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盛大
字數:11106 加入書籤
國宴看起來雖然盛大,但其實沒吃到什麽正經東西。還不如私下裏品嚐些自己喜歡的呢。每次秦王都是如此,這次也不例外。
“大王,匈奴大局已定,早晚要統一,是不是讓公子天回來啊?”
“公子天啊?說得也是,天兒在外領兵確實不易,但作為大秦的王室子弟,我的兒子,本就應有雄心壯誌!”秦始皇哈哈笑著。
他現在還有點宴席上的酒意,顯得相當滿足。“不用,他在匈奴幹得挺好,這樣的王子我很欣賞。”“大王,您是要立公子天為太子嗎?”李斯驚訝地問。秦始皇大笑。
“他修仙之人,估計對這個位置也不在意。不管是不是太子,想當秦王就來取,不想當就隨他去。無所謂的。”
李斯想了想,也是這麽個理。
嬴風給人的感覺,就像東皇太一、黃石公、莊周那般的人物。
這樣的人是不會被塵世所束縛的。他們最渴望的是長生不老,追求道的最高境界!當然,秦始皇最關心的也是這事。
“嬴風既然在匈奴幹得不錯,那就讓他繼續幹下去。接下來對付魏國還得靠他。等他從匈奴回來,再議其他。”
“大王既然不阻止公子天,臣也不敢多言。不過,臣得提醒大王,要不要發兵攻打大月氏和東胡的故地?”
秦始皇眯眼看了看李斯……
“為什麽?”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領土加起來幾乎等於秦國現有的版圖。若能並入秦國,領土等於翻一番,對大王統一六國大有裨益。若讓別人占了先機,恐怕對大秦不利。”“你說的別人是指匈奴吧?摻駭有這能耐?”“冒頓有。”李斯說。
秦始皇一笑,隨手拿起一份奏折扔給李斯。“這是公子天給我的密信,你自己看吧。”李斯打開一看,原來是嬴風的提議。
他建議秦國奪取大月氏和東胡的舊地,但將東胡的一部分送給匈奴。
“匈奴人和東胡人仇深似海。如今匈奴的冒頓滅了東胡,摻駭沒理由再去滅東胡。但為了避免冒頓死灰複燃,嬴風建議拿下兩國後,分一部分給匈奴。他能在中間調解,留有操作空間。”“得五退三,還剩兩成,劃算!”李斯驚訝道。“是啊,有這孩子在,我還有什麽好擔心的!”秦始皇哈哈大笑,索性躺下了。
李斯點頭,嬴風的計謀,想必全大秦人都知道。
秦國曾被譽為虎狼之國,後來丞相張儀提出了進五退三之策,即戰爭中占領五成土地,再退回三成,實際仍得兩成。
這意味著國土實打實地擴大了!但又把大部分土地還給了對方。對方若還嘰嘰歪歪,怕是在列國中信譽盡失。
畢竟人家已經歸還了大部分土地,放眼各國,征伐時哪有這般慷慨。因此,若還抱怨,挨打也是咎由自取!但隻有那些失去兩成土地的人,才明白處境多麽被動。
這便是蠶食。
秦國憑借這蠶食之策,逐步吞並了河東、河西,占據了巴蜀富饒之地,掌控漢中,交換黔中,成為了超級大國。
如今,若嬴風依舊采取這策略,朝野上下無人會反對。
秦國征服東胡,卻將大部分東胡領土贈予匈奴。
撇開兩國先前的友好不說,就衝這份情誼,匈奴也不好意思說什麽。
更何況,讓嬴風成為下任秦王的呼聲越來越高。
他既是秦國公子,也是皇室血脈,自然也能成為王位繼承人。
有了他,匈奴與大秦終將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
大秦還會懼怕什麽呢?不會!
到時候那些土地不還是回到了大秦的懷抱嗎?
所以,李斯和秦始皇心中並無顧慮。
“那麽,關鍵在於冒頓單於了。”李斯說道。
“那家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想徹底拿下冒頓,恐怕還需幾場硬仗。”
“這話誰說的?”李斯問。
“當然是天兒,你再看看這封。”
秦始皇又拿起另一封書信。李斯仔細讀了讀。
這是嬴風的另一封信,講的是冒頓的事。
嬴風說,冒頓現在像條喪家犬,不足為慮。但即便冒頓實力下滑,仍非普通人所能及。
如今匈奴的老貴族盡數垮台,全部寄希望於冒頓。在東胡、大月氏乃至大宛,冒頓都有可能有所行動。特別是,嬴風特別提到,從西域商人口中得知西方局勢已亂,這場戰事可能會波及大宛的藍氏城,提醒秦國要多加警惕……
雖說藍氏城與我們大秦國相隔甚遠,但在匈奴疆域內已算得上鄰近。隻需穿越幾個小國,便能抵達彼岸。再說,咱們這兒最好的馬還得數大宛馬呢。”
“公子言之有理,原本那些戰爭像是遙不可及的事,可一旦扯上大宛的藍氏城,竟瞬間拉到眼皮子底下了。看來,大秦真得考慮考慮西域的局勢了。”
李斯輕歎了口氣。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贏風提過,匈奴的神隻,或稱高人,站在冒頓那一邊。雖然它們隻是狼和鹿這樣的圖騰象征,但絕不可小覷。畢竟赤血狼騎源自狼圖騰,這可是實打實的。”“明白了,臣遵旨。”
“因此,接下來還有幾場硬仗,誰也說不準會冒出什麽變故。贏風要在匈奴坐鎮,我並無異議。我還打算封他為匈奴的狼可汗,掌管匈奴一半的兵力。”
大秦的冊封,意味著官方的認可,贏風所能調動的邊防軍力愈發增多。甚至可以說,長期駐守北部的重兵都能調用,將這四十多萬大軍壓向東南。
有了這些兵力,平定天下時就能百萬雄師並肩作戰,多路大軍協同推進。五大將分成十幾路出征,這曾是秦王政難以想象的。
贏風在北方的利益,遠遠超過了南方。
一道聖旨,將贏風封至匈奴王庭,還授予他調度邊關兵馬的虎符。
如此一來,大秦在邊境的十萬大軍全歸贏風調遣。餘下的三十萬大軍則轉駐藍田大營,最終移師函穀關與武關,時刻準備出征,助大秦統一天下。
“不過,這場平定之戰不是即刻,估計要等到一年以後。”
贏風接過了聖旨和虎符。
諸葛亮卻微微搖頭。
“秦王政未免太過心急,恐怕是生怕主上生變,這才出此下策。唉,這樣一來,反倒給主上添了亂子。”
“這倒無妨,權當是大秦對我的一種認可。我們接下來要關注的仍是匈奴之地。丞相,匈奴不隻河套那麽一小塊,還有廣闊天地。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烏茲與匈奴邊境,以及北方區域。”
匈奴帝國龐大無比,但在戰場上卻奈何不了贏風。
冒頓想在這般龐大的帝國中找個藏身之所,易如反掌。
贏風唯有等待他自行現身。
沒錯,冒頓究竟躲哪兒去了?
根據現有情報推測,他應該回了自己的王庭。在那裏,他至少能召集不少兵馬。許多老貴族可用金錢招募大批部隊,他們尚存一戰之力。
然而至今仍未有冒頓回到王庭的消息,贏風感到不解,諸葛亮也一樣困惑。
他放飛了不少孔明燈,四處搜尋冒頓的行蹤。“他會不會已經死了?”摻駭問。
“不會,若他已逝,其命星應化作流星墜落。但我觀測所得,他的命星依然高懸夜空,且愈來愈靠近天狼星。主上,這是雖瀕死卻有重生之象,況且……”
“況且天狼星在匈奴中象征著帝王,我想冒頓必是得了天狼神的眷顧。”
每個種族的修行之道大相徑庭。
冒頓所屬的種族,與贏風所知的薩滿信仰更為接近。
即借助自然之力,使自身無限貼近某種自然力量。血狼騎兵正是如此,盡可能接近狼的特質。
“看樣子,冒頓定是另有奇遇。”贏風說道。
“目前也隻能這麽理解了。”諸葛亮歎息著說。冒頓的確經曆了一場奇遇。
戰敗後,他並未前往王庭,反而反其道而行,向東逃竄。西方,乃至王庭,均有清軍防守,甚至有自己人把手。他毫無頭緒地向東、向北奔逃。
因為傳說中的餓狼之神便在那個方向。他不明白為何會淪落至此,究竟錯在何處?這麽多人追捕他,可他卻逃到了毫不相幹的荒野。直至山窮水盡,直至昏倒在地。
冒頓蘇醒時,隻見滿天繁星,身旁一無所有。
曾經威風凜凜的大汗,如今成了喪家之犬。
贏風的手段實在太狠,讓奴隸翻身成為國人,再讓這些國人對抗貴族。最終,新國人將貴族打垮。贏風所做的承諾,是他無法給出的。
至於摻駭,冒頓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隻要贏風一死,其他人不足掛齒。但現在……
“蒼天啊,頭頂的天狼星啊,我的狼神,請告訴我,我犯了什麽錯?為何我會慘敗如斯?”冒頓伸開雙臂,對著天空大聲呼喊。
無人能給他答案,連天空也沉默無聲。無奈之下,冒頓頹然跪倒在草叢之中,天穹之下。他始終不知錯在哪裏,日思夜想。昏厥後再醒來,繼續跪拜。
若上天認為他該興起,就賜予他啟示吧,哪怕是最微小的暗示,哪怕是一道雷劈中贏風。
若上天認定他不應勝利,就在此取走他的性命。
他也沒什麽可留戀的了。
直到第七日,冒頓忽然發現,一隻狼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那時候他已經昏過去了,卻能清楚地瞧見一隻狼。這狼全身都是血紅的,眼睛也閃著紅光。冒頓以前見過眼裏冒綠光的狼,可從沒見過眼睛會冒紅光的。這隻狼見冒頓醒了過來,轉身走了幾步,又回過頭望著冒頓。
碰巧那天是個陰天,天上的天狼星也顯得紅彤彤的。
冒頓心裏頭有種感覺,眼前的狼像是天狼星派來的使者,專程來找他。他就跟著那隻狼,一步步走進了一個山洞。
一到洞口,那狼就不見了。冒頓進了山洞,發現裏麵有幹淨的水、白白的麵餅,還有肉幹,顯然是給他恢複體力用的。
冒頓心裏樂開了花,這簡直就是老天爺給他的信號,說明他能讓匈奴壯大起來。看來,天狼星還在庇護著他呢。
他狼吞虎咽地吃掉了餅和肉幹,又大口喝起泉水。吃飽喝足後,他覺得有點困,就用一塊大石頭堵住洞口,靠著篝火旁睡著了。醒來時,外麵已是一片冰天雪地,連那塊大石頭都被凍住了。冒頓回頭看了看那些麵餅和肉幹,估摸著這些東西足夠他撐很久。於是,他沒再出去,就在這洞裏,按照之前隱約悟出的嗜血狼之法修煉起來。現在他一點也不急了,隻要照這樣練下去,總會有能打勝仗的一天。況且,冒頓還發現這裏不隻有他一人。因為每天的麵餅、肉幹和清水都會換新,他都當作是天狼星在照顧他。
冒頓就在那個無人知曉的山洞裏修煉。沒人知道他在哪裏,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到了哪兒。在他不在的日子裏,草原上又起了新變化。
首先是贏風掌管的狼院,最近又發掘了不少能人。他們手下的人馬已經擴展到了四十五萬之多。
這是贏風在匈奴度過的第二個秋天,也是第一個完整年的尾聲,更是最為輕鬆的時候。
他們每天要做的就是及時收集和整理所有送到麵前的信息。
之後的事情就交給贏風的手下處理了。
在冒頓的營地裏,那些老貴族推舉冒頓的兒子暫時代理大可汗,稱他為“老上單於”。“老上單於?沒想到他們這麽快就推出了他。行,倒是要看看這小子有沒有超越父輩的能力。”“您對這位王子很熟悉?”諸葛亮頗感詫異。
贏風手裏提著酒壺,眼睛都沒抬地說。
“攣輥稽粥,攣輥氏人,名叫稽粥,是冒頓的大兒子,也是被冒頓用鳴鏑射殺的王後的正統長子。殺了人家的母親,冒頓心中有愧,一直對這個孩子特別好。也算是一條漢子。”
“原來是他,小稽粥。”摻駭說。
“你們認識?”
“嗯,五歲那會兒還一起玩過呢。”
對,他們倆應該是小叔叔和大侄子的關係,年紀相仿。
贏風得知這個消息後,忽然意識到摻駭的最大對手出現了。
這位老上單於,在曆史上可是鼎鼎有名。
如果按正常的曆史軌跡,他應該在四十年後,即漢文帝時期即位。
多次迫使漢文帝派遣公主和親匈奴的正是這位單於。他向西滅了大月氏,使匈奴的疆域大大擴張。
向東,他看準了當時的漢軍無法長期遠征,便采取了遊擊戰術。
這讓漢軍吃了不少苦頭。
以至於後來的文帝、景帝兩代皇帝都不敢招惹匈奴,正是因為有這位單於在世。他執政期間,匈奴空前強盛,內亂不生,一片繁榮。
那時,匈奴氣勢正盛,連年風調雨順,人口劇增。
直到他去世,兒子接班,匈奴還是一片穩固。隻是他兒子死後,匈奴才開始出現內訌。
但現在,贏風明白,他徹底改變了曆史進程,相當於讓這位剽悍的匈奴王提早登場。贏風知道有句話叫“潛龍勿用”。
匈奴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才拿出所有的底牌和潛力。
而此刻的老上單於,並非曆史上的那位老上單於。
首先,如今的老上單於繼位,並沒有繼承如曆史上那樣強大的匈奴。曆史上,摻駭究竟去了哪裏無人知曉。
但現在大家都知道,摻駭在南匈奴的大營裏,是鹿可汗,他身邊還有一個大秦公子做狼可汗。有了這兩人,老上單於首先要麵對的是曆史上從未遇到過的內戰。
其次,最關鍵的問題是,此刻的老上單於隻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比摻駭還小三歲。這樣的他怎麽去領導草原?
“就看他表現如何了。”贏風說。
“主上,您想觀察觀察?”
“沒錯,別小看了這些十四五歲的孩子。趙武靈王十三歲的時候,他父親趙肅侯去世。結果韓國和魏國打著吊唁的幌子,氣勢洶洶地逼近趙國。趙武靈王居然率領十四萬大軍駐守邊境,並警告兩國,若真吊唁就按禮節派人入境,若是來犯,趙國將誓死抵抗。”
最後那兩個國家退兵了,對趙武靈王既敬畏又讚賞。那也是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比現在的兩位匈奴王還年輕呢。“不能小看了。”贏風說道。
諸葛亮開口道:“主公,我倒是有句話。此人可能並非趙武靈王,他的對手也不僅僅是鹿可汗摻駭,而是整個匈奴的智囊團隊。”“眼下,摻駭王子依靠鹿院的一群能人在旁輔佐處理事務,處理的也多是些程式化的雜事。匈奴的法規,大體上沿用了秦律,但更為寬鬆。總之,追求簡明。因此,老上單於麵對的是整個匈奴的智慧團體,並非你們二位。”
摻駭苦笑著。
孔明的分析沒錯。
以他目前的能力,即便在幾個方案中做抉擇都已十分吃力,更別提親自帶兵上陣了。
如今匈奴各地皆是戰場,真正戰場上馳騁的是各部落的將領,而非他這個名義上的可汗。他雖不敢自認傀儡,但在軍事方麵幾乎無從插手,多局限於政務。因此,一旦前線傳來消息,他就坐立不安。“我想去前線看看。”摻駭忽然說。“你?”贏風不解。“對,我想親赴前線查看,攣鞋稽粥已到前線。他那裏戰況頗為順利,而我們這邊的將軍卻處處碰壁。我覺得,我應該去前線轉一圈。”
處處碰壁?
贏風接過戰報仔細閱讀,結果真是個意料之外的“驚喜”。
正如贏風所述,攣鞋稽粥確實上了戰場。
幸虧他在,北匈奴的軍隊竟一時占了上風!
然而,北匈奴在獲勝後並未乘勝追擊,而是鞏固防線,緩緩後撤。他們還放火燒盡草原,方圓三百裏內寸草不生,土地焦黑。贏風望著這份報告,笑了。
“你怎麽看?”他問的不是摻駭,而是諸葛亮。“北匈奴貴族的兵馬似乎虛有其表啊。”諸葛亮說道。“嗯。”贏風點頭。
快速進攻,在偷襲成功後立即撤退,繼而堅壁清野,直燒三百裏。表麵聲勢浩大,實則是以實掩虛,貴族們的兵力不夠了。“兵力短缺。”贏風說。
“還在等待後援。”諸葛亮接道,“當然也很擔心動作太大引起大秦出兵幹預。”“嗯,摻駭,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贏風問。
“嗯……命令前線,反擊……”
“錯了,這次不過是損失一些兵馬和物資。讓敵人搶些糧草兵器無關緊要。我現在想知道,狼院怎麽說?”
狼院?
狼院的意見通常會呈給贏風。
摻駭雖有權閱讀,但他平日並不在意這些。對他來說,贏風就是主人,是他的神。隻有贏風能幫他平定匈奴。
“來看看,狼院的想法是,穩固前線後重新籌集糧草,靜待時機。他們這次總結了教訓,由於士兵擴編過快,來不及充分訓練,很多人甚至沒有實戰經驗。因此,很多規章製度都沒能落實到位,這是此次失誤的原因。狼院建議,不受敵人牽製,繼續練兵。”
贏風講完,把狼院的戰報遞給摻駭。“嗯,算中規中矩,但缺乏新意。”“是啊。”贏風笑道,“要不要我們示範一下,何為創意?”
“可以,主上立刻回複狼院,要他們警惕匈奴東部的奸細,並且打探西域各國,比如龜茲、大宛等國的動態。敵軍可能會從那邊來。”
諸葛亮的建議讓贏風微笑點頭。
“為什麽?”摻駭疑惑。贏風瞥了他一眼。
“你還沒明白嗎?匈奴貴族無法指使大量匈奴人為他們拚命。因為他們不可能散盡家財,提出比我們更有吸引力的條件。他們隻能散布謠言,說你如同瘟疫。你打敗貴族,那些國家的貴族為了不被推翻,就不得不幫匈奴貴族對抗你。”
這就是意識形態的較量。
其實,贏風沒想到意識形態的較量來得如此之早。不過,現在想想,西域各國大約是這樣。
但他們終將一次次失敗,直至目睹一個龐大國家的誕生。
在這個國家裏,再沒有人能不付出代價就高高在上。在這裏,無人可以不勞而獲。人們不會因你的父輩或祖先是誰而評價你,隻會看你做了什麽。這正是所有貴族最為恐懼之事。
喜歡高武大秦:收獲美女,修為就收獲美女,修為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