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談對立與衝突
字數:4131 加入書籤
高傳龍看完贈送的寫作材料,抬頭發現旁邊的林婉兒正在看同樣的材料。
他沒有打擾,而是看向車窗外蒙蒙細雨。
雨一直下,直到下午2點多。
雷小燕撐著一把花傘來了。
高傳龍甚是驚訝,不過他早有準備。
下午3點左右,高傳龍如約來到林婉兒房間。
當他進屋時,林婉兒正在向雷小燕分享從“狂更牛寫作訓練營”帶回來的寫作材料。
兩人見高傳龍進來,趕緊“正襟危坐”。
高傳龍提醒道:“婉兒!小燕!記得反駁啊!”
兩人同時輕輕點頭。
高傳龍引導道:“你們先說說一部小說故事的核心是什麽?”
林婉兒和雷小燕認真思考起來。
過了一會兒,林婉兒清脆道:“人物!”
雷小燕弱弱道:“難道是情節?”
高傳龍微笑道:“你們說的沒錯!人物、情節是小說故事的核心,但我今天要講的是小說故事的另一個核心:對立與衝突。”
林婉兒和雷小燕洗耳恭聽。
高傳龍邊踱步邊講述“小說故事對立與衝突的六種類型”:
在文學創作與小說故事講述的世界裏,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宛如基石,支撐起整個小說故事的框架,賦予故事生命與靈魂,那便是“對立與衝突”。
毫不誇張地說,故事之所以能被稱為故事,正是因為“對立與衝突”的存在。
倘若沒有衝突,故事便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波瀾,難以吸引讀者的目光,更無法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很多人會強調故事的重點在於“人物”或“情節”,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鮮明的人物形象能夠賦予故事獨特的魅力,精彩的情節則像一條絲線,將故事的各個部分巧妙地串聯起來。
然而,故事性與非故事性的最大區別,恰恰在於衝突。
衝突就像一道無形的屏障,阻礙著主人公實現目標。
倘若沒有這道屏障,主人公輕而易舉地達成目標,讀者很快就會覺得乏味,故事也會淪為毫無波瀾的流水賬。
對立與衝突是推動故事前進的強大動力,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緊緊吸引著讀者,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繼續讀下去。
想象一下,當主人公懷揣著夢想,渴望追求某樣東西時,這個東西一定不能是“輕易就能得到”的。
如果主人公不費吹灰之力就達成了目標,讀者立馬就會覺得索然無味。
而那些擺在主人公麵前,或內心深處的對立與衝突,就像一個個神秘的謎題,等待著主人公去解開,也讓故事變得扣人心弦。
正是主人公努力克服這些對立與衝突的過程,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吸引著讀者緊緊追隨,一同踏上這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
而且,劇烈衝突在現實生活中本就罕見。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了平淡無奇的生活節奏,注意力會自動過濾掉這些平淡的體驗。
然而,當故事中出現與日常形成鮮明對比的刺激衝突時,人們的注意力就會被瞬間吸引。
就像平靜的湖麵突然投入一顆石子,泛起層層漣漪,衝突就像這顆石子,在讀者的心中激起強烈的情感共鳴。
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衝突和對抗展開。
首先,要明確角色的目標,這是故事的起點。
然後,設置阻礙其實現的障礙,這些障礙就是衝突的體現。
角色如何克服這些障礙的過程,就是故事的核心內容。
沒有衝突,就沒有行動。
沒有行動,就無法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質和能力。
沒有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具體要在哪裏描寫對立與衝突呢?
如果把一個故事分為三幕。
那麽第一幕主要是交代背景,讓讀者了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基本信息,為後續的衝突埋下伏筆。
第二幕則是衝突的高潮部分,主人公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不斷地掙紮、奮鬥。
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憑借自己的意誌做出某種選擇,一旦采取行動,情節就會像一列飛馳的火車,不斷向前推進。
是勇敢地接受變化,還是懦弱地逃避,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當角色努力克服恐懼,在困境中不斷成長時,讀者就會產生強烈的共鳴,仿佛自己也置身於故事之中,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
第三幕則是解決衝突的階段,主人公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戰勝困難,實現目標。
如果你在創作小說故事時,不知道該寫什麽來豐富劇情或呈現角色,不妨從對立與衝突出發來構思小說故事。
無論你將角色的外貌、屬性或背景塑造得多麽細致入微,小說故事的本質還是在於角色遭遇了什麽樣的對立與衝突,以及他們如何克服這些衝突。
那麽,衝突都有哪些形式呢?
下麵我們就來仔細梳理一下。
衝突可以分為“物理衝突”和“心理衝突”兩種。
物理衝突是外在的、可見的,它就像一場激烈的戰爭,直接呈現在讀者眼前。
比如,主角被壞人追趕,在槍林彈雨中穿梭;
或者在地震中受傷,為了生存而與死神賽跑;
又或者在茫茫大海中遭遇海難,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艱難求生。
這些物理衝突能夠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故事的緊張和刺激。
心理衝突則是內在的,它隱藏在角色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場無聲的較量。
比如,主角對失敗的恐懼如影隨形,讓他在麵對挑戰時猶豫不決;
或者對未來的迷茫,讓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
這種心理衝突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能深刻地影響角色的行為和決策,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
在實際的故事中,這兩種衝突往往同時存在,共同推動情節發展。
例如一種最常見的故事結構,講述主角麵臨工作上的困境,如項目失敗、被同事排擠等物理衝突,同時還要解決自己內心深處的創傷,如童年的陰影、失戀的痛苦等內心衝突。
最終,主角往往會克服工作上的困境,同時也能理清心理問題,實現自我成長。
喜歡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