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特派員

字數:4369   加入書籤

A+A-


    記錄者,首要的是真實,稍有偏差,是對他人的不公,甚至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新聞是易碎品,時間、地點、事件,看似牢固,卻又隨時會被打破。

    1、

    “蕭蕭,副總監找你,讓你去一趟。”蕭蕭早上剛到辦公室,就被主任叫住了。

    副總監很年輕,比蕭蕭還小上幾歲。但新聞界裏知名度極高,特長是寫評論,擅於寫大稿子,抓大熱點。

    見蕭蕭到來,副總監一臉的嚴重中,還透露出甜甜蜜蜜的笑。

    “有件事情得你去辦一下。”副總監開門見山的說道。

    聽完了副總監把情況說完,蕭蕭意識到,開始副總監的嚴肅,說明事情很重要。甜甜蜜蜜的笑,則表示說這件事情,帶著個人的之間的感**彩。這件事情從公、從私,都不能有餘地了。

    2、

    事情起因源於一篇內參。之所以讓蕭蕭去,還有別一個原因,同樣內容的內參,蕭蕭也曾經寫過,隻是更早一些,並且得到了省、市主要領導的指示。

    經過副總監介紹,問題出在安陽市記者站的人員。這位人員寫了一篇題為《安陽市礦山開采管理混亂,環境汙染嚴重》。

    《內參》詳細說明了安陽市有多少違規礦業,非法開采、過度開采,造成的汙染及對礦產資源的破壞和損失情況。細致到每一個具體的地點、單位,。反映內容的詳實及汙染情況,對礦產資源的破壞情況令人震驚。很快,這份《內參》經過上一級媒體,形成大《內參》擺在了更高層領導的案頭,並得到了批示。

    很快,“批示”轉發給海寧省,經過再次批示後,轉發到了安陽市。

    但是,這份材料出現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原來,安陽市為了落實海寧省關於加強礦山治理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召開了全市的“打擊非法采礦行為”的工作會議。會議前半段,細數了安陽市近年來非法采礦,造成的環境汙染,及對資源破壞情況。後半部分明確提出了整治活動方案,包括要求對非法開采的打擊工作部署,已經辦理手續的,停止繼續開采,恢複荒山治理,等等。

    而記者站這位工作人員,僅僅是將工作部署的前半段內容,形成了材料,反映上去。作為政府工作會議的一部分,自然材料再詳實不過了。

    如果是記者單獨的深入采訪,形成如此的詳實的材料,一定是獨家的爆炸性新聞。可偏問題並不是獨家的采訪,而政府工作會議的一部分。既然開會,提出要打擊非法采礦和對礦產資源的破壞行為,那就是一定要把問題說清說實,否則的話,行政執法、環境執法,又如何去開展工作。

    材料隻寫了前半段的情況,又不提及後半段的治理,就扣上了“安陽市礦山開采管理混亂,環境汙染嚴重”的帽子。情況確實屬實,多年開采存在問題,環境破壞嚴重,應當治理。可這樣的材料一出,將本來是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的工作,一下子就給全盤否定了,至少是沒有讓人們看到,政府方麵整治工作實施和治理環境的決心。

    3、

    接到了多級領導的批示後,也是出於媒體工作的一些特殊性,記者站和當地市委部門又都比較熟悉。安陽市委宣傳部負責同誌,安縣市政府王副市長專門就此事,與記者進行了溝通,並說明了情況。

    溝通完情況之後,如果中上收手。其它的事情,由安陽市政府向上級領導做出相應的匯報,事情也就到此完結。

    結果後續的事情發展,則讓安陽市政府主管領導完全坐不住了。

    又一篇題為《安陽市政府高度重視情況反映,采取措施打擊違法采礦》的材料形成了。

    媒體的采訪報道,原則上是文責自負。這話不是編輯、審核部門在推脫責任。因為畢竟一線的情況,坐在家裏的編輯、主任,並不熟悉。采訪的真實準確,不能帶有感**彩,就是從事媒體行業的最基本要求。

    前期情況反映,後期有政府的高度關注,能夠切實解決問題。這種效果正是媒體人求之不得的。

    自然這個材料又得到了逐級的重視,“大內參”再次形成,批示也再次層層的轉發下來。安陽市礦采混亂,破壞資源和環境的問題被坐實了。苦心幾個月的調查,製定的打擊治理方案,因為這兩份材料,工作完全被否定了。

    4、

    “不行,這個事情讓我去協調,我也解決不了。兩份材料,各級領導都批示了,我也沒辦法解決。”蕭蕭聽了,連忙拒絕。

    本來安陽市召開打擊非法開采,整治環境汙染工作會議,就是一個常規的會議,這樣的會議不同階段,不同部門幾乎每個月都有。如果從正麵角度去寫,從現狀、危害再到治理,沒有毛病。可這又不符合內部情況反映的寫法和要求。

    “這個台長親自給我打電話,指名讓你去。安陽市委書記那台長已經溝通好了。這件事情還真得你去。”副總監開始打感情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這是‘內參’的事,讓編輯部去不就行了。"蕭蕭仍然拒絕著說。

    “這件事情他們那出的問題。去了咋說啊。這件事情,咱們也不能太去認錯。”副總監繼續說道。

    “你以前報道過安陽市礦采資源開采混亂的問題。當時各級領導都很重視,效果也很好。所以這個事情台長都親自點名了,就別推了。”副總監繼續笑著說道。

    “我去了做什麽?”也不能把情況再寫一遍吧?”聽副總監這麽說,蕭蕭也就不好再執意不去了。

    “你去了先到市委,市委書記會親自接待你。然後給安陽市發一篇內參。稿費嘛,按照三篇計算。”其實副總監也知道,事情到這已經不是稿費的事了。

    “得,別提搞廢了,隻要不把事情辦砸了,就萬幸了。”說到這,這事也就算定了下來。

    5

    到達安陽市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

    這個時間是安陽市有意安排的,就是多一些時間,增加一下交流。特別是和政府部門的領導多一些接觸,緩解一下緊張空氣。

    按照約定的時間,安陽市委書記準時等在會議室。縣委辦、宣傳部,縣政府辦、政府新聞處的工作人員,把小會議室坐得滿滿的。

    安陽市主抓礦產和環保的王副市長也準時到來。

    “孫書記,您好!我姓王,王蕭蕭,來之前,台裏把事情都和我說了。也謝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蕭蕭說到這,後邊有了見到市委書記應當有的感謝、感謝對本人的重視之類的話語,更沒有絲毫的緊張。

    這與在座的各位形成了的對比。這種態度,也讓其它的人員有一種感覺,是見過大場麵的記者。

    “你好,歡迎!歡迎!我和你們台長是好朋友,事情經過也都清楚了,不多說了。這次來,是想請你再幫著寫一份內參,把問題澄清一下。”孫書記客氣說道。

    “寫內參的情況,事先還沒有和我做具體的安排。說來了,聽孫書記的。不過這裏我有個法法,事情也清楚了,如果再寫一份內參的話,等於把事情又重新提了一下,反倒容易引起上級領導的誤會。”蕭蕭說道。

    “嗯,也是這個道理。本來事情過去了,再提確實不太好看。你看這個事情怎麽處理一下好。”孫書記很中肯,也很認可的說道。

    “您這樣好不!現在全省在抓平安、誠信建設。可不可以站在整個安陽市的角度,寫一份打造實力安陽、平安安陽、誠信安陽的材料,全麵介紹安陽市的工作經驗和打算。”

    “好,好,你這個建議非常好!就按照你這個想法辦。讓宣傳部門的同誌給你準備一下材料。”孫書記對周圍工作人員做了明確的部署。。。

    喜歡記錄者的密碼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