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勢不可擋
字數:12946 加入書籤
“不必細說,我看魏軍那火勢不夠旺,想必是燃料不足,讓秦軍對著火海射箭!這嚴寒之中,就讓他們魏國好好暖和暖和!”
蒙恬倒吸一口冷氣。
箭如雨下,火上加油,這大火能燒多久暫且不論,處在箭雨與烈焰中的魏軍恐怕再也難有生機。
“唉!陛下,臣累了,想去休息。”
“你去吧,明日早晨再來見我。”
贏風明白,孔明看不得這些,讓他休息為好。這一夜,魏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痛。
他們絕不會想到,秦軍眨眼間就能點燃熊熊大火。
更沒想到的是,秦軍竟然能在火中射箭,使魏軍營地的火焰更為猛烈。望著眼前的火海,城樓上的信陵君牙關緊咬。
“救人啊!”他對副將大喊。
副將卻恭敬地回答:“公子,實在無能為力,城門外十裏都是火海,他們過不來。我們的人如果衝進火海,也隻是白白送死,自身難保,又怎能救人?”
魏無忌心中明了……
他隻能眼巴巴望著熊熊大火,衝著贏風大吼:“贏風!你這殘忍不仁的家夥,湛盧劍怎會認可你?湛盧神劍啊,你是糊塗了還是發懵了!”
真是,堂堂公子哥兒,連句糙話都憋不出來。
沒錯,湛盧神劍,莫非出了錯?
劍芒閃爍,贏風感到湛盧劍似乎也在猶豫。他輕輕撫摩著神劍,
像對著老友般跟湛盧說道:
“你找上我是因為見識了匈奴的繁盛,看到大秦與匈奴和睦共處的美好圖景,對不對?”神劍靜默無語,唯有光芒閃動算是回答。“那麽,我問你,要是魏國子民也能有這樣的日子,算不算仁義?”
當然是仁義。
“可眼下這些兵馬攔在我們麵前,不讓我們去實現這一切。我們給歸入秦國的魏人分配土地,他們卻硬生生奪回去。世界在戰火中反反複複地毀滅。你說,何時才有那草原上放牧耕種的安寧生活?”湛盧沉默,光芒暗淡。
“所以,隻有殺,殺得魏國心驚膽戰,讓他們投降,然後我會讓魏國百姓過上和大秦子民一樣的日子。那時候,是不是就實現了仁義之治?哭泣的隻會是魏國君王和他的臣子們。我對匈奴貴族的態度你也清楚。”贏風握起神劍,問道:
“湛盧,接下來我和司馬蒯聵免不了又有一戰,你願幫我嗎?”
湛盧自然願意助力。
它沒見過世人嘴裏的仁人誌士、盛世景象,
但贏風口中那和平盛世,卻是它湛盧親身經曆的。
世間繁榮莫過於此,
贏風能在一地實現,便能在每一處實現。
為了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能享有這樣的生活,湛盧自是樂意幫助贏風。“是啊,你這麽想,我想諸葛亮也是這樣想的。”贏風言畢,望向帳門外。
門口,一人歎息,搖著羽扇默默離開。沒錯,湛盧或許看不見匈奴與大秦邊界的繁華,但諸葛亮一定能看到。
清淩淩的水,明亮的天,四海升平,一片安寧的天下。
然而,經曆過戰火洗禮如諸葛亮者,誰不渴望這般的安寧?
一場大火,讓贏風一夜之間焚毀了五大連營。
魏軍損失慘重,天明時便匆匆撤離了壽陵。
想必他們已知壽陵城牆被火焚毀,不再堅固,難以抵擋贏風的攻勢。
於是,一夜過後,贏風麵對的壽陵隻是一座空城。
遍地屍體,卻非秦軍,也不是魏軍,而是壽陵百姓的。
贏風立於屍骸之中,隻能歎息:
“這就是魏無忌的‘豐功偉績’?唉,還說什麽仁人誌士,簡直就是殘忍至極。”
“沒錯,主公殺的是戰場上的兵士,看這些人,屠殺的全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確實該死!”令人意外,這話出自高順之口!
他是真心恨得咬牙切齒。
“主公,陷陣營請求追擊敵軍!”
“不必,魏無忌非等閑之輩,撤退定是多支部隊交替掩護,我猜他已設伏等著你去攻。不用追擊,反正我們很快就將踏入魏國境內。”
“主公,請聽我一言。”諸葛亮從小車裏說道。
“說。”
“主公的兵馬之前四散調動,如今更是遍布大秦各地,請主公給各地將領下達指令。命紫女、焰靈姬挑選將領攻取酸棗,派武無敵進攻燕邑、虛邑,讓衛莊領兵占領秦的平、雍丘兩郡,呂布率陷陣營直逼山陽!”
顯然,諸葛亮是真的憤怒了。
他火燒連營,甚至火燒藤甲兵,都是兩軍交鋒時的無奈之舉。
沒想到,魏無忌身為名士,竟如此屠殺無辜,令人憤慨!
“照你的計劃,魏國必會全境應戰,估計這一仗後我們能拿下魏國二十多座城池。”
諸葛亮布下了一個大局。
然而,贏風萬萬沒料到,諸葛亮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麵。
“請主公上書秦王,讓王翦將軍在邯鄲集結兵力,並聲稱要從邯鄲攻入魏國安邑郡。”
安邑郡!
魏國的都城大梁就在安邑郡!“你是想讓王翦……做個幌子?”贏風隱約察覺到其中門道。
王翦散播謠言,肯定不會真的從邯鄲進攻。既然不是邯鄲……那就隻能是那個方向了。
“對!”諸葛亮難得展現出堅定的一麵,“請公主帶領蒙將軍輕裝簡行,直取安邑郡,攻打大梁!滅魏!
從這到大梁城,足足有三十八座城池的距離!他們避開層層魏軍直搗安邑並不難,難的是,又要像上次一樣圍困大梁城。
“不,這次不同。上次是因為齊楚聯軍,還有張良的運籌帷幄,才讓匈奴鑽了空子。這次,我想天下再沒有哪支軍隊能阻擋我們。主公隻需集中兵力攻一點,放他們三處,就能讓魏軍不斷趕來救援大梁。到時候,主公就在城下迎戰趕來的魏軍!”
“這樣一來,魏國內部必定空虛,魏王膽小又沒有信陵君主持大局,必然會亂作一團。信使一出,魏國布局徹底瓦解,而我們全麵進攻的軍隊將勢如破竹。最終,我們六路大軍直逼大梁城下,與魏王對話!”
“妙,妙哉,圍城打援。”
贏風沒想到,一場屠殺激發了孔明的豪情壯誌!在他的布局下,魏國必將覆滅!隻要控製住國君,魏國便宣告亡國。剩下的,便是秦軍收編事宜。到時候,隻要傳檄而定,魏國即可歸順……
“孔明,咱們就按你的計劃來。現在,給我備好書案,我馬上寫信。”之前匈奴四處征戰時,贏風派出了手下的高手,連衛莊也帶流沙眾人離開了。眼下正是各地集結力量的好時機,就讓他們在大梁城下與我會合!贏風的信件,迅速送到了秦王宮。秦始皇自然沒有任何阻礙地答應了。各地按照諸葛亮的策略,魏國境內處處碰壁,到處都是激戰。
一時間,竟有二十多個城市同時遭受秦軍的圍攻。
根據諸葛亮的計謀,各個城市的攻破隻是時間問題。魏國似乎要在一天之內丟失七八個郡,半個國土就這麽沒了!
最令魏軍震驚的是大梁城下。
原本有些傳信人打算從大梁城西門進入,
可是在那裏,他們驚異地發現了秦國的軍旗。
一麵大旗隨風飄揚,上麵寫著八個大字:“大秦公子,天武狼汗”。
這時他們才意識到,那是大秦公子贏風的旗號。
贏風作為“零一零”,本來就是大秦冊封的匈奴可汗,現在更是聲名遠播。
魏國的送信士兵個個嚇得心驚膽戰。
還好,秦軍數量不多,也沒有為難他們,而是放行了。
他們隻好繞過大梁城西門,改由南北兩門進城。
贏風人數不多,確實隻能包圍西門。
不然,魏國恐怕真的要崩潰了。
國內隻有一個太子主持大局,京城的兵力連一萬人都不到。
魏國太子魏增連忙派人向各地發信,催促他們火速回京救駕。
然而,魏增萬萬沒想到,一大早起來就要麵對如雪片般飛來的求救信。
魏國二十六城遭到秦軍圍攻,而且每座城下都是秦國叫得上名字的名將、猛將、勇士。
每個人指揮著五六萬兵馬。
秦國這次竟是全麵出擊,動用了上百萬軍隊!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想要一口吞下魏國。看著這些信件,魏增低下頭,眉頭緊鎖成一團。
他忽然有些想哭。
曾經傲視群雄的魏國,難道今日真的要一夜之間亡國了嗎?“父王在哪?”魏增問。
魏相歎了口氣,稟報道:“太子啊,您糊塗了嗎?大王自然在梁囿裏。”
“還是和龍陽君在一起?”
“對。”
“知道了,你退下吧。”
魏增深知贏風的厲害,更清楚前車之鑒。
楚國大亂,不就是因為楚幽王被贏風擊敗、張良大破冒頓的消息嚇得駕崩嗎?楚幽王去世,楚哀王即位,結果楚哀王又被楚王負芻殺害。
即便楚國的局勢在楚王負芻和項燕的努力下暫時穩定,也給人一種風中殘燭的感覺。國君的健康,有時不僅僅關乎他自己。
像楚國那樣,兩個月換了三位國君,怎麽看都不像是國家繁榮的跡象吧?
魏增此刻滿心憤恨,恨不得衝到梁囿去,讓自己那沒用的老爹別再和龍陽君廝混,振作起來,幹點正事!如果十年前就開始勵精圖治,現在的魏國不至於與秦國國力相差如此懸殊,至少還有一戰之力!“傳令,召回公子無忌回兵勤王救駕!”“太子,公子的兵馬恐怕被攔住了。”魏相說。“什麽意思?”魏增問。
“這次攻秦,秦公子贏風的親兵大概有二十萬。但你看,他這一路經過的城市沒有一個傳來戰鬥的消息。也就是說,他繞過了三十八座城市,直奔我們的大梁城。這樣的行軍速度,帶著二十萬大軍絕不可能……再加上哨兵所見,贏風隻掛了旗號,不見大量人馬,最多也就五六百人。你再看各地的報告,贏風手下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幾乎都不在他身邊。我猜,這次贏風身邊隻有他和那位神人諸葛亮兩人而已。”魏相分析後,魏增仔細查閱戰報,確實如此。想想也是,贏風手下即使能人眾多,叫得上名字的基本都在外麵。
除非贏風身邊又多了什麽奇人異士。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情報。
按贏風的風格,真有了新人一定會亮相讓大家見識一番。
對,隻要贏風一人在,魏國還有救!
論將才,蒙恬和魏無忌不相上下,如果兵力相當,相信戰局也會膠著。
贏風自身的實力雖然可怕,但隻要魏國內有人能擋他一陣,也就足夠了。
可是……這人要從哪裏找呢?
“太子啊,您怎麽忘了,大梁城裏還有能人啊。藺且還在大梁,毛亨在趙國滅亡後,也在大梁的驛站裏。大王待他們如國士。如果太子現在去求援,他們雖不一定能擋得住贏風,但必定會奮力一搏。此外,您難道忘了那個趙國敗將嗎?”
趙震!
在魏相一番勸說下,魏增回過神來。對,還有趙震。
趙震師承司馬蒯聵,是攻劍術的傳人。
隻是他之前不在大梁,不知現在是否已返回。另兩人,藺且是莊周的弟子,精通道家學問。
論輩分,他甚至能和赤鬆子稱兄道弟。但兩人的能力卻天差地別。
如果能請動藺且,趙震就能放手與贏風一戰。否則,他就要麵臨一挑二的境地,既要對付諸葛亮又要對付贏風這兩位神人。
況且,大梁城裏還有毛亨。
此人是荀子的弟子,是李斯和韓非的師兄。
他很早就入了儒家門下,師從亞聖孔子的十哲之一子夏。
此外,他的叔叔就是各國皆知、大名鼎鼎的毛遂。
就算最後戰死沙場,毛遂當年也是趙國十大劍客之一。畢竟,當年趙國的平原君選拔時,要求文武雙全。
現在毛亨也在大梁,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相信抵禦贏風不成問題。
第七十章
“太子,老臣還有個建議,要是毛亨先生願意幫我們魏國,不妨請他去趙國當使者。當年的劍神司馬蒯聵現在是楚國大將軍武信君項燕的門下,他又是趙震的師父,如果能得到他的助力,贏風那關就不成問題了。”
對頭,天放晴了,雨也停了,魏國又感覺自己能行了。
贏風英勇無敵,但並非金剛不壞。
他孤身闖到大梁西門,尋常將領確實拿他沒法子。
但如果有這些能人異士相助,魏國確實有放手一搏的實力。
國土被攻打也無妨,反正各國攻守轉換也就一瞬間的事,說不定哪天秦國遠征還得靠咱們魏國幫忙呢。
到時候,再把這些地盤拿回來就行。
想到這兒,魏增連忙起身,帶著豐厚的禮物去大梁城裏找藺且和毛亨兩位高人。
隻是他沒想到,自己還沒動身,就聽到了城門那邊的匯報。
趙震回來了,還帶了一隊劍士,其中一人須發皆白,仙風道骨,好似劍神司馬蒯聵。
魏增萬萬沒想到,遠在楚國的劍神竟然屈尊來到風雨飄搖的魏國!
“哦,你是說大梁城裏還有些能人?”
贏風用樹枝撥弄著篝火,望向旁邊的諸葛亮。
“是的,主上,據情報,大梁城裏還有道家的藺且和儒家的毛亨,剛傳來消息,司馬蒯聵他們進了城。”
贏風微微咬著下唇。
“這些人的確有點意思,但還不至於讓我頭疼。”
“趙震的劍術您也見識了,曾是呂布的手下敗將。但這些人若是一輪接一輪地上,微臣擔心主上會吃力。”
吃力?那是因為你沒見識過湛盧劍境的厲害。
贏風至今還沒能完全施展湛盧劍境。
荀子僅憑劍境就能與自己鬥得難解難分,張良也靠著這劍境在我手下支撐百招。
後來,自己雖然借劍繪河山窺探過劍境的廣闊,但也隻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如今來了一批以劍入道的劍修,正好能助我破城。
不過……贏風對接下來的情報感到頗為意外。
“主上除這些人外,還要留意住在梁囿裏的一個人。此人的劍術不在趙震之下。事實上,若非有人通風報信,微臣真難以想象,此人竟是以劍悟道的頂尖劍客。”
“報信的,是誰?”
贏風心知肚明,就算諸葛亮能預知未來,也不可能掌握如此詳細的細節。更何況這些大小修行者的資料,隻能從曆史的字裏行間挖掘。
如果不是因為司馬懿,諸葛亮甚至不會知道曆史上有司馬蒯聵這個人。他能得知大梁的諸多消息,全仰仗另一個人。
一個小夥子。
一個穿著布衣,手持斷劍的小夥子。
別說,這小夥子雖年輕,但身上劍氣不俗。不,這不隻是不俗,而是相當強。
站在贏風麵前,他身上的劍氣竟化作縷縷白煙顯現!看來,這應是個天賦異稟的仙人坯子。
“你是……”
這樣的人讓贏風感到震撼。
沒想到這次出征還能引出如此多的故事。
這小夥子拱手行禮,頗有禮貌。
“見過秦公子。區區小名不值一提,承蒙相識的朋友抬愛,稱我為,殘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殘劍!”贏風對這個名字挺好奇。
小夥子後腰掛著一把劍,斷劍。
確實是殘劍。
看來,這劍完整時定是柄極好的劍。
可惜現在斷了。
“殘劍……你來找我隻是為了傳信?”
“不,是來做生意。”殘劍笑道。
“什麽生意?”贏風問。
殘劍歎了口氣說:“我是匈奴與趙國的混血,不被趙國接納,也不被匈奴所容,所以長年遊走兩國之間,行俠仗義。”
哦,這倒是常有的事。
“秦滅趙後,我就留在匈奴地界了。”
“狼可汗討伐冒頓時,我人在匈奴,但未參與戰鬥,也沒加入任何一方。您……是有資格、有能力平定亂世的人。我隻想在您這裏立點小功,換個人的命。”
“說來聽聽。”贏風笑著道。
這小夥子機靈,而且機靈中帶著銳氣。
就像他手中那把斷劍。
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已入木三分。
“請饒恕一位女子,不管她是自殺還是與我浪跡天涯,隻求您能放過她。”
“誰啊?”
“司馬蒯聵的再傳弟子,趙震的女兒,趙飛雪。”
他這話一出,贏風樂了,諸葛亮也笑了。
沒想到,這小夥子竟是為了個女人。
想想也是,這小夥子看起來比攙駭大個兩三歲,也不像胸懷國家天下的角色。
他出手完全是為了一個女人。
但這小夥子的實力確實超凡。
人的天賦無法比較,人比人,比死人。
你說你眼神好,還有人天生能把小東西看成大物,看蜘蛛如同磨盤呢。你說你眼神不好,還有人生來就是盲人!
所以啊,人的極限是無法界定的。
這小夥子身上的氣息也是如此。
看來,他應該是天賦出眾。
隻是他提到的梁囿內的劍術高手,讓贏風一時想不出是誰。
“你說梁囿裏還有個劍術高手,此人若在,我就攻不進梁囿了?是誰呀?”
“如果司馬蒯聵不露麵,那人應該是魏國第一高手,龍陽君。”
他?
贏風早有所聞這位龍陽君,名聲可大得很。
雖然是男兒身,但在魏國提及他,就如同談論魏王的寵妃一般……
殘劍說:“龍陽君修的是半道半劍的功夫,是從彭祖那裏傳下來的修道法門。他之所以變成那樣,是因為他在十四歲時,為了防止精氣外泄,自我做了……那個。”
贏風和諸葛亮聽得目瞪口呆。
這家夥,真是別具一格啊!
贏風接口問:“這麽說,龍陽君的劍法特別快,身法又神秘莫測,讓人摸不清?”
“對,所以一般人都難以應對他的劍法。他一直在山中修煉,如果不是遇到了魏王,他是不會輕易現身的。”
原來……贏風心想,龍陽君的這套修行方法,如果寫成書流傳下來,搞不好將來會變成一本名叫《葵花寶典》的玩意兒。
不過,這法子竟是源自彭祖,實在讓人驚奇。
那可是商湯時代的風雲人物,傳說中的長生不老,春秋各五百歲,對他來說,千年就像一年那樣短暫。
這種人,早已超出了天人境界。
“沒想到啊,上次攻打呂布攻打梁囿的時候,他也沒露麵。”
殘劍搖頭道:“恕我直言,公子請仔細想想,您是否從未真正踏入梁囿,麵對麵見過魏王?若您站在魏王麵前,恐怕早就見識到龍陽君的劍術絕技了。”
“若真如此,那我可不能閑著了!”
贏風幹脆扔下手中的棍子,大步流星地離開。
喜歡高武大秦:收獲美女,修為就收獲美女,修為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