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2)揭秘診脈獨取寸口脈象:中醫智慧的現代解讀

字數:3703   加入書籤

A+A-




    診察氣口之脈為何能知道五髒六腑及12經脈之氣,這其實是中醫脈診學的核心和精髓所在。

    首我們得理解中醫的脈診原理。中醫認為,人體的五髒六腑與四肢百骸通過經絡係統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命網絡。而氣血則是這個網絡中最重要的流動物質,它承載著生命活動的能量和信息。氣口,即手腕部的橈動脈搏動處,是氣血流通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中醫脈診的主要部位。也就是中醫給我們診脈要按的地方。

    在診察氣口之脈時,醫生通過手指的觸感,能夠感知到脈象的強弱、快慢、浮沉、遲數等多種信息。這些信息實際上反映了五髒六腑及12經脈氣血的盛衰、虛實、寒熱等狀態。例如,心髒的氣血狀況可以通過脈搏的強弱和節律來體現;肝髒的氣血狀況則可以通過脈搏的弦細和沉澀來感知。

    這段關於脈的強弱快慢沉浮遲弱等多種信息,我們以後可能在傷寒論中會給大家一一分析講解, 希望大家長期關注。

    為什麽氣口之脈能夠反映五髒六腑及12經脈之氣呢?這主要是因為經絡係統的特殊性質。經絡係統不僅是氣血流通的通道,更是信息傳遞的媒介。當五髒六腑或12經脈出現病變時,這種病變信息會通過經絡係統傳遞到氣口部位,進而在脈象上體現出來。因此,通過診察氣口之脈,醫生可以間接地了解到五髒六腑及12經脈的氣血狀況。

    當然,中醫脈診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而且,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病情等因素不同,脈象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醫生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總之,診察氣口之脈能夠知道五髒六腑及12經脈之氣,是中醫脈診學的獨特之處和精髓所在。它體現了中醫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也為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胃是水穀之海,為六府的泉源”這一說法,它實際上是中醫理論中對於胃的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在中醫看來,胃作為我們消化係統的核心,承載著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重要職責。

    首先,我們來談談“胃是水穀之海”。這裏的“水穀”指的是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和飲料,而“海”則形象地描繪了胃作為存儲和消化這些食物的容器。當我們進食後,食物首先進入胃中,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和分解,變成可以被身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為六府的泉源”。在中醫理論中,“六腑”指的是胃、大腸、小腸、膀胱、膽和三焦,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的消化係統。而胃作為這個係統的起始點,其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後續髒腑的功能。因此,我們可以將胃看作是這些髒腑的“泉源”,隻有保證了胃的健康,才能確保整個消化係統的正常運轉。

    至於“飲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經過足太陰脾經運化輸傳,能充養五髒之氣”,這句話進一步闡述了胃與脾經、五髒之間的緊密聯係。在中醫看來,食物中的五味(酸、苦、甘、辛、鹹)各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夠滋養我們的五髒。而這些五味在進入胃中後,需要經過脾經的運化輸傳,才能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以充養五髒之氣。

    中醫理論中對於胃的描述,不僅強調了其作為消化係統核心的重要性,還揭示了它與脾經、五髒之間的緊密聯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飲食調養,保護好我們的胃,以確保整個消化係統的健康運轉。

    氣口作為手太陰肺經所過之處,確實在中醫理論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氣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寸口脈,位於手腕部,是中醫脈診的重要部位。這一部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僅是手太陰肺經的必經之路,更是因為它反映了人體五髒六腑的氣血狀況。

    在中醫理論中,太陰經脈主朝百脈,意味著它是氣血流通的樞紐,能夠匯聚和分配全身的氣血。而氣口作為太陰經脈的關鍵部位,其脈象的變化能夠直接反映出五髒六腑的氣血盛衰和健康狀況。

    具體來說,五髒六腑的水穀精微,即飲食經過消化吸收後產生的營養物質,都是出自胃,然後通過經絡係統輸送到全身各處,以滋養和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氣口作為氣血流通的“窗口”,能夠反映出五髒六腑對於水穀精微的吸收和利用情況。

    因此,通過觀察氣口的脈象,醫生可以間接了解到五髒六腑的功能狀態和氣血狀況,從而進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這種通過脈象來反映人體內部髒腑氣血狀況的方法,是中醫脈診學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中醫獨特的診斷方式之一。氣口作為手太陰肺經所過之處,其脈象的變化能夠反映出五髒六腑的氣血狀況,是中醫脈診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觀察氣口的脈象,醫生可以了解到人體的健康狀況,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的依據。

    我們常常聽說“五氣入鼻藏留於心肺”這樣的說法,這其實是對人體髒腑與五官相互關聯的一種闡述。

    可以理解為通過鼻子吸入的空氣(五氣,這裏可能是指五行之氣中的某種或某幾種),在進入人體後,首先會經過肺部的初步處理,然後其中的精微物質會被輸送到心髒,再通過心髒的動力作用,將這些精微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以滋養和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心肺出現了病變,就會影響到它們對空氣的處理和輸送功能,從而影響到鼻子。因為鼻子是呼吸係統的起始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呼吸,將外界的空氣吸入體內。當心肺功能出現障礙時,鼻子的功能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可能出現鼻塞、流涕、嗅覺減退等症狀。

    因此,中醫在診斷疾病時,常常會通過觀察五官的變化來推斷內髒的病變情況。比如,當鼻子出現不利的症狀時,醫生可能會考慮是否是心肺功能出現了問題,進而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這種通過五官來推斷內髒病變的方法,是中醫獨特的一種診斷方式,也是中醫理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中醫理論中,治病確實需要全麵觀察病人的各種表現,包括“上下”的變化、脈後的虛實以及情誌精神的狀態等。這種全麵的觀察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基礎,也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關鍵。

    觀察“上下”的變化,是指要觀察疾病的部位、性質、發展趨勢等。例如,疾病是從上到下發展,還是從下到上蔓延;是實症還是虛症;是表症還是裏症等。通過觀察這些變化,醫生可以了解疾病的病機和病勢,從而製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審視脈後的虛實,是指通過脈診來判斷病人的氣血、陰陽等狀況。脈診是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可以感知到氣血的強弱、陰陽的盛衰等。這些信息對於判斷病人的體質、病情以及製定治療方案都非常重要。

    查看情誌精神的狀態,也是中醫診斷的重要方麵。中醫認為情誌與髒腑、氣血等有著密切的關係,情誌不暢往往會導致髒腑功能的失調。因此,在診斷疾病時,醫生需要了解病人的情緒狀態、心理變化等,以便從情誌的角度入手,調整病人的髒腑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病情的表現也是醫生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麵。病情的表現包括病人的症狀、體征等,這些症狀和體征是疾病在病人身上的具體反映。通過觀察病情的表現,醫生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質、部位、病程等,從而製定出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

    在中醫理論中,治病需要全麵觀察病人的各種表現,包括“上下”的變化、脈後的虛實以及情誌精神的狀態等。這種全麵的觀察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病情,製定出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