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緊逼

字數:3201   加入書籤

A+A-


    在曆史上出現過很多的預兆,像是黃河之中出現石人,魚的腹中出現帛書,也有半夜狐狸叫之類的。
    但是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的預兆。秦王的那些手下不得不承認,曹操有時候是非常有才華的,而這樣的才華讓秦王的麾下都非常的滿意。
    曹操在高句麗做了很多的“錯事”,這些“錯事”有傷天和,更是和儒家的那些教化相悖,不少大儒和名士對著曹操的行為進行了強烈的譴責和批判,如同當年董仲穎第一次進入洛陽時候那樣。
    當年用在董仲穎身上的台詞再一次用到了曹操的身上,至少一次,曹孟德淫亂後宮的事情全部都是真的。
    他們從各個角度對曹孟德進行了攻擊,唯獨有一樣沒有受到攻擊,那就是從朱高蒙陵寢之中發現的戰國帛書。
    這可是最大的祥瑞,不管其他人願不願意承認,至少所有秦王的屬下都承認這樣的事情。
    曹操的“錯處”太多了,楊阜和眾人商議之後,隻能夠給了曹操一個很重的處罰,他被罰了五百金。
    在曹操被“處理”之後,那些名士和大儒自然停下了對於曹操的“批判”,因為他們知道,秦王已經很大度的“原諒”了曹操的所作所為,如果他們繼續對曹操“批判”下去,他們或許會迎來“武器”的批判。
    “這是天命所歸!這是天命所歸!”喬玄激動的對旁人說道。
    作為當時的名士之一,這樣的大事情喬玄自然要參與進去,更何況他是曹操的忘年交之一,曹操寫信托他辦兩件事。
    一件事情他已經辦妥了,那就是在洛陽黑曹操,將曹操在高句麗做的髒事挑一挑放到台麵上,讓那些名士和大儒們好好的譴責一下。
    畢竟這些人不能夠太空,如果曹操在這些事情上沒有東西給他們攻劾,說不定他們為了自己的存在感,會從其他方麵提出自己的想法。
    曹操得到了懲罰,那些名士和大儒的威望得到了伸張,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說是雙贏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讓喬玄進行上書,更為準確的說,讓喬玄拉攏一批名士進行上書,去推動秦王一把。
    之所以這麽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麵是將啟示的真偽固定下來,有這麽多的名士和大儒都認可了這個啟示,那麽即使有些人別有用心的說啟示是假的,是偽造的,也不能妨礙那篇戰國帛書是真的這種板上釘釘的真實。
    這樣的話語比曹操自己說出來強有力的多。
    另外一個方麵,曹操已經在勸進方麵做過努力了,他絕對不能再推動一遍了,在勸進的事情上所有人都必須小心翼翼,以免在史書上留下什麽把柄。
    喬玄等人做的隻是一個經學上的討論,畢竟經學作為大漢的官學之一,可是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從學術上的討論沒有任何的問題,比如如何理解帛書上記錄的話語。
    什麽“大漢奪於秦,而複歸於秦。”究竟說的是什麽事情,真的是好難懂,難道是有人給了秦始皇五十個銅板,然後秦始皇複活了,還吃了炸雞嗎?
    喬玄和他的朋友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信告訴了很多的官員,邀請他們一起來探討帛書上究竟寫的是什麽,這可是純學術的討論,和政治沒有任何的關係。
    學術的歸學術,政治的歸政治,學術上的事情怎麽能夠染上政治的臭味呢?
    最後對於曹操和喬玄來說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喬玄這樣的行為為秦王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秦王進步之後,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定,喬玄必然可以在這上麵分到一杯羹。
    作為幽州刺史的曹操必然需要在洛陽有個能夠說得上話的朋友,顯然,喬玄就是這個說得上話的朋友。這個朋友的權柄越大,曹操在幽州過的日子就越好。
    當然,在這件事情上曹操還有最後一點考慮,勸進的最後一步一點也不方便他們外人來做,不然要秦王的這些心腹做什麽,是顯得秦王心腹這些人不夠忠心嗎?分蛋糕的時候不能貪心,就隻拿自己的這一份就好了。
    果然,在經過了洛陽的“學術大討論”之後,“擅長”經學的秦王麾下對於戰國帛書上的內容進行了破解,他們“突然”之間發現,大漢的國祚好像已經不長遠了。
    於是他們將自己的“研究”變成了“成果”,上書給了現在的皇帝劉懿。
    自從當了皇帝之後,劉懿的“工作”非常的忙碌,要麽就是在秦王已經用印的文書上蓋上圖章,要麽就是和宮女做一些遊戲,要麽就是在一場又一場的活動之中擔當吉祥物,畢竟自從“二讓”之後,董仲穎一下子低調了很多,能不出現就不出現,現在大漢的朝廷就隻能夠用劉懿這樣的一個吉祥物了。
    董仲穎的這種行為還受到自己手下大力的推崇,在這樣關鍵的時刻,秦王竟然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不給別人一點點詬病的機會,坐看事情的成敗。
    劉懿從來沒有收到過任何一封需要他自己決定的文書,而收到這封隻寫了學術研究成果的文書之後,劉懿整個就不會了。
    因為這上麵既沒有楊阜等人寫的意見,也沒有秦王府的大印。
    劉懿並不是一個蠢貨,相反,他還是一個聰明人,看到這一封文書的時候立刻就想到了那些上文書的人想要做些什麽。
    隻是在這個時候他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如果上麵有秦王的大印,或者有楊阜等人的批簽,他絕對會閉著眼睛蓋上玉璽,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大漢的列祖列宗也不能怪他什麽。
    他總不至於召集自己的親信,打著鼓,鳴著鑼,去大街上討伐董仲穎吧。他身邊的親信最多隻有那些宮女,甚至他連自己的宮女也沒有辦法信任,說不定哪個宮女就是秦王的探子。
    他也拿不動鐵錘,沒有辦法在大殿上用鐵錘錘殺董仲穎。
    最後,他長歎了一口氣。
    喜歡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