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7). 揭秘陰陽之道:聖人如何實踐並保養身心?

字數:5013   加入書籤

A+A-




    在探討“帝曰,法陰陽奈何?”這一問題時,我們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法陰陽”意味著如何根據陰陽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或治療。在《黃帝內經》中,岐伯對黃帝的這一問題給出了深入的解答。

    岐伯提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這裏的描述詳細展示了陽邪過盛在人體中可能產生的病理表現。

    首先,“陽勝則身熱”,指的是當人體內的陽氣過於旺盛時,會導致身體發熱。這是因為陽氣本身具有溫熱性質,過多時會使人體體溫升高。

    接下來,“腠理閉”,腠理指的是皮膚、肌肉之間的紋理和空隙,是汗液排泄的通道。當陽邪過盛時,這些通道會被堵塞,導致汗液無法正常排出。

    “喘粗為之俯仰”,描述了由於陽邪過盛,導致呼吸不暢,出現喘息粗重,甚至需要俯身仰頭以緩解呼吸困難的症狀。

    “汗不出而熱”,進一步強調了由於腠理閉塞,汗液無法排出,使得體內的熱量無法散發,從而加劇了身體的發熱症狀。

    “齒幹以煩冤”,則描述了由於體內熱邪過盛,導致口腔幹燥,牙齒失去潤澤,同時出現心煩意亂、情緒不安的症狀。

    最後,“腹滿死”,這是一個嚴重的病理轉歸。當陽邪過盛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身體內部的陰陽平衡完全失調,出現“腹複滿”的病理狀態,即體內充滿熱邪,無法排泄,最終導致生命的終結。

    岐伯的這段話為我們提供了對“法陰陽”理論的深入理解。在治療上,需要根據陰陽失衡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調整,以恢複人體的陰陽平衡。

    關於“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行能也”這一問題,它涉及到了中醫理論中的陰陽平衡與疾病變化的深刻內涵。

    首先,我們來看“陰勝則身寒”這句話。在中醫理論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製約,任何一方過強或過弱都會導致身體的失衡。當陰氣過盛時,身體就會表現出寒冷的症狀,這是因為陰氣的性質是寒冷、靜止的。

    接著,“汗出,身常清”描述了陰勝時身體的另一個特征。這裏的“汗出”並非指正常的排汗,而是由於陰氣過盛,導致陽氣無法固攝汗液,從而出現了異常的出汗現象。而“身常清”則可能指的是皮膚溫度偏低,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但實際上這是陰勝導致的身體寒冷的表現。

    “數栗而寒,寒則厥”進一步描述了陰勝的症狀。當身體寒冷到一定程度時,人們會不由自主地顫抖(數栗),這是因為身體在努力產生熱量以對抗寒冷。然而,如果寒冷過於嚴重,就會導致四肢厥冷,這是因為四肢距離心髒較遠,血液循環不暢,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影響。

    “厥則腹滿死”是一個嚴重的病理轉歸。當四肢厥冷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影響到腹部的氣血循環,導致腹部脹滿。如果此時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和調理,病情會進一步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能夏不能冬”則描述了陰勝體質的人在季節變化中的表現。由於他們體內陰氣過盛,所以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出現不適和疾病。而在炎熱的夏季,雖然外界陽氣旺盛,但由於他們體內陰氣過重,所以仍然會表現出一些寒冷的症狀。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行能也”是對整個病理過程的總結。它告訴我們,陰陽的失衡是導致疾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當陰陽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時,就會出現各種疾病症狀。因此,在治療疾病時,需要根據陰陽失衡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調理和治療。

    以上就是對“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行能也”這一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醫理論中的陰陽平衡與疾病變化的關係。

    關於“帝曰調此二者奈何?”的問題,岐伯的回答“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也”揭示了調和陰陽的關鍵在於理解並應用“七損八益”的原則。

    我們來探討一下“七損八益”的含義。在中醫理論中,“七損八益”是一種養生原則,它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根據自然規律和人體的需要,來合理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達到陰陽平衡、身心和諧的狀態。

    具體來說,“七損”可能指的是人體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損耗的七個方麵,如情緒、精力、體力、睡眠、飲食等。而“八益”則是指對人體有益的八個方麵,如適當的運動、合理的飲食、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態等。通過了解並遵循這些原則,我們可以有效地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從而保持身體健康和精力充沛。

    那麽,為什麽“不知用此則早衰也”呢?這是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或忽視“七損八益”的原則,就會導致身體內部陰陽失衡,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和不適。長期下來,就會加速人體的衰老過程,使我們在年齡上還未老去,但身體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活力和健康。

    因此,要想調和體內的陰陽平衡,延緩衰老過程,我們就需要了解並遵循“七損八益”的原則。通過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來保持身心的和諧與健康。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態和良好的情緒狀態,這也是維持陰陽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於“年40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也,年50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60陰萎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這一描述,它反映了中醫對人體衰老過程的一種觀察和認識。

    首先,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體的生命活動是由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相互製約而維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陰陽二氣會逐漸失去平衡,表現為陰氣的逐漸衰退和陽氣的相對亢盛。

    在40歲左右,人體的陰氣開始明顯減弱,這是由於腎髒的功能逐漸衰退,腎髒所藏之陰精開始不足。這種陰氣的衰退會導致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下降,表現為起居活動的衰退,即人們常說的“力不從心”。

    到了50歲,人體的陰氣進一步衰退,同時陽氣也相對亢盛。這種陰陽失衡的狀態會導致體重增加(通常是由於新陳代謝減慢和水分滯留),以及耳目不聰明(聽力、視力下降)。這些症狀都是衰老的表現,但也提示我們需要注意保養和調節身體。

    進入60歲後,人體的陰氣已經大幅度衰退,陽氣則更加亢盛。這種陰陽失衡的狀態會導致身體的各種功能進一步下降,表現為陰萎(性功能減退)、氣大衰(氣息短促、無力)、九竅不利(九竅指人體的眼、耳、口、鼻、前陰、後陰等,九竅不利即指這些器官的功能減退)等症狀。同時,由於下焦(指腹部以下部位)的陰氣不足,而上焦(指胸部以上部位)的陽氣過盛,會導致“下虛上實”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容易出現涕泣俱出(即眼淚和鼻涕同時流出)等症狀。

    這一描述提醒我們要關注身體的衰老過程,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養和調節身體。通過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良好的心態等方式,我們可以延緩身體的衰老過程,提高生活質量。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這句話,道出了知識與健康、智慧與衰老之間的深刻聯係。它提醒我們,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擁有知識的人能夠保持身心的強健,而無知則可能導致早衰。

    我們來看“知之則強,不知則老”這一觀點。這裏的“知”不僅指知識的積累,更包括對生活、自然和自身規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個擁有豐富知識和深刻洞察力的人,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應對挑戰,從而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相反,一個缺乏知識和洞察力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困惑和迷茫,導致身心的疲憊和衰老。

    接下來,“故同出而名異耳”這句話強調了知識和智慧的價值。雖然人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但由於知識和智慧的不同,人們的命運和狀態也會有所不同。這再次強調了知識對於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

    再來看“智者察同,愚者察異”這一觀點。智者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看到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和聯係;而愚者則往往隻關注表麵的差異和變化,無法把握事物的本質。這種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洞察能力,是智者之所以能夠保持身心健康和活力的關鍵。

    最後,“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這句話進一步闡述了知識和智慧對於個人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擁有知識和智慧的人,不僅能夠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還能夠讓老者煥發青春,讓壯者更加強壯。這是因為知識和智慧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生活、自然和自身規律,從而采取更加科學和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

    這句話告訴我們,知識和智慧是保持身心健康和活力的關鍵。我們應該不斷學習、探索和實踐,積累知識和智慧,以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機遇。

    “樂恬淡之能”則體現了聖人對生活的態度。他們不追求過度的物質享受和名利雙收,而是樂於享受內心的寧靜與淡泊。這種恬淡的生活態度,使聖人能夠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安寧,不為外物所擾。

    “從欲快誌於虛無之守”則是說,聖人能夠控製自己的**,使之不超出合理的範圍。他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和心靈的自由,而不是物質上的貪婪和**的膨脹。這種對**的控製,使聖人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為外物所動。

    “受命無窮,與天地終”則是對聖人修身養性成果的總結。由於聖人能夠順應自然、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安寧、控製自己的**,因此他們能夠獲得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和與天地同壽的境地。這是聖人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也是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總的來說,這句話表達的是聖人修身養性的方法和理念。他們通過順應自然、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安寧、控製自己的**等方式,達到了一種與天地同壽、壽命無窮的境界。這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們應該學會順應自然、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安寧、控製自己的**,以達到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的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