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蘇堤春曉(一)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A+A-




    【哈嘍!寶貝們!又見麵啦!昨天我到了杭州,人家都說,不到西湖非好漢,所以本好漢就來遊西湖啦!】

    “哇嗚,長城說謝謝你”

    “北京:眉頭一皺,壞了,衝著我來的!”

    【嘻嘻,到了西湖不看看西湖十景,那就是白看,所以我帶大家來到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蘇堤觀景的最好時節了,但這裏還是很美的哦。】

    “親自去,達咩,雲旅遊,心中狂喜”

    “哇嗚,好漂亮”

    “蘇堤!要素察覺!”

    蘇堤?南宋以後的古人們不少都是知道蘇堤來曆的。

    “這一期要說的難道是東坡先生?”

    “大抵是了,東坡先生自然值得天幕單獨講一講的!”

    【蘇堤連接了南山、北山,全長大約三公裏,堤上一共有六座橋,俗稱“六吊橋”,咱們今天就從北麵出發,走一走這蘇堤吧。

    這個蘇堤呢,和咱們北宋的大詩人蘇軾蘇東坡很有些關聯。】2

    “蘇市長”

    “南麵有紀念館,結束之前還能去看看”

    “薑薑去看曲院風荷了嗎”

    蘇軾則是好奇地抬頭,沒想到這一次的主角竟然是他,隻是他又和這蘇堤又有什麽關係呢?

    和他一個時空的人也很是好奇,要知道蘇軾的才名那可是享譽國際的,遼、夏都是有他的粉絲的。

    人們一聽這與他們喜歡的大才子有關,立刻就有了興趣,嘈雜的議論聲中,薑薑繼續講解著。

    【蘇軾在公元1037年出生於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他的父親是蘇洵,就是《三字經》中“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的主角。

    而蘇軾的“軾”字原意是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的意思。

    而蘇軾的成就也的確驚人,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麵都是極為厲害的。

    尤其是文章方麵,這畢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6年,蘇洵帶著十九歲的蘇軾,十七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赴京參加科舉考試。

    這場考試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豪華陣容的那一場,當時那場的策論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而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這兩人正是銳意詩文革新的時候。

    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直接讓他們驚為天人。】

    “一個字,牛”

    “蘇軾那個成就詞條,可長了”

    “牛得嘞”

    清朝

    乾隆難得見天幕難得說了自己感興趣的人,也是樂嗬起來,“這天幕還是還是很有眼光的,蘇東坡之才,當屬宋之魁首。”

    乾隆很喜歡蘇軾,在《唐宋詩醇》禦定的六位詩人,其中宋朝上榜的詩人就是蘇軾與陸遊。

    甚至蘇軾經常遭他的毒手,經常被乾隆批注。

    比如說打卡蘇軾曾經去過的地方,隔空唱和;比如像是現在這樣展開蘇軾的《寒食帖》,掏出自己心愛的小紅章。

    底下還有個高情商臣子和珅吹捧:“這蘇東坡若是知道陛下如此喜愛他的作品,定是高興的。”

    乾隆得意的笑了笑,“那是自然的。”

    【但是吧,這裏還是鬧出了一個大烏龍。

    原因是歐陽修覺得這篇言之有物的文章可能是他的好門生曾鞏寫的,若是把曾鞏點成第一的話,怕別人覺得自己搞黑幕,思來想去, 隻能忍痛將這篇文章定為了第二。

    結果成績批出來,大家拆開名字一看,卻發現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曾鞏,而是蘇軾!】

    唐朝

    “拆開名字?”李世民咂咂嘴,一下子就明白這個意思了,但看著下麵裝傻充愣的臣子,也沒多說。

    但是心中還是琢磨開了,這個批完再拆開的名字的做法還挺不錯的。

    眾位被類似“我的國公父親”“我的宰相伯父”“我姓崔,清河崔氏的崔”的科舉文章坑害得不輕的文人們羨慕的都要流口水了。

    一書生道:“如果你我身在宋朝,是不是就會好多了?”

    另一書生扇了扇扇子,笑道:“可是那大宋的風評可不是太好,天知道會發生什麽?”

    “說的也是,還是希望咱們大唐能像宋朝一般把名字遮蓋住吧。”

    宋朝

    尷尬的歐陽修:“……”

    難為情的曾鞏:“……”

    倒黴的蘇軾:“……”

    【雖然鬧了一場大烏龍,不過最後的結果還不錯,蘇軾被順利錄取,還因此成了歐陽修的門生。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

    天幕下,王安石摩挲著茶盞,不屑的冷哼道:“蘇子瞻,狡詐之徒。”

    原來就是那場科舉文章,歐陽修對蘇軾文章中采用的典故好奇,蘇軾便告訴他這典故出自《三國誌·孔融傳》。

    結果就是歐陽修翻爛了書也沒找到這個典故,再次詢問蘇軾後,才知道這是蘇軾學習孔融編造出的一個典故。

    歐陽修不在意,甚至覺得這樣的這樣的蘇軾非常的豪邁、敢於創新。甚至還稱讚蘇軾:“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當然了,現在嘴硬的王安石還不知道,在原本的世界中,自己是怎麽給他討厭的“奸詐之徒”求情的。

    【但是好事多磨,在蘇軾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了蘇軾和蘇轍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個兄弟隻能隨著父親回鄉奔喪。

    守滿了喪期回京的蘇軾,也沒有就此沉寂,兄弟兩個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被推薦著參加了製科考試,這場考試中,蘇軾的策論依舊寫得很好,被定為第三等。

    這個製科考試是唐宋的一種特殊考試製度,不定期舉行,且程序繁瑣選拔嚴格。

    有多嚴格呢?南北宋加到一起三百多年的曆史,科舉出來四萬多的進士,而製科考試隻舉行了二十二次,成功通過的人不過四十人。

    而且這個第一等與第二等都是虛設的,所以第三等就是實際上的第一等。

    而整個宋朝的製科考試中隻有蘇軾得了第三等,所以蘇軾也被稱為“百年第一”。

    據說,宋仁宗看了他的策論,也稱他是宰輔之才,還授他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人生嘛起起落落落落落”

    “這麽牛的嗎?”

    宋朝

    趙匡胤被這樣一位人才喜的不行,前朝的詩人有那般才華,但少有策論寫的好的詩人,這個蘇軾的策論能得一個 “百年第一” ,當真是厲害。

    見趙匡胤一片的欣賞之色,趙普說道:“陛下,這位蘇東坡初出茅廬之時的策論就能引人讚歎,那麽稍經打磨,必定是位大才。”

    趙匡胤也是感慨:“說的不錯,這人的詩文如何我還不知,但是這政治見解定是不俗,這樣的有才之人在仕途定是比杜工部順遂的。”

    趙普點頭說道:“定是如此。”

    【有大佬看好,還被頂頭**oSS記住了,那按理來說,蘇軾之後的仕途肯定是要一帆風順了。

    但是他的運氣是真的不好啊!

    在他事業蒸蒸日上之時,他的父親過世了!於是蘇軾兄弟又得扶柩還鄉,守孝三年。】

    “倒黴倒黴倒黴倒黴”

    “太慘了”

    漢朝

    劉徹挑了挑眉:“他這時候幾歲了,該不會大好年華的全在守孝吧?”

    “十九歲上京,這時候大概也就二十多歲吧。”最好的時候輪番守孝,那等他回到朝堂時,還會有他的位置嗎?

    就算是才子,可朝堂之上又有誰不是大才呢?

    天幕不是也說了嗎?蘇軾那一屆科舉陣容豪華,人才濟濟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