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李孝恭反對,虞世南支持

字數:5438   加入書籤

A+A-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臥槽。
    你可真敢說……
    群臣紛紛在心中嘀咕,反駁又找不到借口。
    魏叔玉也沒有說錯。
    天下都買不到糧食了,除了亡國還有哪條路可走?
    與此同時,李承乾麵色不斷變化……
    敗了?
    孤一回合沒撐到,就敗下陣來了?
    啪。
    突然,李承乾給了自己一巴掌。
    孤是真蠢啊。
    都說拉攏魏叔玉,不跟魏叔玉對噴。
    怎麽又犯賤站出來了呢?
    群臣紛紛低頭,當作沒有看到。
    總不能高喊太子瘋了吧?
    “高明,你在做甚?”
    李世民厲喝一聲,麵色極為陰沉。
    堂堂太子在朝堂上莫名其妙的自扇耳光,這神仙操作也算前無古人了。
    “父皇……”
    李承乾心中一顫,結結巴巴的回應“兒臣……兒臣是覺得魏叔玉說的有理。”
    李承乾靈機一動。
    噴不過就站到魏叔玉一邊!
    然後開始對魏叔玉瘋狂使眼色,以求對方能幫自己一幫。
    “那你自扇耳光是為何?”李世民依然質問。
    “這……”
    李承乾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陛下。”
    就在這時,魏叔玉開口了。
    太子認為自己說的有理,自然的幫一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了太子的支持,通過議案的機率會大上不少。
    “太子認為臣說的有理,可能是在自我鞭策,以掌摑立誌,絕不做一個昏聵的君主。”
    隨著魏叔玉的話音落下,李世民的臉色頓時多雲轉晴。
    “有心是好事,但你要記住自己是儲君,今後不可在朝堂做這種事。”
    李世民的語氣明顯平和了不少。
    “謝父皇教誨。”
    李承乾長舒了一口氣。
    還得是魏叔玉啊,一句話就扭轉局勢。化解了自己的窘境。
    拉攏!
    必須得拉攏!
    李承乾朝魏叔玉投去一個感激的目光。
    “陛下。”
    就在眾人束手無策之際,又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
    河間郡王,李孝恭!
    李世民繼位後,李孝恭已經被剝奪實權,晚年喜歡參加宴會,以歌舞美女為娛。
    不過今日鬆讚幹布臣服於大唐。
    作為一名戎馬半生的名將,他自然也想看一看這景象。
    “河間郡王也有話說?”
    李世民罕見的在朝堂上對一名臣子露出笑容。
    李孝恭的識趣,換來的便是李世民的善待。
    “陛下,臣以為商行天下此舉不太妥當。”
    李孝恭躬身,斟酌片刻後說出七個字……
    “不利於皇朝統治!”
    嘩……
    瘋了瘋了。
    你們真是一個比一個敢說啊。
    這種話能在朝堂上說出來嗎?
    雖然李孝恭說的很隱晦,但能在朝中任職,誰還聽不出其中的意思?
    言外之意便是……
    百姓都是愚民,容易控製。
    富裕之後百姓會開智,皇朝就不好控製了。
    “河間郡王,你累了。”
    李世民麵目不愉的怒斥一句“來人將河間郡王帶回府邸。”
    李君羨帶兵進入太極殿,可李孝恭不肯走,誰又能帶的走他?
    “陛下,為了大唐著想,哪怕背上遺臭萬年的名號,臣也必須說!”李孝恭躬身,態度極為決絕。
    他是皇族宗室,必須站在皇家的角度看待這項政策問題。
    李世民一時間竟有點騎虎難下。
    一方麵,他希望百姓過得好。
    一方麵,正如李孝恭所說,擔心百姓開智後影響皇權。
    不由的,李世民將目光看向了魏叔玉。
    “河間郡王。”
    魏叔玉先是施了一禮,才平靜的說道“其實你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百姓不開智,易於皇朝統治。”
    “換個角度想,他們不是也更容易被人蠱惑造反?”
    李孝恭一愣。
    好似有點道理。
    而魏叔玉還在繼續訴說……
    “打個比喻吧……”
    “如果有人攛掇著造反,百姓沒有開智,傻乎乎的就去了。”
    “但換成一個開智的百姓,又有點小錢,我想他腦子壞了才會去造反吧?”
    太極殿再次陷入詭異的寂靜之中。
    乍一聽,好像真有那麽點道理
    “你這說辭不合情理。”
    李孝恭斷然回絕“天底下怎麽可能人人富有、人人都開智?”
    “那你的說辭也不合情理啊。”
    魏叔玉笑著反駁“不管怎麽樣百姓都要造反,開不開智又有什麽區別?”
    “還是說你指望著不開智的百姓好對付一點?”
    呃……
    李孝恭語塞。
    聽起來好像是那麽回事。
    可總感覺哪裏怪怪的。
    “商行天下的目的,是為了讓百姓過的好……”
    “百姓過的好了,可以降低造反的機率。”
    “百姓是一個王朝的基石,隻有把基石打造好了,這個王朝才能承受住狂風暴雨的侵襲!”
    李孝恭無言以對,默默退回了位置。
    群臣心裏也紛紛嘀咕。
    明明是所有人都反對的事情,怎麽一到魏叔玉嘴裏就變味了?
    “陛下。”
    就在所有人不知所措之際,意外橫生,一個老臣子站了出來。
    虞世南!
    而他,也是第一個支持魏叔玉之人!
    隻聽他蒼老也平穩的開始述說……
    “老臣祖籍位於江南地區,對於行商是讚同的!”
    “神州大地時常有大戰發生,但是縱觀古今,南方的戰爭頻率,是普遍低於北方的。”
    “雖然漢朝以前,南方貧瘠,可南方人憑借著商業手段,活的很滋潤。”
    “尤其是到了隋朝年間,經濟南移,江南逐漸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而在一次次戰爭之下,江南不僅沒有沒落趨勢,反而愈發的繁榮!”
    “這其中離不開商人的努力!”
    “而現今的江南,著重致力於手工、農業、商業等,多項同時發展,其發展速度已是勢不可擋。”
    “尤其是大興水利後,現今在農業上的發展程度也已不低於北方。”
    “再配合江南商賈的售賣,現今的江南雖比不得長安繁華,但其富裕程度,已經遠超其餘各地!”
    “不是臣誇讚自己的老家……”
    “但事實就是,現今整個大唐的稅收,僅江南就占據了四分之一!”
    “而且這個走勢正在逐年增加,老臣以為,用不了十年,江南地區的稅收,將會占據整個大唐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