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荀彧佩蘭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夏季的雨水,總比往月多出許多。
    冀州鄴城,鄰近刺史府邸的一處院落。
    身著深色綢袍,頭戴巾幘的文士,遣散了幾名僮仆,自己親自盤核,整理好行囊。
    突然聽見院落有腳步聲傳來,朗目疏眉的文士心想道:“或許是僮仆遺落東西,又折身返回了罷。”
    遂不做他念,繼續低頭歸攏。
    不曾想腳步聲越來越近,忽然身後探出一隻手。
    一把抓住,清秀通雅文士的右手緊緊不放。
    “誰!?”
    荀彧心裏一驚,猛地轉身望去。
    後邊的青年見荀彧果然被嚇到。
    忍不住眼笑眉舒,嘴卻不饒人道:“好你個荀文若!見故友剛至就想著偷溜走,莫非不想盡地主之誼?”
    “縱使攀附袁公高枝,貧賤之交也不可忘啊!”
    明明是他先嚇人,反倒打一耙,說起別人不是。
    荀彧也不由笑起來,直指青年道:“好個郭奉孝,論反唇相稽,屈扭是非誰都比不上你!”
    “分明你嚇我在先,反倒我的過錯,合著我就該被你嚇了?”
    以郭嘉的聰穎,自然不會去接這話。
    用掌心輕將荀彧的手壓下。
    然後笑道:“多年未見,眼下卻在鄴城相逢,你不盡地主之誼,好好款待一番。”
    “竟遣散僮仆,收拾行囊,難道四世三公,也入不了你的眼?”郭嘉的笑容帶著銳敏。
    他太了解眼光尖銳的荀彧了。
    先前董卓進雒陽時,就說天下即將大亂,而潁川郡乃是平原,四麵受敵。
    不如遷徙最豐裕殷實的州郡冀州,後來說服宗族,帶領不少荀氏親族來到了冀州。
    那時州刺史尚屬韓馥,可惜有業不能守,懦弱又無能,否則哪至於將天下最好的州郡,拱手相讓。
    郭嘉不禁搖頭。
    若遇庸愚之主,即使再忠心耿耿,才氣過人也會不得善終。
    韓馥屬下耿武、閔純,幾度勸阻他無需懼怕袁紹,卻被嚇破膽的韓馥無視。
    以至於袁紹進鄴城後,直接尋個理由將兩人誅殺,以儆效尤。
    可惜了,世間又少了兩個忠良之輩。
    荀彧也不會上當,笑道:“奉孝休要胡言,友若還尚在車騎將軍處做掾屬。”
    “我不過去平原拜訪盧公,然後再回潁川辦完些事,下月便回。”
    “此事早向袁公道明。”
    友若是荀諶的字,他乃是荀彧之弟。
    現今為袁紹的心腹幕僚,備受器重。
    袁紹入主冀州後,遂以車騎將軍身份兼冀州牧,總攬軍政之事。
    郭嘉複笑道:“我猜怕是一去不複返吧,也罷,待我見過袁公,若是不合我意,也與你同返鄉。”
    郭嘉性格乖張,不喜拘禮法,出身習研律令的陽翟郭氏,年少便與許多潁川士族英才子弟相交,其中與荀彧關係最為要好。
    其他士族子弟,或多或少對他有些偏見,可他亦然我行我素,不為所動。
    荀彧則認為,能處在他人冷眼下,一如曩昔且不亢不卑,定非同尋常。
    便主動與郭嘉交好。
    一來二去,兩人就此友情厚密。
    就在兩人談笑間,郭嘉嗅了嗅,頓覺異香撲鼻,就知道荀彧又佩了新的香囊。
    “嗯?讓我猜猜香料來源,究竟是何物?”
    郭嘉嘟囔著,丟下這麽句話,思索起來。
    荀彧笑著搖搖頭,郭奉孝每次都是這般,見麵就想壓他一頭。
    但兩人多年摯交好友,加上荀彧性格溫文儒雅,行事穩重。
    往往都是包容對方,任由其頑笑打鬧。
    “聞到些許的桂花香,還摻雜著其他香料……”
    “眼下並非桂樹季節,你身上卻帶有桂香,想必去年采摘不少,文若,快均出分我些。”
    郭嘉聞著聞著,就打劫上了香料。
    毫不見外的,從荀彧腰帶取下。
    看著精致的縑帛雕花,也較為喜愛。
    隨口說道:“最近來鄴城,族兄宴請時常喝酒,若是不小心撞見貴人,還有懷中的香囊,分解酒氣。”
    “就多謝文若,臨別贈物了。”
    荀彧懷疑對方借機猜香料是假,來打劫他的香囊才是真。
    郭嘉香囊到手,打開一看。
    恍然大悟,笑說:“原來放了澤蘭的緣故,當年屈原以蘭為友,將蘭作為佩物,以表自己潔身自好的情操。
    曾作《離騷》雲:“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荀君也以桂蘭佩之,真是好雅興啊!
    如此雅興之人,卻待不住鄴城,看來這裏也並非我郭奉孝久留之地。”
    郭嘉說話間,手卻不停。
    將香囊係於腰間,抬頭說道:“你且慢走幾步,等過段時間,我拜會過袁公,隨後就來。”
    見郭嘉篤定自己,將去之不返,荀彧無奈道:“我本打算先北上青州拜會盧公後,再去東郡麵見曹孟德。”
    “可惜孫文台已歿於荊州劉表之手,當初心向漢室,致力於討董,且胸懷天下的英雄,如今隻剩下曹孟德一人爾。”
    荀彧說到這,話語頓了頓。
    見郭嘉並非外人,方繼續道:“袁本初幹大事則惜身,見小利忘義,非世之英雄也,我遂不在此久留,蹉跎時日。”
    原來如此。
    郭嘉輕輕頷首,明白荀彧為什麽會遣散僮仆了。
    換做是他,也肯定會跑。
    早些年他就清楚,與溝通不了的人,強使對方了解自己有多難。
    想要改變想法,難度又有多大。
    春秋時期,
    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稱霸一時,力壓楚國。
    與闔閭相知相交,待其死後,夫差上位。
    起初還能重信,可惜分不出讒言之語。
    辨不清利益當前,誰對誰錯。
    對吳國立下赫赫之功的伍子胥竟慘遭賜死。
    功勞甚高的兩朝重臣,尚且被如此對待。
    更何況如今要去尋找,毫無交情的主君,施展平生抱負。
    若遇見喜歡聽信讒言之輩,再勞苦功也難得善終。
    反正郭嘉早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到與他心意較通的主君。
    即使並非英雄也無妨。
    否則以他乖張性格,遇到昏庸之主,或許還慘過伍子胥。
    古人之事,思之鑒之。
    郭嘉忽想起,擊破黃巾四十餘萬,而名震天下的劉玄德,似乎就是任青州平原相吧…
    也不知此人究竟如何……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