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臣魏叔玉懇請陛下同意重商
字數:6070 加入書籤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嘩。
群臣嘩然。
下意識看向掌管稅收的尚書省左仆射,房玄齡。
房玄齡麵無表情。
而龍椅之上,李世民同樣麵無表情!
他為什麽支持魏叔玉的重商之策?
僅僅是因為一個臣子的建議?
不……
那是因為利益!
百姓與朝廷能夠雙贏的情況下,他才會讓魏叔玉在朝堂上發聲!
這才是他極力支持商業發展最重要的原因!
“陛下,以江南為例,老臣以為重商之策是可以實行的!”虞世南躬身。
“虞愛卿有心了。”
李世民回應一句,旋即看向群臣“眾卿還有何話說?”
這時候,該出列的基本都出列了。
而且虞世南用事實證明,重商之策的好處,別人又拿什麽反對?
可現實就是這麽奇怪。
又有人站了出來,而且還是個老熟人……長孫無忌!
“陛下,重商之策或許不錯……”
說話間,長孫無忌掃視了一眼群臣“但問題是,這個政策很難真正的實施下去。”
嗯?
李世民眉頭一皺,很快反應了過來……
朝臣的反對聲太激烈了。
大唐還需要群臣來治理,所有臣子都持反對意見,哪怕重商之策通過朝會,估計手底下人也會陰奉陽違。
唯一支持的就是虞世南!
雖然吧,虞世南也有自己的一波派係。
可那一派在朝堂上的勢力,實在是太渣了。
平時就是交流書法,寫寫畫畫。
虞世南本人更是老的半隻腳已經踏入棺材。
他的附議除了令朝堂上多一個讚同的聲音,屁用沒有……
“陛下,臣覺得重商之策事關重大,可以再議。”
博陵崔氏的崔植出列躬身。
辯不過,還不能拖嗎?
拖著拖著,時間久了,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臣附議。”
“臣附議。”
而隨著崔植的話落下後,群臣盡皆躬身。
一時間,朝堂上充斥著附議的聲音,所有臣子對著李世民躬身,久久不願直起身。
李世民麵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這就是朝會,哪怕他是皇帝,也是眾怒難犯。
“叔玉,你可還有話要說?”
事到如今,李世民也沒有辦法。
群臣向他施壓,強行發布政令,隻會適得其反。
其實他的本意,是讓魏叔玉先站出來,給群臣提個醒。
等群臣有了心理準備後,接受起來也就沒那麽反感了。
然後拉攏一批朝臣,再由魏征提出……
到時候議案通過後,就能順利實施下去。
不然也不會出現長孫無忌、房玄齡這些心腹都反對的局麵。
誰能想到魏叔玉這麽猛……
將所有臣子都懟的啞口無言。
這突如其來的畫麵,反倒把李世民整不會了。
“陛下,臣以為諸位大臣的反對不重要。”
魏叔玉躬身回道。
而他的話音落下後,頓時引來了群臣的攻殲。
“大膽!”
“放肆!”
“你是在侮辱朝廷重臣嗎?”
群臣一個個厲聲質問。
然而魏叔玉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隻聽他繼續訴說著……
“昨日,家父跟臣說了一句話……”
“他說這句話乃是陛下所言,他深感慚愧,不能為君分憂……”
此話一出,頓時吸引了群臣的注意力。
他們很好奇,究竟是什麽話能難倒李世民、難倒魏征。
“陛下說可有一策,能使天下無災否?”
“臣想說沒有!”
“但臣聽過一個詞叫做人定勝天!”
“每當一地出現天災之時,壓力全在朝廷身上。”
“所有一切都由朝廷出麵解決。”
“陛下是否這麽認為?是否諸位也這麽認為?”
話音一頓,魏叔玉抬起頭,看向李世民。
直視君王,雖有不敬之意。
可李世民此時卻顧不得這些,他皺著眉頭問道“難道不應該嗎?”
“朝廷收稅,自然要保護好百姓。”
魏叔玉點點頭“但陛下是否考慮過,等朝廷收到消息,這個時間需要多久?”
“等朝廷調集賑災物資送過去,這期間又需要多久?”
“朝廷雖然出手了,但不覺得這效率有點慢了嗎?”
此言一出,李世民再次皺眉。
他反複思考著這話,覺得有點道理。
但古代通訊落後,他也想不出什麽更好的辦法。
忽然,他眼前一亮。
“你是指重商能解決這一問題?”李世民問道。
“不敢保證。”
魏叔玉無奈的搖了搖頭“但臣還聽說過一句話,叫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當某地陷入災情之時,各地商賈、百姓、官府全部施以援手,那場恢弘的救災場麵,陛下可以想象到嗎?”
嘶……
李世民倒抽一口涼氣。
這畫麵簡直想想都覺得熱血澎湃。
“由商賈、百姓、官府、一同出麵救災,將損失降至最低,後續朝廷接踵而至。”
“一係列配合之下,其實災情並不可怕!”
“錢財、房屋、田地損失了,隻要百姓還活著,很快就能恢複如初。”
所有臣子陷入沉思。
很快有臣子站出來反駁……
“商賈自私自利,為人所不恥,他們能信得過?”
尉遲恭出列。
武將對於商賈其實也沒多少好感。
“天下不止有無情無義之輩,更多的則是重情重義的真漢子!”
魏叔玉隻是笑了笑“敢問陛下當年打天下之際,又有多少真性情的漢子相助?”
“武士彠當年也是商賈出身,他傾盡家產支持太上皇,不就是最好的榜樣?”
群臣再次語塞。
現在太上皇太牛逼,不適合噴武士彠。
萬一太上皇腦疾發作,拿著玉璽打上門,這就不好看了。
“如果武士彠不夠,我在給諸位說說其他人吧……”
“其實此次災情,也有不少富商、大族站出來賑災施粥了,隻不過他們渺小的善意,你們以為杯水車薪,沒有在意罷了。”
“也有不少俠義之輩出麵救援了,隻不過他們人數單薄,諸位忽略了。”
“甚至於還有個別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也拿出了糧食來賑災。”
“我想問諸位看到他們的善舉了嗎?”
群臣沉默。
魏叔玉沒有說錯。
百姓自發的善意行為,他們隻當成了理所當然。
“我知道諸位都反對重商之策!”
“你們都是陛下從各地挑選出來的人才,你們的反對聲音很重要……”
陡然,魏叔玉的提高……
“可天下不止朝堂,還有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還有各行各業不同的頂尖人才!”
“他們的聲音更為重要!”
“你們能在朝堂上阻止我,可你們阻止的了他們嗎?”
“創新提拔於人才,商賈行商傳遍天下。”
“整個大唐所有人眾誌成城,才可打造出無堅不摧的宏圖霸業!”
“臣想說……”
魏叔玉轉身,淩厲的目光從群臣身上一一掃過,最後定格在李世民身上……
“廣納賢才於朝堂,可定一世基業!”
“廣納賢才於天下,可續萬世千秋!”
話落,魏叔玉雙手執笏板,身子微微下躬,如洪鍾般的聲音在太極殿響徹……
“臣魏叔玉懇請陛下,下旨同意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