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明朝——成化弘治

字數:5659   加入書籤

A+A-




    【總而言之,朱見深在治國方麵是很有兩把刷子的,不僅收拾好了老爹的爛攤子,還穩定了局勢,如果沒有後期的怠政就好了。

    說到這點真的不能不提明朝官員,在我心中明朝官員可以說是不亞於宋朝官員的奇行種。

    當皇帝,是要和官員鬥智鬥勇的,要彈壓大臣的,要平衡朝堂的。

    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消耗在這種事上,怪不得明朝皇帝的政治上升期一個比一個短了。】

    “其實曆朝曆代都這樣的”

    “宦官和文官的爭鬥屬於狗咬狗,兩邊都是不是好東西”

    “文官集團和皇權的對抗貫穿了整個明朝,感覺他們當官就是為了專注鬥爭”

    “明朝大臣這個精神狀態你說他們打出了反帝反封建第一槍我也是信的”

    “我有一個疑問,不是說明清是君主集權的頂峰朝代嗎”

    “主要就是很玄學,愛上朝的短命,不上朝的長命,怪不得總有人覺得文官嘎皇上”

    【朱見深再與臣子們日複一日的較量中,逐漸被磨平了鬥誌,失去了年輕時的進取心。

    他開始怠政,開始沉迷修仙,對待貪官也開始從輕處罰,甚至到了將大量鹽引賞賜給權貴的地步。

    市麵上鹽引泛濫,導致明朝的“守支”問題更加嚴重。】

    朱棣心虛的低下了頭。

    畢竟五征討蒙古出兵安南,都需要大量的軍糧,所以不得不過度使用開中,原來到了他重重孫子這輩還沒緩過來嗎?

    哎呀,也不一定會就是他的問題,好幾輩呢,沒準是後麵的皇帝仗打得太頻繁了呢!

    【朱見深走了之後,皇位傳給了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

    朱佑樘這個人就很出名了,畢竟是少有的一夫一妻的皇帝,還有個“弘治中興”在。

    但是朱佑樘在做皇帝方麵,其實是有些比不上他爹的,至少比不上他爹前期的時候。】

    朱祁鈺有些喪氣,原來他那個侄兒做皇帝那麽成功嗎?

    這樣看來,大臣們會更加支持那個孩子做儲君……等一下!

    朱祁鎮現在被祖宗宣布不是朱家兒郎了,那麽朱見深理應也不是朱家人了才對啊!

    但是朱見深是真的有能力,哎!如果朱見深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兒子就好了!

    ……也不是不行啊,不過這個得把自己的安全掌握在手中再去細想!

    就這麽定了,天幕結束後,先清理宮闈,然後找於謙和王文他們商量。

    【他爹有一個優點,用人不疑,還死保自己人。

    比如項忠,他在荊襄山區大殺特殺的時候,彈劾他的奏章差點淹沒朱見深,朱見深按下彈劾不提,隻讓項忠自由發揮。

    咱不提這個事是對是錯,但是他麵對大臣的彈劾時,是能讓扛得住這些壓力的。

    朱佑樘就遠遠不行了。】

    劉徹道:“有人在前線給朕拚命,朕自然不會讓他憂慮自身安危!”

    “陛下聖明!”

    劉徹翹起嘴角,嘻嘻,隻要不是通敵叛國的大事,有什麽賬不能等人回來之後再算呢?

    【我們剛才說了成化時期有很多戰爭,其中的威寧海之戰,戰果斐然。

    威寧海是朱祁鎮在土木之變被俘後關押的地方,所以威寧海的蒙古大營被一舉擊破,於公於私,朱見深都是高興的。

    戰後,主導戰爭的王越和汪直被大加賞賜。

    尤其是王越,因功被加封為威寧伯,威寧海的威寧,拿擊敗敵軍的地名作為封號,這種榮耀是無與倫比的。

    朱見深甚至說王越武不弱於衛霍,文不弱於範仲淹、韓琦。

    是的,這位軍功封爵的威寧伯是一個文官。】

    “文官軍功封爵,這也太厲害了”

    “就沒幾個文官能以軍功封爵,更別提這還是明朝”

    宣宗時期

    朱瞻基不服氣,明朝怎麽了?王驥也是文官出身!

    王驥是永樂四年的進士,是他的兵部尚書,天幕也說了,他後麵有很高的軍事成就,還封了靖遠伯!

    【威寧海一戰給王越帶來了太多的好處,也使王越遭受到了很多大臣的嫉恨。

    之後在大臣們的不懈彈劾之下,汪直倒台了,他直接被送去南京“養老”。

    而王越曾經寫的那些詩句也被翻了出來,這首是暗諷時政,那首是對皇帝不敬,翻來翻去的結果就是王越被奪爵貶官了。】

    “汪直被貶的理由是與許寧不合,對邊事不利,結果汪直被調走之後,許寧直接慘敗,是整個成化時期最大的失敗”

    “我感覺成化也是想要保護他的,畢竟得罪了太多人”

    “汪直被貶後,成化就沒有耳目了,大臣們聯合起來騙成化,真是大明忠臣啊”

    朱元璋氣壞了,這些大臣真是不得了啊!他們竟然敢聯合起來欺君!

    這是要造反嗎?

    不行,必須得想辦法限製大臣們的權力膨脹!

    【王越被貶之後是不甘心的,一直向朝廷請命希望能夠繼續帶兵,但是朝廷始終沒有理他。

    直到弘治年間,蒙古勢力再次強大起來了,達延汗開始對明朝北方大肆劫掠。

    而朱見深留給朱佑樘的那些人才也逐漸老去,他能用的武將越來越少。

    而閑賦在家、還很有能力的王越就這樣又回到了他的視野中。】

    “朱見深用的那些人才,年紀都已經很大了”

    “人才青黃不接”

    朱瞻基將“培養人才”這件事記在小本本上,這事情也很重要。

    那些大臣們多是很多,但是十分得用的卻很少,人才選拔……還得換換方式!

    【當然,朝中大臣們肯定是不許他回來的,畢竟人是他們搞下去的嘛。

    君臣拉扯也分不出個結果直到弘治九年,保國公朱永去世了,這位老哥參加過很多戰役,非常穩健。

    這時候朱佑樘也是急了,能用的人越來越少,達延汗卻越來越囂張。

    所以,他也不和人扯皮了,直接把王越叫回來,擔任三邊總製。】

    “要是真心想做,排除萬難也要做”

    “之前還是不急”

    嬴政咂舌,這未免太過於離譜了!

    堂堂一國皇帝,想要起用官員居然還要管官員同不同意?

    那這皇位直接讓官員來坐好了!

    【王越一上任,就直麵文官們友好要求:親,請您快點和達延汗開戰呢!

    咱就是說,他一個73歲還想上戰場發揮餘熱的老頭,難道不想建功嗎?難道不想體麵的離世嗎?

    他比所有人都想贏好不好?】

    “我就不理解,這些文官這麽牛,為什麽不自己上戰場”

    “達延汗在蒙古一通亂打,手底下的人不說是百戰之師,那也是常見戰事的,明軍已經很久沒見過大型戰役了吧”

    宋仁宗突然看向了大臣們,他突然覺得這個主意挺好的!

    將對戰役有很多話要說大臣送到前線去打仗,還不能給他們太大的權力……那就專門設置一個虛職給他們吧!

    【然而,朱佑樘擋不住文官老爺們的熱情建議,直接下令讓王越剿滅賀蘭山後麵的敵人。

    王越不得已,隻能出兵。

    但是王越到底是王越,他是真的能打。

    雙方打起來,蒙軍占不到什麽便宜,也就跑路了。】

    “哥舒翰?是你嗎”

    “王越是真的能打”

    李世民對於這種後方亂指揮的行為很是討厭。

    連前線情況都不了解,上去就讓人主動出擊。

    難道他們都認為自己是什麽軍事天才嗎?

    【按理說,賀蘭山之戰算是弘治朝那時的最大勝利,王越不說封爵,至少也該有所獎賞才對。

    但是明朝大臣們直接發動了傳統藝能,他們指責王越是勾結宦官才能被起用,於是借題發揮,開始彈劾王越。

    而朱佑樘麵對這樣的彈劾時選擇了沉默,於是73歲的王越就在這樣的彈劾下去世了。】

    “王越死前還在關心哈密呢”

    “弘治這種行為還是挺讓人寒心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