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白起

字數:11693   加入書籤

A+A-




    後來,魏文侯勵精圖治,魏國得以強盛。

    魏文侯啟用了一位在整個戰國都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即使是白起、廉頗、李牧、司馬錯這四位名將,在他麵前也如學生一般,此人便是吳起。

    白起給自己取名,也是因為敬佩吳起的功績。

    魏武卒就是在吳起的變法後產生的。

    實際上,魏武卒是當時白起特訓出的最強步兵,裝備精良,依賴於兵器和鎧甲的優勢,攻擊敵人防守最堅固的地方。

    加上吳起本就是兵家聖人,與孫子齊名。

    他的出現讓魏國威震四方。

    秦國和魏國的邊界原本以黃河為界,魏占有河東,秦占河西。

    吳起借助魏武卒的威力,南征北戰,占領了秦國的河西平原,迫使秦國退至西北山區。如果不是魏文侯去世,魏惠王即位,吳起可能已憑借魏武卒統一六國。但話說回來,魏惠王也是個有眼光的君主。

    他因偏愛公叔痤和公子章的將才,將吳起逼走楚國,隻因他做太子時,吳起因他擅自調軍狩獵而處罰他。

    結果他懷恨在心,看不上吳起。

    他欣賞龐涓的才能,讓孫臏受臏刑後流放齊國;他賞識惠施的才智,全城追捕莊周,將其逐出國門,永不得再入。

    此外,衛鞅因出身衛國而不被看重,被趕到秦國;公孫衍戰敗受嘲諷,也被趕到秦國;張儀因其農家出身而被輕視,被趕到楚國,後因受辱又被趕到秦國。

    結果,在魏惠王時期,孫臏在馬陵、桂陵兩戰中,幾乎消滅了魏國三十萬大軍,吳起一手打造的魏武卒隻剩下五萬。盡管魏武卒後續有所補充,但已不再是橫掃天下的精銳之師。

    莊周不再,道家在魏國隻剩下了辯論家,沒有了修行者,魏國再無傲視群雄的修士。

    衛鞅改革秦國,使秦強大百年;公孫衍重創河西軍,殺敵八萬,奪回河西;張儀更是不凡,以連橫合縱的策略,助秦成為超級大國。盡管張儀後來被驅逐,但鬼穀門派因合縱連橫之功,曆代秦王皆尊為座上賓。魏惠王不得不遷都大梁,退避秦國鋒芒,爭霸中原。如今的魏國,不過是往日輝煌的餘暉,顯而易見,如同風中殘燭,僅剩一絲微弱的火光。

    而今,魏無忌就是那最後的火苗,輕輕一吹就能熄滅。

    但想要熄滅這火苗,總會先被它的熱度灼傷。

    蒙恬現在正感到了這份灼痛。

    他此行隻帶了五萬人,沒想到魏無忌在壽陵竟集結了二十萬大軍。

    途中雖收編了一些散兵遊勇,但數量太少,加起來也不過兩三萬。

    八萬兵力,對戰二十萬……即便蒙恬智勇雙全,秦軍勇猛異常,也隻能陷入苦戰。秦滅魏的號角已經吹響,這些魏人為避免亡國滅家,個個浴血奮戰。蒙恬指揮數次衝鋒,竟然連敵軍的前沿陣地都沒能突破!

    遠遠望著壽陵城樓,蒙恬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更有意思的是,他正在觀察敵陣,突然有探子來報。“報,將軍,有一人單槍匹馬,持劍而來,似乎……”

    “別吞吞吐吐的,似乎什麽?”蒙恬怒道。

    “似乎與天公子相像。”

    “嗯?”

    蒙恬簡直不敢相信!

    他以為這世上贏風已是頂尖,怎會有人與他相像?

    現在的贏風手持湛盧神劍,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即便是名動一時的陸地神仙也難以匹敵。與他相似……

    蒙恬在車上眺望,還真發現一人被他的親衛隊團團包圍。但這人的劍術非凡。

    親衛隊已將他團團圍住,卻拿不下他。

    隻見那人手中長劍上下翻飛,劍氣四溢,猶如流星劃過,硬生生地將親衛隊壓製得動彈不得。蒙恬大吃一驚。

    明明大局已定,怎會出現這樣的人物?更荒唐的是,仔細一看,他發現這人根本不認識!唯一能確定的是,這人不是魏國的將領,而是……

    “趙國的將軍!”

    蒙恬吃了一驚。

    哪裏冒出來一個趙國的高手,把大秦國的車隊殺得這般狼狽?更離奇的是,斜刺裏又竄出一隊人馬。

    這些人全無盔甲,一身布衣綁腿,袖子束緊,個個都像江湖中的劍客。這些劍客功夫了得,劍術非凡,竟不輸墨家劍士。不過,他們的劍術與墨家完全不同。

    墨家劍法多屬防守,側重後發製人,講求以靜製動。

    而這群人的劍法,出手就是殺招,攻敵不得不防之處,動手時凶猛如虎。而且,這股氣勢……很明顯,他們個個怒火中燒,憤怒中揮劍!令蒙恬沒想到的是,其中一名中年人瞥見他後,猛然大喝:“秦軍將領何在,隨我來!”

    他飛身躍上車,一躍衝天,隨即朝蒙恬撲下!蒙恬連忙拔劍躍馬,身旁士兵也紛紛出刀拿槍迎敵。但他們即便攔截了其他人,也擋不住這位首當其衝的劍士。

    那人依靠身上護甲硬抗一刀,飛身至蒙恬眼前,挺劍直指蒙恬喉嚨。蒙恬武功不弱,

    蒙家劍法也是千軍萬馬中闖出的頂尖劍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蒙恬劍出如風,但在對方手裏過不了兩招,頭盔就被挑落,一劍被劈下馬。如果不是鎧甲堅硬,他幾乎命喪黃泉。

    這人武風剛烈,見蒙恬倒地,竟不追擊,而是執劍等他起身。“起來!”

    “嗯?”

    蒙恬一怔,翻身站起,長劍在握,提劍闊步上前。他快速出招,使的正是蒙家劍法。

    遺憾的是,他的招數在對方看來猶如孩童一般稚嫩。

    對方一挑一刺,一格一削,讓他每一動皆無功而返,攻其必救,擊其必守。

    蒙恬的劍法本就不弱,但在對方麵前,連十步都走不出。周圍的秦兵也非泛泛之輩,紛紛上前助陣,卻也在那人麵前難以走出一招。

    他的劍法詭異莫測,劍氣吞吐間,普通士兵靠近三尺之內便會被斬首、穿喉,甚至穿透胸口。多虧幾個士兵拚命守護,蒙恬才沒再與那劍士交手。

    隻因在這片刻之間,一匹赤兔馬已飛躍而來,插在二人之間。

    馬上人攜魔氣而來,迎麵便是疾風般的連環戟法,刺、砍、劈、點,一招四變,四式連環。

    那劍士一交手便覺對方力大勢沉,意識到遇到了勁敵。

    他劍花急轉,劍氣爆發,卻未料到對方英勇無敵,完全不懼劍氣。

    一把巨大的方天畫戟在他手中如同風車般轉動。劍士抵擋了十幾招後,長劍竟被一擊打飛。戰將大戟扛上肩頭,昂首道:

    “你先前沒殺他,我現在也不殺你,撿起劍,滾吧!”劍士歎了口氣,捂著手臂拾起寶劍。

    臨行前,他問:“留個姓名,將來再會。”

    “呂布,呂奉先!”呂布答道。

    “好,趙國敗將趙震!”

    這人捂著手臂並未讓呂布手下留情,而是單手殺出血路回到了同伴身邊。他們這些劍士果真厲害,個個衝得進、殺得出,僅僅帶著輕傷離開。“看你們的陣勢,隻是輕傷,也算全身而退了。”

    呂布並非不識英雄。

    他看得出,蒙恬手下的士兵也算精良。

    但這群劍士,顯然是以劍道修行的人物,可稱為劍修!奇怪,以前怎從未見過這類人物?

    “你……”蒙恬在士兵攙扶下望著這個比他還高一頭的大漢,十分驚訝。他從未見過此人。

    按理說,如果是秦軍的人,怎麽可能沒見過?“呂布,呂奉先,我剛才已經報過名號了。”

    “你來自何方?”

    “贏風公子麾下。”

    呂布言罷翻身回馬,上馬。

    “待會兒,如果高順來了,讓他稍事休息再過來。整天氣喘籲籲的,有失我的顏麵。”

    言畢,他策馬衝入戰陣。3.8

    在士兵的攙扶下,蒙恬回到戰車上,卻見戰局大變!

    原本膠著的戰局被呂布打破,魏國前鋒大營竟被呂布一馬當先挑了。接著,魏國士兵回援包圍呂布,卻見呂布多次衝殺安然無恙。僅憑他一人,讓魏**陣混亂不堪,人仰馬翻!

    秦軍眼見強將加入,趁亂衝鋒,總算攻破了前鋒大營。呂布策馬回到蒙恬麵前。

    “主公還未到,但估計也快了,他若出手,我怕殺得不夠暢快。

    “辛苦,辛苦了。”

    蒙恬從未見過呂布,但早知贏風手底下能人輩出。

    他原以為那些人頂多和自己實力相當,從未想到會有如呂布這般神勇之人。“主公!”呂布朝遠處拱手,令蒙恬一驚。更讓他意外的是,贏風轉瞬間已到。有了金鬃雲馬,贏風的速度幾乎不遜於呂布。

    雖然來得晚些,但全速奔馳之下,僅比赤兔慢了一點兒。讓蒙恬驚訝的是,贏風身邊穩坐著四輪小車的諸葛亮。這兩人騎的都是高頭大馬,身長一丈,高八尺,比尋常馬匹大出一倍。而諸葛亮的四輪小車看似平平無奇,絲毫看不出能耐。沒想到,它的速度竟不亞於這兩匹絕世神駒。

    “蒙將軍,前鋒的情況如何?”贏風問道。

    蒙恬拱手:“公子,我軍苦戰半日,多虧呂布將軍神勇,打破了前鋒大營,現已可向第二層營壘推進。”

    “第二層!總共有幾層?”贏風詫異道。

    這次,魏無忌真是拚盡全力了。

    他布下了五層相連的營寨,專為抵抗秦軍設計。

    這五層營寨層層相連,彼此間能互相用弓箭支援救援。

    遇到贏風、呂布、武無敵這類高手或許沒辦法,但普通秦軍要想攻破,還是很困難的。

    這次集合了齊國的盔甲,楚國的箭矢,以及魏國的士兵。

    魏武卒馳騁疆場,英勇仍在;齊國商貿繁榮,物資豐饒;楚地鳥多草密,弓箭工匠技藝精湛,品質上乘。

    這三國聯合作戰,傾盡各自武器庫的精華,目的就是讓魏國勇士依靠鋒利箭矢擊潰秦軍。

    至少也能重創秦軍精銳。

    "看樣子,確實是費了不少心思。主上,蒙將軍帶的人並不多,如今想攻克壽陵也不易。此戰局勢膠著,並非蒙將軍指揮有問題。"

    諸葛亮這番話,聽在蒙恬耳裏,多少有點刺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但他確實技不如人,這是事實。

    隻是……

    "那劍士的劍術……"諸葛亮仔細審視蒙恬身上的劍傷:"這劍路……蒙將軍,按理說趙國已亡,我以為此人不會再出現。奇怪的是,即便他出現,也該在楚國吧。"

    "孔明,你認得他的劍路?"贏風頗感詫異。

    諸葛亮一生以法術作戰,極少談論劍術。難得,這個時代竟有他熟悉的劍法。

    "諸葛先生猜得不錯,那人自稱為趙國敗將,名叫趙震。"呂布接口道。

    "趙震……聞所未聞,看來是個無名之輩。但他的來曆,應當屬於司馬家族才對。司馬?"贏風感到意外。

    "對,按時間推算,應是楚國武信君門下的大將司馬卬。"武信君……不就是項燕嗎?

    贏風還真不知道項燕手下有這號人物。"蒙將軍,您的傷未痊愈,主上是否可以讓蒙將軍先回去休息?"

    諸葛亮有事要談。

    贏風便讓人帶蒙恬去看看為他準備的營帳如何。蒙恬也是識趣之人,行禮告退。顯然,諸葛亮還有些事要單獨與贏風說。瞧了瞧呂布,諸葛亮心中盤算。罷了,呂布應當知曉這些,說了不算泄密。

    於是他說:"司馬卬原為武信君部下,後追隨項羽被封為殷王,卻又因投降劉邦而被殺。其後代在河內郡成為豪族,世代積累財富。其中,家中出了個司馬防,司馬防的長子名叫司馬朗……好了,後麵的不用說了,我明白了。"贏風好奇諸葛亮為何如此熟悉那些人的劍法。

    難怪他熟悉,這個人與他爭鬥了那麽多年,怎麽可能不了解呢?

    司馬防的次子,便是司馬懿,司馬仲達。

    "因我是文臣,多數人視司馬懿為文官。但很少有人想到,他實為武將。司馬家劍術不俗,在趙國時便被譽為劍聖。我之所以知其劍術高強,是因為曾設局使司馬懿落入魏延將軍的圍困。沒想到司馬懿麵對魏延毫無懼色,反而拔劍與魏延大戰三十回合後被人救走。"

    這段記載,贏風也曾讀過。

    多數人都認為司馬懿是文官,少有人想得到年邁體弱的司馬懿,若是在年輕時能與魏延激戰三十回合,已算是了不起。

    "趙國滅亡後,司馬卬投奔項燕。齊楚聯軍助魏,他們與我們之間,新仇舊恨交織。"

    沒錯,司馬對上諸葛,趙國遺臣對上秦國公子。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新仇加舊怨。

    "好極了,我正想見識他們一族的劍法。孔明,你對他們比較了解,講講吧。"

    "好,趙國劍法剛猛過人,出手隻攻不守,人稱攻劍,與墨家守劍相得益彰,堪稱劍法中的翹楚。當時最強的當屬司馬蒯聵,即戰國劍神。"

    當時能稱得上劍法巔峰的,大概隻有兩位,一是劍聖蓋聶,另一位就是與墨家齊名的劍神司馬蒯聵。可惜的是,蓋聶雖聲名顯赫,卻未曾與司馬蒯聵交手。

    "滅趙之時,司馬蒯聵並未露麵,或許在閉關修行,或是悟道,後來也可能投靠了楚國。總之,這次是狹路相逢,我也正想領教一番。"

    贏風在劍道上已有獨特造詣,湛盧劍境的真正實力他還未完全探知。若能與司馬蒯聵一戰,也算是一次曆練。

    "好了,言歸正傳,關於壽陵戰場,孔明有何良策能在短期內突破這五道防線?"魏國這次顯然學聰明了,每道防線前不是步兵,而是弓弩手。他們一見秦軍,就如不要錢般萬箭齊發。

    蒙恬先前久攻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方步兵盾陣在密集的箭雨下難以突破。弓弩手隻要把箭射向空中,就能越過自己的步兵陣直擊秦軍。蒙恬來得匆忙,帶的全是騎兵。

    原以為在壽陵,騎兵能縱橫馳騁,卻不想竟是這樣的情況。

    幸好,他及時變陣為魚鱗陣,分成幾波,波浪式進攻,否則秦軍損失會更慘重。

    "魏軍的硬弓強弩,實在難以對抗。除非……像今日一般,讓呂布和高順的陷陣營打頭陣,破開對方的步兵陣,撥開拒馬鹿角,衝鋒進去。"

    諸葛亮的建議讓贏風搖頭。

    他知道,孔明這人太過聰明,說話總是留半分……

    如今這局麵,他先亮出些虛假玩意兒,提出些行不通的計策,讓贏風來評判一番。真正的妙計還在後頭藏著呢。

    “我說諸葛啊,試探我的事兒就免了,直接告訴我怎麽把他們收拾了就行。”諸葛亮瞅了瞅那沙盤,隨後揮手不小心碰翻了邊上一盞油燈,正好澆在沙盤上,頓時火花四濺,燃起了熊熊烈火。諸葛亮望向贏風,問:“這樣可行?”“行啊。”贏風鼓掌叫好。諸葛亮的想法是用火攻!

    “會不會……太過殘忍?”諸葛亮遲疑著說。“怎麽說?”贏風問。

    “我們現在麵對的是統一江山的大戰,若手段太過殘酷,統一之後恐怕會引起更多反抗,到時候麻煩更大,耗時費力。不如現在留人一線,為天下的未來……”贏風歎了口氣,差點脫口而出些什麽。難怪你孔明多次北伐都無功而返,原來越是到了關鍵時刻,你的慈悲心腸就越發明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按你這種溫和手法,加把火再潑點水,這鍋湯什麽時候才能煮開呢?

    “不必了,大仁不施小恩,到現在還看不清形勢投奔我大秦的,不配活在未來的世界。”

    贏風轉身,示意不願再討論這些。

    但他留給諸葛亮一句話:

    “孔明,你知道如何處理膿瘡嗎?得先用鋒利的刀子把膿瘡劃開,再把爛肉割掉。鈍刀子割肉,越割越疼,出血更多。快刀子下去,疼痛未覺,肉已除淨,之後上藥包紮即可。人受的罪少,還有一線生機。你怎麽想?”

    “微臣,領旨!”

    夜深人靜時,諸葛亮輕輕一揮,無數孔明燈升空,遠遠望去猶如繁星點點。

    他又一揮手,一股掌風掃過,這些孔明燈緩緩向魏軍營地飄去。而那晚,魏軍正忙於守夜。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天上有無數孔明燈飄來,更沒想到這些天上的光點會帶來火海。贏風、呂布、蒙恬,還有剛到的高順,都在等待孔明的行動。但諸葛亮並未讓孔明燈立刻爆炸,而是耐心等待。

    兩個時辰後,見孔明燈已越過敵方陣地,他再次祭出另一批孔明燈。

    這批孔明燈抵達魏軍五座相連的營地之上。

    “爆!”

    諸葛亮手一揮,一道臥龍光影射出。

    這些孔明燈如同星辰,突發爆炸,如火雨傾盆而下,火星點點,不是落在帳篷上,就是砸在糧草堆裏。

    魏國得齊楚相助,這五處大營物資豐足,全是上好的燃料。

    火雨降臨,瞬間點燃了箭矢,化作魏軍葬身的篝火。諸葛亮搖動羽扇,閉目靜候第二次爆炸。火勢蔓延,壽陵城牆上的孔明燈也跟著炸開,又一片火海騰起。

    如同之前在匈奴遭遇的雙麵火牆,異常接近。

    如此一來,兩堵火牆逐漸逼近,從五連營逃出的魏軍根本無法進入壽陵城。即使城門大開,也跑不過那漫天大火。

    士兵們在營地與火海間,紛紛化為焦炭。“唉,又是一場悲劇。”諸葛亮心中不忍。

    贏風笑道:“想起了藤甲兵被火攻的場景吧?記得你說過,雖有益國家,卻損壽命。”諸葛亮拱手行禮:“陛下,臣懇請放過那些尚有一線生機的魏軍,給他們一條生路。”

    “然後這些人轉身拿起武器攻擊秦軍是嗎?你寧願犧牲我秦軍一人,也不願魏軍受傷?孔明,婦人之仁!十指受傷,不如斷其一指。”“可是,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趙國不還是沒滅嗎?”

    “可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對抗秦國!孔明,你非庸醫,為何用鈍刀割肉?”

    贏風轉過身,下達命令。

    “聽我命令!”

    “在!”

    呂布挺身而出,跪下領命。

    高順也緊隨其後,跪地。

    “沿著火場搜索,所有逃離火場者,格殺勿論!”

    “遵命!”呂布領命離去。

    贏風轉向蒙恬。

    “蒙將軍。”

    “在!”

    “大營裏還有多少婦女兒童?”

    “還有……”

    喜歡高武大秦:收獲美女,修為就收獲美女,修為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