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失蹤人員對比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他把第七杯速溶咖啡的包裝袋揉成球,精準投進三米外的垃圾桶 —— 這是今天第 23 個命中的 “三分球”。“第 847 條了,” 他用指關節敲著桌麵,鍵盤的空格鍵已經磨得發亮,“3040 歲男性,身高 175 左右,右下肢有舊傷…… 係統能不能別老推些‘意外落水’的?我們要的是‘鋼廠相關’!”
技術員小李的打哈欠聲在寂靜中格外刺耳,他猛地驚醒,額頭撞在顯示器上,發出 “咚” 的悶響。“輝哥,這係統算法就是個擺設,” 他揉著淤青的額頭,鼠標在 “失蹤原因” 一欄胡亂點擊,“你看這個‘王建軍’,登記的是‘精神失常走失’,但特征寫著‘右手腕有疤痕’,跟死者的約束傷位置對得上。” 他放大照片,男人左胸的紋身被馬賽克擋住,“可惜家屬沒提供清晰紋身圖,不然能看看是不是‘宏偉’倆字。”
小周的指尖懸在 “確認比對” 按鈕上,突然停住。“查他的社保記錄,” 他盯著屏幕上的戶籍地址,“住鋼廠宿舍區,2019 年離職,離職原因是‘工傷’。” 小李飛快地敲擊鍵盤,社保係統顯示王建軍 2018 年右股骨骨折,治療記錄與死者的舊傷特征完全吻合。“有戲!” 小李的聲音拔高八度,調出醫院的就診照片 —— 男人左胸確實有紋身,雖然模糊,但能看出是兩個字的輪廓。
信息中心的打印機突然 “哢嗒” 一聲,吐出王建軍的詳細檔案。小周翻到失蹤日期那一欄,鉛筆在 “2023 年 6 月 15 日” 上劃出粗線:“死亡時間推斷是 7 月 15 日,這小子已經失蹤一個月了,時間對不上。” 他讓小李查通訊記錄,“最後一次通話是 6 月 14 日,打給鋼廠醫務室,說‘傷口發炎要換藥’,之後就沒信號了。” 這與法醫推斷的 “7 月 15 日死亡” 形成無法逾越的時間鴻溝。
隔壁桌的小趙突然爆發出短促的笑聲,隨即捂住嘴。她舉著打印紙跑過來,紙頁邊緣還沾著沒幹的奶茶漬:“你們看這個‘李偉’,2022 年從鋼廠離職,登記的‘失蹤原因’是‘討薪未果’,特征寫著‘左顳部有疤痕’—— 跟死者的凹陷性骨折位置一致!” 她指著照片裏的男人,深藍色工裝的領口露出半截紋身,“這角度看,像‘宏’字的上半部分!”
小周的心髒猛地一跳,他搶過鼠標放大照片,李偉的右手腕確實有圈淺色印記,像是繩索勒過的痕跡。“查他的工傷記錄,” 他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是不是右股骨骨折?” 小李調出檔案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 ——2021 年 3 月,李偉在軋鋼車間被鋼卷砸中右腿,骨折記錄與死者的 X 光片幾乎重疊。
“但他身高 182,” 小周突然指出,手指點在 “體格特征” 欄,“法醫推算死者 175±3,這差 7 厘米呢,不可能是同一個人。” 他讓小趙測量照片裏的比例,“從肩寬和頭長的比例看,確實超過 180,係統誤差沒這麽大。” 小李補充道:“而且他的紋身是‘宏圖’,不是‘宏偉’,家屬提供的紋身手稿能看清最後一筆是點,不是豎彎鉤。”
淩晨兩點,日光燈管開始閃爍,每個人的臉都在忽明忽暗的光線裏顯得疲憊不堪。小周的手機在桌麵震動,是鋼廠老職工的回電:“你說的右股骨骨折、左胸紋身的,會不會是‘老三’?” 老人的聲音帶著雜音,“大名叫劉誌強,2020 年因為討薪被開除,聽說後來去了宏偉建材……”
小李立刻在係統裏搜索 “劉誌強”,第 913 條記錄跳出來:男性,37 歲,2021 年 5 月失蹤,特征欄赫然寫著 “右股骨陳舊性骨折,左胸有‘宏偉’紋身”。照片裏的男人咧嘴笑著,右手腕的疤痕與死者的約束傷位置完全吻合。“就是他!” 小趙差點打翻奶茶,“身高 176,體重 70 公斤,全對上了!”
小周卻注意到檔案角落的小字:“失蹤時穿著灰色夾克,隨身攜帶黑色背包”。他調出鋼廠的監控截圖,7 月 15 日晚進出的人員裏,沒有穿灰色夾克的身影。“查他的銀行流水,” 小周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最後一筆取款是 2021 年 4 月,之後賬戶再沒動過 —— 死者 7 月 10 日還取過錢,這不可能。” 更關鍵的是,劉誌強的 DNA 樣本在失蹤人口庫中沒有備案,無法與現場提取的皮膚組織碎屑比對。
信息中心的時鍾指向淩晨四點,第 1035 條記錄在屏幕上閃爍。“這個‘陳剛’,” 小李的聲音帶著哭腔,他的雙眼皮已經腫成單眼皮,“宏偉建材的鋼筋工,2023 年 7 月 10 日失蹤,右小腿有鋼板固定 —— 死者的舊傷沒有內固定物,排除。” 他把檔案推給小周,“家屬說他左胸紋的是老婆名字,不是‘宏偉’。”
小周揉著僵硬的頸椎,指關節發出一連串脆響。信息中心的白板上,被排除的名字已經寫滿三欄:王建軍(時間不符)、李偉(身高不符)、劉誌強(銀行流水不符)、陳剛(紋身不符)…… 每個被寄予希望的名字,最終都因為某個細節被畫上叉。“剩下的 200 多條都是周邊縣市的,” 他看著係統提示的 “剩餘條數”,“要不先查這些?說不定死者是外地來打工的。”
小趙突然想起什麽,她翻出法醫的補充報告:“死者胃內容物有米飯和青菜,消化程度顯示晚餐後 6 小時死亡,也就是 7 月 15 日晚 10 點左右遇害。” 她調出鋼廠周邊的餐館記錄,“7 月 15 日晚 68 點,有三家餐館賣過類似套餐,其中‘老張麵館’的監控拍到個穿深藍色工裝的男人,左胸有紋身,右手腕纏著紗布,跟死者特征吻合!”
監控截圖在大屏幕上放大,男人的側臉輪廓與劉誌強有七分相似,但身高明顯矮一些。“查麵館的支付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