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冬季供暖黑幕多 一天撈得一台車
字數:12275 加入書籤
1
於子方推開了申城市供暖辦公室一樓一間虛掩著的房間。
房間裏點著電暖器,上麵放著兩個熱氣騰騰的飯盒。滿屋裏飄著酸菜五花肉的香味。
兩名女同誌坐在電暖器邊上,邊取暖,邊聊著天。
一邊的辦公桌上,兩部紅色電話格外顯眼,話筒隨意地放在一邊,仔細聽,裏麵不時傳出噝噝的盲音。
見於子方和趙英倫推門走了進來,其中一位留著利落短發,歲數年輕一點的女同誌站起身來,說道:“你們是做什麽的?誰允許你們進來的!這裏可是信訪室,閑雜人等不得入內。如果有問題,可以撥打供暖熱線解決。”
“信訪室……信訪室不就是用來接待老百姓來訪的地方嗎?為什麽我們不能進去呢?”於子方麵帶微笑,語氣溫和地反問道。
”你們出去,誰讓你們進來的。剛才說了,供暖不好,直接打供暖熱線反映問題。這裏不接待來訪。“女同誌說著,進了過來,伸手拉住於子方的胳膊向門外推去。
”小同誌,你辦公桌上的那兩部紅色的電話,就是供暖熱線吧。你們怎麽把電話摘了,放在一邊,怪不得老百姓家裏暖氣不熱,供暖電話打不進來。”於子方說道。
“哎,你是新來的於市長吧!怪不得瞧著眼熟。”一邊坐著的,同樣留著短發的女同誌,隻不過多了一副眼睛。她看著眼前的男人,站起來說道。、
”嗯,你認識我。“於子方有些不解的問道。
”是啊,在電視上看過您。哎呀,快坐,於市長,您這是微服私訪啊。剛才我們的態度不好,您可不要和我們一般見識,我們就是一個小科員,整天的接接電話啥的,沒有啥大出息。“女同誌說道。
”對不起啊,於市長,怪我沒有眼力見,沒有想到市長會親自到我們這來。剛才是我態度不好,我向您認錯。您坐。“剛才還向外攆於子方的女子滿臉通紅的說道。
”小同誌,你對我的態度好不好,咱們先不說。可是,那熱線電話,放在桌子上,老百姓打不進來,群眾會有意見的。“於子方說道。
“是,是,是,確實是我們不對。市長您批評的對。不過,這也事出有因。”戴眼鏡的女人說道。
“怎麽,工作時間,不接電話,還事出有因,這我可要聽聽。”於子方說著,坐在了年輕女人搬過來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於市長,既然您來了,說明您一到申城,就抓住了申城的重點。咱們申城一年12個月,供暖期5個月,從11月開始,到3月底結束。可以說,那邊一開爐,這邊供暖熱線就開鍋。您等等,我把電話筒放上。”年長的女同誌說道。
“鈴,鈴。。。”電話鈴聲立刻響了起來。
“喂,您好,這裏是供暖辦公室。”年長的女同誌拿起了話筒。
“好,好什麽好。我反映幾天了,到現在也沒來汽。要你們幹什麽吃的,一天天的,今天解決,明天解決,哪天你們解決了。”聽筒對麵是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
“同誌,你的問題,我們已經反映給了供暖公司。他們沒有派人去你家看看為什麽不熱嗎?”年長的女同誌客氣說道。
“來我家看啥,他們根本不給燒,來我家看有啥用。你們他X的一天,就知道坐在辦公室裏,打打電話,喝喝茶水,要你們他X有什麽用。你來我家看看,南屋8度,北屋才四度,盆裏都凍冰了。回頭告訴你們領導,什麽他X的供暖辦,我看就是和供暖單位穿一條褲子,整天的吃人飯,不幹人事。”說完,電話那端掛斷了電話。
“市長,您聽到了吧。最近天氣冷,供暖一直不好,老百姓急了,抄起電話就罵。沒有辦法,為了不激化矛盾,也是為了顧及同誌的情緒,所以才減少了接聽電話的時間。”年長的女同誌說著,眼圈紅了起來。
“對不起啊,剛才我是誤解你們了。”於子方聽了說道。
“那不接電話也不是辦法啊。老百姓如果知道了,不是意見更大嗎?剛才我在門前看到有很多老百姓圍 在供暖辦的門口。”於子方說道。
“市長,本來為了照顧大家情緒,也害怕有的同誌受不了,和老百姓發生爭執,所以就想了一個辦法,大家輪流值班,接聽電話。這幾天天氣冷,很多同誌都下去檢查去了,接電話的就少了。所以,將時間壓縮了一下。還請市長能夠諒解。”年輕一些的女同誌說道。
“委屈你們了。”於子方說道。
2
”哎,小同誌,我是從濱海調過來的,天氣照申城,暖和得多。我想問問,供暖不好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是燒的不好,還是樓房質量方麵存在問題。“於子方問道。
“那還用說,不好好燒唄。”年輕的女同誌說道。
“嗯,怎麽個不好好燒啊。”於子方問道。
“你看啊,現在供暖是早、中、晚三遍。按規定來說,早間5點就應當起爐供暖了。可是,好一點的供暖公司,六點才起爐,差的就別說了,七點了才供暖。這熱乎氣轉到老百姓家中,怎麽也得一個小時,可是他們燒半個小時,老百姓家中的暖氣摸著剛溫手,就沒了。”年輕女同誌說道。
“嗯,有這樣的事。”於子方問道。
“到了中午,天暖和的時候,有的供暖公司幹脆不給燒。晚上了,六點多了才開始起爐,到了七點又沒有了。這一天的見不到熱乎氣,什麽樣的房子熱乎不起來啊。”年輕的女同誌不顧一邊年長的使眼色,一股腦的說著。
“這位同誌,不要有顧慮,今天我們來學習的,想聽聽真實的情況。我想問問,這采暖費交的怎麽樣。”於子方問道。
“市長,別提了。現在企業破產的破產,職工下崗的下崗。過去在職的職工,都是由企業來報銷采暖費。現在一些企業一拖就是幾年,開始還是老百姓個人墊付,現在他們也不願意墊了。加上供暖不好,老百姓更不願意交費了。原來交費的,現在也不交了。一年下來,百分之五十都收不上來。”年長的女同誌說道。
“據我了解,這些都是一些老舊小區,還有棚戶區,交費的差。商品房的居民,交費應當沒有問題啊。”於子方問道。
“供暖不好,現在他們也不交了。”年輕女同誌說道。
“商品房供暖也不好,這問題可就明顯了。看來原因在供暖公司。”於子方說道。
“市長,您沒聽說過嗎?一天不供暖,省下一台大頭鞋,一周不供暖,省下一台桑塔納。您說這供暖公司能好好供暖嗎?”年輕女同誌說道。
“大頭鞋,大頭鞋是什麽東西。”於子方問。
“市長,大頭鞋就是申城上跑的一種小型汽車,後麵沒有屁股,看起來象大頭鞋。一台大約得五六萬吧。”一旁的張英倫接話茬說道。
”市長,我說的這還是小的供暖公司呢!“年輕女同誌說道。
”那麽,我們供暖辦就管不了這些供暖公司嗎?“於子方問道。
”管,拿什麽管啊。一沒人權,二沒有財權。到頭來,說不定哪個供暖公司的經理,掉過身來,調到房產局當個副局長什麽的。咱們供暖辦一個小處級單位,回過頭來,還不是咱們吃虧。“年輕女同誌說道。
”哎,可別當著市長的麵亂講啊。小心主任回來收拾你。“年長的女同誌說道。
”我這可不是亂講,咱們上一任主任是怎麽走的,還不是人家供暖公司經理一上任,這邊趕緊煤球搬家——走人。要我說,也別怪老百姓生氣罵娘。咱們說是供暖管理辦公室,一年到頭來,也就是抓幾個倒黴的,搞個通報批評啥的。人家供暖公司年底了,該發獎金發獎金,夏天該旅遊旅遊。啥也不耽誤。“年輕女同誌憤憤的說道。
”行了,又管不住你那張嘴,吃了多少虧,沒記性。“年長女同誌一邊好意的說道。
”我可不怕,今天這市長來了,我更不怕。我啊,隻要把我老公管好就行了。別的事兒,我可管不了。痛快痛快嘴還不行。要是我當這供暖辦主任,不行,要是我當這房產局局長,我天天盯著那些供暖不好的公司,看看他們怎麽就燒不好。“年輕女同誌越說越來勁,說得市長和張英倫都笑了起來。
”小同誌,謝謝你們啊,向我說了實話。特別是最後那句話,這供暖辦怎麽就管不了供暖公司,真是讓我一聽,迷霧全散啊。”於子方說道。
“迷霧全散有什麽用。你得金猴奮起千鈞棒,把它白骨精打得現出原形來才行。”年輕的女同誌說道。
“哎喲,怎麽才能打出原形來。”於子方笑著說。
“怎麽才能打出原形來。就應當把供暖公司的供暖指標完成情況,做為對他們年終考核的標準。供暖不好的,少發和不發獎金。特別是在領導作用上,考核不達標的,什麽處長,局長,一概不用。”年輕女同誌說話再次讓大家笑了起來。
3
於子方市長如此的謙和,這令兩位女同誌如沐春風,感受到了一股來自這位新上任市長的親切與溫暖。
那位年長一些的女同誌臉上露出了笑容,她表示應該給供暖辦的方大雷主任打個電話,告訴他一聲。
然而,於子方市長卻輕輕搖了搖頭,表示不必麻煩了。
他微笑著說道:“這樣挺好的,我們已經有了不少收獲。”此時,時間已近中午時分,於子方市長提醒大家該回市政府去吃午飯了。
說完,他與張英倫向兩位女同誌禮貌地告別後,轉身朝著門外走去。
供暖辦公室樓外,剛才圍在這裏的人群已經散去。
想必天氣暖和了,也到了回去吃中午飯的時候了。
南華大街上,環衛工人趁著中午車少,天氣好,還在忙碌著清除路邊的積雪。
一些環衛工人趁著機械向外運積雪的空,非常仔細的清理著馬路牙子下的存雪。
黑黑的路麵順著邊石露了出來。
中午的暖陽,馬路上的積雪開始有了些化意。
和南華大街不同的是,城市區內其它道路上的積雪還沒有完全清除,邊石上的綠化帶內的積雪還沒有向外清運。
其實,也壓根沒有清運的打算,就那樣堆在道路兩側。
“一天白,二天黑,三天成了垃圾堆”。這是申城百姓對申城一年到頭來,除雪工作的寫照和鑒定。
“市長,打個車回去吧。一會趕不上吃中午飯了,下午還有個會。”張英倫秘書說道,見於子方沒有反對,便站在路邊,伸手叫了一輛出租車。先拉開後門,讓於子方坐了上去,關上門後,自己開門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上。
”去市政府。“張英倫說道。
”司機師傅,去市政府打表多少錢啊。“於子方問道。
”不打表十塊錢。打表,打表就不去了。“出租車司機說道。
”師傅,這到市政府,打表也就一個起價錢,6塊吧。”張英倫說道。
“這滿大街,誰打表啊。你看看,街上哪有公交車。小公汽五塊錢沒有座,你都坐不著。要是不去,我還有活。你看看前邊,等著呢。”出租車司機說道。
“好,司機師傅,快開車吧。十塊就十塊吧。”見於子方這麽說,出租車司機仍然有些不情願的,起車朝市政府方向開去。
”司機師傅,我是外地來的,好好信。你這一天能掙多少錢。比上班的強多了吧?“於子方問道。
”實不瞞你說,掙不了多少錢。你看看這街上,有幾個打車的。就是打上車,你看看馬路,堵得死死的,根本跑不起來。申城就這麽幾條路,車全擁上來了,根本開不動。一趟活下來,頂多十塊八塊的。”出租車司機說道。
“一個活,半拉多小時,一天七八趟活,掙個百八的。交車主錢,交油錢,交養路費,加上車保養,這還不能有個刮碰。從早到晚,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你看看,我這中午就是方便麵,沒開水,涼水幹噎。晚上回家,倒頭就睡,媳婦就是擺設。”出租車司機憤憤的說道。
“你們也不容易啊。哎,師傅,如果把小公汽收回來,你看怎麽樣。”於子方問道。
“那感情好。說實話,申城這麽大的省會城市,壓根就不應當有小公交。你看看北京,上海,哪個城市有這個玩意。公交車,公交車,就應當是給老百姓的公益**通工具。現在好,你看小公汽,天天和大公交搶生意。他們一天跑到十一點,大公交六點了就收車了。這都是當年老呂和侯潤凡搞的。”出租車司機說道。
“不過,這小公汽賣出去了,想取締可就難嘍。不信你就看,如果申城要能取締小公汽,肯定又是一場地震。”出租車司機說道。
轉眼間,出租車到了市政府門前。張英倫付了錢之後,向出租車要了一張票據。先下了車,沒有等開門,於子方已經下了車。
“市長,要不要和交通局稽查說一聲,這不打表,收黑錢,太不象話了。”張英倫說道。
“小張啊,算了。他們也不容易。不過有句話,說到了申城公交的痛處。”於子方歎了口氣,看著窗外說道。
“市長,難道你真的要取締小公汽?”張英倫有些驚訝地問道。
“不是我要取締,是申城人民要取締啊。你看看,一個出租車司機都把道理說得這麽通透。”於子方無奈地笑了笑。
他知道,小公汽雖然方便,但卻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安全隱患、服務質量差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市民的出行體驗,還對城市形象造成了負麵影響。
而這次出租車司機的話,讓他意識到,取締小公汽已經成為了民心所向。
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小公汽涉及到眾多人的利益和生計。如何妥善處理這個問題,既滿足市民的需求,又保障相關人員的權益,需要政府部門認真思考和解決。
於子方決定,要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製定出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動申城公交事業的發展。
同時,也要加強宣傳引導,讓市民理解和支持政府的決策,共同營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環境。
4
進了市政府,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半了。
”小張啊,你去讓食堂打兩份飯來,你一份,我一份,我還有些情況要問問你,正好邊吃邊聊。“於子方說道。
張英倫見於子方這麽說,轉身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於子方回到辦公室,勤務人員走了過來,泡上了一杯熱茶。
見市長要在辦公室吃午飯,又將一旁的茶幾收拾了一下,鋪上了幾張報紙,走了出去。
一會功夫,秘書張英倫帶著食堂的服務人員一同走進了市長辦公室。
張英倫的午餐是一盒飯,一盒菜。當時那種很流行的發泡餐盒。裏麵有三樣菜。
張英倫特意讓服務員給於子方準備了兩盒菜,一共四樣菜品。
於子方見了,把三盒菜擺到了一起,讓張英倫不要客氣,一起吃。
張英倫象征性的在於子方的盒菜裏挾了兩口,就隻顧著吃自己餐盒裏的菜了。
於子方見了,沒有再說什麽。
走了半天的路,這個時候,也確實感覺有些餓了,大口的吃了起來。
”市長,您剛才說有話要問我。“張英倫琢磨著,輕聲的問道。
”小張,剛才在供暖辦,那兩位同誌的話你也聽到了。供暖是北方城市的一件大事,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也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這樣重要的事,怎麽就搞不好呢。“於子方問道。
”市長,這說白了,就是金錢在作怪。我去過幾家供暖公司,老總的辦公室,一點不比您這市長的小,各種小汽車,擺滿了院 子。天天的,不是在洗澡,就是在吃飯的路上。“張英倫說道。
“我來的時候,有人就提醒我,申城有三件事,必須抓明白。如果抓不明白,我這個市長恐怕保不準哪天就要幹不下去了。這三件事,排在第一的就是供暖,再就是除雪,還有公交車。這不,來不長時間,這供暖就讓我見識了。這才隻是開始。”於子方說道。
“市長,您高見,確實是這樣。要說申城的供暖公司,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豪奪巧取。”張英倫說道。
“唔,怎麽個豪奪巧取,說來聽聽。”於子方說道。
“我先來說說這豪奪。就象剛才在供暖辦裏,那兩位女同說的那樣。明明是早上四點開始起爐供暖,非要等到六、七點鍾。而且供暖時間,應當是三個小時,他們隻供半個小時。早中晚都是這樣。”張英倫說道。
“要說這巧取,說道就多了。比如說,冬季來了,本應當十一月一日供暖,可這個時候天氣暖和,非要拖到十一月中旬才開始供暖。其它時間裏,暖暖爐子就行了。到了來年3月下旬,供暖要結束了,暖氣早早就沒了。”張英倫說道。
“最來氣的是,供暖公司不供熱的時候,害怕暖氣上凍,就用涼水循環,把老百姓家裏僅有的熱乎氣,全給涮沒了。這供暖還不如不供暖。“張英倫說道。
”還有的供暖公司,表麵上看,出水溫度很高,回水溫度也很高,壓力都正常。可是,他們暗中做手腳,把老百姓住宅單元樓的回水閥門關掉。這樣一來,水無法循環,老百姓家中的進水管端是熱的,可是回水管端拔涼拔涼的。等老百姓打電話投訴,供暖公司,供暖辦來,一看一摸,哪都正常,就是室內溫度上不來。“張英倫說得張子方皺起了眉頭。
“除了這些巧取豪奪。再就是供暖公司在煤上做手腳。煤的質量本來就不好,還給鍋爐房限製供應。很多鍋爐房經常處於斷煤的狀態。”張英倫說道。
於子方聽著聽著,臉色越來越難看,突然“啪”的一聲,把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按到了桌子上,臉上露出了憤怒的表情。張英倫被嚇了一跳,一時愣住了。
於子方見狀,趕緊解釋道:“啊,嚇到你們了吧!我隻是有點生氣而已。對這個供暖公司感到憤怒。他們的行為簡直就是強盜邏輯,讓人無法接受。”
他繼續說下去:“我就想不通了,難道供暖辦公室真的就是坐在那裏無所事事嗎?供暖工作可是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大事,怎麽能不管呢?難道他們就沒有一點責任心和擔當精神嗎?”
於子方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高:“老百姓交了取暖費,卻得不到相應的服務,這公平嗎?還有供暖辦,做為政府的供暖監管單位,他們更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責任。”
“說到供暖辦。其實,一些大的供暖公司現在已經和供暖辦聯網。他們根本不用去現場,隻要看傳過來的數據,出水溫度,回水溫度,壓力,水流量,供暖麵積,再結合天氣情況。哪家供暖質量好不好,一目了然。”張英倫說道。
“嗯,還有這樣的事。看來這供暖不好,不是天災,是**。”於子方說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和無奈,對於這種情況感到十分不滿。
張英倫:“是啊,這供暖辦,也確實難啊!這些供暖公司越來越富有,背後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供暖管理辦公室對外號稱申城市供暖辦,但實際上隻是房產局下屬的一個處室罷了。”
於子方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那市供暖辦呢?他們總不能坐視不管吧?”
張英倫苦笑著搖了搖頭:“市供暖辦還好一些,至少還會做點事情。但放到下麵各區的供暖辦,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那些劣質的供暖公司之所以能夠如此肆無忌憚,就是因為他們得到了區供暖辦的庇護。區供暖辦不僅不作為,甚至還與那些劣質供暖公司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
於子方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問道:“還有這種事?他們怎麽能這麽做?”
張英倫無奈地解釋道:“他們推出了所謂的‘測溫退費’政策,聲稱隻要老百姓家裏三次投訴不熱,就會派專人去測量溫度。然而,這個政策隻是徒有其名而已。他們根本不會準時到達,而且總是選擇天氣炎熱、中午的時候去測溫。測完之後,也不會給出明確的結果。時間一長,老百姓對這個政策失去了信任,所謂的‘測溫退費’也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的擺設。”
於子方氣憤地拍著桌子,說道:“這簡直太過分了!政府部門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與不良企業勾結,損害人民的利益。看來,整頓申城的供暖工作勢在必行。”
於子方深吸一口氣後,鄭重地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采取一係列措施。首先,我們需要加強監管力度,對於那些不負責任、不履行承諾的供暖公司,應該予以嚴厲懲罰,甚至吊銷其營業執照,以儆效尤。同時,也要建立健全的投訴機製,讓居民們有渠道反映問題並得到及時解決。”
他頓了頓,接著說:“其次,政府部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責任心,確保相關政策能夠真正落實到位。不能隻是口頭上說說,而要付諸行動,切實保障居民的合法權益。此外,還可以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對政府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
於子方繼續道:“最後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要加強宣傳教育,讓老百姓了解自己的權益,並學會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通過各種途徑,如社區活動、媒體宣傳等,向居民普及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隻有當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權利,並且願意去爭取時,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問題的解決。”
“市長,我還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張英倫說道。
“小張啊,現在就我們兩個人,有什麽話,你就直說。”於子方說道。
“市長,整頓供暖公司有兩難,一難是現在申城幾家國有供暖公司,擔負著大量老舊小區的供暖工作,小區裏老人多,下崗人員多,困難群體多。采暖費補貼不到位,采暖費收不上來,報銷不及時。還有一難,就是小供暖公司遍布各區,這些小供暖公司與各區的領導,主管局的領導,關係和利益交織在一起,錯中複雜。”張英倫說道。
“嗯,你說的這些很重要。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整頓申城市政府的風氣,就要從供暖、公交和城市除雪工作開始。”於子方這個時候,找到了來申城燒這三把火的方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