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漢功績

字數:537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使君何事相求,劉氏宗族定竭盡全力助之!”
    劉元暗地裏咬了咬牙。
    不管劉備提出什麽要求,先應允再說。
    難得有機會與他打好關係。
    念在傾力相助的份上,說不準還能挽回,以前對宗族較差的印象。
    “劉公何須如此,備知行事要多仰仗及提攜宗親,畢竟是自家人。”
    “何況你我同出一脈,皆中山靖王之後,就更需要相互扶持了。”劉備輕拍了對方手臂,自然也能看到劉元的擔憂。
    怕是把他當成來算賬的人了。
    其實隻要劉氏宗族,在後邊別腦子發熱,站錯隊。
    他也會效仿高祖,剖符為信,封立有功勳的宗族子弟為縣侯,使其世世勿絕。
    劉備很清楚豪族與豪族間的訴求,都不盡相同。
    不能簡單地把他們看作成整體,需要將他們分化,盡可能的拉攏多數,去打擊少數。
    先前與他交惡的豪強,都變得戰戰兢兢,生怕劉備帶著向他靠攏的豪族,將自己分食了。
    豪強之間也有三六九等,尤其是與士族僅一線之隔。
    卻又擠不進去的。
    上進心格外地強。
    隻因舉薦權掌握在士人手中,士族之間舉薦孝廉,名額本來就不多。
    更差的中下層鄉裏豪族,隻能眼巴巴地望著。
    劉備則可以給他們機會。
    放開口子,給予豪族上升通道。
    然後在士族與豪族的力量,都被黃巾削弱的地方。
    利用靠攏的豪族,慢慢逐步滲透,悄然在百姓與豪族之間創建一個新的軍功階級。
    後來的曆史已證明,若太依賴士族和豪族,就很容易出現反噬。
    在中間擁堵,兩頭空的情況下,上層與底層有連接,才能平衡住中間的階級。
    威懾其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望向地頭裏勞作的貧民,有不少人是活不下去才徒附劉氏的。
    時不時抬頭瞥向這邊,好像在看什麽人。
    也是時代的常態,特別在戰亂時期,勢力強大的士族和豪族,容易被走投無路的百姓依附。
    且多為外鄉流民。
    為其農桑,雖然勞苦,但好歹能吃口飯,勉強活下去。
    豪族還會主動隱瞞這些人口,為的就是逃避賦稅。
    隻有等到朝廷強盛時,才能強行令他們將人口放出。
    眼下除去平原的豪族部曲征調較少,其餘都被劉備在征戰中借機抽取大半。
    劉備瞧著田裏的貧民,頑笑道:“即便是宗族,也不可偷避賦稅,被查到了可要重辦的。”
    “沒有沒有。”劉元頭搖的像撥浪鼓。
    趕緊連連否決。
    就算有,這個時候也不敢直接承認,誰敢這麽頭鐵?
    劉備隻是隨口提一句,倒沒有再多問。
    他此次前來主要就是借糧。
    也不再多說,遂揚起手中馬鞭,朝指東麵笑道:“劉公盛情相助,備便坦誠相告了,實不相瞞樂安有數縣尚糧食短缺。”
    “聽聞劉公良田最廣且收成不錯,還需多幫襯,解州民饑餓之中。”
    劉元舔了下嘴唇,沉聲說道:“既然州民苦難至此,劉氏決不視目無睹,待我留下宗族飽腹之糧後,其餘皆運往樂安,救餓解災!”
    劉備聞言,不由有些愣住,隨口探問道:“是否太多了?聽聞宗族存糧雖不少,但總要給自己留些。”
    被劉元斷然揮手拒絕。
    接著他又行揖道:“聽說使君尚缺工匠,劉氏雖力量微薄,卻也願獻出匠工兩百人。”
    劉備聽著吃驚,這老家夥平時小氣。
    關鍵時,竟如此果斷下重本。
    叫他不禁刮目相看。
    “不過…我有個微小請求,還望使君能答應。”
    劉元圖窮匕見,卻故作苦笑道:“使君,劉和那小子任俠氣節,能排難解憂不假。”
    “但我劉氏還有更多翹楚之才,供等使君驅馳,獨木不成林,雖取得良木,可切莫忘記後邊,還有片廣袤林海。”
    劉元雙手撐開,比劃說道。
    他已經把老臉豁出去了。
    不毛遂自薦,宗族何時出頭。
    這是作為一族之長,必須為宗族做的事情。
    劉備恍然。
    老家夥雖吝嗇小氣,但還有點責任心。
    遂答應道:“劉公放心,各郡諸曹有不少掾史吏空缺,待考核後當量才以用。”
    收可以收下。
    但規矩不能破壞。
    須要走流程,按照定下的規章製度辦事。
    劉元年歲不小,精通世故,聽出了劉備的言下之意。
    趕緊肅然說道:“定當如此,玉不琢難成器。還請使君對宗族更嚴厲幾分。”
    好一個老狐狸。
    劉備見他打蛇隨上棍,不覺感到好笑。
    對什麽人才會嚴厲?
    隻有對自家人,才會管得更嚴。
    意思是告訴他,別擔心,放心的用。
    都是自己人。
    劉備問道:“錄補多人?”
    老家夥咬咬牙,默了默說道:“七十三人!”
    豁出去了,把家底全壓上。
    想想長沙王一脈,出了光武皇帝,受益多少。
    也該輪到中山靖王之後了。
    雖說一個劉字寫不出其他筆畫,卻也分先漢宗親和後漢宗親的差別。
    光青州一地,這麽多劉氏王侯。
    有幾個先漢宗親?
    他們這些遠房親戚,落沒成什麽樣了。
    都成為了鄉裏豪族。
    哪有當年的貴氣可言。
    錯過了劉玄德,中山靖王一脈,恐怕再無機會翻身了。
    劉元眼神露出決然。
    ……
    一路拄著拐杖,親送劉備上馬走後。
    劉元還佇在原地,久久目視。
    他的小孫子不解問道:“大父為何要集宗族之力相助劉青州,您之前不是和我們說,狡兔三窟可免憂患,來勸誡我們嗎?”
    “這豈非智者所為?”
    劉元苦笑說道:“大父原本就非智者,況且前事得罪了劉使君,能彌補也算好事。”
    “可也無須糧食盡出啊,數十年積蓄。還有族中子弟全仕青州,其他州郡怎麽辦?”孩童問道。
    劉元沉默了一下。
    俯下身摸著他的額頭,疼愛地說道:“大父的前半輩子就是錙銖計較太多,宗族才無法壯大。”
    “你還年紀尚小,不懂得天下若真不為漢室所有,我們又能好到哪去?”
    況且他在劉備身上,看到了一種別的宗親沒有的東西,叫做朝氣。
    記得自己小時候,也聽過族老緬懷,很久以前的大漢也有過這種朝氣。
    那時國力空前強盛,功彰萬裏之外,四夷賓服,民生富庶,邊城無三世犬吠之警。
    被後世人稱為——孝宣之治。
    劉元笑把幼童抱坐在肩,道:“老了,抱不動了,等你長大後,就不需要大父抱了,我也能好好歇息。”
    說罷,目光遙眺遠方,一路向西邊望去,仿佛跨越長安,翻過了河西,逾越玉門關,到達了西域。
    突然想到另一句,在士人間流傳不衰的讖語,不屑道:“嗬!代漢者當塗高,先超過我漢家功績再說罷!”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