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亂政

字數:4113   加入書籤

A+A-




    楊榮接口道:“關聯甚大。”

    “陛下,我大明百姓共計五千九百多萬,而這五千九百萬人中,讀書人尚不足百分之一。”

    楊榮神色肅穆,續道:“換言之,我大明讀書人不過五十萬左右,而這五十萬人中,又有近半為童生及秀才。”

    “他們皆需十年寒窗苦讀,方能一舉成名。”

    “唯有成為舉人,方有望入仕為官。”

    “今儲君殿下欲令全民讀書,置這些寒窗之人於何地?他們多年苦讀,意義何在?”

    “再者,若天下百姓皆向往讀書為官,陛下,大明日後誰來耕田,誰來經商,誰來做工,誰來戍邊保家衛國?”

    “依臣看來,儲君此舉,分明是……亂政之舉。且此亂政竟提議強製百姓家子弟讀書,女子亦不例外,此非亂政,何謂亂政?”

    “男子讀書尚可理解,女子亦要讀書,儲君殿下此舉,難道是要動搖我大明根基?”

    “更甚者,朝廷竟免費提供場地與私塾先生,陛下,此需耗費幾何?”

    “屆時,大明百姓皆去讀書,無人耕種,無人做工,無人經商,朝廷無賦稅,如何供養如此眾多的讀書人?”

    “如此亂政一旦實施,大明豈非離亡國不遠矣?”

    楊榮之言,令朱高熾陷入深思。雖言語尖銳,卻讓朱高熾不得不深思熟慮。

    實話講,朱瞻墉推行此政策,朱高熾也曾權衡,朝廷近八成官員皆持反對意見。唯有朱瞻墉堅持推行,朱高熾私下也曾詢問過朱瞻墉。

    然而朱瞻墉的回答,讓朱高熾瞠目結舌。他說,若大明全民讀書,非但不會帶來災禍,反而會使大明的未來更加輝煌。而這份輝煌,將使大明更具凝聚力。

    \"懇請陛下三思,如此下去,大明江山恐將動蕩不安矣!\"

    \"正是,陛下,我們實在無法坐視太子胡作非為啊!\"

    三楊相繼懇切陳詞。

    朱高熾望著不停進諫的三楊,心中略感煩躁。

    欲發怒,卻又覺得這三位臣子皆為大明著想,即便與朱瞻墉意見不合,亦無須將他們逐出。

    然而,他又不敢,三人不斷的懇求讓他頗感不耐煩……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應對。

    就在此刻,禦書房外,傳來一個太監的聲音。

    \"皇後娘娘駕臨!\"

    這一聲高呼,令禦書房內頓時安靜下來。

    朱高熾臉上掠過一絲喜色。

    張氏的到來,正好替他解圍。

    緊接著,禦書房中,四人見張氏頭戴鳳冠,身披金鳳袍,威儀莊重地步入禦書房。

    \"陛下,您怎還在此?我們不是約定好去看望兒子嗎?他病得如此沉重,難道您不擔憂嗎?\"

    張氏環顧禦書房一周,不滿地質問。

    \"朕這不是有政務要處理嗎?好了,現在處理完畢,我們走吧!\"

    朱高熾起身走到張氏身旁。

    \"陛下……\"

    三楊不甘地看著朱高熾,輕聲喚道。

    朱高熾佯裝未聞。

    張氏微皺眉頭,看向三楊,又看了看朱高熾,疑惑問道:\"又何事?\"

    朱高熾微笑道:\"無妨,隻是……政事上有些分歧罷了。\"

    說著,看向三楊,揮手道:\"今日之事暫且至此,爾等先退下,此事日後再議。\"

    \"可是陛下……\"

    \"罷了,無需多言,今日便如此,朕還要去探視太子病情。\"

    朱高熾有些不悅,他剛登基,大臣們就如此逼迫,他脾氣溫和不錯,但也別太過分。

    見朱高熾明顯生氣,三楊無奈,歎息道:\"遵命。\"

    朱高熾滿意地點點頭,轉向張氏笑道:\"走吧,先去看看兒子。\"

    張氏疑惑地瞥了眼三楊,微微點頭,隨後陪同朱高熾離去,前往太子府。

    待朱高熾走後,楊榮懊惱道:\"陛下明顯有意支持太子,若太子此政令實行,後果難以預料,兩位大人,此事我們必須阻止。\"

    楊士奇長歎一聲:\"談何容易,陛下與太子父子情深,且太子如今權勢滔天,無人能製,我們再如何勸諫,陛下若不聽,又能如何呢?\"

    楊溥沉思片刻,重重拍了拍大腿:\"不行,此事必須解決,太子的亂政絕不可行,否則大明必亂!\"

    楊士奇和楊榮看向楊溥:\"你打算怎麽做?\"

    楊溥嚴肅道:\"既然太子一意孤行,陛下又聽之任之,那我們就不得不采取手段迫使陛下和太子就範。\"

    楊士奇和楊榮對視一眼,震驚地看著楊溥:\"你是想逼宮?\"

    楊溥堅定道:\"不,我想死諫!此事,兩位大人就照辦吧,我會聯絡朝中百官,連同太學生及京城所有讀書人,聯名請求陛下阻止此政令,所有責任,我一人承擔,就算九死一生,也在所不惜。\"

    說到這裏,楊溥看向楊士奇和楊榮:\"為了大明,楊溥死不足惜,唯有家中老小,是楊某放心不下之人,若是我獲罪身亡,還請兩位大人念在同僚多年的情分,照顧一下我家中的老小。\"

    楊士奇和楊榮看著楊溥決絕的神情,心中掀起軒然大波。

    \"此事一旦發動,就算成功阻止太子政令,陛下也必定重罰於你,稍有不慎,便是株連九族之罪,你一人恐怕難以承受啊!\"

    楊溥搖頭:\"我相信陛下,陛下仁慈,斷不會株連我家人,況且為了大明的未來,我楊溥有何懼一死?\"

    看著楊溥認真模樣,老練穩重的楊士奇皺眉看向他,搖頭道:\"太冒險了,得不償失。而且,你隻想到陛下的仁慈,別忘了太子並非仁慈之人,你這麽做,若被太子知曉,就算不死,朝堂上也無你立足之地。\"

    朱瞻墉在朝廷上已是說一不二,得罪朱瞻墉,就等於得罪太子一脈。

    朱瞻墉雖不親近朝中大臣,但身為太子,已自成一派,他的東宮班底大多來自南京官員。

    這些南京來的官員行事古怪,做事一絲不苟,凡事以律法為依,行事刻板嚴謹,務實求真。

    他們在朝廷中雖僅占一成,卻與其餘大臣風格迥異。

    但他們背後是太子朱瞻墉,朝中大臣也不敢公然得罪他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