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古今醫術(七)

字數:7445   加入書籤

A+A-




    天幕中的薑瀾溪可不管魏晉時期的士人有多懷疑人生,隻是展示出寒食散的成分。

    【寒食散是什麽呢,我們可以來看看不同版本之下的成分。

    《抱樸子》中記載為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

    《諸病源候論》則認為當由石鍾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燒煉而成。

    《千金翼方》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石,硫黃,海蛤,防風2兩半,栝樓,白術,人參,桔梗,細辛,幹薑,桂心,附子。

    咱們簡單的盤一盤這些礦物原料。

    丹砂,主含硫化汞,丹藥主力軍,之前說過了不再贅述。

    磁石,吃多了會惡心、嘔吐、腹瀉、心悸和各種出血,以及嗜睡、癱瘓、呼吸困難、血壓下降。

    石鍾乳,又稱石灰石,人體無法消化,吃多了會得腎結石;

    白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人體無法消化;

    赤石脂,人體無法消化,吃多了會導致腹脹、便秘;

    石硫黃,主要成分是硫,極難溶解於水。

    紫石英,主要含氟化鈣,攝取過多時會出現慢性中毒,引起牙齒、骨骼、神經係統、腎髒、心血管和甲狀腺的損害。

    石硫黃內服會刺激腸胃,如果一次性吃多了這個硫磺,就會引起皮膚瘙癢,服用寒食散後出現的皮膚瘙癢無法穿衣就是這個成分引起的。

    長期服用石硫黃會導致硫化物慢性中毒,表征就是皮膚幹燥,毛發脫落,鼻部出血,還可能導致結腸炎、腸胃炎、口腔炎和中毒性肝炎,還會引出四肢麻木,感覺減退,骨髓造血功能退化等諸多問題。】

    看著天幕列出詳細的毒性,服用寒食散的人終於坐不住了,想起有人因為服用寒食散而死,而自己也可能是其中一個,氣得想當場拔劍捅死那個帶自己服散的人。

    他沒事怎麽會服用寒食散,定然是被人迷惑的!

    【這個配方……怎麽說呢,我還是挺佩服咱們老祖宗的,什麽東西都敢往嘴裏放。

    《諸病源候論》記載的這個配方是可以應用到工業上,那是一種新型的熱塑性材料——硫黃砂漿,在土木工程領域具有極其優異的性能。

    火藥是煉丹過程中形成的,硫磺砂漿變成了口服的寒食散,他們好像總是喜歡把東西往嘴裏塞。】

    方士們好像受到了什麽啟發一樣,對啊,他們做出來東西應該先試試別的用途啊,幹嘛總是當成丹藥吃?

    【其實寒食散除了有毒之外,本身是沒有成癮性的,但是魏晉人真的很是離不開寒食散了。

    東晉時期,因為社會風氣問題,人人都喜歡空談求名,自上而下的服食寒食散,哪怕是沒錢服散也要裝著服過散的樣子,聚眾服散酗酒到一半,脫衣服裸奔那都是家常便飯。】

    裸奔?真大庭廣眾之下……**裸的?

    魏晉之前的古人也是見識到了物種多樣性,被迫的開了眼界。

    “後世的人竟然這麽瘋嗎?”

    “有錢吃這個東西,肯定是貴族!”

    “貴族都是這樣的嗎?”

    聽到黔首的懷疑,貴族也嚷嚷起來:“這樣的人竟也是貴族,我真是恥與之為伍!”

    他們就是再荒唐,也沒有這樣街頭裸奔過!他們還要臉麵呢!

    【魏晉南北朝之後,隋文帝楊堅一統天下,建立了大一統的新王朝——隋朝。

    隋唐時期,是華夏封建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在醫學上取得的成果同樣令人矚目。

    隋朝有之前說過的《諸病源候論》,唐朝有的《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這些都是集華夏醫學之大成的醫學成果。

    隋唐統治者也很注重醫學人才的培養,建立起了明確的醫學教育製度,開始在太醫署安置與醫學教育相關的人員,比如主藥、醫師、藥園師、醫博士、按摩博士、祝禁博士等員,出現了專門化的雛形,讓醫學走向專業化。

    “太醫署”,既是當時世界上官方最高醫學教育機構,又承擔了一定的醫療職能,它的出現打破了以前單一的中醫師帶徒模式,可以讓醫學得到更為專業的交流與發展。

    公元610年,太醫令巢元方編著的《諸病源候論》成書,這也是華夏第一部病因、病理和證候學的專著。

    隋朝滅亡後,唐襲隋規,不僅繼承了隋朝的科舉製度,也繼承了隋朝的太醫署,並且有了新發展。】

    嬴政聽著這句“唐襲隋規”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的那句漢承秦製,而且他沒記錯的話,隋也是二世而亡,天幕還曾比較過隋二世和秦二世誰更廢物。

    秦二世輸了!他突然又想打胡亥了!

    【唐朝時期,太醫署這一機構有了進一步的整頓與擴充。

    太醫署有了標準配置,醫學生們也有了分科學習,還規定了具體的修業年限, 和教材】

    看這天幕上放出的條條框框,大唐民間的郎中看得是十分羨慕。

    “那些太醫們要學七八年呢!”

    “怪不得那些太醫那麽厲害,原來學了那麽久啊。”

    “《本草經》、《甲乙經》、《脈經》這些書我就聽過名字,樣子都沒見過!”

    “咱們知道一兩個方子就行醫了,哪裏能和人家比啊。”

    “可不是嘛,家裏若是有一本半本的醫書那都可以當傳家寶了。”

    幾個湊在一起看天幕的同行相視苦笑,民間的郎中大多是靠著一兩本醫書自學或者家傳的經驗積累而成的,哪能和太醫署出來的太醫比呢?

    他們向來是師長教什麽就學什麽,遇到什麽病人治療什麽,若不是天幕介紹的如此詳細,許多民間的大夫根本就不知道太醫署還可以這麽細致的學習醫術。

    太醫署一定有很多醫書吧!如果民間的郎中也能進去學習就好!

    【不隻那些,為了方便學生識百草,太醫署還特意在長安附近開辟了300畝的藥園,能讓學生“辨藥形,識藥性”,而藥園的經營者也需要接受教育。

    藥園生要學習《本草經》及草藥的采集、栽培可生,要知道民間大夫都沒有接受過這種培訓啊!

    然而這還不是極限,太醫署還對教師的品德要求和課時要求,必須以中央典藥寮的教授方式為標準。

    簡而言之大唐的太醫署,已經有了現代醫學院的雛形。

    而且唐朝還開創性的對女性進行了醫學教育,當然了,這個時候的大唐雖然有女醫,但是女醫的素質並不高。

    唐朝的女醫,是從官戶婢女中選拔優異者30人以上,於內藥司外側建造別院進行教育。

    而女醫的文化程度基本沒什麽要求,她們不需要去讀什麽古典醫學書籍,而是諸博士依據原文口授醫療技術,也就是說女醫們沒有完整的教學體係,基本也沒有機會進行醫學研究的。】

    大唐的官員被說得麵麵相覷,女醫們也是議論紛紛。

    “以前也沒想過,可現在這麽一想,的確和男醫的差別太大了。”

    “這就是欺負我們是女子!”

    “前朝名醫不也沒上過官學,學自家醫書都能成為名醫呢,我們好歹比民間的赤腳大夫要好一點吧,努力去學習也未必不能成名醫啊。”

    女醫們聚在一起,互相打氣:“我們不能放棄!沒人教我們就去自己研究看書,爭取一起當女神醫!”

    雖然未來之路不夠清晰,但此時此刻她們心中那個模糊的想法會成為她們未來的奮鬥目標。

    【即使如此,這也是曆朝曆代比較好的情況了,至少唐朝有女醫。

    到了宋明清時,女人想要看病,要麽是身邊侍女轉述病況,要麽是手腕搭著帕子隔著手帕由男大夫看診,甚至出現了傳說中的懸絲診脈。

    哇,手搭著腕子都不一定能診對,隔著手帕和懸絲診脈能成功嗎?

    不說絕對,但是絕大多數是不可能的,隻能拚一拚望聞問三項而已。

    說實話,這就是那些男人,尤其是貴族階級的男人覺得女人的生死不重要,才會漠視了女醫的發展。

    但是女性的力量並不弱小,這個咱們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除了中央長安,在地方上,貞觀年間開始,諸州也設立了醫學,任命了醫學博士教學,規定對《本草》《百一》《集驗方》這類基本的醫療書籍,各地州學要同經史書籍一樣必須有藏書,以推進醫學教育的發展。

    當然了,這些醫學麵向的是官僚階級,貧苦大眾的醫療問題隻能求助於民間大夫。

    不過唐玄宗、唐德宗期間,政府采取頒布醫方於民間的措施,惠及百姓,也提高了醫藥的民眾化程度。】

    李隆基得意起來,他也頒布了這個政令!百姓也一定會因為這個對他更為擁戴!

    【唐朝的醫學製度,對後世的宋、元、明、清都有影響,在後世基本沿襲下來,並且影響了朝鮮、日本等東亞文化圈。

    這樣先進的醫學製度下,大唐依然有喜歡嗑丹藥的皇帝,白瞎了最好的醫學資源,這也不怪皇帝平均壽命短了。】

    唐朝的大臣們對醫學發展進行了好一番討論,整體來說都是鼎力支持醫學發展的。

    畢竟不能長生,也沒有轉世,那麽多活幾年生前將這富貴享受夠了才不虧本。

    至於女醫,也的確不能放下,但將男女放在一起學習醫術要扯皮的東西就太多了,不如先讓女醫專注婦科,等日後天幕多說一些,他們再逐漸放開女醫的求學也不晚。

    李世民沉默半晌終是歎息一聲,道:“天幕說女醫的素質不好,與其重新學習不如去與民間的大夫交流一下,多多為百姓治療,即使開開眼界,也是積累經驗。”

    “陛下聖明,陛下心懷天下子民,乃百姓之福。”

    【說完了唐朝的醫學製度,也說說唐朝的名醫。唐朝最出名的名醫就是藥王孫思邈了。

    他的著作《千金方》是華夏曆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為“人類之至寶”,在華夏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中醫學者的必學教材。

    孫思邈本人可以說是全才了,精通內科、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等,還把婦科卷與兒科卷放在《千金方》的卷首,後世醫者這才開始重視起曾經不被重視的婦科和兒科。

    同時,孫思邈也是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華夏古代醫者,首創了多個第一。】

    天幕上出現了很多個“第一”,超長的名單震撼的人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藥王的實力嗎?”

    各朝醫者:佩服兩個字,我已經說倦了!

    唐之後的朝代還好,畢竟他們的朝代就有《千金方》,但是唐之前的朝代抄天幕抄的筆杆子都要冒火星子了!

    【唐朝時期還出現了華夏第一部產科醫學專著昝殷所著的《經效產寶》。

    這本書對後世產科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宋朝楊子建的《十產論》、李師聖的《產育寶慶方》、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都受到這本書的很影響。

    後來《經效產寶》流向海外,收到了日韓的歡迎,這本書在世界婦產科發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昝殷不單是產科專家,還很非常擅長食療法,撰寫有《食醫心鑒》三卷,是今存較早的飲食療法專著。

    但是很可惜,這本書也失傳了,現在流傳的版本是日本人從《醫方類聚》中拚湊出來的出。

    說實話,今天這期視頻,“很可惜”這三個字真說說倦了,但是又沒辦法,是真的很可惜,要是古代能夠更加重視一下醫學典籍就好了!】

    昝殷:“……”

    好消息,他也後世留名了,他的書在世界上都很有名。

    壞消息,他的書在華夏失傳了,日本那裏有殘卷。

    昝殷……昝殷很生氣,這後世子孫怎麽回事,為什麽這麽多的華夏醫書,華夏自己失傳了,別的國家卻能留存?

    各個朝代,知道啦知道啦,會重視的!

    會鼓勵民間藏書,會鼓勵書香陪葬,總不會在明知道的情況下,還讓自家倒黴的後世子孫再次陷入尷尬境地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