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9)探秘中醫切脈術:如何揭示內髒病變的秘密?

字數:3496   加入書籤

A+A-




    在中醫理論中,心脈搏動有力而長,往往被視作心經氣血旺盛的一種表現。然而,當這種旺盛超出了正常範疇,形成邪盛火盛時,就可能導致氣浮,進而出現舌頭卷曲、不能言語等症狀。這是因為火邪上升,擾亂了心神的正常功能,使得舌體失去靈活,語言功能受阻。

    脈象軟而散亂則可能表明體內的氣血運行不暢,正氣不足,無法有效抵抗病邪。然而,“剛脈健轉柔和等盈為之氣”可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意指在某些情況下,脈象雖然軟散,但體內正氣開始逐漸充盈,脈象開始由弱轉強,這是疾病向愈的一種表現。

    在中醫的診療過程中,脈象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之一。通過對脈象的觀察,醫生可以了解患者體內氣血的盛衰、病邪的深淺以及髒腑的功能狀態。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根據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疾病的轉歸和治療效果。

    “循環一周後,疾病就會痊愈”的情況,這可能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在中醫看來,疾病的痊愈不僅僅取決於脈象的變化,還與患者的體質、病情的輕重、治療方法的得當與否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該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以促進疾病的康複。

    當肺脈搏動有力而長時,通常被認為是火邪犯肺的表現。火邪在中醫中通常指具有炎熱、向上、向外等特性的邪氣,當火邪侵襲肺部時,會導致肺熱熾盛,進而出現痰中帶血等症狀。這是因為火熱邪氣會灼傷肺絡,使血液外溢,與痰液混合排出。

    相反,當肺脈脈向軟而散亂時,則屬於肺脈不足的情況。肺脈不足表明肺部功能減弱,氣血虧虛,不能固攝汗液,從而導致汗出不止的病症。這種情況下的治療原則應該是補益肺氣、固攝汗液,而不是采用發散的方法。

    在中醫治療中,針對不同的脈象和症狀,會采用不同的治療原則和方藥。對於火邪犯肺導致的痰中帶血,通常會采用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方法進行治療;而對於肺脈不足導致的汗出不止,則會采用補益肺氣、固攝汗液的方藥進行調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從中醫理論的角度進行了簡要說明,並不能替代專業的中醫診斷和治療。如果您或身邊的人出現類似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中醫診斷和治療。

    肝脈搏動有力且呈現成形的狀態,往往與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有關。這種情況下,由於氣血不暢,麵色可能會出現發青的現象。然而,如果麵色並未發青,而是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的麵色異常,那麽我們可以考慮是否是外力作用,如跌墜或搏擊等,導致的瘀血積於脅下,影響了肺氣的升降,進而使人喘逆。

    如果脈象軟而散亂,同時麵目顏色有光澤,那麽這種情況可能與一眼病(此處可能是指某種眼部疾病)有關。此外,患者還可能伴有口渴、暴飲不化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水液代謝失常,導致水汽流入肌肉皮膚之間,腸胃之外所引起的。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些症狀和脈象的變化都是人體內部氣血失衡、髒腑功能失調的表現。因此,在治療上,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中藥方劑和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以調整氣血、疏通經絡、恢複髒腑功能。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中醫診斷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脈象、舌象、麵色、症狀等多個方麵,不能僅憑單一症狀或脈象就做出診斷。因此,在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中醫診斷和治療。

    胃脈搏動有力而長,這通常意味著胃氣充盈,氣血運行順暢。然而,當麵色同時發赤時,可能提示著胃火過旺,火邪上炎。在中醫理論中,火邪具有炎上、耗散的特性,當胃火過旺時,不僅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還可能通過經絡傳導至其他部位,如大腿,導致疼痛甚至感覺腿像折斷了一樣。

    如果脈象軟而散亂,這往往表明胃氣不足。胃氣不足時,脾胃的運化功能減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導致食物在胃中滯留,形成食痹。食痹病在中醫中是指因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導致食物停聚在胃脘部所引起的病症,常表現為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等症狀。由於胃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也可能影響到大腿等部位的經絡氣血流通,從而引發疼痛。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的治療原則通常是調理脾胃、補益胃氣、消食化積。通過中藥方劑、針灸、推拿等方法,可以調和脾胃功能,增強胃氣,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出,從而緩解食痹病的症狀。同時,患者也應注意飲食調養,避免暴飲暴食、過食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

    胃脈搏動與麵色、大腿疼痛等症狀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通過中醫的調理和治療可以緩解相關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中醫的診斷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情況和具體症狀,因此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脾脈搏動有力而長時,通常表明脾氣充盈,氣血運行良好。然而,如果此時麵色發黃,且伴隨少氣無力的症狀,那麽很可能是脾氣不運的表現。在中醫看來,脾主運化,若脾氣不運,則會導致氣血生化無源,身體各部位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從而出現麵色發黃、少氣無力等症狀。

    如果脈象軟而散亂,麵色也沒有光澤,這通常意味著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在中醫理論中,脾具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脾虛則會導致水濕內停,進而引發身體各部位的水腫症狀。特別是在足部和小腿部位,由於地勢較低,水濕更容易積聚,因此會出現足部浮腫的症狀,仿佛得了水腫病一般。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的治療原則通常是健脾利濕、補氣養血。通過中藥方劑、針灸、推拿等方法,可以調和脾胃功能,增強脾氣,促進水濕的運化排出,從而緩解水腫等症狀。同時,患者也應注意飲食調養,避免過食生冷、油膩等易傷脾胃的食物。

    脾脈搏動與麵色、症狀之間的關係在中醫理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觀察和分析這些變化,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當腎脈搏動堅定有力,但麵部出現黃裏透紅的色澤時,這可能表明心脾之邪過盛,並已侵犯到腎髒。在中醫理論中,心主血脈,脾主運化,若心脾功能失調,可能導致邪氣內生,進而影響到腎髒的健康。當腎髒受到損害時,其表現之一就是腰疼嚴重,甚至感覺腰部像折斷了一樣。這是因為腎髒位於腰部,當其功能受損時,腰部自然會出現不適。

    然而,如果脈象表現為軟而散亂,這通常意味著經血虛少。在中醫理論中,經血是女性生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若經血不足,則可能導致身體無法恢複健康。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係列的症狀,如麵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針對以上情況,中醫的治療原則通常是調和髒腑功能,扶正祛邪。對於心脾之邪侵犯腎髒的情況,可以采用清心瀉火、健脾祛濕等方法;對於經血虛少的情況,則可以通過補血養血、調理氣機等途徑來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情況和具體症狀,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同時,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也應注意調整飲食、作息等方麵,以輔助治療效果的發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