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計劃得逞

字數:12744   加入書籤

A+A-




    “大哥,為什麽要退呢?”

    “因為不懂得在戰場上退一步的人,隻會連吃敗仗。”

    贏風給出了這樣一個理由。

    但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摻駭,你聽過鳴鏑的聲音嗎?”

    “沒聽過。”摻駭搖頭。

    “那就跟我去聽聽。我需要那種聲音。”

    鳴鏑,贏風早就想見識一下這支響箭的威力。

    所以他親自率軍去迎接呂布。

    接到贏風的命令,呂布也不敢大意,邊戰邊退!

    時不時響起的鳴鏑聲,讓贏風見識了匈奴的凶悍。

    冒頓將鳴鏑射向哪裏,匈奴的箭雨就跟到哪裏。

    如黑雲蔽日般鋪天蓋地壓來,別說你是陸地神仙,就連天人之境怕也要忌憚三分。若非呂布箭術高超,懂得防禦,恐怕已成刺蝟。

    實話說,高順和陷陣營的士兵,哪個不是渾身箭傷。

    贏風看著都覺得自己下達了錯誤的指令。

    他本想讓陷陣營斷後,其實是讓他們借箭!

    但陷陣營確實硬氣,挨了這麽多箭,竟無人喊痛。最多就是嘴裏的木棍被咬得有些慘烈。

    “先生,這聲音我們能做出來嗎?”贏風問諸葛亮。

    諸葛亮摸著胡須思考。

    “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是將箭矢中間掏空,再刻上一道槽。原理類似簫或笛子。”哦!

    贏風恍然大悟。

    就是把笛子變成了箭杆。

    箭矢飛行時,空氣穿過這道槽,就會產生哨聲。無需調音,隻要能響即可。

    而且由於箭身中空,比普通箭矢飛得更遠。

    看來,冒頓是費了心思的。

    “明白了。估計他來不及調整音準。”贏風說。

    “所以,主公,您趕緊出去吧。呂布快撐不住了。”要不是諸葛亮提醒,贏風都差點忘了。他連忙飛身而出,諸葛亮緊隨其後。

    臥龍光與掌印同時顯現,橫掃大地,劃出一條清晰的界限。匈奴血狼騎兵見是贏風和諸葛亮出手,連忙勒馬止步。呂布這才算脫險。

    陷陣營也完成了使命。

    但摻駭在返回的路上發現,遍地都是物資。

    不論是糧食還是衣物,到處散落。

    他驚訝之餘,望向車窗外...

    "大哥,這次咱們是真的打敗仗了嗎?怎麽到處都是丟棄的物資裝備?"

    "是啊,如果不是滿地的物資糧草,我何必撤退?就是要留給匈奴人撿嘛。"

    摻駭還是糊裏糊塗的。

    但贏風無需跟他詳細解釋。

    有時候,親眼所見勝過千言萬語。

    贏風一口氣後退了五十裏,並且沿途留下大量物資。

    有趣的是,他的撤退陣型在退出五十裏後,形成了一個新月般的弧線。

    這就像是所有士兵組成一個大口袋,專等著冒頓上門。

    冒頓可不傻,不會輕易往這個口袋裏鑽。

    況且,追了五十裏之後,他手下士兵撿拾那些秦軍丟下的物資糧草,早就累得追不動了。

    這場大戰太過艱辛,現在匈奴人都忙著收集戰利品。

    這讓冒頓找回了些許馳騁沙場的快感。

    然而,冒頓萬萬沒想到,那些火並沒有按他的預料停留原地。前後三道火牆迅速合攏,圍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

    在這片秦地草原上,遍地是及膝高的枯草,遇到大火立刻就成了燎原之勢。更令冒頓震驚的是,秦軍留下的物資異常易燃,他甚至親眼見到地麵冒出火星。

    那是一種黑色粉末,聞起來有火藥味。

    冒頓自然不知道,這其實是硝、硫磺、木炭按照一定比例調配出來的。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種黑色粉末竟是他敗局的關鍵。

    三角火牆迅速向內蔓延,化作一片火海。

    火勢沒有如冒頓所想停留在原地,而是直接擴散開來,將他的軍隊團團包圍。“火……”摻駭一臉茫然。

    贏風給他解釋道:

    "如果隻有一麵火牆,確實要看風向,因為風向決定火牆的走勢。但如果極短距離內有兩麵火牆,這兩堵火牆間的空氣會被加熱,熱空氣會上升。上升的熱空氣給兩側的冷空氣騰出空間,冷空氣就會向中間匯聚,火牆因此連成一片。"

    摻駭隻能死記硬背這個原理。

    實際上,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故而會上升,冷空氣則下沉。隨後,兩邊的冷空氣會被推向熱空氣這一側。

    大火炙烤下,冷空氣變熱後繼續上升,使得兩麵火牆反而相互靠近,形成了強勁的氣流。這背後的科學道理,諸葛亮或許略知一二,摻駭卻隻能機械記憶。畢竟,一個匈奴王再聰明,也不可能懂流體力學,又怎會明白溫度越高、壓強越低的道理?

    冒頓對此更是渾然不知。

    轉瞬間,火勢點燃了火藥,將冒頓的大軍徹底困在了火海之中。更要命的是,這些狼騎兵剛喝過酒。

    匈奴人喝酒從不用酒具,都用皮囊豪飲,難免灑在身上。如今,這些灑落的酒成了催命符。他們穿著的皮草,沾上酒精遇火豈能幸免?

    一名名匈奴血狼騎兵變成了火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那些狼,見到火光,比馬還不如,嚇得紛紛趴在地上顫抖。

    即便如此,這些北方狼渾身是毛,一點火星就能引燃,轉瞬化作火球。

    最悲慘的是,對於這些人來說,火焰造成的傷害無法逆轉。

    為何?因為火焰的蔓延速度遠超毒藥。火焰在身上燃燒,即使傷口迅速愈合,也會再次被點燃。

    結果,火海裏的人生命力在持續損耗。

    還有那濃厚的煙霧。

    因引火物含木炭,雖然木炭不直接起火,但產生的灰燼煙塵卻讓整個火場煙霧彌漫。人們吸入這些煙塵,肺部受損程度遠超預期。

    即使暫時死不了,也無法呼吸,隻能躺在地上痛苦掙紮。更有不幸者,被煙熏倒後直接被火吞噬,化為灰燼。

    冒頓做夢也沒想到,十幾萬騎兵眨眼間就變成了火海下的殘兵敗將。火海範圍太大,沒了狼騎,他們根本逃不出去。人成了火球,僅靠雙腿,隻會越跑情況越糟!

    冒頓倒不懼怕烈火,遺憾的是,他遇到了同樣不畏火海的對手——武無敵。武無敵和呂布一左一右守株待兔,火起時就已在外候著,就等冒頓露頭。冒頓帶著殘兵一冒頭,兩人便左右夾擊。

    他對上其中任意一個都難言穩勝,同時對上兩位……冒頓算是切身體驗到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滋味。

    若非一人出現,冒頓還真不知如何招架。正是之前在長勺令他心驚的年輕人,張良。

    "匈奴王,你先退,眼前這二人,我來應付。"張良話畢,湛盧神劍出鞘,腳步展開。

    呂布與武無敵,一個上前攔住張良,另一個則撲向冒頓,欲擒拿匈奴王。但他們沒料到,張良此刻的實力已非單純的陸地神仙。荀子與黃石公的絕學在他身上共鳴,使他幾近天人境界。他的修為本就不弱於二人,加之湛盧神劍助力,這儒家聖器在張良手中發揮到了極致。他劍鋒一揮,兩道儒門聖光壁升起,武無敵飛身踏壁而上,竟被阻擋住了!

    呂布騎著他的魔龍,揮舞著方天畫戟殺來,張良身子一旋,劍橫胸前,不可思議地分成了三個!這三個身影眨眼間消失,化作了數不清的透明幻影!呂布一驚,連忙舞動大戟應對。

    那些透明的身影打在他身上,竟然真的讓他受了傷。

    呂布肩上的護甲被一股力量擊碎,而他的大戟揮出,卻連個影子都碰不到。“這是……劍氣的威力!”

    魔化的呂布確實不是徒有虛名。

    他能從自己的傷勢中推斷出對手劍術的玄妙,但知道歸知道,破解卻是另一回事。

    張良修行的是儒、道兩家的精髓融合。

    此刻劍氣不僅連通了天地間的元氣,還蘊含著儒學的氣息。雖說是兩大頂尖高手的殘影,在消耗了贏風的力量後殘留,

    但也足夠強大了。

    還有一點,呂布和武無敵都不善計策,麵對足智多謀的張良,自然落了下風。

    呂布這邊被劍氣阻擋,武無敵那邊也被一道透明的身影突襲。

    他正踏牆而上,完全沒想到旁邊竟會有人出擊。

    “哎喲!”武無敵怒喝一聲,傷勢雖輕,卻讓人懊惱。

    他使出十方無敵的招式,四麵八方,招招淩厲。

    “呃!”張良輕吟一聲,現出真身。

    然而武無敵那邊也沒有占到便宜。

    雙方打得難解難分。

    呂布見狀,急切間大步上前,長戟直刺。

    隻見張良劍尖一轉,輕鬆抬手擋住了呂布的長戟。

    “你的力量,不對,你剛才並未受傷!”

    呂布猛然抬頭,驚覺張良身上竟也散發著儒家聖者的氣息!

    正是這股力量幫他抵禦了武無敵的攻擊。

    張良笑吟吟地說:“你啊,就是不動腦子,思考對你來說就這麽難嗎?還是你根本沒有腦子呢?我可沒空和你囉嗦!”呂布戟尾橫掃,又被張良抬手擋下,這次呂布竟被震退了幾步。這短短距離,呂布長戟一轉再刺,張良長劍繞到背後,身體旋轉躲避。呂布收回長戟轉身,戟尾再度襲來,張良避閃不及,正中胸口。

    但他卻毫發無損,儒家聖跡替他卸去了呂布的勁力。不料呂布大戟一轉,猛地拍了下來,直衝張良頭頂。

    張良不擋,任憑攻擊落在自己頭上。

    火星在呂布的長戟下飛濺,卻傷不了張良。隻見張良背後長劍分作左右,猶如孔雀開屏,劍影翻飛,劍氣直衝雲霄。

    武無敵施展十方滅絕,聯手呂布抵禦這一擊。

    但在那兩道聖光壁後,張良的身影依然屹立,空中卻有一道身影遠去。

    這兩麵牆正好擋住了呂布和武無敵的去路,讓他們無法追趕冒頓!“豈有此理,竟是劍氣留影!”武無敵怒道。他雙掌拍擊聖光壁,快速打出掌法,卻毫無效果。

    “停下吧,這兩堵牆都是由天地元氣構成。你們這樣攻擊,就如同用拳頭砸天打地,自然是徒勞。”贏風腳不沾地,飛身而上,提醒二人。

    人隻能推動自己,無法推動大地;同樣,無論怎樣向天空發招,也不能在天空留下痕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天之高遠,自古以來就難以觸及。“要破解,隻有一個辦法。”

    贏風單手抬起,掌中匯聚的氣流形成一陣旋風。

    聖光壁被這股氣流轉動,扭曲變形,最後消失不見,贏風也隨之長舒一口氣。

    “沒想到,殺了兩條惡龍,卻迎來一頭猛虎。張良現在的修為,比荀子和黃石公還要棘手。”更別提張良還是智慧超群的人物,諸葛亮的偶像。

    諸葛亮隱居時,常自比為興周八百年的薑子牙,興漢四百年的張良。諸葛亮都將他置於如此高度,他若表現平平就太說不過去了。“看來,這是我滅六國中最艱難的一仗了。”贏風歎道。除了收兵回營,贏風一時之間想不出更好的對策。以張良的能力,冒頓剩下的十萬大軍足以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沒錯,他真的來了匈奴。”

    贏風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諸葛亮輕輕撫著胡須,恍然大悟。

    他走向書桌,迅速寫下一張紙條,用孔明燈送出。或許,贏風這邊稍占上風,也是因為信息傳遞得更快。“你想到了什麽?”贏風問。

    “張良一出手,這場戰役的格局就得提升。現在不再是單純的與匈奴交戰。我得提醒王翦將軍,如果魏國有所行動,他應當直接北上攻打齊國。”

    嗯?

    無論是贏風,還是在場將領,都覺得可能聽錯了。

    王翦現在駐紮在陶邑郡。

    那裏原屬宋國,現為天下最富裕之地,也是商業往來的十字路口。

    從秦國到齊國的商路必須經過這裏,從楚國到燕國的商路也不例外。

    王賁在此駐紮,意在震懾山東三國。

    隻是贏風現在不明白,諸葛亮的布局用意何在。

    “魏國唯一能戰的是公子無忌。可惜上次我們已消滅了不少魏武卒。現在他們恐怕難以重組兵力。魏王早已如老鼠見貓般害怕我們,哪有老鼠去招惹貓的?況且,這三個國家的軍隊早已囤積在邊界,

    魏國若攻打我們,必然是齊國要北上恢複燕國。”

    燕國目前並無大將駐守,是秦國的薄弱環節。

    因為燕地幾乎處在齊國和匈奴的雙重夾擊之下...

    冒頓現在沒心思去攻打燕地,但這並不代表齊國對此沒興趣。

    齊國早把兵馬安排在西北方向,現在隻需順勢北上就行。

    可能連英勇善戰的大秦也沒預料到,自家的將領會有不夠用的一天。

    “現在駐守齊國的是哪位?”嬴風問道。

    “是老將軍王紇。”諸葛亮答道。

    王紇?那倒不必太擔心。

    王紇雖不擅長進攻,但在防守上卻是一把好手。

    他當年能和廉頗打成平手,盡管廉頗稍占上風,但王紇也絕非泛泛之輩。

    可惜的是,蒙恬、王賁、李信、蒙毅等大將都不在鹹陽。

    “那另一邊較弱的就是上黨了。”嬴風說道。

    “主上,上黨有司馬靳將軍坐鎮,他是司馬錯的孫子,還曾隨白起將軍出征,算是秦國的老將了,應當不會出大錯。臣現在擔憂的是張良的動向。”

    張良的行動,幾乎左右著整個戰局。

    諸葛亮指著沙盤說:“若我是張良,此時必會讓冒頓西征,攻打東胡和大月氏。一則,這兩國已遭大秦猛將重創;二則,冒頓在這戰中損失慘重,若想恢複實力,就必須吞並大月氏和東胡。”這邊失了的,從那邊補回來,東方不亮西方亮。

    嬴風點頭。

    他認為諸葛亮的推測很準確。

    冒頓完全可以借口這兩國作戰不力,直接約見兩國國王。接著,隻要除掉這兩個國王,便能大軍壓境,一舉吞並兩國。

    狼血奇兵連我都打不過,還能奈何得了東胡和大月氏嗎?

    如此一來,就能收納兩國的殘餘部隊為己所用。冒頓自身還有大約十萬血狼騎兵,以這十三萬血狼騎,震懾那二十六萬東胡和大月氏士兵,足夠了。

    “但是,諸葛先生,我們這一戰的目的不正是殺敵將領嗎?冒頓指揮不了這麽多兵馬的。”摻駭沒忘記之前的教訓。嬴風和諸葛亮對他無奈一笑。

    “冒頓是無法統率如此多軍隊,但這有個前提。首先,前線戰事緊急,我們殺將速度太快,讓他來不及提拔新人。其次,冒頓本人也不是性格沉穩之人,他也不會提拔大將。”然而張良卻正好相反。

    如果給張良時間,他或許能把冒頓那本就精銳的血狼騎兵訓練得更加厲害。這些士兵在張良指揮下,戰鬥力會遠遠超過冒頓的掌控。

    “我們應當盡快與冒頓決一死戰。”

    “好主意,我們該追著血狼騎兵去東胡,去大月氏,對吧?到時候人家是以逸待勞,而我們長途奔襲,隻怕

    是強弩之末,很快會被擊敗。”

    摻駭的主意,嬴風覺得還是不采納為妙。畢竟底下還有許多人等著他發號施令。

    “主公,我不得不提醒,按張良的計策,他明天一定會撤兵前往大月氏和東胡。但在離開前,必然會留給你一份禮物。”

    “什麽禮物?”

    “三千到五千騎兵,直取鹹陽。”

    “那麽你的計劃是?”

    “眾將聽令!”

    諸葛亮如臨大敵,慎重地排兵布陣。

    如此嚴肅認真,還是頭一遭。

    畢竟,他們要麵對的是世間智者。若是一群人對抗,可能還沒那麽可怕。畢竟,一個人也難以駕馭各種人物。

    但現在不同了,天下謀略最強的隻有兩人,一是他,二是諸葛亮。武力超群的也隻有二人,一是他,二是嬴風。

    文武雙全,統帥六國兵力,調動六國君主。即便是秦始皇也沒這般厲害。“張良。”嬴風算是徹底記住了這個名字。

    在諸葛亮的調度下,嬴風手下的眾人各自散開,前往各地。

    武無敵直奔王翦那裏,協同王翦橫掃四方。呂布、高順帶領陷陣營駐紮西北,支援四位小將和蒙武。衛莊則前往上黨,準備輔佐司馬靳。

    其他人也有各自的去向,或是直赴燕地去找王紇,或是返回鹹陽,助內史騰守衛鹹陽。最後便是嬴風。

    眾將離去後,嬴風與諸葛亮帶上紫女、曉夢,還有摻駭,輕裝簡行,靜候張良派來的騎兵。這可以說是張良與諸葛亮首次正麵較量,就看兩人的猜測是否準確了。

    嬴風其實並不擔心。

    畢竟兩人智計相當。

    果然,在他們有所動作時,匈奴那邊也已調兵。

    一支小隊趁著夜色悄悄接近到鹹陽城東百裏之外,即嬴風初次重創血狼騎兵之地。這支小隊的最前方,正是冒頓單於。

    他的大軍已出發,自己的血狼騎兵也交給張良,由他調遣布陣。

    張良一提要人攻打鹹陽,他便主動請纓。

    至於張良特別叮囑的話,他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那就是……冒頓自己不能去。

    “因為你去了會壞事。”

    這是張良的理由。

    果然,剛到鹹陽東北方百裏之外,就望見遠處一匹白馬顯現。

    馬上騎士冷眼審視著他們的匈奴騎兵。

    借著月光,冒頓清楚地看到,眼前等待的正是嬴風!

    “冒頓,你以為能逃過此劫嗎?我在此恭候多時了!”

    “冒頓,你中計了。”

    諸葛亮羽扇一揮,臥龍光閃現。

    “啊,撤!”冒頓大喝一聲,竟帶頭轉身逃了。

    血狼騎兵被臥龍光嚇得不敢前進,慌忙撤退!

    這支數千人的小隊,轉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嘿,這家夥跑得可真快。不過,就像諸葛先生說的那樣,咱倆一出現,冒頓哪還敢跟我們硬碰硬啊。"

    "對頭,兵法嘛,虛虛實實。咱這回演的是空城計,給冒頓來了個下馬威。但有些大局,終究難以避免。東胡和大月氏,恐怕要遭殃了。"

    "可不是,齊軍敗得太慘了。"嬴風說道。

    正如兩人所料,有的事終究逃不過。

    少了技擊軍的齊軍,完全不是王翦的對手。

    他們還沒北上,就被王翦用了一招圍魏救趙,在半道上給埋伏了。

    魏國壓根不敢出兵,借機偷襲了陶邑。

    東胡卻首當其衝,被冒頓的怒火燒了個幹淨,直接滅了國。東胡王的腦袋都做了酒器。

    另一個倒黴的是大月氏。

    大月氏本國土廣,卻被冒頓一陣狂轟濫炸,國內主力又被張良設計困住,國土直接少了一半。

    喜歡高武大秦:收獲美女,修為就收獲美女,修為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