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雜亂的線索分析

字數:2551   加入書籤

A+A-


    “打火機上有模糊的指紋,需要回去進行顯現處理。”小孫將打火機和硬幣分別放進物證袋,“硬幣上的鏽跡比較嚴重,應該是在口袋裏放了很長時間了,小賣部的打火機說明死者可能是本村人,或者經常在附近活動。”
    在清理屍體手部的時候,小楊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死者的右手食指指甲斷裂,斷裂處有明顯的撕裂痕跡,指甲縫裏嵌著一些深綠色的物質。“提取指甲縫裏的殘留物,可能是泥土、雜草或者凶手的皮膚組織。”他用牙簽小心翼翼地將殘留物挑出來,“指甲斷裂說明死者生前可能有過掙紮,這些殘留物或許能成為關鍵線索。”
    此時,太陽已經升高,氣溫開始上升,腐敗的氣味更加濃烈。小楊和小孫的額頭上都布滿了汗水,口罩裏也沾滿了水汽,但他們絲毫沒有放鬆,繼續細致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李隊,屍體周圍的泥土裏發現了幾根毛發。”小孫從泥土中挑出幾根黑色的毛發,“長度約10厘米,根部有毛囊,應該是人體毛發,需要做DNA檢測,確定是不是死者的。”
    小楊則在土坑的邊緣發現了一處疑似血跡的暗紅色斑點。他用酚酞試劑進行檢測,試劑立刻變成了粉紅色。“是血跡,但已經高度腐敗,需要回去做血型和DNA鑒定。”他用棉簽蘸取少量血跡,放進專用的血跡保存管裏,“血跡位置在坑壁上方,距離屍體頭部約30厘米,可能是死者受傷後濺上去的,也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為了擴大線索範圍,兩人決定對勘查區域進行進一步擴展,將勘查範圍從原來的五十平方米擴大到一百平方米。小孫拿著金屬探測器,在農田裏緩緩移動,探測器發出“滴滴”的聲響,但經過檢查,隻是一些廢棄的農具零件和硬幣,沒有發現與案件相關的凶器或其他物品。
    小楊則重點勘查通往農田的幾條小路。在距離現場約三十米的一條小路上,他發現了幾處散落的煙蒂。“這裏有三枚‘紅塔山’牌煙蒂,都是過濾嘴的,煙蒂上有咬痕,說明抽煙的人可能煙癮很大,或者當時情緒比較緊張。”他將煙蒂分別編號,放進物證袋,“提取煙蒂上的唾液樣本,進行DNA比對,看看能不能找到相關人員。”
    在小路旁邊的雜草叢裏,小孫發現了一個被丟棄的塑料瓶,裏麵還剩下少量透明液體。“這是一瓶礦泉水瓶,牌子是‘農夫山泉’,瓶身上有模糊的指紋。”他仔細觀察塑料瓶的外觀,“瓶蓋是擰緊的,但瓶身有輕微的變形,可能是被人丟棄時用力摔過。提取指紋和瓶內的液體樣本,檢測一下液體成分。”
    時間一點點過去,轉眼就到了中午十二點。小楊和小孫已經在現場勘查了四個多小時,共提取到足跡1枚、車輪印1組、衣物纖維若幹、毛發5根、血跡樣本1份、煙蒂3枚、塑料瓶1個、打火機1個、硬幣1枚以及鋤頭1把等共計15件物證。
    “李隊,現場勘查基本結束。”小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將勘查記錄遞給李明,“目前提取到的線索比較多,但都沒有明確的指向性。足跡是常見的膠鞋,車輪印是普通電動三輪車,衣物纖維成分需要進一步分析,煙蒂和塑料瓶上的DNA還需要檢測,暫時無法確定是否與凶手有關。”
    小孫補充道:“死者的身份也暫時無法確認,屍體腐敗程度較高,麵部特征已經模糊,無法通過外貌辨認。衣物都是廉價的勞動布,沒有任何能證明身份的證件或物品,隻有打火機上的‘柳林村小賣部’字樣可能是突破口,我們可以去小賣部調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人購買過這種打火機,或者見過穿著類似衣物的人。”
    李明接過勘查記錄,仔細翻閱著,眉頭緊鎖。“通知法醫中心過來運屍,進行屍檢,確定死亡原因和死亡時間。小楊、小孫,你們立刻帶著物證回支隊技術科,優先對指紋、DNA和纖維成分進行檢測,爭取盡快有結果。”他頓了頓,看向旁邊的村支書,“張支書,麻煩你配合我們做一些工作,統計一下你們村及周邊村落的失蹤人口,特別是男性,年齡在3050歲之間,身高170180厘米的,有任何線索立刻通知我們。”
    “沒問題,李隊,我這就去辦!”張滿倉連忙點頭,“俺們村最近半年沒聽說有人失蹤,不過隔壁的李家莊和王坡村,好像有幾個在外打工的沒回來,我去問問情況。”
    此時,法醫中心的車輛已經趕到,工作人員將屍體小心地放進屍袋,抬上救護車。小楊和小孫也將所有物證小心翼翼地放進勘查箱,準備返回支隊。臨走前,李明再次走到現場,環顧著這片農田。陽光灑在新鮮的泥土上,看起來平靜而祥和,誰也不會想到,這片土地下埋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罪惡。
    “雖然現在線索雜亂,沒有明確指向,但每一條線索都可能隱藏著真相。”李明對小楊和小孫說,“煙蒂上的DNA、衣物纖維的成分、打火機上的指紋,這些都是我們找到凶手的關鍵,一定要細致再細致,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放心吧李隊,我們一定盡快出結果!”小楊拍了拍勘查箱,語氣堅定。
    警車再次啟動,朝著支隊的方向駛去。車床外,柳林村的農田漸漸遠去,但那具無名屍體的模樣,以及現場提取到的每一件物證,都深深印在了李明和隊員們的腦海裏。他們知道,這起案件的偵破之路注定不會平坦,沒有目擊者,沒有明確的身份信息,沒有直接指向凶手的線索,每一步都需要他們付出加倍的努力。
    回到支隊後,小楊和小孫立刻投入到物證檢測工作中。技術科的實驗室裏,各種儀器飛速運轉著。小楊將衣物纖維放在顯微鏡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