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3)診療新境界:形與神的深度解析
字數:3678 加入書籤
黃帝說:我聽說針刺有補法和瀉法兩種,卻不懂它的內在含義。
岐伯說:瀉法確實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用於驅散體內的邪氣,促進正氣的恢複,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瀉必用方”這一原則。這裏的“方”並非指具體的藥方,而是指施針時需要把握的最佳時機和條件。正如您所說,當邪氣正盛、月亮正滿(古人認為月亮的盈虧與人體氣血的盛衰有關)、天氣正溫和、身心尚穩定時,是進行瀉法的最佳時機。這是因為在這些條件下,人體的氣血運行相對順暢,正氣較為旺盛,有利於通過瀉法將邪氣排出。
關於施針的技巧,在病人吸氣時進針,再次吸氣時轉針,呼氣時拔針。這是因為在吸氣時,人體的氣血向上向外運行,有利於將邪氣引出體外;而在呼氣時,氣血向內向下運行,此時拔針可以減少對正氣的損傷。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瀉法在治療某些疾病時具有顯著的效果,但並非所有疾病都適合使用瀉法。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病情的輕重以及邪氣與正氣的對比關係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關於補法中的“圓”字,這確實是一個富有深意的概念。在中醫針灸理論中,補法和瀉法是兩大基本的治療原則,而補法中的“圓”字,實際上是指一種行氣的技巧,旨在引導氣血流動,使其達到病變部位,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我們來解釋一下“圓”在補法中的具體含義。這裏的“圓”並不是指形狀上的圓形,而是指氣血在體內運行的流暢、圓潤狀態。通過針灸等手法,我們可以刺激穴位,促進氣血的流動,使其在體內形成一種循環、流暢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行氣”。而行氣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氣血引導到病變部位,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在針刺時,要達到榮分(即氣血充盈的層次),這是確保治療效果的關鍵。同時,在病人吸氣時推移其針,也是為了更好地引導氣血流動,使其更加順暢地到達病變部位。這種推移針的手法,就是補法中的“圓”的具體體現。
“方”與“圓”都要用排針之法,這實際上是在強調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手法和原則。無論是補法還是瀉法,都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體質等因素來製定治療方案,選擇合適的穴位和手法進行治療。
一個醫術高超且善用針術的醫生,確實需要清晰地了解病人形體的肥瘦以及營內血氣的盛衰。這不僅是因為血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更是人的神氣的寄存之處,必須謹慎地保養。
我們來說說形體的肥瘦。在中醫看來,形體的肥瘦與體內氣血的充盈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形體豐滿的人,往往氣血充盈,而形體瘦弱的人則可能氣血不足。對於針灸治療而言,了解病人的形體肥瘦,有助於醫生選擇合適的針具和刺入深度,以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
營內血氣的盛衰也是醫生必須關注的重要因素。營血,即營養人體的血液,它的盛衰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狀況。當營血充足時,人體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當營血不足時,人體就會出現各種虛弱症狀。因此,醫生在施針前必須了解病人的營血狀況,以便根據具體情況製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同時,中醫還強調“神氣”的重要性。神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體現,它依賴於血氣的滋養和支撐。當血氣充足時,神氣就能得到充分的滋養,人體就能保持健康狀態;而當血氣不足時,神氣就會受到損傷,人體就會出現各種疾病。因此,醫生在施針時必須謹慎保養病人的神氣,避免過度刺激或損傷。
一個醫術高超且善用針術的醫生必須清楚病人形體的肥瘦以及營內血氣的盛衰。這是因為在中醫看來,血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更是人的神氣的寄存之處。
黃帝說多麽精妙啊,把人體的變化和陰陽四時的虛實連起來,虛實的感應無形的病況,要不是先生誰能夠說明白呢?然而,先生屢次說形和神究竟什麽叫做形什麽叫做神那?請您詳細的說一說。
岐伯說:“形”,實際上是對疾病表象的一種描述,也就是指在沒有完全了解病情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先通過觀察病人的形體、症狀等外在表象,來初步判斷疾病的性質和可能的原因。
在診斷疾病時,首先要“問名”,也就是詢問病人發病的原因、症狀等,這是了解病情的第一步。接著,要“診查經脈變化”,也就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來仔細診查病人的經脈氣血變化,這是進一步了解病情的關鍵。
如果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發現對病情的了解仍然不夠清晰,那麽就需要通過更加深入的“按尋”,也就是詳細的觸診和脈象診察,來進一步探尋病情的真實情況。但是,如果即使經過這些步驟,我們仍然不能明確病情的真實情況,那麽就說明病情較為複雜或者難以直接觀察,這時就需要更加謹慎和細致的診斷,不能輕易下結論。
之所以強調“形”的重要性,是因為通過診查病人的形體,我們可以初步了解病情的表象和可能的原因,為後續的深入診斷提供重要的線索和依據。
“神”的闡述,實際上揭示了心神的最高境界。這裏的“神”,並非指我們通常理解的神秘力量或神明,而是指人的精神狀態、思維活動的最高層次。
岐伯說:“耳朵不聞雜聲,眼睛不見異物”,並非指真正的隔絕外界聲音和視覺,而是強調在內心達到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使得外界的幹擾和誘惑無法動搖自己的心神。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心智會變得開朗明澈,仿佛一切雜念都被消除,隻剩下純淨的思考和領悟。
“能非常清醒的領悟其中的道理”,這裏的“道理”可以理解為事物的本質、規律或真理。在“神”的狀態下,人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係,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
而“這種心神的領悟,不能用言語形容”,則是因為這種領悟已經超越了語言的範疇。語言是人類用來交流和表達的工具,但它也有其局限性,有些深刻的思想和領悟是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的。因此,當人的心神達到一定的境界時,其領悟和體驗已經超越了語言的限製,隻能用心去感受和領悟。
在中醫理論中,“神”的概念往往與人的精神狀態、意識活動以及對外界事物的敏銳感知力緊密相連。即“大家都沒有看到,但唯獨他能夠看得清楚”,正是對“神”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生動比喻。
這種獨特的觀察能力,就好似在黑暗中獨自閃爍的明燈,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周圍的世界。它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清晰,更是一種心智上的清明和敏銳。這種“神”的狀態,使得個體能夠超越常人的感知範圍,洞悉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神”的強弱與人體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一個“神”強的人,往往精神飽滿,思維敏捷,對外界事物有著敏銳的感知力和判斷力。而一個“神”弱的人,則可能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力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保持“神”的清明和敏銳,對於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心態和適當的鍛煉來增強自己的“神”。同時,中醫也提供了一係列的方法,如針灸、按摩、氣功等,來幫助人們調節身心狀態,提高“神”的清明和敏銳度。通過保持“神”的清明和敏銳,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世界,提高生活質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