀘州刺史張沅濟的本家,自從六年前他擔任瀘州刺史後,張家便開始大肆兼並土地,巧立名目征收各種雜稅,讓鄉民們無法承受,隻能以地抵稅,失去土地的鄉民便都淪為了張家的佃戶,不僅是白桃裏,整個瀘州地界,大多都是這個情況。”
“豈有此理!”劉策怒拍桌麵,大喝一聲,繼續問道:
“那斜陽山上的土匪又是什麽情況,有多少人?”
“具體數量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應該不會超過三百人。”楊文不太確定地說道。
“就這麽點人數?離瀘州城還這麽近,為什麽沒有被清繳?是剛組建起來不久嗎?”劉策發出了一連串的疑問。
楊文搖搖頭,無奈地說道:
“護國公有所不知,斜陽山上的那些土匪已經存在有四五年了,隻不過他們每月都會向瀘州刺史交納貢錢,所以這些年以來,都不曾被清繳過。”
“好在平日裏他們倒也沒怎麽襲擾白桃裏,或許是因為白桃裏太窮,沒有油水吧,哎……”
楊文說到這裏,無奈地哀歎一聲。
“官匪勾結!蛇鼠一窩!怪不得今天問起那些土匪的時候,徐三明有些支支吾吾不敢言語,原來是擔心我們跟那群土匪是一夥的。”劉策恍然說道,隨即起身揮了揮手:
“走,帶我去鄉民家裏看看。”
言罷,便朝著屋外走去。
這個時間鄉民們基本都在地裏勞作,隻有剛剛搶回閨女的徐三明一家還在家裏,於是,楊文便直接帶著劉策來到老徐家。
院門開著,所以楊文喊了一聲後,便直接走進了院子裏。
徐三明出來看見是裏正帶著護國公過來,急忙見禮,一旁的婦人知道來人就是救了自家閨女的護國公後,激動地跑上前,噗通跪下就是一陣磕頭。
劉策趕忙叫徐三明拉她起來,隨後說道:
“你們不必如此,我過來隻是想了解鄉民們的狀況,你們家糧食還有多少?”
“糧食?冬天過後,糧食就已經基本吃完了,現在除了春耕的種糧外,就隻有一些稻殼麩皮,平日裏我們全家就是熬點麩皮,吃些野果野菜過活,偶爾可以捕到一條魚,套到一隻鳥,隻要再熬四個月,今年的糧食就可以收上來了。”徐三明如實說著。
在古代,光景不好的時候,底層百姓隻要能熬過冬天就算是勝利。
因為春天以後就可以采集到野菜野果充饑,偶爾還能捕到一些獵物,基本上是餓不死了。
白桃裏的北麵山林中就有一些野生桃樹,白桃裏也因此得名。
但並不是後世的那種白桃,而是比拇指大一點兒的青白色野桃子,味道非常酸澀。
“對了!”徐三明眼睛一亮,繼續說道:
“小兒今早捕到了一隻野雞,我這就去拿給護國公!”
說完,轉身便朝廚房走去。
劉策立刻叫住他,說道:
“我不是來找你要吃食的,這些東西你們留著自己吃!”
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回到楊文家中,劉策開口問道:
“其他鄉民家裏的情況也都跟徐三明家差不多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