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鐵甲重騎兵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A+A-




    “嘩啦”一聲巨響,尉遲敬德帶倒座椅:“突厥寇邊?”黑臉將軍轉身就請命,“敬德懇請立即馳援五原!”

    奚名茗沒吭聲,看向尉遲敬德的眼神實在有些無語。

    大哥,您在戰場上的敏銳呢?就不看看高弘德正在悠哉遊哉品飲子嗎?五原郡要真有事,高弘德不吭聲,王叁豈能不傳信?

    高弘德吹了吹杯盞的沫子,輕鬆道:“等你回來,五原郡城早破了。沒事,估計是突厥知道宗主南下平叛,特意跑來試探。”

    是啊,東突厥在中原深耕日久,被奚宗主威脅隻是撤了邊境明麵的棋子。

    很正常,早有預料。

    “具體情況如何?”

    王叁起身回稟:“突厥寇邊,李將軍率騎兵出城迎戰,斬首五百,獲戰馬六百餘匹。”

    出城?

    算了算了,他叫李靖,對戰場判斷絕對高於一名曾經的記者。

    王叁隨即呈上李靖所寫詳細戰報,奚名茗表示知道,沒有打開。

    王叁依然站著,沒有退回座位,“宗主,突厥寇邊之前,定襄郡……投了李將軍。”

    你這停頓,這個意思是有事需私下匯報?李靖幹了啥?幹啥也不奇怪,總不能李靖在前麵打突厥,還操心背後偷襲吧?

    奚名茗點頭,這才哪到哪。未來大唐差不多近半疆域,是你家李靖將軍打下來的。

    軍事她不懂,用人不疑。

    奚宗主問:“犧牲軍士後事如何?”

    高弘德起身,“回稟宗主,南北兩場戰役,我方軍士戰死共計七十六人。撫恤已悉數發放,妻兒父母有勞動能力者,優先安排進集體作坊;子女年幼或父母已老一應教育供給歸集體;軍士牌位供奉寺廟。”

    說是妻兒父母,經曆突厥南下,又有多少老人能夠活下來?又剩多少孩童?

    奚名茗最初收容難民兩千,隻有孩童二十三人。

    “年底集體出麵,舉行公祭,以後形成定例。”

    七十六人啊,人命在這個時代,真的變成了冰冷的數字。轉頭一想,恩平縣一早上被殺的一萬多人,奚名茗強行壓下起伏的思緒。

    世事容不得她擁有太多情緒。

    奚名茗平靜問:“賬上錢糧可還夠?”

    說起算賬,高弘德立即精神。

    他言簡意賅總結:“本來各方投入大,弘德原以為秋收前邊城日子得緊吧一陣。可李將軍和尉遲將軍各自打了一仗;又有樓煩郡、定襄郡來投;嶺南宋閥此前簽訂的賠償已然到位;張樹隊長幾條商路暢通……現在麽,略有富餘。”

    各方投入,主要是兵器作坊和火藥、琉璃和瓷器等秘密實驗基地,那確實花錢如流水。

    好在奚宗主也算生財有道,還能維係。

    經費要是不夠,奚宗主就考慮暫停火藥研發。

    .

    這年頭搞出火藥不難,核心在火藥的穩定性難以維持。奚名茗並不指望火藥在戰場發揮多少實際作用,特指對突厥作戰。

    按照這個時代工業基礎,哪怕有奚名茗指引方向,匠人光聽也沒法改進技藝。火藥出來,一個操作不當,這是炸敵人還是炸自己?

    突厥,強在攻擊性,更強在機動性。

    奚名茗投入研發火藥,不過有備無患,她不能完全不考慮即將到來的中原混戰。

    老實說,現階段作坊研發出來的火藥,拍馬也趕不上奚宗主一掌衝擊波打出的傷害。

    .

    奚宗主對高弘德提議:“將竇建德買地支付的戰甲,悉數送往五原郡。催一催郝運,務必保證來年夏收前,李靖麾下精銳全數披甲,手持陌刀。”

    李世民玄甲軍為何厲害?披甲率高啊。

    高弘德悚然:“兩千精銳俱披甲?”

    鐵甲重騎兵,人馬俱披鎖子甲,上下包裹得嚴嚴實實,唯開兩眼。敵人非強弓利刃,壓根造不成傷害。

    這樣的軍隊在冷兵器時代當然所向無敵,就一個毛病——貴!

    不隻具裝貴,鐵甲重騎兵要想提高機動性,一人一馬遠遠不夠,一般是一人兩到三匹馬。

    兩千精銳,常態化至少配備六千匹馬。鐵甲重騎兵對戰馬的消耗極其驚人,補充馬匹的開銷不用多說。

    奚宗主真敢想啊。

    一般人真養不起這樣的部曲。

    .

    奚宗主:西域長大,無所畏懼!

    跋鋒寒:隻要能為奚宗主搞來戰馬,就不擔心奚宗主不指點武功。

    .

    議事完成,奚名茗留下熊兵:“尉遲將軍帶回來的兵卒,務必問清楚來曆,交叉著互相驗證。再徹底打散重組,這些人……必須嚴加監視。”

    “熊兵明白。”

    屠刀砍殺無辜百姓的兵,那不是兵,是匪。

    “告誡邊民,耕種請惜力。至於兵卒……交由邊民看守,加緊疏通渠道、墾荒囤地,爭取來年宿麥大豐收。”

    邊民才是奚宗主的死忠。

    “屬下領命。”

    .

    所謂“宿麥”,也就是秋播夏收的冬麥;對應“三月種、八月熟”的“旋麥”,即春麥。

    別總覺得古人落後,《齊民要術·大小麥》完整記載有南、北方關於小麥栽培技術的不同。

    北方要想小麥收成好,五六月就得犁地翻土曬垡。後世經過係統研究,才解釋得清楚古人為何如此行事。

    小麥初引進,借用粟的栽培技術。可小麥的耐寒力雖強於粟,抗旱力卻不及粟。北方春季幹旱多風,不利於小麥的發芽生長。

    這才有了冬麥。

    .

    奚宗主回歸,整個北境再次擁有主心骨。六郡埋頭幹實事,從經濟到人口再到軍事,邁入高速發展期。

    大業十二年秋,六郡之地黍、菽、稷等糧食大豐收。

    邊城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牛羊來源,某李姓知名不具將軍:不是隻有你突厥會南下打草穀,我的騎兵也擅長搶草原貴族。

    親自跑一趟汗庭,難道白跑?喝那麽多酒,難道白喝?宗主和貴族們談天說地,關心草原曆年氣候啊水源啊,難道白關心?

    再結合我家宗主離譜到脫離凡人的記憶力,幾十個草原大大小小部落……宗主素手畫輿圖,標注得明明白白不是小事一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