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心知肚明

字數:11819   加入書籤

A+A-




    雙方的實力彼此心知肚明,甫一交手便是驚天動地的氣勢!

    嬴風一指,劍芒與湛盧劍氣相持不下。荀子借助儒家術數之能,長劍猛壓。他身邊儒家經典化為光芒築起圍牆,嬴風則以氣運之能回應,同樣築起光壁。

    二人對視,荀子催劍一掌,嬴風舉手相迎。

    雙掌相碰,轟鳴聲中,一道氣流直衝地麵,一道逆向飛天,最終在天地間形成旋風柱。

    風向天際擴散又被壓回,形成半圓;向地壓去,使大地凹陷。

    這奇觀引來無數人圍觀。黃石公在一旁穩如泰山,緊盯著嬴風,他已感知到這位秦公子的可怕。能與荀子對峙者,除各派宗師外別無他人,而這秦公子嬴風又是何方神聖,竟有如此修為?

    僅僅是第一式,便已撼天動地。

    轉瞬間,氣旋中二人一前一後飛出。荀子在前,嬴風隨後,秦公子竟壓倒了儒家仙人!黃石公驚訝之餘,等待著他們的下一招。

    他知道荀子必能敗中求勝,絕不會一觸即潰。但嬴風確實超乎尋常,其身邊的氣息化為劍影漫天飛舞,雙手劍指如花開遍地,劍氣肆意揮灑,荀子持湛盧亦難以匹敵,隻能邊退邊防。

    “他在探路!”

    嬴風與黃石公心照不宣。

    “緊跟上去!”黃石公連忙追去,作為壓陣者,此時怎能示弱?

    二人一前一後,追逐百裏。荀子的力量逐漸增強,前方迎來一片大湖。他點水輕盈,劍劃水麵,掀起滔天巨浪。

    嬴風豈能讓自身淪為落湯雞,一掌化作光壁,反將水勢回卷,水漫天地,形成短暫瀑布,籠罩湖麵。

    兩人在水幕中模糊難辨,隻能依憑感應與對方氣息相鬥。

    荀子依靠神器,暫未落入下風。但嬴風雙指舞動,雙手對一拳,依然占據上風。二人身影在瀑布中時隱時現,劍刃交擊之聲如同風鈴,清脆悅耳。

    一連串的聲響中,已不知過了多少回合。

    二人猛然再交一掌,卻非激烈碰撞,而是各自推開,湖麵留下一道裂痕,二人分立水上!

    黃石公飛至岸邊。

    嬴風側頭,望向黃石公,又看向荀子。

    “看來,這兒就是你布好的局。來吧,讓我看看,你為我準備了什麽陣法!”

    “請好吧。”

    荀子劍入水,萬道劍氣衝天而起,儒家數算之法再現,顯然是借地氣而行,看來此地的氣脈已被荀子所用。被困陣中的嬴風,並不慌張,仍舊背手而立,審視著龐大的陣型。

    “聲勢浩大,但如果還是打不過我,可就丟臉了哦!”

    “打了才知道!”

    荀子劍出,攻勢再起!

    這次他全力以赴,仙人之姿展露無疑。劍法更似陣法,玄妙莫測。

    一時間,嬴風捉摸不透湛盧的蹤跡。劍,在眼角眉梢;劍,在視線盲區;劍,在措手不及之處。上下左右,天地四方,皆是劍影,凡有不測,皆有劍鋒待發。

    嬴風雖靈活躲閃,卻還是難以避劍……

    這一下雖不至於讓他受傷,但著實狼狽,衣裳已被割破了好幾個洞。

    “哎,看樣子是躲不過了,那就這樣吧…”

    贏風索性兩手一背,氣沉丹田,渾身蓄力。

    他不再閃避,也不再防禦,幹脆直接用身子硬接對方的長劍。

    荀子一劍劈下,正中他的額頭,可那金石相擊的聲音就像鐵棍砸在鋼塊上,他毫發未損!

    荀子大吃一驚,手腕一轉,劍尖直指贏風的喉嚨。

    贏風不僅沒退,反而上前,主動迎了上去!

    長劍刺在喉頭,卻難以深入分毫,反被贏風逼得倒退兩步!荀子更加震驚,這次長劍轉向,直衝胸口而來。贏風依舊不躲不閃,任由劍尖襲來。他閉眼,劍停,依然無法穿透半分。“來吧,讓我瞧瞧你儒家的神劍有多硬!”

    贏風伸手一抓,握住了湛盧,猛地朝湛盧劍刃上撞去。火星四濺,湛盧發出悲鳴。

    荀子清楚地看見劍身竟然裂了!

    “啊!”

    慌亂中他抽劍回身,沒料到一道人影已至。

    本能地橫劍一揮,怎知贏風如鷂鷹翻身,遊魚穿水,直接從劍下穿了過去。

    指尖輕輕一劃,隔空就在荀子肋下劃開了一道口子。

    荀子驚叫,轉身捂住傷口。

    勝負已顯而易見。

    “還有別的招數嗎?”贏風兩指夾著一段白物,隨手一丟。荀子驚駭,黃石公也愣住了,那竟是一截肋骨。贏風手指一轉,硬生生折下了荀子的一根肋骨。因速度太快,荀子起初隻覺得一陣麻痹,如今痛感襲來,不禁捂著肋部倒吸冷氣。

    贏風望著眼前的劍陣,歎了口氣。

    “若無更強的手段,布此劍陣莫非隻為悅目?好吧,那我隻好動手了!”言罷,贏風舉手一點,直取荀子。

    “住手!”

    黃石公大喝一聲,閃身擋在荀子前麵對抗贏風!

    贏風原是食指一點,瞬息間變為拳,再化為掌。

    黃石公也是指化拳,拳變連環掌,與贏風雙掌相抵。二人之間似有一堵氣牆,湖水分向兩側蕩開!

    他將荀子安置在一旁的岸邊,獨自麵對贏風。

    “哦,兵家、道家的兩位陸地神仙,果然非同凡響!我更期待你有讓我眼前一亮的表演!”贏風笑道。

    “那你就等著瞧吧!”

    黃石公修習六韜三略,是兵家與道家兼修的大師。六韜三略,人稱韜略,本就是謀略之源。他出手既有道家的宏大氣象,又不乏兵家的詭譎變化。

    就像鬼穀子與莊子聯袂出手,但這似乎又是他獨有的能力。與他交手,贏風感到自身的力量不斷流失,處處受製。

    想來應是儒家陣法的約束。

    好家夥,兩大高手聯手隻為對付他一人,也算轟轟烈烈了。“那就不客氣了!老子啥都不怕,就是不怕死!”贏風怒吼一聲,連環重拳轟出。戰況愈發激烈,兩人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

    突然間,黃石公聚力雙掌推出,贏風同樣凝聚力量,雙掌相迎。兩人轟然對撞之下,贏風掌化為拳,雙拳齊發。嘭地一聲,黃石公被重重擊出水麵,回到了岸上。

    這一招本無名,不過是匯集了天地間的氣運。

    人與人交鋒,常依賴於氣勢。

    氣運鼎盛者,氣勢愈發張揚;氣勢衰微者,則愈發萎靡。

    這一式原本無名,隻是匯聚所有力量後,調動天地之氣的一擊。

    正因為這本是絕不會出現的一招,故無人為之命名。

    然而在冥冥之中,它卻有一個名字——天地之咎。

    這招現於天地間,本身就是天地的罪責。

    天災尚可避,自作孽不可活。

    無論修為高深,若強逆氣運而行,便是逆天。

    若將天地視為一台機器,它正按其規律運行。

    不論是陸地神仙還是市井小民,妄圖憑一己之力使這機器停下,終歸是蚍蜉撼樹。

    若說贏風有何過人之處,便是順應天地之氣的走向,乘著氣運的東風。

    對於這招,荀子和黃石公本可全力以赴,但他們卻發現自身力量竟在流失!

    大量流失!

    流失的力量若去了別處還好,偏偏流向了贏風那裏!荀子能布陣,正是借了此地的地氣。

    可如今這地氣已被他人利用,他們即便再強,也隻能與贏風戰個平手。照目前形勢,打平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麽結果隻能是…

    “不能就此罷休,黃石公,我們…”二人對視一眼,心意已決。他們各自吐出一口長氣。

    這股氣勢直達雲霄,隱匿於天地之間。這正是他們一生修為的展現。

    他們將自己的修為引向天空,正是要隔空傳給另一個人——張良。贏風雖然察覺到了這兩股力量的流失,感受到了他們實力的下降。但他毫不在意。兩人全力尚且不能奈何他,僅憑他們剩餘的力量,即便合二為一又能怎樣?

    手下敗將的力量,終歸隻是手下敗將的力量。

    兩相對峙,荀子和黃石公在一片光影中消失。

    就連這大湖也在光影中蒸發,化作了天邊的雨幕…

    哎,你們這群人,硬是要跟天對著幹,明知道事情難成,還挺有種的去嚐試,這勇氣確實值得誇獎。不過,誇到這兒也就差不多了。"

    贏風歎了口氣,身子一縱,飛離了現場。

    諸葛亮趕緊招呼眾人,沿著贏風離開的方向去找他。來的那兩位可是陸地神仙級別的,非同小可,他也得為贏風捏把汗。結果人還沒派出去呢,贏風自個兒倒溜達回來了!"主上,您……沒事吧?"

    "對啊,我好著呢,就是出去逛了逛,看了看景兒。沿路風光不錯,正好消消食兒。不是有句話嘛,''''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剛才吃得有點多,正適合散散步,助消化。"

    諸葛亮他們隻好恭敬地聽著,不再多問。說的這“吃得多”,到底是吃了幾碗米飯麵條,還是直接吃了個陸地神仙?這全看他們怎麽理解了。

    這會兒,那倆陸地神仙已經完了,贏風也沒什麽好顧慮的了。接下來,他可以專心致誌地對付魏國了。

    可等大夥兒散去,他立刻抽了自己的獎勵。這次,他又有了抽簽的機會,身邊還會再多一位高手。

    光芒四射之中,出現的那人頭戴雙翎紫金冠,身穿獸麵連環鎧甲,手持魔龍方天畫戟,騎著一匹血紅色的赤兔馬,出現在贏風麵前。

    "哈哈,原來是你啊。"贏風大笑道。

    這人雙目非但沒有神情,反而泛著紅光,顯然是已經入了魔道的魔將。

    真不知道諸葛亮要是看到他,會是個什麽反應。

    但贏風挺高興,有諸葛亮運籌帷幄,再加上這人在前線衝鋒陷陣。

    這樣一來,天下似乎沒什麽擺不平的了。

    隨著這個人的到來,十連抽中的另一位也出現了。

    這人的實力雖不及那位魔將,但也入了魔道,並且帶來三萬陷陣勇士。

    "好極了,有你們二位相助,我這裏勝算更大了。"贏風爽朗地笑道。

    陸地神仙們已成過往,贏風圍困魏國,自然要有新的計策。第二天,當鼓聲再次響起時,諸葛亮驚訝地發現,贏風身邊又多了一位老相識。

    "主上,您把他也請來了?"諸葛亮詫異地說。

    "對,見個麵吧,你們倆雖然從未謀麵,卻常被一同提及。各位,這位是呂布,字奉先!"

    確實,呂布與諸葛亮雖源自同一時空,卻從未相見。

    後來二人分屬神魔兩界,也是無緣相會。

    不過,諸葛亮早就聽說過呂布的英勇。

    沒見過呂布本人,卻能從關羽、張飛二人口中得知他的厲害。

    如今,魔化的呂布現身,更讓諸葛亮驚訝不已。

    按現在的攻勢,拿下魏國指日可待。

    如果有呂布相助,那簡直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了。

    "呂布乃入魔的大將,在那個時代,諸葛先生您是智慧超群,他則是武藝蓋世。如今兩位都來助我,真是我的福分啊。"

    贏風客氣了幾句,又召來了另一個人。

    此人伴隨呂布一同出現,是將領高順。

    一同前來的還有三萬陷陣營士兵。

    這批人,一看便知不同凡響。

    因為他們平時不穿盔甲,**上陣,出手不留情,不求生還,隻求破陣殺敵。

    這是高順親手訓練出的凶猛戰士,堪比當年的魏武卒。

    "我還真想見識見識,陷陣營與魏武卒交手會是怎樣的場麵。"

    那可是魏無忌唯一能拿出手的資本。

    "傳達我的命令,呂布和高順將營地紮在梁囿和大梁之間,繼續實施斷水斷糧任務。呂布若有不明之處,可向諸葛先生請教,一切聽從諸葛先生安排。武無敵調回,我另有用途。"

    "遵命!"

    三人齊齊行禮應答。

    贏風嗬嗬一笑,繼續等待著。隻要魏王餓得嗷嗷叫,自然會去找魏無忌的麻煩。

    他要的,是魏無忌再也得不到魏王的重用。借刀殺人,徹底逼垮公子無忌。至於荀子和黃石公的力量,

    這股力量繞了一圈天地,最終匯集於一人之身。這人既驚訝又突然間領悟了天地之道,成就了陸地神仙之境。他就是張良。

    此時天地間的風水火土已然換新,張良自然有所感知。他更感到自己的命運徹底改變了。

    現在的他,本該是個衝動的刺客,卻被迫提前麵對宿命。他歎了口氣,無奈之下,隻能繼續做那看似不可能的事,繼續抗秦之路。齊、楚兩國君主得知本**隊覆滅,皆震驚不已。

    楚國已經說過,楚王與項燕和解,項燕繼續統帥楚軍。然而齊王建卻吃了大虧!

    他之前與田單不合,把田單打發去了趙國。

    如今手下無人可用,技擊軍也全軍覆沒。這次的損失,他其實是最大的。可萬萬沒想到,這時楚王竟遞來了橄欖枝。

    楚王邀他邊境會談,商討賠償齊國事宜。

    一聽有好處,齊王建立刻啟程,想去聽聽楚王怎麽說。可一見楚王,沒想到項燕還帶了個人來,正是張良。

    "抗秦?怎麽又是這套,上次抗秦我就吃了大虧。技擊軍啊,我齊國的精銳啊,被你楚國大將帶得隻剩四千人回來。楚王,要麽今天先把賠償的事說清楚,要麽我現在就走,什麽也不想聽了!"楚王嗬嗬一笑...

    齊王真是急得不行,忙喊道:“快,把楚國給的賠禮拿過來。”他接過清單一看,還真有點吃驚。楚國的家底怎麽樣,齊王心裏跟明鏡似的。

    這清單上,楚王幾乎是把自己的家當分了一半給齊王。齊國君臣精於商道,更擅長做買賣。

    眼瞅著這買賣是穩賺不賠,齊王自己倒不好意思起來。畢竟是兩國聯軍,現在等於所有的損失全讓楚國扛了。

    “楚王啊,禮多人不怪,您給我這麽重的禮,是想把我烤在火上考一考嗎?”齊王打趣道。

    張良說:“大王英明,那我就直說了。秦國要是滅了魏國,下一步恐怕就要掉頭對付齊楚,說不定兩邊同時動手。”

    “到時候咱們兩國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早死晚死,這麽比沒啥意義。還不如趁現在,兩國先合計合計,想好對策再行動。”

    齊王一聽張良這麽說,心裏那個氣呀!

    “你說得輕鬆,我這都快家徒四壁了,還怎麽動?”張良一臉淡定地說:“大王不必擔心!”

    “張公子,你這算哪門子計策?當初義渠王因為自稱為昭王的幹爹,還住在甘泉宮,就被羋太後給收拾了。再說,那也是羋太後的故意為之。那老太太可不簡單。但現在呢?我們總不能找個女王去勾引秦王吧。”張良一聽就知道齊王誤會了,還以為他要用美人計反其道而行之。

    幸虧,魏公子無忌替他解圍:“齊王,耐心聽完張公子的話再反駁也不遲。”

    “好吧,你說。”齊王不耐煩地說。

    張良接著道:“秦軍並不是無所顧忌的,比如蒙恬將軍一直駐守邊境。為啥?因為當年秦國大舉征伐六國時,北方邊境可不安寧。”

    “匈奴。”齊王皺著眉頭說。提起匈奴,齊王並不陌生。

    齊國雖不與匈奴接壤,但北方那些鄰國沒少受匈奴侵擾。燕國、趙國、魏國、韓國、秦國,這五個國家都跟匈奴接壤。

    不是因為匈奴地盤大,而是他們逐水草而居,哪裏有草就遷移到哪兒。他們在廣袤的大地上遊牧。

    他們所謂的國家不過是些部落聯盟,匈奴的首領隻是被選出來管理大家的人。讓六國瞧不上的,是周天子因為自身德行缺失才衰敗如此,匈奴王從開始就沒有對下屬有多少約束力。匈奴各王、大小氏族都自封為王。

    這樣看起來確實亂套了。

    仿佛,不管有沒有本事,都能自立為王。中原禮儀之邦自然看不起這種混亂。

    說實話,連強大的秦國他們都看不上眼,更別提瞧不起匈奴人了。“但是,冒頓單於可是個厲害角色。”“我聽說,他們之前也被秦國教訓過。”齊王接口道。

    “沒錯,之前是吃了秦國的虧。所以冒頓單於回去後勵精圖治,用心訓練,終於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血狼衛。據說這位單於正用他的軍隊統一匈奴各部,現在正摩拳擦掌,準備和秦國一決高下呢。”

    匈奴人?齊王突然覺得這事有意思起來。

    “你的意思是,讓匈奴人像當年的義渠人那樣,騷擾秦國後方?”

    “對,隻有匈奴發兵,讓秦國兩麵作戰,我們才有機會。畢竟秦國現在能打的隻有贏風。六國確實在贏風手上吃了大虧,但贏風自己呢?恐怕也是強弩之末。現在隻要聯合匈奴,南北夾擊,東西包圍,一定能形成有利態勢,讓贏風手忙腳亂。”

    “我還以為多高明呢,原來就是讓人家忙亂一場。我們難道就這樣苟延殘喘嗎?”

    齊王歎氣,中原各國怎麽就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在暴秦麵前如此脆弱。

    如今竟淪落到要靠北方匈奴來搭救的地步。

    張良解釋說:“利用匈奴對付贏風,這隻是驅虎吞狼的計策。不瞞齊王,我真正想要的是讓匈奴大量消耗贏風的力量,這樣我親自出手,才能確保擊敗贏風。”

    “你?”齊王驚疑。

    “沒錯,他已經達到了陸地神仙的境界,還精通博采兩家之長。如果真有機會,完全可以除掉贏風。”

    有了楚王的保證,齊王多多少少信了幾分。畢竟張良背後可能還有個小聖賢莊,那裏麵奇人異士不少,或許真有人能要了贏風的命。

    再說贏風這邊,匈奴二字現在仿佛貼在他腦門上了。他原本計劃是滅掉魏國。

    剛安排好陷陣營和魔呂布,秦國那邊的消息就來了,是嬴政催他速回。

    不是別的原因,就因為匈奴已突破秦國長城。

    “匈奴沿途搶劫?北部損失慘重?奇怪了,蒙恬不該是吃幹飯的呀。”鎮守北方的是蒙恬,他剛從衛尉升到邊境。

    贏風猜測可能是前任留下的問題,讓蒙恬背了鍋。但在北方幾郡,匈奴已大肆屠殺秦民。

    秦王政急著要贏風回去。

    “為什麽要召回我?”贏風看著秦王政的旨意問。

    喜歡高武大秦:收獲美女,修為就收獲美女,修為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