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逃生

字數:7114   加入書籤

A+A-


    暗箭直插在楊采薇心口,一瞬間,她痛苦慘叫,幾乎暈厥。

    “上官芷!”

    潘樾驚呼,趕緊去查看楊采薇的傷勢,然而她驚惶了一陣,自己握住那隻箭柄,直接拔了出來。

    身上並沒有血跡,楊采薇在衣襟裏摸索,一塊彎曲裂開的金屬名帖掉了出來,方才是它在巧合之下,替楊采薇擋下了暗箭。

    剛才楊采薇感到胸口鈍痛,以為自己即將喪命於此,才驚恐得幾乎失魂落魄。她回過神來,發現潘樾正扶著自己的肩,一時有些尷尬。

    得知是虛驚一場,潘樾也鬆了口氣,意識到自己的舉動越界,趕緊放開楊采薇。

    “冒犯了。”

    “沒事,皮肉而已,多謝大人。”

    箭雨還在不斷襲來,兩人已退無可退。經曆方才生死邊緣的體驗,楊采薇擔憂地說:“大人,現在怎麽辦?蔡升定是與凶手一夥,不會讓我們活著離開的。”

    潘樾感到不對勁,分析道:“如果蔡升要殺我們,他動手機會很多,何必用小妾做由頭,把事情鬧大?”

    “對,從殺楊姑娘的手法看,這個水波紋組織並不想惹人耳目,蔡升應該與他們無關。”楊采薇點頭認同。

    “可能在我們進生死坊之前,就被人盯上了,暗中找機會栽贓嫁禍,利用蔡升借刀殺人。隻要蔡升不是他們的人,我們就有機會。”

    潘樾思慮片刻,朗聲對門外喊道:

    “蔡坊主,我已是你刀下魚砧上肉,動手之前,可以跟你談談麽?”

    箭雨果然停下,潘樾來到窗邊,推開了已經千瘡百孔的窗戶。

    樓下,蔡坊主眯起眼睛,手下在旁耳語:“坊主,他就是潘樾。”

    蔡升冷笑,臉上刀疤更顯可怖。

    “我還說誰不知死活呢,但就算你是皇帝老子,闖我的地盤殺我的人,你也得死。”

    潘樾悠然道:“在禾陽開賭坊,我作為縣令,來此怎麽能算是闖呢?況且,我隻賭錢,並未殺人。”

    “不曾殺人?看來潘大人也是一個敢做不敢當的人。”蔡升抬頭望向樓上的潘樾,“你是引頸受戮,還是跪地求饒?”

    潘樾俯視蔡升,微微一笑。

    “我聽說蔡坊主本是逃奴,進虎獅籠與數十人逃殺,搏命一賭,最終撐著一口氣活著走了出來,不但獲得了自由,還大賺一筆。你靠賭發家,買下生死坊,成了禾陽除了銀雨樓之外最有權勢的人。蔡坊主,這個傳聞可屬實?”

    “潘大人不是來賭錢的嗎,怎麽做起調查來了。我不像潘大人一樣含著金湯匙出生,我是賤命,我自己的臉麵我自己掙!”

    “我也想學一下蔡坊主,押注自己的命,與你賭上一局。”

    蔡升饒有興致:“賭什麽?”

    “若我今天失手被擒,無論生死,皆是我咎由自取,與你無關。但若我可以活著離開……”

    蔡升譏笑:“你還想如何?”

    “我要你生死坊從此不再以人命為賭注,安分守己,不再與縣衙作對。”

    楊采薇在角落裏望著潘樾,潘樾淡定從容,蔡升卻瘋狂大笑,好像聽到什麽不得了的笑話。

    “潘大人,你知道我有多少手下嗎?”

    “坊主之下,有酒色財氣四大心腹,四人各轄死士一百。”

    蔡升意外,微微收斂了笑容。

    “好,既然潘大人想換一種死法,那我們就賭,一炷香的時間,留給你寫遺書,一炷香後,賭局開始。”

    *

    一炷香點燃,煙香嫋嫋。

    生死坊客房裏,潘樾鋪開紙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楊采薇難以置信:“大人,你真寫遺書啊?”

    潘樾白了她一眼,繼續運筆,楊采薇湊過去看,卻見一幅生死坊的建築結構圖躍然紙上,轉憂為喜。

    “原來你早做過調查!”

    “我可不像你膽子那麽大,什麽都不準備就敢擅闖。”

    潘樾一邊畫圖,一邊給楊采薇講解。

    “生死坊人多勢眾,組織嚴密,硬闖肯定行不通。他們的目標是我,待會我把人都引向後門,你去前門。”

    “以我對大人的了解,肯定不是要放我獨自逃生吧?”

    “自然。要活著逃出這裏,隻有一個出口可行,但那裏每夜子時關門,大門玄鐵鑄造,極為堅固。隻有找到鑰匙,才能順利通行。鑰匙魚尾形狀,存在前門櫃台。”

    “明白,你引走人,我去偷鑰匙。”楊采薇點頭。

    潘樾用筆指了指二樓的樓梯口:“完事之後,這裏匯合。”

    商議完畢,楊采薇看著潘樾,突然心中一動,輕聲說:“小心。”

    “你也是。”

    香盡灰斷,蔡升一揮手,打手舉著火把,拿著利刃,潮水一般湧入客房。

    潘樾身影一閃,往後門而去。打手隨之湧向後門,潘樾伺機退回,閃身進了客房,隨手取物作為兵器,將前仆後繼湧入的打手接連放倒在地。

    客房很快被包圍,潘樾突圍至空中連廊,與打手們對峙。對方死的死傷的傷,望著滿身血痕的潘樾,一時間竟無人敢上前。

    蔡升表情凝重起來,深吸一口氣。

    打手蜂擁而上,潘樾見招拆招,不斷有人從空中連廊墜落,火光彌漫,慘叫聲四起。

    走廊拐角,楊采薇探出頭來,見前門內無人,便輕手輕腳走向櫃台,一個一個抽屜翻找,終於看到那把魚尾形狀的長鑰匙。

    她拿著鑰匙離開,此時手下向蔡升稟告:“坊主,那女的不見了。”

    蔡升示意手下帶幾個人去搜尋,潘樾見狀,不再戀戰,轉身去與楊采薇匯合。

    走廊盡頭,楊采薇已經被打手發現,正倉皇逃跑,對方越追越近,突然被一箭鎖喉,倒在地上。

    潘樾手持剛才繳獲的弩箭,將楊采薇身邊的打手一一掃清,兩人相逢,看對方平安無虞,都鬆了一口氣。

    “拿到了嗎?”

    楊采薇點頭,舉起魚尾形狀的鑰匙,兩人並肩上樓,尋找出口大門。

    一扇巨大鐵門映入眼簾,銅鎖呈魚身形狀,楊采薇將鑰匙插進鎖眼,大門緩緩開啟,兩人閃身而入,插上門栓。

    牆上寫著“神仙台”三個大字,牆邊是一排排放配料的木架,中央有丹爐正在煉丹,火勢正旺,滾滾白煙自尖頂煙囪冒出。

    “這裏是煉製五石散的地方,怪不得這麽多煙。”楊采薇環視四周,不見有出口,外麵的打手已經在衝擊大門,聲響震天。

    潘樾鎮定觀察,見木架上擺滿了陶罐,他當機立斷,一腳踢倒木架,瓶瓶罐罐瞬間摔碎,硫磺粉、硝石粉,炭屑等混在一起,揚起五顏六色的粉塵。

    蔡升來到門口,望著搖搖欲墜的鐵門,微笑道:“自尋死路。”

    潘樾拿起一個陶罐,盛起地上的粉末。與此同時,鐵門在撞擊之下轟然倒塌,打手們一擁而入。

    蔡升得意笑道:“潘大人,揭盅了,勝負已分,願賭服輸吧。”

    “未必。”

    潘樾將陶罐擲進丹爐,同時拉著楊采薇閃身到柱子之後。隻聽一聲轟響,丹爐爆炸,隨即引燃地上的硫磺,連成一片火海。

    濃煙滾滾,神仙台的尖頂傾塌,歪垂向靠河邊的一側。

    楊采薇和潘樾抬起頭來,二人頭上已滿是塵土。潘樾往斷裂的缺口走去,楊采薇趕緊跟上,壁立千仞,下麵是河水,望之令人目眩心驚。

    “跳!”

    潘樾拉著楊采薇縱身跳下。遠遠望去,一個銀發飄飄玉樹臨風,一個輕紗搖曳美貌窈窕,恍若一對撲火之蝶。

    他們身後,火藥炸成一片,火光滔天,如同漫天煙花,在生死坊上空綻放。

    蔡升來到窗邊,向外俯視,隻見楊采薇和潘樾落在一艘小船上,順流而去。

    潘樾仰望樓上,拱手施禮,似在告別。

    副手走來:“坊主,他們的船走不快,我現在帶人去追!”

    蔡升卻一抬手,淡淡地說:“算了吧,生死坊的規矩,贏了就是贏了,我願賭服輸。”

    *

    拂曉時分,河麵上煙霧繚繞,一艘小船破水而來,水麵倒映出兩人的身影。

    小船行了一夜,已經遠離了生死坊。楊采薇劫後餘生,坐在船尾,偷瞄潘樾。

    潘樾背身立在船頭,銀發隨風飄拂,姿容絕世,楊采薇看著,有些悵然,種種回憶湧上心頭。

    她曾對鏡中的上官芷說,我隻能通過你接近潘樾,拆穿他的真麵目,我答應你,一定讓真凶伏法,讓你真正地安息。

    然而方才,潘樾帶著她死裏逃生,火光似乎還在眼前。

    她心想,原來他真的不是凶手,還一直暗中追查我的死因,是我誤會他了……

    夜風吹過,船微微一晃,二人也隨之晃動了一下身體。

    楊采薇見潘樾麵色蒼白、眉頭一皺,不自覺捂了捂後背傷口拉扯到的右肩,卻咬緊牙關不動聲色。

    她心中內疚,問道:“你怎麽樣?”

    “沒事。”潘樾忍痛回答。

    楊采薇看著潘樾熟悉又陌生的臉,不禁輕聲開口:“你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呢?”

    “嗯?”

    潘樾不解,楊采薇回過神來,解釋道:“我意思是,你我相識也近二十年了,可在禾陽的這段時日,我總覺得,好像看不清你。”

    潘樾微微一怔。

    “一人本就千麵,看到的未必是真,沒看到的未必是假。”

    楊采薇點頭,潘樾繼續說:“比如你。”

    “我?”

    “你跟以前確是大不相同了……”

    “怎麽不同?”

    潘樾轉頭仔細打量眼前的上官芷,一些似曾相識的瞬間突然湧上心頭。

    她方才說,屍體是會說話的,還如此熟練地割開死者皮肉,毫無畏懼之色,種種言行,竟然像極了楊采薇。

    潘樾動容,卻又更覺得匪夷所思,轉過身去。

    “不知道……或許……是我想太多了吧……”

    他望向江麵,神色黯然,耳畔仿佛又響起楊采薇的聲音。

    “你幫我的,我很感激你,但是禾陽不是你應該來的地方,十年前,你托人帶話與我斷絕關係,我們就已經是陌路人了。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到此為止……”

    父親還曾對他說:“如果你不去找她,她就不會死,說到底,是你害死了她!”

    他眼眶一紅,內疚之情填滿思緒。楊采薇看著他落寞的身影,心中紛亂糾結。

    潘樾,不是你想得太多,可我能告訴你嗎……

    小船緩緩駛出薄霧,天色已亮,遠山輪廓若隱若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